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茂(00817)

搜索文档
中国金茂前7个月累计取得签约销售金额共计618.07亿元 同比增长23.12%
智通财经· 2025-08-11 20:31
销售业绩表现 - 2025年7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达人民币84.6亿元 同比增长49.47% [1] - 2025年7月单月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37.66万平方米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7个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达人民币618.07亿元 同比增长23.12%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7个月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277.05万平方米 [1] 项目构成情况 - 累计销售金额包含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南京青龙山国际生态新城等8个城市运营项目成交金额 [1] 未签约储备 - 2025年7月31日已认购未签约物业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5.67亿元 [1]
中国金茂(00817)前7个月累计取得签约销售金额共计618.07亿元 同比增长23.1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20:19
核心销售业绩 - 2025年7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达人民币84.6亿元 同比增长49.47% [1] - 2025年7月单月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37.66万平方米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7个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618.07亿元 同比增长23.12%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7个月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277.05万平方米 [1] 项目构成 - 累计销售金额包含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南京青龙山国际生态新城、宁波生命科学城、嘉兴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郑州二七区马寨新城、温州鰲江国际新城、金华金茂未来科学城及上海横沔城市运营项目成交金额 [1] 未签约认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认购未签约物业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5.67亿元 [1]
中国金茂(00817.HK)7月取得签约销售金额84.6亿元
格隆汇· 2025-08-11 20:08
核心销售数据 - 2025年7月单月签约销售金额人民币84.6亿元(8,460百万元),签约销售建筑面积376,634.63平方米 [1] - 2025年1-7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人民币618.07亿元(61,807百万元),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2,770,492.15平方米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认购未签约物业销售金额人民币5.67亿元(567百万元) [1] 项目分布情况 - 累计销售金额包含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南京青龙山国际生态新城、宁波生命科学城、嘉兴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郑州二七区马寨新城、温州鳌江国际新城、金华金茂未来科学城及上海横沔城市运营等8个城市运营项目 [1]
中国金茂(00817) - 公告2025年7月未经审核销售数据
2025-08-11 20:00
业绩总结 - 2025年7月签约销售金额84.6亿元[3] - 2025年7月签约销售建筑面积376,634.63平方米[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7个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618.07亿元[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7个月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2,770,492.15平方米[3] - 2025年7月31日已认购未签约物业销售金额5.67亿元[3]
北京楼市新政解读:力度有限,但可能是新一轮放松的开始
国信证券· 2025-08-11 19:13
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行业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2][3] 核心观点 - 北京楼市新政出台背景是房价止跌失败,自2025年3月起重回下跌,近2个月跌幅达-1.1%,基本回到2024年"924"之前的水平[4][5] - 新政力度相较此前几轮稍弱,边际释放的购买力恐有限,主要体现在五环外不限购和京籍单身人士限购套数增加[9] - 新政有望成为一线城市新一轮放松的开始,未来3个月若房价跌幅持续,可能出台力度更大的"止跌回稳"政策[12] - 房价持续下跌意味着没有趋势性行情,但政策预期带来博弈机会,推荐关注中国金茂、绿城中国、贝壳-W、我爱我家[14] 政策内容总结 北京新政要点 - 五环外不限购:符合条件家庭在五环外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16] - 单身人士限购调整:成年单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限购政策[17] - 公积金支持:二套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100万元,首付比例不低于30%;缴存年限每满1年可贷15万元[18] 历史政策对比 - 2024年4月:五环外允许增购1套[11] - 2024年9月:非京籍五环外购房社保要求从5年降至2年[11] - 2025年8月:取消五环外限购,力度大于此前政策[11] 市场数据 - 北京房价表现:2020年以来核心城区(西城、东城、海淀、朝阳)涨幅集中在2021年,但2023年初高点至今跌幅约20%,与全市整体持平[5] - 居民预期:2025Q2仅8.9%居民预期房价上涨,创十年新低[9] 横向城市对比 - 北京:五环外全面取消限购,一线城市中放松力度最大[13] - 上海/深圳:仍保留部分区域限购,但外环/特定区域已放松[13] - 广州等其他城市:自2024年9月起已完全放开限购[13]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普涨 龙湖集团、华润置地涨2% 北京五环外解除限购
格隆汇· 2025-08-11 10:28
政策影响 - 北京五环外解除限购政策自2025年8月9日起施行 购买五环外住房不再限制套数 [1] - 公积金政策同步优化 无贷款或有一次已结清家庭可执行首套政策 二套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升至100万元 [1] - 新政信号意义重大 楼市止跌回稳态势有望持续巩固 [1] 市场表现 - 港股内房股普遍上涨 龙湖集团涨2.07%至10.36港元 融创中国涨2.04%至1.5港元 华润置地涨2.01%至30.38港元 [1] - 建发国际集团涨1.46%至17.42港元 中国金茂涨1.33%至1.52港元 越秀地产涨1.25%至4.85港元 [1] - 万科企业涨1.2%至5.08港元 富力地产涨1.15%至0.88港元 碧桂园涨1.08%至0.47港元 [1] 政策对象 - 政策覆盖京籍居民及社保或个税满2年的非京籍居民 [1] - 一线城市北京出台楼市新政 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 [1]
年内房企高管超50次变动,“营销总”成调整焦点
北京商报· 2025-08-10 13:59
行业人事变动概况 - 2025年1—7月房企累计发生超50次高管变动,涉及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等头部房企 [1][2] - 上半年重点监测的65家房企中有31家进行47起高管变动,二季度占比达七成 [3] - 组织架构调整(如中国金茂从三级管理转为二级管理)推动核心团队更新,涉及3名副总裁和14名城市负责人任命 [3] 营销岗位高频调整 - 1—7月涉及"营销总"调整的房企达10家,包括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等,区域营销负责人因职能集中化频繁变动 [5] - 中海地产北方大区营销副总刁鹏离职,同期该区域销售额从911.2亿元腰斩至559.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38.95% [5] - 营销总监因业绩压力成为调整焦点,业绩显著承压时易触发人事变动 [6] 城市总换防与复合型人才引入 - 中海地产深圳、福建、成都等城市总集体换防,福建公司两年内更换两位城市总 [2] - 越秀地产引入原旭辉产品总监李婷婷分管产品条线,强化设计与营销协同 [7] - 华润置地任命具备产品定位经验的姜伟成为北京营销总监,推动产品与营销一体化 [8] 行业转型驱动因素 - 房企通过精简架构、收缩战线和引入复合型人才适配市场转型需求 [7] - 改善型需求主导下,产品力成为核心引擎,房企聚焦设计与营销联动以提升竞争力 [8] - 组织调整导致岗位裁撤或合并,原有人员面临适配问题加速人事流动 [3][4]
土地市场“遇优则燃”,谁在疯狂买地?
智通财经网· 2025-08-09 20:20
土地市场热度 - 2025年前7月重点30城含宅地块成交面积5520万平方米同比增17%与全国300城面积同比降9%形成鲜明对比显示结构性回暖 [1] - 30城溢价地块数量占比达30%为近三年新高较2024年增加12pts溢价地块平均溢价率26%较过去两年成倍增长 [2] - 百强房企新增土储总价6828亿元同比增33%连续4年下滑趋势企稳面积下降1.2%反映拿地集中于核心城市高总价地块 [5] 企业投资分化 - 销售TOP100中半数房企无新增土储但头部企业带动下投资金额实现正增长 [3] - 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比重达70%较2024年末增8pts拿地销售比0.41远超行业平均0.3 [6][7] - 中海招商绿城金茂等拿地金额成倍增长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同比增95%和51% [8] 高溢价拿地主体 - 滨江绿城华润置地溢价拿地占比最高分别达100%84%73%招商建发金茂比重低于40% [11] - 溢价率TOP10地块中建发房产包揽两宗溢价超100%地块中海滨江招商各占两块 [12] - 央国企在一二线优质地块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民企和地方国企参与度较低 [14] 市场格局演变 - 房企投资聚焦一二线优质地块改善驱动逻辑下核心区域竞争激烈 [1][14] - 头部企业通过高溢价拿地补仓强化未来销售规模优势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6][8] - 土地市场呈现"核心城市高热全国低温"的分化态势企业战略趋同加剧资源争夺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