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秦发(00866)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秦发(00866):印尼业务满意答卷,持续深化,轻装上阵,宏图大展
国盛证券· 2025-08-28 15:02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剥离山西亏损矿区实现轻装上阵,消除持续亏损源,未来业绩有望恢复[1][2] - 印尼SDE煤矿产量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原煤产量205万吨(去年同期75.5万吨),同比增长171.5%[9] - 通过系列收购全面掌控印尼SDE/TSE煤矿权益,持股比例提升至100%,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2][9] - SDE二矿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产能将较目前提升超过一倍,带来显著经济效益[9] - 采用创新资源开发模式,通过"勘探基建→战略投资者协同开发→控制权下溢价退出"路径优化资本效能[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加5.96亿元[1] - 2025H1净利润亏损1.63亿元,去年同期盈利6080万元[1]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1.94亿元,持续经营业务盈利3100万元[9] - 汇兑损失约7080万元,因印尼盾兑人民币及美元贬值[9] - 出售山西煤矿资产预计录得收益约1.96亿元[9] 业务进展 - 2025年6月以3000万元向控股股东出售Perpetual Goodluck Limited 100%股权,剥离山西5座煤矿[1][9] - 以6127.3万元收购WM 100%股权(拥有SDE煤矿15%煤炭销售权益)[9] - 以4858万元收购TBM 100%股权(拥有TSE煤矿70%股权)[9] - 2025年8月以2420万元收购TMI 100%股权(拥有TSE煤矿30%股权)[9] - SDE煤矿单日原煤产量突破2万吨水平,最高日产2.7万吨[9] - 洗煤厂洗选能力约60万吨/月,2025年下半年将新建30万吨/月洗选设备[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6.8亿元、11.5亿元[4] - 对应PE分别为36.2X、8.3X、4.9X[4][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4亿元、30.87亿元、51.98亿元[10]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6%,2027年同比增长68.4%[10]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8.8%,2027年同比增长68.5%[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42港元[5] - 总市值6,140.54百万港元[5] - 总股本2,537.41百万股[5] - 2025-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06元、0.27元、0.45元[10] - 2025-2027年预计P/B分别为2.7X、2.0X、1.4X[10]
中国秦发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1.26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27 21:58
财务表现 - 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20.79%至10.89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26亿元 去年同期为溢利4302.2万元 [1] - 每股亏损5.08分 [1] 业务结构分析 - 持续经营业务实现溢利3100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4300万元明显改善 [1]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1.94亿元 去年同期为溢利1.04亿元 [1] - 亏损净额1.63亿元 主要受已终止经营业务拖累 [1]
中国秦发(00866.HK)公布中期业绩 持续经营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达1.65亿元
格隆汇· 2025-08-27 21:56
财务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0.89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加5.96亿元[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人民币24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增加670万元[1] - 持续经营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1.65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加1.36亿元[1] 运营战略 - 以高效安全运营SDE煤矿为战略主轴 全力推动印尼业务高品质发展[1] - 加速推进SDE煤矿建设进程 通过投放新技术装备优化开采性能[1] - 优化矿区道路及码头等基础设施 全面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1] 产能突破 - SDE矿于6月期间实现个别单日原煤产量突破20,000吨水平[1] - 最高单日产量达到27,000吨水平[1]
中国秦发(00866)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1.26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1:54
业绩表现 - 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20.79%至10.89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26亿元 去年同期为溢利4302.2万元 [1] - 每股亏损5.08分 [1] 业务结构分析 - 持续经营业务实现溢利3100万元 去年同期为亏损4300万元 [1]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1.94亿元 去年同期为溢利1.04亿元 [1] - 亏损净额1.63亿元 去年同期溢利净额6080万元 [1]
中国秦发(0086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21:40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0.8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5.96亿元[4] - 公司煤炭业务2025年上半年外部客户收益为10.894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934亿人民币增长120.7%[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10.89亿元(同比增长120.8%)[74] 持续经营业务利润及盈利能力 - 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人民币3100万元[4] -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溢利为人民币7685.5万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19.5万元[6]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4239.4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81.6万元[6]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人民币2424.5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4302.3万元[7]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85分,去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83分[4] - 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674.8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612.5万元有所收窄[8]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盈利为21,563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45,678千元[35]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盈利21.563百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45.678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8]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后溢利为人民币3098.2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4302.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81]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及毛利率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人民币2.37156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39188亿元[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2.37亿元(毛利率21.8%)[75] 持续经营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EBITDA) - 持续经营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1.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36亿元[4] - 持续经营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16459.4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747.9万元大幅增长499%[83] 已终止经营业务表现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人民币1.937亿元[4] - 已终止经营业务导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1.50321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8604.5万元[8]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36.424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8.6%[60]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毛损18.9227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毛利17.81亿元[60]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5.4017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7319.8万元[60]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6.0283亿元[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毛损1.89亿元(毛损率52.0%)[75] - 已终止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98.6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877.9万元大幅下降94.7%[76] - 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后亏损为人民币19373.4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10383万元,同比转亏[81] -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亏损为150,321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86,045千元[35] -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150.321百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86.045百万元,业绩大幅恶化[38] 整体亏损及股东应占亏损 - 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627亿元[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为人民币1.5706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5992万元[8]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5.08分,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人民币1.62分[8]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6,076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43,022千元[35]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8.758百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40.367百万元,同比大幅转亏[38] - 期内整体亏损为人民币16275.2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6080.7万元[8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2607.6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4302.2万元[82] 财务成本及收入 - 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3446.1万元,去年同期财务收入净额为人民币601.1万元[6] - 公司财务成本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3446.1万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财务收入净额601.1万人民币[25]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3446.1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人民币601.1万元,主要因借款增加[80] 所得税开支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141.2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383.9万元[6]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的43,839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11,412千元,降幅74%[33] 非控股权益表现 - 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亏损为人民币3667.6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1778.5万元[8] 现金流及现金等价物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10.255亿元,较期初人民币6.188亿元增长65.6%[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025,545千元减少至618,804千元,下降39.7%[103] 资产及负债变动 - 非流动资产大幅减少至人民币37.117亿元,较期初人民币65.537亿元下降43.4%[9] - 流动负债净额改善至流动资产净值人民币8.199亿元,期初为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20.949亿元[9] - 借贷总额为人民币12.104亿元(流动人民币7.38亿元+非流动人民币4.724亿元)[9][10] - 权益总额减少至人民币32.453亿元,较期初人民币34.862亿元下降6.9%[10]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553,745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711,709千元,降幅达43.4%[29] - 流动资产净额从负2,094,948千元改善至正819,862千元[94] - 流动比率从0.5提升至1.16,增幅132%[94] - 资产负债率从59.6%上升至65.8%[95] 可报告分部表现(煤炭业务) - 煤炭业务可报告分部除税后溢利2025年上半年为8775.1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8.9万人民币大幅增长[22][25] - 公司可报告分部资产从2024年末的85.313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59.487亿人民币,减少30.3%[22] - 公司可报告分部负债从2024年末的73.322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56.651亿人民币,减少22.7%[22] 地区资产分布 - 印尼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12,002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520,909千元,增幅52.3%[29] - 中国(含香港)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41,743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0,800千元,降幅达95.5%[29] 外汇影响 - 持续经营业务汇兑亏损净额为70,82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74,013千元略有改善[32] - 外汇亏损主要因印尼盾兑人民币及美元贬值产生[77] 折旧及资本化支出 - 持续经营业务折旧费用大幅增加,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的29,644千元增至2025年的83,024千元,增幅180%[33] - 物业、厂房及设备采购总成本为397.61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481.353百万元下降17.4%[44] - 煤炭业务在建资产项目采购金额为334.24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436.078百万元下降23.4%[44] - 财务成本资本化金额为10.571百万元,资本化年利率3.65%,较去年同期42.301百万元下降75.0%[44] - 持续经营业务资本支出从481,400千元降至397,600千元,减少17.4%[96] 应收账款及信贷拨备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101.647百万元,较去年底74.196百万元增长37.0%[46] - 信贷亏损拨备为0.974百万元,较去年底36.292百万元大幅减少97.3%[46]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4,19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1,647千元,增长37.0%[47] - 2025年6月30日两个月内应收账款为人民币65,093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51,689千元增长25.9%[47] 应付账款及银行贷款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25,425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1,406千元,下降78.1%[49]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19,33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95,580千元,增长14.7%[49] - 无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69,50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9,000千元,下降89.6%[49] 收购及投资活动 - 公司以人民币61,273千元收购PT Widyanusa Mandiri 100%股权,获得SDE煤矿15%可销售煤炭总产量权益[50][53] - 公司以人民币48,581千元收购Treasure Bay Management Limited 100%股权,获得PT Trisula Sumber Energi 70%股权[54][55] - 收购PT Widyanusa Mandiri产生净现金流出人民币61,020千元[53] - 收购Treasure Bay Management Limited产生净现金流出人民币48,149千元[55] - 报告期末后公司以人民币24,199千元收购PT Trisula Makmur Investama 100%股权,完成后将持有PT Trisula Sumber Energi 100%股权[55] - 收购PT Widyanusa Mandiri(WM)的100%权益,WM持有SDE的25%股权并有权享有SDE可销售煤炭总产量的15%[108] - 收购PT Trisula Sumber Energi(TSE)的70%股权,TSE持有印尼煤矿采矿经营许可证[109] 出售及剥离活动 - 已终止经营业务出售完成代价为人民币3000万元[57] - 公司出售中国五个煤矿的出售集团10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3000万元[72] - 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出售中国山西及忻州煤矿资产,彻底剥离持续亏损的中国煤炭业务[84] - 公司出售中国五个煤矿资产,不再持有相关股权[87][89] - 以人民币3000万元出售持有五个中国煤矿的出售集团100%股权[109] 煤炭业务运营指标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煤炭贸易总量389.7万吨(印尼249万吨,中国140.7万吨)[7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煤炭售价区间为每吨人民币247元至543元[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平均煤炭售价为每吨人民币373元(同比下降34.7%)[74] - 公司2024年平均煤炭售价为每吨人民币504元(2023年:665元,2022年:838元)[74] - 原煤总产量从4,427千吨下降至4,128千吨,同比下降6.8%[92] - 洗选煤总产量从2,387千吨增至2,594千吨,同比增长8.7%[92] - 持续经营业务勘探开采开发费用激增至852,258千元,同比增加140.6%[93] 煤炭储量及资源量 - SDE煤业煤炭储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303.33百万吨,其中已探明储量4.08百万吨[91] - 集团总煤炭储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338.02百万吨,其中估计储量331.82百万吨[91] - 集团总资源量(探明+控制)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1,097.47百万吨[91] - SDE煤业资源量(探明+控制)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963.69百万吨[91] - SDE煤业煤炭高热值范围为4,450-4,500千卡/千克(净值,ar),含硫量0.6-1%(db)[90] 煤矿项目进展 - SDE煤业采矿权面积185平方公里,年生产能力20百万吨[88] - 印尼四家煤矿公司(VSE/IMJ/SME/TSE)合计采矿权面积352.43平方公里,均处于勘探阶段[88] - SDE煤矿最高单日原煤产量达27000吨,洗煤系统设计洗选能力约为60万吨/月[111] - SDE码头一期皮带运送能力每年约600万吨,二期皮带第一阶段工程转运能力预计每年约300万吨[111] - SDE二矿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生物质电厂预计2026年一季度投入运行[112] 诉讼及担保事项 - 未决诉讼涉及赔偿金额最初为7.0586亿元后调整为5.13亿元[64][65] - 另案诉讼申索金额从4.12262亿元修订为2.34848亿元[66] - 公司涉及山西云信诉讼索赔总金额约人民币7410.8万元(其中应付账款约5412.4万元,逾期罚息约1998.4万元)[68] - 公司为联营公司同煤秦发提供担保最高责任约人民币2.49亿元[71] - 为联营公司同煤秦发(珠海)控股有限公司提供人民币2.49亿元的担保[106] 抵押及受限制资产 - 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从151,663千元大幅增加至692,227千元,增幅356.4%[103] - 持续经营业务用于抵押的资产为人民币6.92亿元,较2024年末的21.349亿元大幅减少[106] - 控股股东徐吉华全资拥有的珍福国际有限公司抵押9.49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37.40%[107] 公司治理及股东信息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任何中期股息[118]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9] - 公司已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以激励员工[117] - 董事会有7名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企业管治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守则条文[115] - 中期业绩公布于公司官网及联交所网站[120] 雇员及福利政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4,962名[116] - 中国附属公司须按月支付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金[116] - 香港附属公司参与强制性公积金计划[116] - 采用表现为基础的奖励制度并定期检讨[11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未分配总公司及公司开支2025年上半年为1089.6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58.4万人民币增长95.1%[25] - 公司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账款的减值亏损拨回2025年上半年为30.9万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减值亏损35.4万人民币[22] - 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元,但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12] - 公司仅有一个可报告分部为煤炭业务,主要在中国和印尼运营[19] - 新确认使用权资产2.21百万元及租赁负债2.21百万元,去年同期无此项[45] - 持续经营业务其他亏损为人民币6566.8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7234.5万元减少9.2%[76] - 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536,991,762股,较去年同期2,493,413,985股增加1.75%[38] - 已动用借贷授信额度中持续经营业务为1,070,981千元[1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印尼盾、人民币和美元持有,目前无任何外币对冲政策[105]
25Q3亚洲冶金煤市场有望持续复苏
国盛证券· 2025-08-24 19:39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亚洲海运冶金煤市场预计持续复苏,主要受印度季风后补库存需求和中国国内市场潜在反弹支撑,尽管澳大利亚供应受恶劣天气和矿山安全问题影响[2] - 二季度炼焦煤价格因澳大利亚供应中断出现短暂反弹,但随后受中国和印度钢铁需求不振影响回落,优质低挥发份硬焦煤中国到岸价从175美元/吨降至158美元/吨[8] - 价差扩大促使中国转售进口炼焦煤,澳大利亚FOB与中国CFR价差从-6美元/吨升至+34美元/吨,后收窄至+16美元/吨,反映中国从进口国转向出口国[8] - 亚洲市场通过混配低成本原料(如美国、莫桑比克、加拿大煤)减少对澳大利亚焦煤依赖,印度2025年一季度从澳大利亚进口冶金煤降至1910万吨(同比降5%),从美国进口增至550万吨(同比增12%)[8] - 2025年三季度优质低挥发份硬焦煤离岸价预计178美元/吨,下半年均价预计181美元/吨[8] 能源价格动态 - 原油: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67.73美元/桶(周涨+2.85%),WTI原油期货结算价63.66美元/桶(周涨+1.37%)[1] - 天然气:东北亚LNG现货到岸价11.705美元/百万英热(周涨+7.80%),荷兰TTF期货结算价33.175欧元/兆瓦时(周涨+7.54%),美国HH期货结算价2.692美元/百万英热(周跌-7.90%)[1][18] - 煤炭:欧洲ARA港口煤价101.8美元/吨(周涨+3.1%),纽卡斯尔港煤价112.3美元/吨(周涨+0.2%),IPE南非理查兹湾期货结算价89.7美元/吨(周跌-0.4%)[1][34] 投资建议与标的 - 重点推荐央企中煤能源(H+A)、中国神华(H+A)[3] - 建议关注困境反转的中国秦发,绩优公司陕西煤业、电投能源、淮北矿业、新集能源,弹性公司兖矿能源、晋控煤业、昊华能源、平煤股份,增量公司华阳股份、甘肃能化[3] - 重点关注安源煤业(控股股东变更及资产置换中)[3] - 部分标的预测: - 中国秦发2026E EPS 0.27元(PE 8.25x)[7] - 中煤能源2025E EPS 1.21元(PE 9.96x)[7] - 中国神华2025E EPS 2.53元(PE 15.21x)[7] - 陕西煤业2025E EPS 1.93元(PE 11.39x)[7] 行业资讯与数据 - 印度7月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2.3%[64] - 俄罗斯"友谊"输油管道遭袭击影响原油供应[64] - 欧盟计划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能产品[64] - 美国天然气库存同比降2.9%(较5年均值高5.8%)[64]
产量创24年5月以来新低,再次强调“反转,不是反弹”
国盛证券· 2025-08-17 15:42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煤炭行业呈现"反转,不是反弹"态势,政策干预成为煤价见底反转的关键因素[1][4] - 7月原煤产量同比下降3.8%至3.8亿吨,日均产量1229万吨,创24年5月以来新低[1][11] - 2025年全年动力煤产量预计增长1.4%至38.8亿吨,增速显著收窄[1][11] - 7月煤炭进口环比增长7.8%至3560.9万吨,但同比下降22.9%,全年进口量或下滑6.4%至3.8亿吨[1][14] - 火电需求加速增长,7月规上工业火电同比增速达4.3%,较6月提升3.2个百分点[2][17] - 粗钢产量同比下降4.0%至7966万吨,焦煤需求韧性较强但供应受限[3][25] 生产数据 - 1-7月累计原煤产量27.8亿吨,同比增长3.8%[1][11] - 山西区域供应存在收紧预期,部分煤矿执行"276工作日"生产方案[3][25] 需求表现 - 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3.1%至9267亿千瓦时,火电贡献主要增量[2][17] - 新能源发电分化:太阳能发电同比大增28.7%,水电同比下降9.8%[2][17][26] - 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40.7万吨,同比增长5.2%,显示焦煤需求仍有支撑[3][25][28]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煤炭央企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及业绩弹性标的晋控煤业、兖矿能源等[4][8][33] - 关注完成控股权变更的安源煤业及具备增量潜力的华阳股份、甘肃能化[4][33] - 政策面核查超产成为行业转折点,供应端约束强化煤价底部支撑[4][33] 行业走势 - 煤炭开采板块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显著领先,2025年8月区间涨幅超20%[6]
中国秦发(00866)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5 17:37
董事会会议安排 - 2025年8月27日下午2时在香港湾仔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执行董事有徐达等4人[5] - 截至2025年8月15日,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沙振权等3人[5]
港股异动 中国秦发(00866)盈警后跌超8% 预计中期盈转亏最多1.68亿元
金融界· 2025-08-15 11:01
股价表现 - 中国秦发股价下跌8.66%至2.11港元 成交额2633.6万港元 [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除税后亏损不超过人民币1.68亿元 而去年同期为除税后溢利6080万元 [1] - 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后亏损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 [1]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后溢利不超过人民币3200万元 [1] 经营数据 - 已终止经营业务原煤产量从去年同期367万吨减少至207万吨 [1] - 持续经营业务原煤产量从去年同期76万吨增加至205万吨 [1] - 期间平均煤炭销售价格较2024年同期下降 [1]
中国秦发盈警后跌超8% 预计中期盈转亏最多1.68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15 10: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中国秦发股价下跌8.66%至2.11港元 成交额2633.6万港元 [1] 财务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后亏损不超过人民币1.68亿元 去年同期为除税后溢利6080万元 [1] - 已终止经营业务预计产生除税后亏损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 [1] - 持续经营业务预计产生除税后溢利不超过人民币3200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分析 - 期间平均煤炭销售价格较2024年同期出现下降 [1] - 已终止经营业务原煤产量由367万吨减少至207万吨 同比减少160万吨 [1] - 持续经营业务原煤产量由76万吨增加至205万吨 同比增加129万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