Workflow
上海石化(00338)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数十亿的万吨级碳纤维项目获批
DT新材料· 2025-09-18 00:05
深汕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获批 - 深汕特别合作区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完成备案并正式获批 规划年产1万吨高性能碳纤维(T700级以上) 分两期建设 一期5000吨/年 二期5000吨/年 计划2025年10月动工 2029年12月全面建成投产 项目建设内容涵盖聚合、干喷湿纺纺丝、碳化及中试线 整体投资规模或达数十亿元 [4] 国内碳纤维产业现状与产能布局 - 碳纤维因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氢能储罐、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4] - 国内碳纤维产业长期受制于工艺、装备、原丝制备等环节 产品性能和规模化水平存在不足 但近年来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速度明显加快 多个万吨级乃至千吨级项目密集布局 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区域集群联动发展的格局 [4] - 中复神鹰已建成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 截至2023年底碳纤维产能已超过2万吨/年 涵盖T700、T800、T1000等系列 部分型号进入航空航天领域 [4] - 中简科技聚焦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已形成年产数千吨T700级以上碳纤维产能 在建扩产项目 产品应用覆盖航空、航天及体育休闲等领域 [5] -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建成国内首条千吨级T800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 现有2.4万吨/年大丝束原丝产能、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 完成性能标定 主要应用于风电叶片等领域 [5] - 光威复材是国内最早实现碳纤维自主化企业之一 T700、T800及部分T1000碳纤维已实现批量生产 现有产能规模达万吨级 [6] - 恒神股份由中航高科控股 拥有千吨级碳纤维产能 在江苏靖江建设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 产品逐步切入航空及新能源市场 [6] - 吉林碳谷聚焦大丝束碳纤维 规划建设万吨级产能 一期3000吨/年碳纤维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推进后续扩建 [6] - 沈阳华特依托兵器集团背景 重点发展中高端碳纤维 承担国家重大专项 部分T700级碳纤维生产线已建成 [6] 行业发展瓶颈 - 原丝制备技术壁垒 高性能碳纤维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丝品质 聚丙烯腈(PAN)原丝制备长期是国内短板 [7] - 工艺装备水平需提升 高性能碳纤维对纺丝、碳化环节要求极高 国产化装备稳定性与一致性仍需改进 [7] - 下游市场结构不均衡 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需求主要集中在风电和体育休闲 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市场占比有限 高端产品尚未形成足够内需牵引 [7] 碳材料产业设备与技术 - 碳纤维生产设备涵盖纺丝设备、预氧化炉、石墨化炉等 [9] - 复合材料制造设备包括铺丝机、RTM设备、热压罐、注射成型设备、拉挤成型设备等 [9] - 加工与检测设备涉及三维编织设备、针刺机、CVD炉、碳化炉、浸渍设备、磨削设备、加工设备、热氧化设备、缺陷检测设备等 [9] 行业活动与平台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定于2025年12月9-11日举行 主题包括碳纤维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金刚石全场景应用、超精密加工与制造等 [10] - 新材料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等服务 包括品牌推广、企业专访、会议演讲、产品展示、需求对接、定制报告、项目尽调、投资融资等 [11]
港股异动丨石油股走低 分析称欧佩克+或拟再次增产 油价跌幅扩大
格隆汇· 2025-09-04 11:20
港股石油股市场表现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价下跌3.27%至6.800港元[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下跌2.22%至4.100港元[1] - 延长石油国际下跌2.33%至0.420港元[1] - 中国石油股份下跌1.55%至7.620港元[1]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下跌1.53%至1.290港元[1] - 中国海洋石油下跌1.36%至19.600港元[1] 油价下跌原因 - 欧佩克+考虑在10月进一步增产以重新获得市场份额[1] - 分析预计欧佩克+将在周日会议上提高产量目标[1] - 周四油价延续前日逾2%跌幅[1] - 市场原本预期欧佩克+不会做出政策改变[1]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3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338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470,472,000 | RMB | | 1 RMB | | 3,470,472,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RMB | | | | 本月底結存 | | | 3,470,472,000 | RMB | | 1 RMB | | 3,470,472,000 |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
超高性能纤维行业分析框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附74页PPT)
材料汇· 2025-08-29 21:38
高性能纤维行业政策支持 - 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被列为三大高性能纤维,国家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其发展,包括国务院2015年《中国制造2025》、科技部2017年《"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改委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明确将其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和轻质高强新材料重点发展 [3][6] 碳纤维性能特点 - 碳纤维具有超高强度,抗拉强度达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弹性模量在230GPa以上,密度仅为钢的1/4,铝合金的1/2,比强度比钢大16倍,比铝合金大12倍,耐超高温在非氧化气氛下可达2000℃,耐低温在-180℃仍保持弹性,耐酸、防油、耐腐蚀性能超过黄金和铂金 [8] - 日本东丽主要产品牌号力学性能优异,如T300拉伸强度3530MPa,T700S达4900MPa,T1000G达6370MPa,T1100G达7000MPa,高模型M55J模量达540GPa [9] - 碳纤维含碳量高于90%,具备导电、导热、耐腐蚀等不可替代性能,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 [10] 碳纤维分类与生产工艺 - 按原丝种类分为PAN基(占90%以上)、沥青基和粘胶基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按丝束规格分为小丝束(<24K)和大丝束(≥24K),小丝束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大丝束用于基础工业和民用领域 [10][11] - 原丝制备工艺按溶剂分DMSO、DMAC、NaSCN等,按聚合工艺分一步法和两步法,按纺丝工艺分湿法和干喷湿纺法,干喷湿纺法可实现高速纺丝,原丝表面平整光滑,强度较高 [11][21][30] - 碳纤维生产流程包括从丙烯腈聚合纺丝得到PAN原丝,再经预氧化、碳化(1000-3000℃)得到碳纤维,最后经表面处理制成织物、预浸料或复合材料 [17][19][23] 全球碳纤维供需格局 - 2021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17.2万吨,同比增长20.76%,中国产能6.34万吨占比31%,超过美国成为最大产能地区,东丽+卓尔泰克产能5.75万吨居首,吉林化纤1.6万吨、赫氏1.6万吨紧随其后 [37][39] - 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11.8万吨,同比增长10.4%,风电叶片领域需求3.3万吨占比28%,体育休闲1.85万吨占比16%,航空航天1.65万吨占比14%,压力容器和碳碳复材需求增长显著 [52][56] - 2021年中国碳纤维需求62,379吨,同比增长27.7%,进口量33,129吨占比53.1%,国产供应29,250吨占比46.9%,风电叶片需求22,500吨占比36%,体育休闲17,500吨占比28% [58][64] 中国碳纤维产能扩张 - 2021年中国碳纤维产能6.34万吨,同比增长75.14%,吉林化纤产能1.6万吨居首,中复神鹰1.15万吨次之,预计2023年产能达15.3万吨,2025年达26.0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56% [44][45][46] - 原丝产能2020年4.96万吨,预计2025年达54.86万吨,复合增长率56%,吉林碳谷为原丝龙头,产能全国首位,其他企业原丝多配套自用 [48][49][50] - 丙烯腈作为原丝主要原材料,2021年中国产能315.9万吨,产量261万吨,利用率超80%,2021年起出口量21.0万吨超过进口量20.4万吨,2022-2024年新建产能164万吨占现有产能51.9% [29][31][34] 碳纤维应用领域分析 - 风电叶片为最大应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3.3万吨,中国需求22,500吨,占比全球66.7%,风机大型化趋势推动碳纤维需求,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达9.3万吨 [52][64][71] - 压力容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1万吨,主要受益于氢气瓶应用,预计2025年达2.19万吨,IV型储氢瓶较III型成本低7%-11%,推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增长 [56][83] - 航空航天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65万吨,主要使用3K、6K、12K小丝束,预计2025年需求2.63万吨,体育休闲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85万吨,中国需求17,500吨占比94.8% [56][64][88] - 汽车轻量化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9,600吨,预计2025年达1.8万吨,碳纤维减重效果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56][94] 碳纤维生产工艺进展 - 拉挤工艺用于风电叶片大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VESTAS采用拉挤梁片标准件组装工艺,提高纤维体积含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99][101] - 真空灌注工艺生产复合材料部件,空隙率低,表面质量好,适合中等批量生产,但材料浪费较大,不适合大批量 [103][105] - 预浸料生产工艺分热熔法和溶剂法,热熔法树脂含量控制容易,无溶剂残留,但树脂粘度高易导致纤维变形,溶剂法成本低但溶剂残留影响强度 [93][9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性能与应用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分子量高,耐磨性居塑料之首,比碳钢、黄铜更耐磨,摩擦系数低,抗冲击性能为工程塑料最高,比聚碳酸酯高3-5倍,拉伸强度3-3.5GPa,模量100-125GPa [106] - UHMWPE耐化学药品性优良,吸水率最低仅0.01%,耐低温性能好,使用温度可达-269℃,应用于人工关节、润滑材料、防护装备等领域 [106][107]
上海石化上半年净利润暴跌1755% 高端转型阵痛加剧
犀牛财经· 2025-08-25 21:2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95.23亿元同比下降9.21% [2][3] - 归母净利润亏损4.62亿元同比暴跌1755% [2][3] - 扣非净利润亏损4.39亿元同比下降816.70%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79亿元同比增长127.78% [3][4] 业务板块表现 - 炼油产品营收268.57亿元同比下降12.96% 因销量降6.72%及销售价格下降 [4] - 化工产品营收85.36亿元同比下降3.41% 受市场环境影响 [4] - 石油化工贸易业务营收38.60亿元同比增长22.65% 因增产增销石油焦和液化气 [4] 生产运营数据 - 主体商品总产量557.68万吨同比减少4.35% [4] - 累计加工原油632.49万吨同比减少4.93% [4] - 成品油产量同比减少6.81% 其中柴油降13.56% 航空煤油降8.62% [4] 资产与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9.59亿元较上年末7.02亿元激增179.27% 主因应收成品油销售款增加 [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243.0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94% [3] - 总资产419.7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9% [3] 战略转型与项目建设 - 推进老旧装置专项隐患整治 整改完成率达98.8% 计划年内全部完成 [5] - 全面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总体设计审查 热电机组清洁改造工程进入土建施工 [5] - 启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和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上海基地项目 [5] 产品创新与产业合作 - 加大化工新产品研发力度 优化合成材料牌号 增产高附加值产品 [5] - 加快110KV超高压电缆料开发 拓展发泡料、医用料等新产品自销业务 [5] - 坚持"炼油向化工转、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转"发展思路 [6]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国际原油价格宽幅震荡 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行业竞争激烈 [3]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挤压存量市场需求 化工市场处于景气周期低谷 [5] - 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冲击 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较多 [3]
瑞银:降上海石油化工股份目标价至1.8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2 11:59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跌9% [1] - 上半年净亏损4.62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净亏损扩大至3.72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资产减值亏损4.17亿元人民币 [1] 产能建设与业务发展 - 公司下半年将继续推进碳纤维产能建设 [1] 行业环境展望 - 内地提炼及化工行业反内卷推进 石化行业经营环境将见改善 [1]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瑞银下调公司2024年盈利预测至2100万元人民币 [1] - 下调2026至2027年盈利预测2%至18% [1] - 目标价由1.93港元降至1.8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瑞银:降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目标价至1.8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1:5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9% [1] - 上半年净亏损4.62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净亏损扩大至3.72亿元人民币 主要因资产减值损失4.17亿元人民币 [1] 公司运营规划 - 下半年继续推进碳纤维产能建设 [1] 行业环境展望 - 内地提炼及化工行业反内卷推进 [1] - 石化行业经营环境将见改善 [1] 机构预测调整 - 瑞银下调公司2024年盈利预测至2100万元人民币 [1] - 下调2026至2027年盈利预测2%至18% [1] - 目标价由1.93港元降至1.89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上海石化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1755.66%,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2 06:3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395.23亿元,同比下降9.21%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4.62亿元,同比下降1755.6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00.03亿元,同比下降10.1%,归母净利润亏损3.72亿元,同比下降563.04%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6.77%,同比提升2.93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17%,同比下降1717.48%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4.39亿元,同比下降816.7% [1] 成本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7.55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91%,同比下降11.35%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35%,主要因研发项目增加 [1]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38.76%,因政府补助减少 [2] 资产质量与结构 - 货币资金84.34亿元,同比下降9.7% [1] - 应收账款19.59亿元,同比下降52.62% [1] - 衍生金融资产大幅增长204312.24%,因购入原油及成品油掉期合约 [3] - 预付款项同比下降70.78%,因预付石脑油消费税减少 [3] - 其他流动资产增长336.76%,因待抵扣进项税额增加 [3] 负债与现金流 - 有息负债3.91亿元,同比下降92.49% [1]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100%,因偿还借款 [3]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471.13%,用于补充工程项目建设资金 [3]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7元,同比增长130.6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7.78%,因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减少 [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26.02%,因收回定期存款增加 [2] 历史业绩表现 - 近10年ROIC中位数5.35%,2022年最低为-10.8% [3] - 上市31年来亏损5次,净利率0.37%,ROIC 0.46% [3]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619.05% [1][4] 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 - 现金资产健康,但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68.63% [4]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3.28% [4] - 库存股同比下降100%,因注销已回购H股 [3] 业务模式特点 - 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及营销驱动 [4] - 业绩具有周期性,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3]
上海石化: 上海石化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3:40
监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宾馆召开[1] - 会议采用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应到监事6人 实到5人[1] - 监事会主席谢莉因公缺席 授权监事陈宏军行使投票代理权[1] 审议通过决议事项 - 以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1] - 以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监事会《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审议意见》[1] - 以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2] 半年度报告审核意见 - 半年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1] - 报告内容格式符合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2] - 未发现报告编制审议人员存在违反信息保密规定的行为[2] - 报告全面真实公允反映公司报告期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 信息披露承诺 - 监事会确认半年度报告披露信息真实准确完整[2] - 承诺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2] - 对报告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2]
石油股普涨 上海石油化工涨3.6% 中国石油化工涨2%
格隆汇· 2025-08-21 12:18
港股石油股表现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价上涨3.6%至1.440港元 [1][2]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价上涨2.37%至7.330港元 [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价上涨2.04%至4.500港元 [1][2] - 中国石油股份及中国海洋石油分别上涨0.94%和0.86% [1][2] 行业政策动向 - 中国政府计划全面调整石油化工行业 淘汰小规模设施并升级老旧设施 [1] - 投资重点转向新特材料领域 遏制低附加值领域产能过剩 [1] - 超过20年的石化设施需改造提产 该部分设施占全国总量40% [1] - 具体方案正等待工信部最终批复 预计一个月内出台措施 [1] 原油市场供需 - 美国原油库存出现超预期下降900万桶 [1] - 汽油等成品油需求保持旺盛态势 [1] - 库存下降与需求增长短期内支撑油价走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