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01800)
搜索文档
每周股票复盘:中国交建(601800)近期回购股份拟全部注销
搜狐财经· 2025-10-26 04:13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8.89元,较上周的8.74元上涨1.72% [1] - 本周股价最高为10月22日的9.07元,最低为10月20日的8.68元 [1] - 公司当前总市值为1447.17亿元,在基础建设板块中市值排名第1位(共45家公司),在全部A股中排名第114位(共5160家公司) [1] 股份回购进展 - 公司在2025年9月18日至10月23日期间,分六次累计回购股份13,143,400股,占回购前已发行股份的0.11% [3][4] - 累计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8.6779元至8.8809元 [2][3] - 所有回购股份均拟全部注销 [1][2][3][4] 单日回购操作详情 - 2025年10月20日回购1,147,600股,每股价格8.68元至8.73元,总代价9,999,677元 [1] - 2025年10月21日回购1,086,100股,每股价格8.8元至8.9元,总代价9,645,544元 [2] - 2025年10月23日回购1,194,500股,每股价格8.82元至8.95元,总代价10,599,363元 [3][4] 公司股本结构 - 截至2025年10月23日,公司已发行A股股份总数为11,860,135,425股 [1][2][3][4] - 公司无库存股份 [1][3][4] - 公司在购回股份后30日内不会发行新股或出售库存股份 [3]
专访中国交建刘正昶:从“跟跑”到“领跑”,以科技创新重塑基建行业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22:00
核心观点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抓手,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赋能绿色化与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驱动基建行业高质量发展 [1][2][5][8][10][12]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 攻克制约行业发展的堵点卡点,在关键技术、核心软件、重大装备上实现重大突破,成果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加快重大装备全国产化进程 [2] - 关键零部件成功研制8米级盾构机主轴承、5000t打桩船液压油缸等首台套产品 [2] - 核心软件自主研发挖泥船控制软件支撑平台、桥隧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疏浚船舶智能作业系统、中交蓝途BIM平台等多款软件 [2] - 关键材料自主研发高性能盾构机刀具、泥砂输送管道用高耐磨易成型钢材、高性能混凝土、超大超长油缸密封、医药级中空纤维膜、碱性水电解制氢隔膜等多种材料 [2] - 自主研制全球最大、国内首艘双燃料动力系统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鲟",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3000米级深水铺管船"JSD6000",3500吨自航自升式深海风电安装平台,世界桩架最高(150米)打桩船"二航长青"等一批国之重器 [4] 研发体系与投入 - 研发组织模式围绕漂浮式风电、海水资源化利用、深海采矿等新兴业务领域攻关"卡脖子"技术,同时鼓励基层单位围绕传统领域工程难题创新 [3] - 研发方向优化形成"卡脖子"技术、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补短板弱项技术和具体应用技术四个层次,设置五类研发项目实行分级分类投入 [3] - 研发投入结构不断优化,总部研发投入的战新和未来产业占比达70%,研发方向从工程支撑技术转向产业核心技术,总部直接研发投入逐年稳步增长,连续3年开展研发投入治理行动以提升产出效率 [3] 科技与产业融合 - 聚焦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建设,在智能建造、工业化建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打造重点示范项目 [5] - 加快研发海水综合利用、北斗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深地空间、深海采矿、海洋能开发等未来产业能力建设 [6] - 重大装备工程化应用成果显著,世界最大直径全断面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完成天山胜利隧道2号竖井707米掘进,创造竖井深度、直径、海拔3项世界纪录 [6] - 世界首创"太湖之星""太湖之光"系列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构建生态闭环,实现"零土地占用、零二次污染",日清淤量达8000立方米,效率提升60% [6] - 战新产业营收占比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战新产业营收占比同比增长7.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考核目标 [7] -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攻克大变形预控、富水破碎地层跟管钻进等8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磁吸爬壁式钢模板清理机器人、"二公竖盾1号"下沉式竖井掘进机等标志性成果,部分技术已在青岛二隧、厦金大桥等项目应用 [7] 绿色低碳转型 - 制定公路、港口、机场等领域的绿色低碳设计、施工、碳排放核算标准130余项,形成覆盖全业务领域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8] - "公路工程碳排放核算方法"获国际发明专利,参编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支撑行业绿色交通标准体系规划编制和碳计量中心筹建 [8] - 率先开展公路水运基建设施碳排放监测计量方法和工程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初步具备工程碳计量综合能力,在600余个公路水运项目中推广应用相关标准 [8] - 开展"五年千项"绿色技术行动,梳理63项典型应用场景、77项降碳技术路径,形成首批200项绿色低碳工艺工法和199项全产业链典型应用场景,编制包含173项前沿绿色低碳技术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名录》,其中4项技术入选国家绿色低碳技术目录 [9] - 实际应用成效显著,张靖皋长江大桥应用绿色建造技术施工期减碳量约5.92万吨,西部平陆运河项目马道枢纽实现施工碳减排约3万吨 [9] - 装备制造领域,自主研发国内首艘LNG双燃料动力系统万吨级耙吸挖泥船"新海鲟"号全生命周期减碳可达74万吨,千吨级环保高效螺旋式连续卸船机获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产品认证 [9]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 - 依托数字化工具重构企业管理体系,释放数据要素潜能,驱动业务创新与价值创造,拓展"蓝翼"大模型场景应用,创新"AI+管理""AI+生产""AI+产业"应用,打造"数字中交" [10] - 将人工智能定位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2025年推出央企首个土木建筑行业大模型"蓝翼"(140亿参数语言+70亿参数多模态),已在30余个场景落地,全面启动"AI+"专项行动,加速构建"AI+基建"产业生态 [11] - 产业数字化方面打造交通行业首个工程全生命周期国产化BIM平台"交通蓝途",规划行业产品56款,累计用户超1.6万个,服务项目760个,BIM国产化渗透率达12% [11] 未来发展规划 - 聚焦"高端、智能、绿色、融合"四大方向,持续强化原创技术策源、数字孪生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和开放协同生态 [12]
中国交建持续出海境外新签合同2841亿 聚焦高端工程技术5年半研发费1283亿
长江商报· 2025-10-24 08:1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13399.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5%,完成年度目标的67% [1][4] - 基建建设业务为新签合同额主要来源,前三季度达12224.40亿元人民币,基建设计、疏浚和其他业务分别为304.30亿元、788.33亿元和82.67亿元 [4] - 按照公司股比确认的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765.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3% [6] 境外业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境外地区新签合同额为2840.58亿元人民币(约399.29亿美元),同比增长7.13%,占公司新签合同额的21% [1][5] - 境外新签合同中,基建建设业务为2805.16亿元人民币,基建设计、疏浚和其他业务分别为11.17亿元、14亿元和10.25亿元 [5] - 近期海外项目包括援瑙鲁体育中心项目开工以及承建的中亚区域连接线三期50公里项目竣工 [7][8] 新兴与专项业务增长 - 前三季度新兴业务领域(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签合同额达4663.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8% [5] - 能源工程项目新签合同额794.7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0.60% [5] - 农林牧渔工程类项目新签合同额10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77%,水利项目新签合同额461.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3% [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近五年半研发费用合计约1283亿元人民币,其中2020年至2024年连续五年超200亿元,合计约1195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88.24亿元 [2][8][9] - 研发投入聚焦高端工程技术,是支撑超级工程、全球化业务及维持销售利润率行业领先的关键 [9]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回购5亿至10亿元人民币A股股票,回购价格上限为13.58元/股,回购股份将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回购A股971.52万股,占总股本0.0597%,回购总金额8554.7万元人民币 [9] - 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5次,总金额487.56亿元人民币,其中A股分红354.42亿元,港股分红133.14亿元 [9]
港股公告掘金 | 平安好医生前三季度总收入约37.25亿元 同比增长13.6% 将继续扩展AI技术并助力医疗服务效率及品质升级
智通财经· 2025-10-23 23:19
重大事项 - 明略科技-W全球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并获基石投资者认购5900万美元 [1] - 五矿地产获控股股东溢价104.08%提私有化方案并于10月24日复牌 [1] - 俊裕地基获中国创投控股收购75%股份并折让79.06%提现金要约 [1] - 康大食品获高思诗收购54.69%股份并溢价16.23%提现金要约 [1] - 和黄医药公布HMPL-A251在分子靶向和癌症治疗国际会议上的数据 [1] - 巨子生物子公司获得重组I型α1亚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宜明昂科-B完成IMM2510联合IMM01的IB/II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1] - 恒瑞医药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获准开展临床试验 [1] - 翰森制药HS-10365胶囊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百心安-B的IBERIS® RDN系统在瑞士完成市场准入及首例商业化手术 [1] - 昊天国际建投截至10月23日合共购入646个单位以太币 [1] 股份回购与增减持 - 基石药业-B获首席执行官及高级管理层新增购买100万股公司股份 [2] - 美的集团斥资9999.98万元回购134.34万股A股 [2] - 中国交通建设斥资1059.94万元回购119.45万股A股 [2] - 蒙牛乳业斥资1006.92万港元回购70万股 [2] - 连连数字耗资约755.55万港元回购96.7万股 [2] - 联易融科技-W斥资741.37万港元回购247万股 [2] - 恒瑞医药斥资628.08万元回购9.75万股A股 [2] - 固生堂斥资586.34万港元回购19.86万股 [2] 经营业绩 - 平安好医生前三季度总收入37.25亿元 同比增长13.6% 并计划扩展AI技术应用 [2] - 金沙中国第三季度净收益总额19亿美元 同比增加7.5% [2] - 丽珠医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54亿元 同比增加4.86% [2] - 中国铁建前三季度新签合同总额15187.65亿元 同比增加3.08% [2] - 普拉达前三季度收益净额40.7亿欧元 同比增加9% [2] - 百奥家庭互动第三季度活跃账户1020万 同比上升37.8% [3] - 安东油田服务第三季度新增订单12.73亿元 [3]
中国交建(601800) - 中国交建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10-23 19:30
股份数据 - 2025年10月21日和23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数目为11,860,135,425,库存股份数目为0[3] - 2025年9 - 10月多次回购股份,各次回购数量、占比及每股回购价不同[4] 购回情况 - 2025年10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1,194,500股,最高购回价8.95元,最低8.82元[12] - 合共购回股份1,194,500股,付出价格总额10,599,363元[12] - 购回股份(拟注销)1,194,500股,(拟持作库存股份)0股[12]
中交设计: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达2%


新浪财经· 2025-10-23 19:04
增持行为概述 - 控股股东中国交建的全资子公司中交资本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2324.92万股,增持金额为1.84亿元 [1] - 此次增持后,中交资本累计持有公司股份4589.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1] - 增持期间为2025年4月23日至10月23日 [1] 股权结构变动 - 控股股东中国交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57.01%上升至58.02%,权益变动触及1%的整数倍 [1] - 此次增持未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化,也未触发要约收购义务 [1] 股东承诺 - 中交资本承诺在增持期间及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1] - 此次增持行为未违反相关承诺 [1]
中国交通建设10月23日斥资1059.94万元回购119.45万股A股

智通财经· 2025-10-23 18:26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10月23日斥资人民币1059.94万元回购A股股份 [1] - 本次回购股份数量为119.45万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8.82元至8.95元 [1]
中国交通建设(01800)10月23日斥资1059.94万元回购119.45万股A股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8:23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10月23日斥资人民币1059.94万元回购股份 [1] - 本次回购股份数量为119.45万股A股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8.82元至8.95元 [1]
中国交通建设(01800)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10-23 18:16
股份数据 - 2025年10月21日和23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860,135,425[3] - 2025年9 - 10月多次回购股份,各次回购数目、占比及每股回购价不同[4] - 2025年10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1,194,500股[12] - 2025年10月23日每股最高购回价8.95元,最低8.82元[12] - 2025年10月23日付出价格总额10,599,363元[12] 其他信息 - 公司名称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号601800[1][12] - 呈交者为刘正昶、俞京京,职衔为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14]
中国交通建设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13,399.70亿元,同比增长4.65%
智通财经· 2025-10-22 21:24
中国交通建设(01800)公布,截至三季度,该集团新签合同额为人民币13,399.70亿元,同比增长4.65%, 完成年度目标的67%(按照董事会审议批准的在2024年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8,811.85亿元的基础上增长 7.1%测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