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金茂(00817)
icon
搜索文档
42%↑!百强房企上半年拿地情况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7-01 23:17
房企投资拿地情况 - 上半年投资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2% [1][2][3] - 9家房企拿地金额突破200亿元 其中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均超500亿元 绿城中国和中国金茂均超390亿元 [3] - 新增土储百强房企的新增货值同比增长23.2% 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2% 建筑面积同比增长3.4% [3] - 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值的73% 较2024年末增加约10个百分点 [1][4] - 仍有64%的销售百强房企未进行土地投资 [5] 土地市场表现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超两成 平均溢价率超10% 较去年同期提升 [1][7] - 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超65% [1][7]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 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88亿元 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422亿元 [7] - 市场热度集中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 如北上深、杭州、成都等地 这些城市优质地块实现高溢价出让 [8] 行业格局展望 - 去库存和优化库存结构仍是行业主旋律 多数房企将维持审慎的投资策略 [1][8] - 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分化 资金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将继续主导土地市场 [8] - 头部房企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行业"强者恒强"格局持续深化 [4]
热度明显提升!上半年投资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大增42%
券商中国· 2025-07-01 22:44
房企投资拿地情况 - 上半年投资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长42% 新增货值同比增长23 2% 建筑面积同比增长3 4% [2][5] - 9家房企拿地金额突破200亿元 中海 保利发展均超500亿元 绿城 金茂均超390亿元 [6] - 销售TOP 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值的73% 较2024年末增加约10个百分点 [2][6]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TOP 11—20新增货值占比8% TOP 21—30占比7% TOP 31—50占比7% 后50强占比约6% [6] 土地市场表现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超两成 平均溢价率超10% 较去年同期提升 [3][8] - 房企拿地进一步聚焦 TOP 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超65% [3][8] - 长三角TOP 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 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京津冀TOP10拿地金额888亿元 中西部TOP10拿地金额422亿元 [9]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 北上深 杭州 成都等地实现高溢价出让 但郊区地块及多数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以底价成交为主 [9] 市场参与度与格局 - 上半年仍有64%的销售百强房企未进行土地投资 市场参与度持续降低 [7] - 6月单月央国企主导土地市场 中海地产拿地金额近180亿元 保利 建发房产超80亿元 [6] - 财务稳健的民企如滨江 邦泰等在重点城市有所斩获 [6] 下半年行业展望 - 去库存和优化库存结构仍是行业主旋律 多数房企将维持审慎的投资策略 [4][9] - 预计市场格局将进一步分化 资金雄厚的央国企将继续主导土地市场 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地块 [9] - 少数财务稳健的头部民企可能选择性参与竞拍 但整体投资力度有限 [9]
百强房企半年拿地超5000亿元,钱从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1:17
房企拿地投资回暖 - 2025年上半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但基于过去一年低基数统计 [1] - 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面积缩量,但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增加带动土地出让金同比明显增长 [1] - 行业仍处调整期,房企心态谨慎与寻求机遇并存,投资开发模式经历冲击与重塑 [1] 央国企主导拿地市场 - TOP10拿地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含混合所有制),滨江集团是唯一进入前十的民企 [2] - 央国企特征:在热点城市大手笔投资(如保利发展899亿元登顶)、单宗地块金额高(如中建东孚81.95亿元仅拿上海一宗地) [2] - 民企如滨江、大华集团等聚焦深耕区域补充土储,与央国企全国化布局形成对比 [2] 土地市场结构性分化 - 全国1~5月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7.1%,但100个核心城市住宅土地成交金额5223亿元,同比增长22.0% [3] - 核心城市如南京、杭州出现区域分化:杭州核心地块溢价超30%,非核心区底价成交 [6]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888亿元次之 [5] 房企投资逻辑变化 - 房企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块,推动成交楼板价上涨,如北京通州75亿元地块由中建玖合竞得 [4][5] - "好房子"标准(四代宅概念)提升产品性价比,得房率改善刺激需求释放 [3] - 豪宅产品热销带动部分房企销售增长(如中国金茂销售额增20%,厦门国贸增超30%) [8] 资金来源与销售表现 - 房企拿地资金主要依赖销售回款,金融工具运用受限 [7] - TOP100房企2025上半年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1.8%,但越秀、建发等央国企逆势增长10%左右 [8] - 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国金茂新增货值分列前三(899亿、831亿、749亿) [8]
上半年中国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逾三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20:4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百强房企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1-5月扩大4.5个百分点,显示投资意愿增强 [1] - 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超两成,平均溢价率超10%,较去年同期提升,但三四线城市仍以底价成交为主 [2] 头部房企动态 - 保利发展以899亿元新增货值位列拿地榜首,绿城中国(831亿元)和中国金茂(749亿元)分列二三位 [1] - 保利发展、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上半年销售额均超1000亿元,中国金茂超500亿元排名第9 [1] 区域市场特征 - 百强房企拿地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实现高溢价出让 [2] - 20家代表房企47.8%销售业绩来自二线城市(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一线城市贡献率同比增9个百分点至40% [2] - 招商蛇口、越秀地产、中建壹品、中国中铁等企业一线城市项目销售贡献率超50% [2] 房企战略调整 - 行业采取"以销定投"策略,拿地强度与销售表现正相关 [1] - 房企开发业务更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重点布局经济高能级城市 [2]
头部房企,哪家拿地最少
36氪· 2025-07-01 18:52
行业整体趋势 - TOP100房企上半年土拍耗资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为2022年以来首次正增长[1] - 住宅用地成交面积持续缩量,金额增长主要依赖核心区优质地块供应[1] - 房企进一步向一二线城市聚焦,TOP20城市出让金占比超65%[1]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仅20家房企具备多城市群深耕能力[2] 头部房企表现 - 保利发展以414亿元权益拿地金额位列榜首,超出去年TOP1中海地产[3][4] - 保利旗下两家平台同时进入前十,在长三角和京津冀拿地金额超去年全年[5][6] - 中国金茂上半年拿地261亿元,超去年全年187亿元,新增货值749亿元[8][10] - 金茂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聚焦核心区域,溢价55.91%竞得杭州地块[9][11][12] - 建发房产拿地强度达64.22%,在杭州以115.39%溢价率创楼面价8.8万/平米记录[13] 区域市场特征 - 长三角区域:绿城中国以314亿元拿地金额居首,滨江集团313亿元紧随其后[7] - 京津冀区域:中海地产196亿元领先,保利发展108亿元位列第二[7] - 中西部区域:建发房产71亿元拿地金额最高,邦泰集团137万平米拿地面积最大[7] 战略调整企业 - 华发股份权益拿地金额仅20亿元,拿地强度6.2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16] - 华发因上海项目销售不畅和口碑问题,从2023年开始大幅收缩拿地规模[17][18] - 万科上半年未进入拿地金额TOP10,显示战略调整迹象[16] 竞争格局变化 - 11-20位房企呈现三级分化:滨江集团拿地强度达122.84%,龙湖等企业拿地低迷[24][25] - 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增至40%,二线城市占47.8%,合计达87.8%[26] - 非头部房企需在二线城市寻找生存空间,避免被挤出市场[26] 数据说明 - 房企销售和拿地数据来源于克而瑞地产研究院和中指研究院[27]
2025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01 16:32
行业趋势 - 预计下半年去库存和优化库存结构仍是行业主旋律,多数房企将维持审慎的投资策略,将销售回款和现金流安全置于首要位置 [1] - 2025年以来土地供应和成交规模连续6个月同比回落,6月单月土拍平均溢价率延续回落趋势,一二线城市溢价率回落至2025年以来的低位 [10] - 2025年上半年土拍平均溢价率同比显著提升4.8个百分点至9.2%,核心城市优质地块持续受到热捧 [24]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成交45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成交金额1573亿元,同比增长22% [12] - 6月平均楼板价3443元/平方米,环比上升23%,同比增长27%,主要因一线城市宅地成交占比上升 [12] - 2025年1-6月新增土储百强房企的新增货值、总价和建面之和分别为11594亿元,5968亿元和5162万平方米,货值同比增长23.2%,投资金额同比增长42% [17] 房企投资动态 - 上半年9家房企拿地金额突破200亿元,中海地产以506.1亿元居首,保利发展502.2亿元,绿城中国443.0亿元 [3] - 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销售百强新增货量的73%,较2024年末增加约10个百分点 [20] - 上半年销售百强房企整体拿地销售比为0.26,销售TOP10拿地销售比升至0.4 [20] - 6月单月央国企主导土地市场,中海地产拿地金额近180亿元,保利、建发房产超80亿元 [15] 市场格局 - 行业"强者恒强"格局持续深化,销售TOP10房企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20] - 上半年仍有64%的销售百强房企未进行土地投资,市场参与度持续降低 [20] - 资金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将继续主导土地市场,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地块 [25]
百强房企6月业绩环比增14.7%,释放企稳信号
36氪· 2025-07-01 10:3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6526.8亿元,同比下降10.8%,降幅较1-5月扩大3.8个百分点 [1][5] - 全口径销售金额超千亿房企数量从2024年同期的5家减少至3家(保利发展1452亿元、中海地产1201.3亿元、华润置地1103亿元) [1][14] - 6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近六成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 [1][2][4] 企业梯队分化 - TOP3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同比微增1.2%至119.8亿元,其他梯队门槛均下降 [8] - TOP21-30梯队房企累计销售规模同比持平,TOP10/TOP11-20/TOP51-100梯队同比降低 [11] - 6月单月业绩环比增幅超30%的房企达28家,包括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头部企业 [4] 区域市场特征 - 30个重点城市6月新房成交1034万平方米,上半年累计成交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 [15] - 核心一二线城市(京沪深杭蓉)因高得房率产品集中入市,开盘去化率维持高位 [15] - 三四线城市成交已跌至底部,市场呈现"有价无市"停滞状态 [15] 头部企业排名 - 6月操盘金额前三:中海地产282.6亿元、保利发展268亿元、绿城中国256.7亿元 [16] - 全口径销售前三:中海地产296.9亿元、保利发展290.4亿元、华润置地234.5亿元 [19] - 权益销售前三:中海地产273.7亿元、保利发展229.2亿元、招商蛇口155.8亿元 [23]
武汉土拍,超百轮竞价、最高溢价率54.36%!
券商中国· 2025-07-01 09:58
武汉土地出让情况 - 武汉5宗涉宅用地总成交金额28.997亿元,其中3宗底价成交、2宗溢价成交 [2][6] - 江岸区地块吸引11家竞买人,绿城以6.645亿元竞得,楼面价27920元/㎡,溢价率54.36% [2][7] - 武昌区地块吸引5家竞买人,建发以12.202亿元竞得,楼面价16055元/㎡,溢价率22% [8] - 武汉建工和武汉城投联合体底价竞得2宗地,总价分别为5.55亿元(楼面价5405元/㎡)和2.64亿元(楼面价2815元/㎡) [8] - 汉阳控股集团底价竞得1宗地,总价1.96亿元,楼面价3500元/㎡ [8] 成都土地出让情况 - 成都金牛区宅地吸引8家房企竞拍,中能建以17.48亿元竞得,楼面价20200元/㎡,溢价率23.93% [3][10] - 地块规划建筑面积86527.3㎡,起始楼面价16300元/㎡,起始总价14.1亿元 [9] 天津土地出让情况 - 天津15宗涉宅用地总成交金额87.77亿元,其中14宗底价成交 [4][11] - 河西区地块由中海以7.4亿元竞得,楼面价21002元/㎡,溢价率11.45% [4][12] 广州土地出让情况 - 广州2宗涉宅用地均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24.96亿元 [5][13] - 白云区地块由广州地铁集团以21.83亿元竞得,楼面价19000元/㎡ [14] - 荔湾区地块由广州集迅房地产以3.13亿元竞得,楼面价30000元/㎡ [15]
中指研究院:上半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065.5亿元 同比增长33.3%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07:5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TOP100房企拿地总额5065.5亿元,同比增长33.3%,增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主要受上年低基数影响 [1][15]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超两成,平均溢价率超10%,较去年同期提升,但成交面积仍下降 [1][19] - 房企拿地进一步聚焦,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超65%,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 [1][19] 企业拿地排名 - **拿地金额TOP3**:保利发展(414亿元)、中海地产(393亿元)、绿城中国(385亿元)[2] - **拿地面积TOP3**:绿城中国(203万m²)、保利发展(191万m²)、中海地产(169万m²)[2] - **新增货值TOP3**:保利发展(899亿元)、绿城中国(831亿元)、中国金茂(749亿元)[8][19] - 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部分民企如滨江集团(313亿元)、邦泰集团(144万m²)表现突出 [15][2] 区域与城市分析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470亿元,居四大城市群之首,绿城中国、建发房产为主要参与者 [23] -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88亿元,中海地产、建发房产为重点企业 [23] - **核心城市表现**: - 杭州:滨江集团(308亿元)、绿城中国(174亿元)主导 [25] - 北京:中海地产(171亿元)、建发房产(100亿元)领先 [25] - 上海:保利发展(95亿元)、中建东孚(82亿元)为主力 [25] 重点地块与交易 - **全国总价TOP10地块**: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块(75亿元,中建玖合)、杭州世纪城地块(56亿元,金帝联合控股)、北京石景山地块(44亿元,中海地产)[29] - 高总价地块集中于北京、上海、杭州,保利发展摘得2宗,民企滨江集团、大华集团各获1宗 [29][30] 市场趋势 - 土拍热度分化,核心城市优质地块高溢价(如北京楼面价28599元/m²、杭州54473元/m²),三四线城市以底价成交为主 [19][29] - 企业策略聚焦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北上深杭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为争夺焦点 [20]
【房地产】地产行业贝塔偏弱,聚焦结构性阿尔法机遇——光大地产板块及重点公司跟踪报告(何缅南)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30 21:10
地产开发板块估值及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房地产(申万)市净率PB(LF)为0.72倍,历史分位数73.39% [2] - 恒生地产建筑业市净率PB(LF)为0.41倍,历史分位数95.33% [2] - 2025年6月1日至6月27日,房地产(申万)上涨0.4%,跑输沪深300指数1.7个百分点 [2] - 恒生地产建筑业上涨6.3%,跑赢恒生指数2.0个百分点 [2] - A股地产开发重点公司涨幅前三:新城控股(+6.90%)、滨江集团(+2.99%)、上海临港(+1.11%) [2] - H股地产开发重点公司涨幅前三:建发国际集团(+14.77%)、中国金茂(+12.15%)、中国海外宏洋集团(+10.87%) [2] 物业服务板块估值及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房地产服务(申万)市净率PB(LF)为1.60倍,历史分位数79.83% [3] - 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市净率PB(LF)为0.46倍,历史分位数91.79% [3] - 2025年6月1日至6月27日,房地产服务(申万)上涨0.5%,跑输沪深300指数1.6个百分点 [3] - 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上涨4.9%,跑赢恒生指数0.6个百分点 [3] - A股物业服务重点公司涨幅前三:特发服务(+2.65%)、南都物业(+1.74%)、宁波富达(+1.32%) [3] - H股物业服务重点公司涨幅前三:保利物业(+14.48%)、远洋服务(+13.40%)、绿城服务(+12.23%) [3] 地产行业现状及结构性机遇 - 2025年1-5月房地产投资3.62万亿元(同比-10.7%),房屋新开工面积2.32亿平(同比-22.8%)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额3.41万亿元(同比-3.8%),百城成交住宅类用地建面6991万平(同比-3.4%) [4] - 北上广深杭蓉六城商品住宅销售金额7458亿元(同比+14.4%) [4] - 光大核心30城成交宅地总建面3440万平(同比+15.6%),成交楼面均价12548元/平(同比+23.9%) [4] - 权益销售金额同比表现较好房企:越秀地产304亿元(同比+26.7%)、中国金茂261亿元(同比+20.5%)、华发股份276亿元(同比+16.1%) [4][5] - 新增土地价值排名前三房企:保利发展413亿元、绿城中国394亿元、中国金茂360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