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茂(00817)

搜索文档
中指研究院:1-5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4051.9亿元 同比增长28.8%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21:0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5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4051.9亿元 同比增长28.8% 增幅较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1] - 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1.3亿平 同比小幅下降 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超两成 [15] - TOP10企业新增货值总额5046.7亿元 占TOP100企业的41.8% 新增货值门槛为41亿元 [14] 企业表现 - 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 滨江集团作为民企进入前十 [1] - 保利发展以728亿元新增货值位居榜首 绿城中国(723亿元)和中国金茂(603亿元)分列二三位 [14] - 绿城中国以341亿元拿地金额和167万m²拿地面积双双位居第一 [2][3] - 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 [23] 区域表现 - 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252.7亿元 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 [19] - 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734.0亿元 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339.0亿元 [19] - 杭州拱墅区康桥单元住宅用地溢价率40.33% 成都郫都区地块溢价率59.34% [15] - 北京市海淀区半壁店地块以总价45亿元位居5月成交总价榜首 [25][27] 市场趋势 - 房企拿地策略聚焦"确定性" 资金向收益确定性高和现金流回笼快的项目倾斜 [15]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维持较高热度 重点企业拿地集中在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城市 [15][23] - 高总价地块拿地企业以央国企为主 保利置业摘得2宗 保利发展摘得3宗 [27]
3850元/㎡!高新区一宗低密住宅底价成交
搜狐财经· 2025-05-27 21:13
地块拍卖信息 - 青岛高新区一宗低密住宅地块被青岛东方伊甸园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金茂控股)竞得,成交楼面价3850元/㎡,成交总价约3.86亿元 [1] - 地块位于高新区火炬路以南、华中路以东、青岛中学以北,土地面积62644㎡,为城镇住宅用地,容积率1.6,建筑面积约10.02万㎡ [1] - 地块建筑密度≤20%,绿地率≥30%,楼面起拍地价3850元/㎡,起拍总价3.86亿元,保证金1.16亿元 [1] 地块周边配套 - 道路交通:规划周边有地铁10号线 [3] - 教育与医疗:现状周边有3处幼儿园,1处小学,1处九年一贯制学校,1处12年制学校,规划周边有1处九年一贯制学校 [4] - 文体设施:现状周边5处文化用地,规划有1处文化用地 [5] - 商业设施:现状周边有智力岛商业区和金茂商业区,规划周边有海月湖商业区 [6] - 城市公园绿地:现状周边有伊甸园、祥茂河公园、青岛中学公园、葫芦巷水系公园 [7] 地块区位优势 - 地块位于高新区中心,片区内配套完善,包含商业金茂览秀城、学校青岛中学,以及即将启用的娱乐配套东方伊甸园项目 [7] - 周边在售项目包括中欧国际城、中欧国际城滨江悦、中欧青特滨湖国际、阜丰悦澜湾、高实金茂文典府等,但很多为人才公寓转为商品房 [7] - 该地块为1.6低密地块,未来规划为洋房产品,在产品力方面相比存量房源更具优势 [7]
以产品力点燃城市进阶,揭秘金茂璞系产品上海首秀背后的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5-27 16:17
北外滩与瑞虹新城开发成果 - 北外滩开发建设五周年成果显著,金茂作为主导开发者深度参与三分之二的项目开发,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引擎[1][10] - 瑞虹新城历经30年开发进入尾声,已完成旧区改造、配套完善阶段,当前需通过产品力突破实现价值跃升[3][4] - 金茂在瑞虹新城板块首次引入TOP序列"璞系"产品金茂璞元,重构高端人居版图,推动区域向"国际精英生活场"转型[1][4] 瑞虹新城超级社区价值逻辑 - 统一性与多样性:单一开发商30年持续操盘形成风格统一的城市界面,吸引中高阶人士并满足多元化需求[6] - 完整性与稀缺性:拥有55万立方米商业、5条轨交、42家咖啡馆、298家精品餐厅等超级配套,外籍人士占比达15%[6] - 未来性与在地性:2024年虹口区GDP增速上海第一,同时融合海派文化发源地历史底蕴,形成新旧交融的精神坐标[7] 金茂璞元产品战略 - 产品定位遵循"非一线不入、非核心不筑、非人文不璞"理念,此前在北京、成都等地项目已融入地域文化元素[11] - 将强化科技系统并进行定制化升级,在社区景观、功能场景等维度创新,目标成为金茂开发史上的里程碑作品[13] - 项目命名"璞元"寓意开创居住新纪元,整合DIOR御用钢琴师等顶级资源打造融合东方与国际设计的人居体验[10][13] 城市更新与板块联动效应 - 瑞虹新城与北外滩形成"世界会客厅-生活圈"价值闭环,高端商务区居住价值体现在产业圈与居住圈的交汇点[4][15] - 金茂通过北外滩产业蓝图与瑞虹新城区人居项目联动,将板块标准推向新高度,完成30年开发的终极定格[15]
楼市早餐荟 | 光明地产4月对外担保合计约为5.17亿元;融创中国披露境外债重组进展:现有票据已获82%债权人支持
北京商报· 2025-05-27 09:36
光明地产对外担保情况 - 2025年4月对外担保总额达5 17亿元 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99 91% [1] - 担保对象为3家资产负债率≥70%的下属企业 金额均为5 17亿元 [1] 融创中国境外债重组进展 - 95 5亿美元境外债重组方案获82%现有票据持有人支持 整体债务债权人支持率达64% [2] - 提供0 5%基础同意费激励剩余债权人在6月6日前加入重组协议 以新强制可转债形式支付 [2] 新城控股董事会变动 -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汤国荣为第四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 - 新董事会由6名股东大会选举董事和1名职工代表董事共同组成 [3] 中国金茂中期票据兑付 - "22金茂MTN001"中期票据将于2025年6月1日兑付 债项余额8亿元 利率3 25% [4] - 该票据发行于2022年5月30-31日 期限3年 起息日为2022年6月1日 [4] 房地产市场成交结构 - 2025年1-4月30城中有20城120㎡以上住宅成交占比提升 南京等5城增幅超8% [5] - 北京千万级住宅成交占比达24 9% 同比提升8 7个百分点 改善需求持续释放 [5]
优质土储联合行动 | 2025年5月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储备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6 19:51
房地产企业土地储备 - 保利发展控股、中海地产、绿城中国新增全口径土地储备分别为145.57万平方米、128.22万平方米、126.75万平方米,位居行业前三[2][11] - 1-4月权益拿地金额前五企业为绿城中国(291.44亿元)、中海地产(272.91亿元)、滨江集团(269.68亿元)、保利发展控股(264.57亿元)和建发房产(230.81亿元)[12] - 新增货值方面,中国金茂(559.61亿元)、越秀地产(544.67亿元)、中海地产(537.86亿元)位列前三[12] 土地市场供需情况 - 1-4月一二三线城市供应住宅用地450宗,规划建筑面积2504.1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9.13%,同比下降19.04%[16] - 同期成交住宅用地360宗,规划建筑面积1964.82万平方米,环比上升7.22%,同比上升4.22%;成交总价1291.5亿元,环比上升20.62%,同比上升31.7%[22] - 二线城市成交楼面价10970.09元/平方米,环比上升29.58%;三线城市成交楼面价2779.7元/平方米,环比上升24.72%[24] 重点城市土地市场 - 北京朝阳区组团地块被中建智地+金茂+越秀+朝阳城发联合体以126亿元拿下,楼面价约5.45万元/平方米[32] - 上海四批次土拍4宗地块收金97.09亿元,其中2宗溢价20%以上成交[34] - 广州3宗白云区住宅用地均由越秀地产竞得,溢价率15%-21%[34] - 6个重点城市4月21日-5月19日成交17宗涉宅地,成交价372.14亿元,面积66.82万平方米[35] 城市更新进展 - 中央财政"十四五"以来安排1594亿元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24年首批支持15个城市,2025年将选拔第二批20个城市[36] - 黄埔区引入央企参与城中村改造,中交城投与科学城集团合作四个旧改项目总投资约216亿元[38] - 广州市海珠区石溪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84.46万平方米,投资金额176.99亿元[39] 企业战略动向 - 房企对优质地块保持高溢价补仓决心,保利发展、招商蛇口、滨江集团等拿地活跃[5][15] - 企业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涉及土地开发、产业投资、城市更新等领域,以拓展未渗透市场[5][15] - 国企在招拍挂市场占据主导,权益拿地金额占比达58.7%,民企占比23.54%[15]
观点指数:前50房企5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454.01万平方米 环比上升30.85%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19:37
行业土地储备动态 - 2025年5月前50房企单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454.01万平方米,环比上升30.85% [1] - 1-4月权益拿地金额排名前五企业:绿城中国(291.44亿元)、中海地产(272.91亿元)、滨江集团(269.68亿元)、保利发展控股(264.57亿元)、建发房产(230.81亿元) [1] - 1-4月新增货值排名前五企业:中国金茂(559.61亿元)、越秀地产(544.67亿元)、中海地产(537.86亿元)、保利发展控股(520.34亿元)、招商蛇口(389.47亿元) [3] 城市土地成交特征 - 报告期一二三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1964.82万平(环比+7.22%),总价1291.5亿元(环比+20.62%),楼面均价6579.75元/平(环比+12.5%) [5] - 一线城市成交楼面价40839元/平(环比-28.3%),二线城市10970元/平(环比+29.6%),三线城市2780元/平(环比+24.7%) [7] - 二三线城市非核心地块多底价成交,拿地企业以本地国企/民企/城投为主 [8] 重点城市土地市场 - 6个重点城市挂牌36宗涉宅地,起始价552.16亿元,面积147.76万平(环比+48%) [9][10] - 同期重点城市成交17宗涉宅地,成交价372.14亿元,面积66.82万平,北京(182.8亿元)、上海(95.75亿元)、杭州(60.09亿元)成交额居前 [11][12] - 核心地块出现头部企业联合拿地现象 [12] 企业全口径土储排名 - 保利发展控股(145.57万平)、中海地产(128.22万平)、绿城中国(126.75万平)位列全口径土储前三 [14] - 招商蛇口(110.42万平)、苏海润城发(108万平)、越秀地产(104.83万平)进入前六 [14] - 中国雄安集团(86.68万平)、滨江集团(83.66万平)等区域房企表现突出 [14][15]
楼市早餐荟 | 福建前4月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9.1%;珠海发布住房“以旧换新”专项补贴申报指引
北京商报· 2025-05-26 09:45
福建省房地产市场 - 1-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6.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6.6% [1] - 1-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下降12.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3.3% [1] - 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9.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5.7% [1] 珠海市住房政策 - 珠海市实施住房"以旧换新"专项补贴政策,时间为2025年5月6日至2026年5月5日 [2] - 补贴标准为换购新房网签价格的1%,最高不超过3万元 [2] - 政策要求"卖一买一",买新房和卖旧房不限先后顺序 [2] 中国金茂人事变动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锡嘉拟于2025年6月17日股东周年大会后退任 [3] - 董事会推荐刘峰当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相关决议案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呈 [3] 碧桂园债务重组 - 现有公众票据本金总额逾70%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 [4] - 公司将早鸟重组支持协议同意费用限期延长至2025年6月6日 [4] - 一般重组支持协议同意费用限期延长至2025年6月20日 [4] 旭辉控股债务重组 - 公布100.6亿元境内债券重组方案,涉及7只境内公司债券 [5] - 方案提供四种选项:债券购回、股票经济收益权、以资抵债和一般债权 [5] - 未选择选项的债券将进入全额留债长展期方案 [5]
中国金茂附属行使优先收购权
智通财经· 2025-05-16 20:37
交易概述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北京亦城获嘉兴投资指定为继任的优先收购权人,并于2025年1月22日向华福证券发出优先收购权行权通知,拟行权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13.23亿元 [1] - 2025年5月16日,北京亦城与华福证券订立标的资产转让协议,决定行使对标的资产的优先收购权,总对价为人民币13.23亿元 [1] - 标的资产包括华福证券(代表专项计划)持有的标的股权和标的债权(含标的物业),交易完成后将由公司间接全资持有 [1] 标的资产详情 - 标的股权为鼎茂置业的100%股权 [2] - 标的债权为计划管理人对鼎茂置业享有的债权本金人民币7.50亿元 [2] - 标的物业为鼎茂置业100%持有的金茂广场北塔写字楼物业,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可出租面积约为94,395.55平方米,作办公用途 [2] 历史交易背景 - 2022年6月10日,公司间接联属公司鼎茂置业和嘉兴投资与华福证券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和债权转让及债权债务确认协议 [2] - 2022年6月30日筹备成立金茂华福-长沙金茂广场北塔二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将标的物业证券化,为集团运营和业务发展筹集资金 [2] - 资产支持证券代表专项计划权益的相应份额,为华福证券依据标的资产向投资者发行的受益凭证 [2]
金茂的“高端困局”:从“府系神话”到遭受质疑的冰火两重天
搜狐财经· 2025-05-15 22:40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从高端市场向三四线城市扩张,2020年二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58.84%,三四线城市占比23.92% [3] - 新增7个城市运营项目,44%的二级新增土储来自城市运营项目 [3] - 2024年销售额从2021年的2356亿跌至983亿,归母净利润10.65亿元 [3] - 推出"金玉满堂"产品线细分客群,包括府系3.0、璞系、满系、棠系 [5] 产品表现与市场反应 - 北京金茂府凭借八大系统和科技豪宅定位一战成名 [3] - 成都首个"璞系"产品首开去化率仅66% [8] - 南京秦淮金茂府因减配引发维权,成都项目被抱怨"东方美学只剩石材堆砌" [10] - 西安曲江璞逸东方首开揽金12.6亿,七开七罄;上海中环金茂府四开四罄 [10] - 北京璞逸丰宜案名被批评拉低高端格调 [1][7][8] 组织架构调整 - 裁撤区域层级,构建总部-地区二级架构,取消五大区域层级 [10] - 重组为14个地区公司,形成直接管理城市项目的格局 [10] 财务与资源状况 - 2024年90%销售额来自一二线城市 [11] - 累计未售货值约2800亿,63%集中在华北及华东,87%位于一二线城市 [11] - 平均融资成本下降约50个基点,债务总额同比减少约50亿元 [13] 行业竞争态势 - 绿城用"海棠系"打造全龄社区,仁恒以"国际系"融合在地文化 [9] - 公司仍依赖"恒温恒湿"科技标签 [9] - 在楼市下半场,生存关键在于理解客户需求而非讲故事 [15]
消化“地王”
经济观察网· 2025-05-13 10:52
土地市场动态 - 中建智地、中国金茂和越秀地产联合体以126亿元底价竞得朝阳11号地,成为2025年朝阳区总价"地王",楼面价达5.45万元/平方米 [2] - 黄杉木店地块是板块十年来首个新房项目,周边二手房挂牌价高达10万元/平方米,但开发商仍保持谨慎态度 [2][5] - 2025年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频现"地王",消化高价土地成为房企现实问题 [2] 项目规划与蓄客 - 黄杉木店地块计划打造"宸"系纯改善型产品,户型面积140-300平方米,引入"好房子2.0"标准 [4] - 中建智地已开始蓄客,重点回访北京宸园未成交客户推荐新项目 [4] - 海淀树村项目楼面价10.23万元/平方米刷新北京单价纪录,计划推出180平方米起步高端产品,总价2000万元以上 [6] - 朱房地块华润项目单价13万元/平方米,建发项目均价14万元/平方米,预计5月底或6月初开盘 [6] 市场竞争与去化 - 心意和园项目作为酒仙桥板块十五年来首个入市项目,网签率71.4%,网签价较备案价下降11.6% [5] - 2021年悦锦雅苑作为王四营板块十年来首个项目开盘即热销,但后续项目未能复制成功 [7] - 2023年北京某板块两个"地王"项目网签率分别为54%和7%,显示高端产品去化压力 [8] - 国央企因审批流程复杂应变不足,易陷入项目滞销局面 [10] 开发策略与成本控制 - 房企面临保销售与保利润的两难选择,压缩成本可能导致品质下降 [12] - 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方式可降低楼面价,某地块从7.2万元/平方米降至4.6万元/平方米 [13] - 房企与地方政府形成默契,房企托底楼市,政府给予规划审批等弹性支持 [13] - 产品力和操盘能力成为房企应对市场的关键,国央企通过吸纳民企人才提升竞争力 [11] 行业趋势 - 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背景下,板块内部需求有限,先入市项目优势明显 [7] - 当前市场环境下去化优先,首期开盘不利将导致后期降价压力 [9] - 控制成本可通过提升效率、优化结构、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不必牺牲品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