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保险(01336)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多家险企获赔率超99% “秒赔”与“直付”成新常态
金融时报· 2025-07-24 09:18
行业赔付规模与效率 - 人身险业整体赔付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效率显著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理赔模式已成为行业标配,部分公司小额理赔实现"秒级"到账 [1]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上半年赔付件数超1214万件,赔付金额超302亿元 [2] - 平安人寿赔付237.7万件,赔付金额206.2亿元,平均日均赔付1.31万件,赔付金额1.14亿元 [2] - 太保寿险赔付194.7万件,赔付金额99.2亿元,平均日均赔付约5481万元 [2] - 新华保险赔付总件数241万件,累计赔付金额73亿元,日均赔付1.34万件,赔付金额4065万元 [2] 获赔率与险种结构 - 行业获赔率持续保持高位,多家险企获赔率超过99%: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和中信保诚人寿均达到99.6%,平安人寿获赔率99.1%,新华保险、中华人寿、百年人寿等均保持在98%以上 [2] - 重疾险赔付在各家保险公司中均占据"大头":太保寿险重疾险赔付52.3亿元占比52.7%,阳光人寿重疾险赔付10.2亿元占比60%,平安人寿重疾险赔付金额占比达50% [2] - 医疗险理赔件数在所有险种中遥遥领先:平安人寿医疗类型件数占比92%,阳光人寿医疗类型8.8万件占比83.7%,百年人寿医疗类型件数超9成,中英人寿医疗类型件数超8成 [3] 科技赋能理赔时效 - 平安人寿实现93%的自动审核理赔案件在60秒内完成精准责任判定,最快赔付仅需8秒 [4] - 新华保险理赔时效从申请至结案仅需0.72天,5000元以内小额医疗险理赔时效从申请至结案仅需0.37天 [4] - 太平人寿最快理赔2秒,小额理赔时效为0.11天 [5] - 泰康人寿最快理赔1秒,平均索赔支付时效1.46天 [5] - 太保寿险智能决策突破件均审核时效8.06秒 [5] - 中信保诚人寿案均理赔时效0.97天,电子化率提升至99.8% [5] 理赔直付服务创新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理赔直付赔案量超391万件,赔付金额超21.3亿元,其中一站式直付案件量超200万件 [6][7] - 新华保险直连直付服务覆盖12个省的医院网络,服务客户约993人次,赔付金额达309万元 [7] - 平安人寿"住院直快赔"赔付件数达144.1万件,赔付金额68.9亿元 [7] - 富德生命人寿云赔处理案件17.44万件、赔付15.74亿元,直赔医院覆盖17个城市26家医院 [7] - 太保寿险理赔服务直达累计为近3000名客户提供重疾绿通和理赔垫付 [7] - 泰康人寿实时支付7万件,自动审核34万件,97835人次直赔/快赔服务 [7]
盘中突破3600点后冲高回落 是趋势反转还是逢低布局机会?
广州日报· 2025-07-24 01:04
大盘表现 - 沪指盘中站上3600点 收盘涨0.01%报3582.3点 全日市场成交1.9万亿元 较前一日缩量303亿元 [1] - 恒生指数涨1.62%创三年半新高 恒生科技指数涨2.48% 恒生国企指数涨1.82% [1] 板块动态 - 大金融板块午前助指数突破3600点 午后回落 [4] - 券商股冲高回落 国信证券涨幅逾5% 国盛金控触及涨停 [4] - 新华保险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64.29元/股 中国太保 中国平安收涨超2% [4] - 证券 互联网服务 医疗服务净流入靠前 证券净流入29.97亿元 [4] - 雅江水电概念股分化 中国电建 西藏天路 高争民爆 保利联合三连板 [4] - 水泥 特高压回撤 安靠智电一度跌超13% 万年青 上峰水泥跌超8% [4] - 中国能建巨量成交超60亿元 收涨3% [4]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认为指数冲高回落是压力释放 若成交持续低于1.7万亿元 沪指支撑或下移至3536-3542点 [5] - 华泰证券指出券商半年报业绩高增 市场交投高景气 杠杆资金活跃 关注券商修复行情 [5] - 银行负债成本改善 二季度银行业绩有望筑底回稳 优质区域行持续领先 [5]
3家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收入近4200亿元 银保渠道价值贡献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7-24 00:50
行业整体表现 - 3家险企上半年合计保费收入4199.29亿元 同比增长10.4% [1][2] - 行业前5个月保费收入30602亿元 同比增长3.8% 其中财险公司保费7805亿元(增5.2%) 人身险公司保费22797亿元(增3.3%) [2] - 寿险保费18735亿元(增3.9%)是人身险主要驱动力 但部分险企增速放缓反映市场竞争加剧 [2][3] 公司具体数据 - 新华保险保费1212.62亿元(增23%) 增速领先同业 [2] - 中国太保保费2820.08亿元 其中太保寿险1680.09亿元(增9.7%) 财险1139.99亿元(增0.9%) [2] - 众安在线保费166.59亿元(增9.3%) [2] 渠道动态 - 银保渠道成为增长主力 太保寿险银保保费370.53亿元(增74.6%) 新保业务252.87亿元(增90.2%) [4] - 政策调整("报行合一"和取消"1+3"限制)促使银保渠道价值贡献扩大 头部险企优势凸显 [4][5] - 银行渠道整合资源扩大销售规模 产品选择增多增强市场活力 [4] 未来趋势 - 低利率环境下储蓄险需求旺盛 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路径清晰 [5] - 预定利率或下调25个基点以上 新产品收益率降低可能放缓保费增速 [5] - 行业需优化产品结构 开发高附加值服务 加强成本控制与科技投入 [5]
个险跌倒,银保吃饱?上市寿险半年报前瞻:银保扛起增长大旗!
搜狐财经· 2025-07-23 20:25
上市寿险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 - 太保寿险上半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80.09亿元,同比增长9.7% [2] - 新华保险上半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3% [2] - 银保渠道成为保费增长主要驱动力,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同比上涨74.6%,新保业务同比上涨90.2% [2][4] 渠道表现分析 - 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保费收入1188.25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新保业务下降20% [2][4] - 银保渠道表现强劲,太保寿险银保新保业务达252.87亿元,同比增长90.2% [2][4] - 行业个险渠道普遍表现不佳,多数公司未完成原定目标 [5] 行业趋势与转型 - "报行合一"政策实施初期导致银保新单收缩,但2025年已基本恢复 [1] - 银保"1+3"限制放开后,头部公司银保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显著扩张 [1]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预计将超过个险渠道,2026年全行业银保NBV可能赶上或超过个险 [5] 投资端动态 - 上半年新华保险、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共举牌约10次,标的涵盖银行等多个领域 [6]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从2013年7.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33.3万亿元,CAGR达14.2% [6] - 2025年一季度末人身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1.4万亿元,占全行业89.8% [6] 未来投资展望 - 2025年险资对OCI股票配置将继续加速,上市险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 - 非上市险企在新准则切换前需调整资产配置,银行系四家非上市险企合计OCI股票占比达64.2% [6]
非银金融25Q2重仓持股分析及板块最新观点:保险持仓显著回升,券商持仓仍严重欠配-20250723
招商证券· 2025-07-23 14: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2非银板块整体持仓占比明显上行,券商、保险板块持仓比例分别为0.90%、1.54%,环比分别上行0.36pct、0.63pct [1] - 维持对证券、保险板块的推荐,资本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改善,券商景气度和盈利或持续改善,保险潜在投资价值有望持续提升 [6][28][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募基金市场规模 - 25Q2股债双牛,全口径基金净值规模为33.7万亿,同比+10%,环比+7%;非货基金保有规模19.5万亿,同比+11%,环比+7%;偏股规模7.5万亿,同比+22%,环比+3%;固收(非货剔除权益)规模12.0万亿,同比+6%,环比+9% [5][10] - 新发基金方面,股基申赎打平,债基申购升温;偏股份额6.2万亿份,同比+3%,环比持平;固收(非货剔除权益)份额10.4万亿份,同比持平,环比+6% [5][10] - 25Q2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为6.04万亿,季度环比+2.8%;持有市值占A股的比例为6.65%,环比-0.08pct,A股机构化趋势持续 [11] 高股息板块持仓分析 - 公募高质量发展规定强调业绩基准、资金回补银行“欠配缺口”,其他高股息板块持股比例维持相对稳定 [16] - 25Q2银行、电力设备、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煤炭持股量分别为54、31、22、13、6、4亿股,环比分别为+16%、-12%、-9%、+6%、-11%、-8%;持仓占比分别为5.19%、9.80%、1.91%、1.15%、0.50%、0.36%,环比分别为+1.19pct、-1.02pct、+0.29pct、+0.18pct、+0.01pct、-0.10pct [16] 非银板块持仓分析 券商板块 - 25Q1券商业绩同环比有望高增,预计25Q2券商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40%,年内稳增无虞 [18] - 截至25Q2,券商板块持仓为0.90%,环比+0.36pct,持仓占比超过24Q3水平(0.81%),低于标配4.26%;持股量环比+58%至6.69亿股,略低于24Q3 6.93亿股水平 [18] - 公募持仓回升原因包括公募高质量发展新规推动资金回补欠配板块、港股流动性增强与新经济资产上市带动港交所估值提升、市场关注传统金融和虚拟资产结合新叙事带动金融及金科板块估值上行 [5][19] 保险板块 - Q2资本市场风偏提升、公募新规后资金面加持叠加行业基本面改善,有力支撑保险板块估值修复 [20] - 截至25Q2,保险板块持仓占比为1.54%,环比大幅提升0.63pct,但较标配1.91%仍有差距;个股持仓均明显回升 [21] - 1-5月保险行业累计保费收入为30602亿,同比+3.8%,其中人身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为22797亿,同比+3.3%,成功扭转Q1负增颓势 [2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券商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国泰海通、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保险中国太平、中国平安、中国财险、新华保险 [6][29]
近16年寿险公司增资与分红盘点:有11家公司分红金额超过股东投入,有62家公司股东累计投入金额高达3423亿元,但从未分过红!
13个精算师· 2025-07-23 08:33
寿险行业分红与增资概况 - 2009-2024年寿险行业累计向股东分红8506亿元,累积分红次数180次,其中2024年分红855亿元 [7][13] - 同期行业新增股东投入5877亿元(366次),2024年新增267亿元 [8][9][13] - 行业累计净利润19899亿元,2024年达3201亿元创历史新高 [10][11][13] - 行业净资产从2009年初3000亿元增长至2024年,新增投入与利润转化效率显著 [13] 寿险公司经营分化现象 - 87家公司中有27家曾分红,其新增股东投入占比42%(2454亿元),而62家未分红公司投入占比58%(3423亿元) [14][15][16] - 27家分红公司累计净利润20465亿元,62家未分红公司累计亏损566亿元 [16][17] - 头部公司如平安寿险、中国人寿等11家累积分红金额已超过股东累计投入,进入红利期 [19][20] - 2024年首次分红公司包括平安健康、人保健康等3家,仅分红一次的公司有富德生命等2家 [20] 头部寿险公司分红表现 - 平安寿险以累积分红3511亿元居首,分红/投入比达8.8倍,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分列二三位 [19] - "老三家"(平安、国寿、太保)连续16年分红,累积分红占比超行业总额的76% [19][20] - 友邦人寿分红/投入比达9.1倍,泰康人寿、新华保险等8家公司比值超1倍 [19] - 分红前十公司合计分红占比超行业90%,集中度极高 [19][20] 行业动态数据更新 - 2025年6月万能险结算利率新增2000余条数据,中国人寿多款产品结算利率2.5%-2.7% [28] - 2024年34家公司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披露,平安寿险部分产品实现率35%-52.5% [29] - 2024年6月高管任职批复及近期处罚数据更新,反映行业监管动态 [30]
解码险资“囤楼”经济学:收租型物业成抗周期利器
中国证券报· 2025-07-23 05:05
险资加大不动产投资力度 - 友邦保险通过参与设立的基金投资上海松江柚米社区 涉及2252套房源 总建筑面积超13万平方米 [1] - 截至7月22日 4家保险公司公布13笔不动产投资 涉及6个项目 新增投资合计47.47亿元 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 [1][2] - 新华保险、大家保险与万科合作成立住房租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大家保险还收购龙湖集团合资项目49%股权 [2] 投资动机与资产特性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9% 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3-3.5%降至2.5% 资产收益难以覆盖负债成本 [3] - 优质不动产具有长久期、低波动、现金流稳定特性 净运营收益率可达4% 能匹配险资长期收益需求 [3][4] - 不动产与股票债券关联度低 可优化资产配置并分散风险 [3] 投资方式多元化趋势 - 从重仓地产股转向持有购物中心、写字楼、长租公寓等收租型物业 获取稳定租金收入 [1][3] - 通过股权直投、私募基金、公募REITs、持有型不动产ABS等多渠道布局 例如中国人寿发起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 [3][4] - 多家险企通过战略配售、网下投资及二级市场交易参与公募REITs [4] 当前配置现状与项目案例 - 投资聚焦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商业不动产 出租率高且租金稳定 如北京上海核心项目 [4] - 中信金石基金·瓴寓国际基金、万新金石住房租赁合伙企业等案例显示险资加速布局租赁住房领域 [1][2] - 当前不动产配置比例仍处低位 保障房等项目存在增量机会 [6] 投研能力与退出路径挑战 - 不动产投资需具备市场、财务、运营、法律等综合能力 对风控体系要求较高 [6] - 公募REITs存在流动性限制 大额交易易冲击价格 且风险因子较高制约险资参与 [6] - 退出依赖公募REITs和大宗交易 需放宽REITs准入门槛并推动资产证券化产品建设 [7]
银行股变奏,普涨格局下减持暗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9:39
银行股年内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最高上涨25%,板块内42只个股一度全部实现正增长,18只个股先后刷新历史新高 [1] - 青岛银行盘中涨幅一度突破40%,成为涨幅最大个股 [1] - 齐鲁银行2024年累计涨幅达49.51%,2025年以来涨幅超20% [3][4] 股东减持情况 - 年内6家银行披露减持计划,均发生在5月股价高位后 [1][3] - 杭州银行股东中国人寿拟减持不超过5078.94万股(占比0.7%),预计累计投资回报率超180% [2] - 齐鲁银行股东重庆华宇拟减持不超过6043.81万股(占比1.10%),若按7月21日收盘价计算可套现约3.73亿元 [3] - 长沙银行股东湖南三力拟减持不超过3700万股(占比0.92%) [5] - 浙商银行股东横店集团已减持24231万股(占比0.88%) [6] - 青岛农商行股东巴龙系因债务问题被司法拍卖7885万股(合计占比1.42%) [6] - 上海三毛拟择机出售所持上海银行全部或部分股票,减持价格不低于10元/股 [7] 减持原因分析 - 银行股连续两年上涨积累丰厚获利盘,股东选择阶段性兑现收益 [1][8] - 部分银行股价创近两年新高,股东"逢高减持" [8] - 会计准则要求权益资产市值波动计入利润表,减持可规避财报冲击 [9] - 部分股东转向分红率更高或更具成长性的资产 [9] 资金增持动态 - 年内8家上市银行获股东增持,增持规模明显压倒减持规模 [9] - 保险机构频繁举牌银行股: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H股,新华保险斥资43亿元受让杭州银行5.09%股份 [10] - 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中信银行H股年内均被险资举牌 [10]
A股保险板块短线拉升,*ST天茂涨停,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跟涨。
快讯· 2025-07-22 09:45
A股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A股保险板块出现短线拉升行情 [1] - *ST天茂股价涨停 [1] - 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头部险企股价同步跟涨 [1] 保险板块个股异动 - *ST天茂成为当日板块领涨标的并触及涨停板 [1] - 四大上市险企(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均呈现上涨态势 [1]
十家险企赔付700亿 重疾保障缺口大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10
行业整体特征 - 2025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呈现赔付规模持续扩大、科技赋能驱动效率提升、服务温度与普惠属性增强三大特征 [2] - 行业前5月赔付支出达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91%其中人身险赔付8019亿元财产险赔付3638亿元 [4] - 10家披露数据的险企上半年赔付总额超700亿元中国人寿以302亿元赔付金额居首平安人寿以206.2亿元位列第二 [3] 公司赔付数据 - 中国人寿获赔率99.6%完成1214万件赔付件均重疾赔付约4万元 [3][9] - 平安人寿重疾险理赔金额占比50%件均赔付约8万元医疗险理赔件数占比92% [9] - 新华保险理赔时效缩短至0.72天小额医疗险理赔仅需0.37天 [5] - 中邮保险理赔金额同比增50%服务客户量同比增200%医疗险案件占比超70% [4][9] 科技赋能成效 - 中国人寿试点医保商保融合快赔服务实现25%案件无人工处理 [5] - 富德生命人寿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案均支付周期缩短至1.16天件均审核时效0.34天 [5] - 多家公司实现小额医疗险理赔时效压缩至1天以内 [5] 普惠服务进展 - 中国人寿服务乡村人口224万人次赔付79亿元"重疾一日赔"完成11.4万件赔付 [7] - 太保寿险提供近2000次上门服务为3000名客户开通重疾绿色通道 [7] - 中邮保险为农民等群体提供686万人次覆盖5.6万亿元风险保额 [7] 产品结构特征 - 重疾险与医疗险构成核心赔付板块重疾险理赔金额占比普遍达30%-50%但件均赔付金额仅为治疗成本的20%-40% [9] - 医疗险理赔件数占比高达70%-92%但金额占比普遍低于30% [9] - 行业重疾保障缺口显著癌症等治疗费用20-50万元远超当前4-8万元的平均赔付 [9] 政策动态影响 - 医保与商保药品目录协同调整将提升创新药可及性推动健康险向全周期管理转型 [10] -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方案拟将保险服务覆盖纳入监管评价体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