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01336)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新华保险(01336)涨超3%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58.9% 公司将分红险作为渠道发展重点
智通财经· 2025-11-06 10:33
公司股价表现 - 新华保险股价上涨2.89%至49.8港元,成交额达2.25亿港元 [1]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72.52亿元,同比增长28.3%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 [1] - 基本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10.53元 [1] 保险业务收入 - 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727.05亿元,同比增长18.6% [1] - 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为545.69亿元,同比增长59.8% [1]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收入为349亿元,同比增长41.0% [1] - 长期险首年趸交保费收入为196.69亿元,同比增长109.2% [1] - 续期保费收入为1146.2亿元,同比增长5.9% [1] 业绩驱动因素 - 投资端表现优异,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投资收益在高基数上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1] - 负债端延续高质量增长,新业务价值(NBV)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0.8% [1] - 公司自二季度起推动分红险转型以应对预定利率下调的挑战 [1]
政策市场双驱动:三十载积淀,推出财富管理焕新力作
金融时报· 2025-11-06 10:23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在利率下调和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环境下,家庭对专业化、长期化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升温,希望通过安全稳健的金融产品为个人和家庭提供长期财务支撑[1] - 政策层面持续为保险行业指明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推动行业从单一风险保障向养老规划、健康管理、资产配置综合服务转型[1] - 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深耕行业三十年的新华保险成为分红险创新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并于司庆三十周年之际推出盛世荣耀庆典版终身寿险(分红型)[1] 产品核心特点 - 盛世荣耀庆典版具备双核增长特色,投保人既享有合同载明的保证利益,保障与现金价值持续增长,锁定终身,又有机会通过保单红利共享公司经营分红业务所产生的盈余[4] - 产品提供减保与保单贷款功能,满足资金灵活规划需求,维护保单长期稳定性,其中每个保单年度累计申请减少的基本保险金额之和不得超过合同生效时基本保险金额的20%[4][9] - 产品搭载优质分红账户,匹配公司优质资产,包括可转债、REITs、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等,由具有深厚投资背景的团队专业运作[4] 公司投资实力 - 新华保险作为总资产超1.8万亿元的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依托行业领先的投资能力,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8.6%,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6.7%,近十年平均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以上[6][9] - 公司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统筹长期配置与短期交易,丰富投资品种和策略,围绕低波动、绝对收益配置投资资产[6]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设立近千亿元私募证券投资试点基金,重点布局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累计服务实体经济超1.21万亿元,参与跨境投融资项目支持一带一路建设[7] 客户服务与生态 - 公司依托四大服务品牌,整合医、康、养、财、税、法、商、教、乐、文等十大服务生态,将保单转化为客户触手可及的十项服务权益[8] - 在高客服务领域,公司整合内外部专家资源,为高端客户提供资产配置、财富传承、法律税收、教育留学等专家咨询服务[8] - 在康养旅居领域,公司康养社区及旅居网络已完成东西南北中布局,并与国内外顶级医院合作建成直通德国、日本和英国的国际就医协助服务体系[8]
狂赚4260亿元!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利创新高
国际金融报· 2025-11-05 22:39
核心业绩表现 - 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260.39亿元,同比增长33.5%,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总额(3476亿元)[1] - 各公司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中国人寿净利润1678.04亿元,同比增长60.5%,增速与规模均领跑同业;新华保险净利润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净利润分别为468.22亿元、457亿元、1328.56亿元,增速分别为28.9%、19.3%、11.5%[2][3] 投资端表现 -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带动投资收益显著增长,是净利润高增的主要原因[3] - 各公司总投资收益率普遍提升: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8.6%,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6.42%,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率5.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中国平安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5.2%,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5] - 新会计准则下,较高的FVTPL权益资产占比(如新华保险81.2%,中国人寿77.4%)放大了股市上行期的利润增幅[5] - 行业未来趋向提升FVOCI权益资产占比,以平衡年度利润与长期回报的稳定性[6] 人身险业务(负债端) - 各公司新业务价值延续高速增长,同比增幅均超三成:人保寿险增长76.6%,新华保险增长50.8%,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增长46.2%,中国人寿增长41.8%,太保寿险增长31.2%[7] - 行业加速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以应对利率下行压力,例如新华保险个险渠道新单中分红险占比达70%,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大幅提升超45个百分点,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58.6%[7] 财产险业务 - “老三家”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进一步优化:人保财险为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平安产险为97%,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太保产险为97.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8]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正式实施,有望压降非车险过高费用率,改善整体承保表现,并可能重塑行业竞争模式,使头部公司凭借风控和服务优势扩大市场份额[8][9] 行业展望 - 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未来随经济复苏,负债端和投资端预计将显著改善[3] - 长端利率若随经济复苏修复上行,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8]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排行榜:资本市场助力投资收益率上涨!但前期已做完资产重分类的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承压
13个精算师· 2025-11-05 19:05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行业投资收益率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加权平均值为3.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加权平均值为6.1%,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1] - 总投资收益率的简单平均值为3.7%,中位数为3.0%,综合投资收益率的简单平均值为3.0%,中位数为2.8% [3][6] - 资本市场回暖是投资收益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去年三季度末上证指数同比上涨12.2%,今年三季度末同比涨幅达15.8%,显著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收益 [1][10] 总投资收益率表现 - 行业内有8家公司总投资收益率超过5% [3][21] - 总投资收益率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君龙人寿以12.21%位列第一,北京人寿和小康人寿分别以6.36%和6.02%位列第二和第三 [23] 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 - 行业内有9家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5% [6][27] - 综合投资收益率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平安寿险以13.39%位列第一,君龙人寿和小康人寿分别以11.22%和10.92%位列第二和第三 [30] 会计准则与资产重分类的影响 - 总投资收益率与综合投资收益率差异主要源于会计准则和资产重分类的影响 [12] - 公司将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历史浮盈体现在综合投资收益率中,导致第一类型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明显高于总投资收益率 [12][15] - 在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2025年前三季度国债收益率结构性回升约19个基点,计入FVOCI债类资产价格下降,拖累第二类和第三类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率 [15] 近三年平均投资收益率表现 - 72家寿险公司近三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中位数为3.7%,最大值为5.7%,有6家公司平均总投资收益率超过5%,42家公司超过3.5%,5家公司不足2% [37][38] - 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中位数为4.7%,最大值为9.0%,39家公司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4.5%,2家公司超过8%,5家公司不足2% [42][43] - 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普遍高于总投资收益率,原因是准则切换或资产重分类影响 [43] - 在近三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排名中,同方全球人寿以8.98%位列第一,中英人寿和复星联合人寿分别以8.23%和7.85%位列第二和第三 [44][46]
2025Q3 保险行业公募持仓分析:保险减持或受 Q3 业绩预期差影响,看好板块强贝塔属性
华创证券· 2025-11-05 18:11
行业投资评级 - 对保险板块的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保险板块减持或受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期差影响,但看好其强贝塔属性 [3] - 若权益市场维持当前活跃度,202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险企仍有望维持高增长趋势 [8] - 长期视角下,受益于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报行合一及分红险转型,上市险企“利差损”压力逐步收敛,负债端经营质量改善或驱动估值修复 [8] 行业整体持仓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非银金融行业公募持仓占比为2.1%,环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3] - 保险行业持仓合计占比1.1%,环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3] - 证券行业持仓合计占比0.67%,环比增加0.05个百分点 [3] - 多元金融行业持仓占比0.32%,环比增加0.07个百分点 [3] 保险个股持仓分析 - 中国平安持仓占比最高,为0.46%,但环比减持0.09个百分点 [4] - 中国太保持仓占比0.25%,环比减少0.11个百分点 [4] - 中国人寿、阳光保险和保诚获得增持,持仓占比分别环比增加0.03、0.014和0.001个百分点,至0.11%、0.014%和0.001% [4] - 中国人保、中国财险和新华保险被减持 [4] 持仓变动原因分析 - 持仓变动主要受业绩期基数压力影响,2025年第三季度资产端基数因去年同期“924”影响而显著提升 [5] - 2024年第三季度,国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862亿元,新华保险同比增加104亿元,人保、太保、平安单季度增速分别为+2094%、+174%、+151% [5] 业绩展望与投资建议 - 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险企在高基数下实现超预期高增长,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增速依次为:国寿+92%、新华+88%、人保+49%、平安+45%、太保+35% [8] - 中短期视角下资产端是核心逻辑,推荐顺序为新华保险、中国财险、中国人寿、中国太平 [8] - 长期结合基本面及估值性价比,推荐中国太保、中国财险、中国平安 [8]
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三季报扫描:银保渠道发力 分红险成主流
金融时报· 2025-11-05 17:23
核心观点 - 五家A股上市险企2025年三季报显示寿险业务呈稳健增长态势,总保费、新单保费、续期保费实现两位数增长,新业务价值增长表现亮眼 [1] 保费收入增长 - 中国人寿实现总保费6696.45亿元,同比增长10.1%,总保费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2638.63亿元,同比增长14.2% [2] - 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1727.05亿元,同比增长18.6% [2] - 人保寿险实现原保险保费1169.63亿元,同比增长21.1% [2] 新业务价值表现 -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357.24亿元,同比增长46.2% [2]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速达76.6% [2] - 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增速为50.8% [2]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增速为41.8% [2] -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速为31.2% [2] 产品结构转型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于2025年9月1日起切换,预定利率2.5%的产品全面停售,行业进入预定利率"2.0%时代" [3]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5个百分点 [4] - 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达58.6% [4] - 上市险企积极推进以分红险为主的浮动收益型业务,销售占比直线上升 [4] 渠道表现 -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583.10亿元,同比增长63.3%,其中新保期缴规模保费159.91亿元,同比增长43.6% [5]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669.41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长险首年保费359.4亿元,同比增长66.7% [5] -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达170.9%,该渠道新业务价值贡献度为35.1% [5] - 银保渠道通过开拓优质渠道、扩充高质量队伍、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价值增长 [5] 代理人渠道与产能 - 中国人寿个险销售人力60.7万人 [6] - 平安人寿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35.4万人 [6] - 太保寿险个险队伍月均保险营销员18.1万人 [6] - 新华保险人均产能同比增速达50% [6] - 太保寿险核心人力人均产能同比提升16.6% [6] - 中国人寿优增人力、留存率同比提升明显 [6]
广发证券:投资驱动业绩+新单驱动价值 三季度险企业绩全面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14:13
利润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序为国寿(60.5%)>新华(58.9%)>中国财险(50.5%)>人保(28.9%)>太保(19.3%)>平安(11.5%),单三季度实现高增长 [1] - 利润高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权益市场上行及险企提升权益配置比例,新华、太保、国寿的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分别同比提升1.8、0.7、1.0个百分点 [1] - 部分险企受益于亏损保单确认转回和正向营运偏差,第三季度单季国寿和太保的保险服务业绩分别同比增长210%和54% [1] - 国寿和新华增速领先同业,主因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股票占比较高且成长资产配置比例较高 [2] - 展望全年,考虑到权益市场稳步上行及部分险企第四季度业绩基数相对偏低,全年有望延续高增长趋势 [1][2] 净资产变动 - 2025年第三季度末归母净资产环比中报增速排序为新华(20.5%)>国寿(19.5%)>人保(10.2%)>平安(4.5%)>太保(0.8%) [3] 寿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排序为人保寿(76.6%)>新华(非可比口径同比+50.8%)>平安(46.2%)>国寿(41.8%)>太保(31.2%) [4] - 新业务价值增速走阔主因预定利率切换推动第三季度单季首年保费同比高增,其中国寿(52.5%)>人保寿(46%)>平安(21.1%),太保和新华则为负增长 [4] - 人力队伍呈现向好趋势,第三季度国寿和平安的代理人规模环比分别增长2.5%和4.1% [4] - 展望2026年,分红险的浮动收益和银行网点扩张预计推动新单增长,利费差改善有望驱动价值率提升,价值预计保持稳健增长 [1][4] 财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增速排序为平安财(7.1%)>人保财(3.5%)>太保财(0.1%) [5] - 综合成本率排序为人保财(96.1%)<平安财(97.0%)<太保财(97.6%),同比分别改善2.1、0.8、1.1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及报行合一政策推行 [5] - 展望2026年,非车险报行合一和新能源车险定价系数放开有望进一步优化综合成本率,财险保费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1][5] 投资建议 - 三季报业绩超预期,中长期看险企利费差有望边际改善,建议积极关注保险板块 [6] - 个股建议关注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太平、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财险、友邦保险 [6]
4260亿+!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利超去年全年,高增动力何在?
环球网· 2025-11-05 10:09
净利润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险企(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合计实现净利润4260.39亿元,超过去年全年3476亿元的水平,并在去年净利润高增八成的基础上继续同比增长33.54% [1] - 仅第三季度,五大上市险企净利润总计2478.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8.34% [1] - 各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中国平安1328.56亿元、中国太保457亿元、中国人保468.22亿元、中国人寿1678.04亿元(同比增长60.5%)、新华保险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4] 投资端表现 - 投资端受益于资本市场上行走势,显著增厚了投资收益,是驱动净利润上扬的关键因素 [3][4] - 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达8875亿元,同比增长35.64%,其中第三季度贡献5424亿元 [5] - 以中国人寿为例,前三季度实现总投资收益3685.51亿元,同比增长41%,总投资收益率为6.42%,同比提升104个基点 [4] 新会计准则影响 - 自2023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更多资产被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导致净利润波动明显加剧 [5] - FVTPL占比是平衡利润波动与长期收益的关键工具,高占比在股市上行期能提升净利润弹性,但市场回调时会加剧利润波动 [6] - 行业出现从"被动承受波动"向"主动管理波动"转变的趋势,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FVOCI资产占比平均提升约14个百分点 [7] 负债端人身险表现 - 人身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延续高增态势,可对比口径下,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分别增长41.8%、46.2%、31.2%、50.8%、76.6% [8] - 新单保费增速呈现分化,第三季度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和平安寿险的新单保费同比分别大增52%、46%、21%,而新华保险和太保寿险因分红险切换节奏影响,新单增长略显乏力(新华保险下降4%,太保寿险仅增2%)[8] - 各公司持续加强资产负债联动,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业务,中国人寿三季度浮动收益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5个百分点,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达58.6% [8] 负债端财险表现 - 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普遍下降,承保盈利能力提升 [3] - 人保财险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148.65亿元,同比增长130.7% [10] - 太保产险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为97.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平安产险整体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 [10]
三季报亮剑、高峰会加冕 新华保险如何为“铁军”注入穿越周期的底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10:09
在风景如画的宜兴,金风送爽的十月,新华保险第22届全渠道高峰会盛大启幕。近千名来自五大 渠道的"专业铁军"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属于新华人的荣耀时刻。这不仅是一场表彰先进的盛会, 更是一场战略成果的集中展示:九大前瞻性成果发布,涵盖产品、培训、医康养、服务、科技等 多个领域,勾勒出新华保险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 与此同时,新华保险2 0 2 5年三季报也在同一时间公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8 . 3%,归母净利 润同比增长5 8 . 9%,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5 0 . 8%,总资产突破1 . 8万亿元,亮眼的数据与 高峰会的荣耀交相辉映。 在行业深度转型的背景下,寿险业正经历从"卖保单"到"经营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模式重塑。 监管层推动个人营销体制改革,人口老龄化与客户需求升级叠加,寿险公司必须在产品、服 务、科技、生态等多维度同时发力。新华保险的答案是清晰的:以客户为中心、以队伍为根 本、以员工为伙伴;以"五个一流"为目标,全面推进体系化、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宜兴高 峰会与三季报的同频共振,正是这一经营逻辑的生动体现。 荣耀的舞台背后,是对"铁军"的深情厚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改革落地的坚实支撑。新华 保 险 ...
三季报亮剑、高峰会加冕 新华保险如何为“铁军”注入穿越周期的底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9:04
在太湖之滨的宜兴,金风送爽的十月,新华保险第22届全渠道高峰会盛大启幕。近千名来自五大渠道的"专业铁军"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属于新华人的荣耀时 刻。这不仅是一场表彰先进的盛会,更是一场战略成果的集中展示:九大前瞻性成果发布,涵盖产品、培训、医康养、服务、科技等多个领域,勾勒出新华 保险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 与此同时,新华保险2025年三季报也在同一时间公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9%,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50.8%,总资产突破 1.8万亿元,亮眼的数据与高峰会的荣耀交相辉映。 在行业深度转型的背景下,寿险业正经历从"卖保单"到"经营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模式重塑。监管层推动个人营销体制改革,人口老龄化与客户需求升级叠 加,寿险公司必须在产品、服务、科技、生态等多维度同时发力。新华保险的答案是清晰的:以客户为中心、以队伍为根本、以员工为伙伴;以"五个一 流"为目标,全面推进体系化、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宜兴高峰会与三季报的同频共振,正是这一经营逻辑的生动体现。 荣耀的舞台背后,是对"铁军"的深情厚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改革落地的坚实支撑。新华保险用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把战略意图转化为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