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泰控股(02228)

搜索文档
晶泰控股20250824
2025-08-25 17:13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医药行业 包括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 涵盖创新药 生物制品 医疗器械 中药 化学制药 医疗服务 医药商业等细分领域 [2][3]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2][4] * AI制药行业 代表公司包括晶泰控股和英矽智能 [2][12][19] * 具体公司包括百济神州 恒瑞医药 欧林生物 透景生命 福瑞股份 利诺药包 南模生物 福元医药 三叶草生物 佳和生物 全信生物 同源康 中国抗体 格力制药 三生四肽 信达 麦维生物 千红制剂 辉瑞 礼来 Dove Tree 英矽智能 Recursion Schrodinger 百度生科 字节跳动 腾讯 [2][3][5][10][11][12][21][27] 核心观点和论据 *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表现分化 整体指数上涨1% 年初以来累计上涨26.3% 本周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负3.1% 但年初以来仍跑赢15个百分点 细分板块中中药上涨3% 医疗器械上涨2.6% 生物制品上涨2.5% 创新药板块相对疲软 医疗服务下跌0.1% 化学制药仅上涨0.8% 医药商业上涨1.6% [2][3]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本周上涨0.8% 年初以来已翻倍上涨101% 本周跑输恒生科技指数1.1个百分点 但年初以来仍跑赢75个百分点 [2][4] * 创新药板块近期疲软原因包括前期涨幅较大及8月份缺乏重大业务发展(BD)催化 科技股相对强势影响市场资金流向 [6] * 短期看创新药板块有望走强 原因包括美联储降息对创新领域高度敏感 外资对中国创新资产兴趣增加(如贝莱德举牌信达 新加坡GRC基金举牌即时即时药业 海外投资人组团调研中国创新公司) 港股创销ETF份额自8月5日以来申购量显著增加(如8月19日单日申购量超过8亿元) [7] * 中期看中国创新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全球市占率有望从2%-3%提升至30%以上 按12%分成比例以20倍市盈率估算 中国创新市值可达7.8万亿元人民币(当前仅为2.6万亿元左右) 中国在双抗 三抗及ADC领域已接近或超越发达国家水平 first-in-class新药全球占比超过30% [8][9] * 中国头部医药公司基本面显著变化 百济神州收入从10亿美元增长至50亿美元 从亏损14-20亿美元到2025年上半年盈利8000万美元 恒瑞医药BD金额从几乎为零增长至260亿美元(其中首付款高达10亿美元) [10] * 投资者应关注BD落地情况和九十月份重要学术会议 推荐减重赛道中的JB one H股四大天王(三生四肽 信达 百济 预计都有50%以上空间) A股六小龙(如麦维生物 千红制剂等) [11] * 晶泰控股专注于AI制药 创始团队为麻省理工学院量子物理博士后 商业模式为通过AI模型优化和预测分子结构(仅做到PCC阶段)并将研究成果转让给其他制药公司 已与辉瑞合作开发新冠特效药Paxlovid 与礼来签订2.5亿美元合同 与Dove Tree签订总额58.9亿美元大订单(首付款1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首次扭亏为盈 [12][19][23][25] * 晶泰控股核心竞争力包括领先的AI技术(基于量子物理和生物化学基础科学 拥有超过200名IT及AI科学家) 干实验与湿实验相结合的独特商业模式 全自动化实验室(24小时无间断运行 提升数据生成和处理效率) [13][14][16] * 晶泰控股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五亿多人民币(去年全年收入2.66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收入已是去年两倍) 主要得益于一笔1亿元首付款(上半年确认一半 下半年预计确认另一半) 全年收入有望达8至9亿元人民币 对未来保持50%左右年均收入增长充满信心 [23][24] * AI制药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 2025-2027年是关键时期(项目能否突破临床二期决定领域能否实现重大突破) 典型商业模式包括晶泰控股型(不拥有管线 只做到PCC阶段通过BD转让)和英矽智能型(拥有管线推进到临床二期) [18][19][20] * 美国在AI制药领域相对领先 如Google旗下AlphaFold大模型广泛应用 Recursion和Schrodinger等采用SaaS付费模式(软件年费5万到10万美元) [21] * 晶泰控股业务范围不仅限于生物医药 还包括化学能源材料等行业(底层模型基于量子物理和AI) 中短期内大部分客户及收入来自生物制药公司 长期计划拓展至通用型AI for Science模型并可能推广至SaaS模式 [17][22] * 到2035年国内AI制药市场空间预计可达2000亿元人民币 晶泰控股作为龙头企业有望占据20%至25%市场份额(约400亿元人民币) 以15%至20%净利润水平计算 未来可实现60亿至80亿元人民币利润 合理估值范围在600亿到800亿元之间 [26] * 晶泰控股是全球稀缺标的(今年唯一入选木头姐报告的中国AI制药上市公司) 相比百度生科 字节跳动 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目前处于非常有利位置并具备长期乐观成长空间 [27] 其他重要内容 * 个股表现方面 欧林生物上涨38% 透景生命上涨29% 福瑞股份上涨28% 利诺药包下跌22% 南模生物下跌18% 福元医药下跌18% 三叶草生物上涨39% 佳和生物上涨24% 全信生物上涨21% 同源康下跌23% 中国抗体下跌21% 格力制药下跌16% [3][5] * 晶泰控股通过优化商业模式(专注于AI应用仅做到PCC阶段不进入临床)削减大量不必要费用实现盈利 验证了其商业思维和逻辑 [25] * 晶泰控股未来需要持续跟踪订单执行情况 优化BD流程以及提升技术能力以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 全自动化实验室的数据积累速度和质量将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15]
港股医药板块获主动外资持续加仓,港股医药ETF (159718.SZ)现涨0.74%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43
8月25日早盘,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港股医药板块再度冲高,港股医药ETF(159718.SZ)涨0.74%,冲 击3连涨,年内涨幅近88%。成分股平安好医生(01833)上涨6.10%,晶泰控股(02228)上涨5.90%,锦欣生 殖(01951)上涨4.35%,一脉阳光(02522)上涨4.34%,先声药业(02096)上涨3.76%。 近期,创新药相关催化剂开始逐步落地。一方面,下半年的创新药产业大会逐渐临近,本周WCLC(世 界肺癌大会)摘要发布,迪哲、复宏汉霖等公司都公布重点产品优异数据。展望后续9月WCLC召开和 ESMO摘要更新值得关注。另一方面,下半年医保目录调整和商保政策推进亦是行业重要催化剂,本周 国家医保局公示基本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初步形式审查。 兴业证券称,继续看好创新药,后续催化剂不断,中报业绩+产业大会数据读出+潜在BD交易+商保目 录推进,短期调整下优先关注确定性高的核心龙头标的。 港股医药ETF板块构成均衡,不仅包含创新药,还涵盖CXO、互联网医疗、创新器械等港股特色标的, 是投资者配置港股医药板块的便捷标准化工具。建议关注港股医药ETF(159718.SZ)及其联接基金(A ...
关注AI4S芯片、智算中心,助力材料研发范式革命
国盛证券· 2025-08-24 17:4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基础化工板块迎来配置机遇 经历持续调整后板块指数从最高9565 18点降至最低3876 11点 累计下调59 5% 但近期呈现反弹态势 2024年7月11日至8月22日基础化工指数累计涨幅12 6% 石油石化指数累计涨幅5 6%[1] - 机构持仓比例显著下降 主动型基金持仓从2021Q3的6 69%降至2025Q2的3 72% 指数型基金持仓从2021Q3的2 26%降至2025Q2的0 37%[1] - 行业供给端收缩迹象明显 2025Q1化工行业在建工程增速回落至负值-7 3% 固定资产增速于2024Q1开始拐头回落[1] - AI for Science(AI4S)正在引领材料研发范式革命 分子动力学MD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等原子级计算工具占超算总机时消耗超50%(2020年数据)[2] - 存算一体架构芯片突破传统计算瓶颈 芯培森研发的非冯诺依曼架构APU芯片相较传统CPU/GPU算力提升1-2个数量级 能耗降低2-3个数量级 已获30余家单位使用[2] - AI4S在药物和化工材料领域加速渗透 2025Q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 总金额369 29亿美元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3] - AI可替代传统人工药物研发流程 在靶点识别 化合物筛选 晶型预测等方面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和降低成本[3] - 材料领域多赛道开启AI范式渗透 包括钙钛矿 固态电池 半导体材料 合金材料 隔热材料等行业 AI4S服务商正与下游龙头以合资形式加速新材料产业化[3] 重点公司分析 - 道技术通过子公司赫曦(80%权益)建设AI4S智算中心 建议关注[2] - 看好AI4S领域硬件及数据优势企业:晶泰控股 志特新材[3] - 关注AI硬件及上游材料供应商:东材科术 圣泉集团(PCB覆铜板高频高速树脂 电子布 铜箔) 东阳光(氟化液/电容器/液冷板一站式供应商)[3] - 重点标的财务预测:东阳光2025E EPS 0 47元 对应PE 40 74倍 晶泰控股2027E EPS 0 02元 卫星化学2025E EPS 2 20元 对应PE 9 06倍[7] 行业走势 - 基础化工板块相对沪深300表现出显著超额收益 图表显示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基础化工指数最高涨幅接近50%[5]
港股通8月22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23:45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恒生指数上涨0.93%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金额1597.04亿港元 其中买入成交824.35亿港元 卖出成交772.69亿港元 合计净买入51.66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45.74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5.91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最高达135.57亿港元 腾讯控股成交67.43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成交55.11亿港元 [1] - 快手-W净买入额11.73亿港元 股价上涨4.39% 中芯国际净买入10.93亿港元 美团-W净买入10.09亿港元 [1] - 小鹏汽车-W净卖出13.09亿港元 股价上涨13.60% 小米集团-W净卖出9.03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净卖出7.50亿港元 [1] 连续资金动向 - 腾讯控股获南向资金连续6天净买入 合计净买入60.33亿港元 [2] - 快手-W合计成交29.44亿港元 净买入11.73亿港元 中芯国际合计成交135.57亿港元 净买入10.93亿港元 [2] - 小鹏汽车-W合计成交44.41亿港元 净卖出13.09亿港元 小米集团-W合计成交42.84亿港元 净卖出9.03亿港元 [2] ETF相关数据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近五日涨幅11.92% [5] - 该ETF市盈率66.76倍 最新份额8.4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879.7万元 [5] - 估值分位水平达90.71% [6]
港股通(沪)净买入5.9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23:45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8月22日上涨0.93%至25339.14点 [1] - 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51.66亿港元 其中沪市港股通净买入5.91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45.74亿港元 [1] - 港股通合计成交金额达1597.04亿港元 沪市占比999.11亿港元 深市占比597.93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中芯国际为成交额最高个股 沪市港股通成交86.49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成交49.08亿港元 [1][2] - 腾讯控股成交活跃 沪市港股通成交43.85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成交23.58亿港元 [1][2] - 华虹半导体成交表现突出 沪市港股通成交33.14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成交21.97亿港元 [2] 资金流向 - 中芯国际获最大净买入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2.14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8.79亿港元 [2] - 美团-W获显著净买入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6.13亿港元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3.95亿港元 [1][2] - 小鹏汽车-W遭最大净卖出 深市港股通净卖出8.48亿港元 沪市港股通净卖出4.61亿港元 [2] 股价表现 - 中芯国际股价大涨10.06% [2] - 华虹半导体股价显著上涨17.85% [2] - 小鹏汽车-W股价上涨13.60% 中兴通讯股价上涨15.13% [2] ETF相关数据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 近五日上涨11.92% [5] - 该ETF市盈率为66.76倍 估值分位达90.71% [5][6] - 最新份额8.4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879.7万元 [5]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9:04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 智通财经APP获悉,2025年8月22日当天,中芯国际(00981)、腾讯控股(00700)、阿里巴巴-W(09988)位 居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3位,成交额分别为86.49 亿元、43.85 亿元、34.37 亿元;中芯国际 (00981)、腾讯控股(00700)、华虹半导体(01347) 位居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3位,成交额分别为49.08 亿元、23.58 亿元、21.97 亿元。 | 公司名称 | 成交金额 | 净买入额 | | --- | --- | --- | | 中芯国际(00981) | 86.49 亿元 | +2.14 亿元 | | 腾讯控股(00700) | 43.85 亿元 | +5.45 亿元 | | 阿里巴巴-W(09988) | 34.37 亿元 | -1.02 亿元 | | 华虹半导体(01347) | 33.14 亿元 | -6.13 亿元 | | 小米集团-W(01810) | 27.02 亿元 | -7.51 亿元 | | 小鹏汽车-W(09868) | 26.23 亿元 | -4.61 亿元 | | 中兴通讯(00763) | 26.0 ...
智通港股空仓持单统计|8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8:37
空仓比最高公司 - 药明康德未平仓空单比达14.92%位列首位 空仓数量7017.68万股[1][2] - 宁德时代空仓比14.41%居第二位 空仓数量2247.22万股[1][2] - 中远海控空仓比13.40%排名第三 空仓数量3.86亿股[1][2] 空仓比显著增加公司 - 恒瑞医药空仓比增幅最大 从0.51%升至2.99% 增加2.49%[1][2] - 耀才证券金融空仓比从3.47%升至4.81% 增加1.34%[1][2] - 现代牧业空仓比从4.74%升至6.05% 增加1.31%[1][2] 空仓比显著下降公司 - 赣锋锂业空仓比降幅最大 从13.32%降至10.34% 减少2.98%[1][2] - 药明康德空仓比从17.59%降至14.92% 减少2.67%[1][2] - 第四范式空仓比从2.74%降至0.46% 减少2.28%[1][2] 其他高空仓比公司 - 中国平安空仓比12.46% 空仓数量9.28亿股[2] - 绿叶制药空仓比12.36% 空仓数量4.81亿股[2] - 万科企业空仓比12.13% 空仓数量2.68亿股[2]
晶泰控股涨超6% 与韩国东亚公司签署合作 公司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智通财经· 2025-08-21 15:45
股价表现 - 晶泰控股(02228)股价上涨6%至9 18港元 成交额达17 82亿港元 [1] 战略合作 - 晶泰科技与韩国Dong-A ST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同开发针对免疫与炎症性疾病的创新疗法 [1] - 合作将基于晶泰科技的AI+机器人研发平台 结合量子物理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实验技术 [1] - 双方将共同确定靶点 开发具有首创新药或同类最优潜力的候选药物 [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上半年综合收益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至少387% [1] - 预期转亏为盈 录得纯利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1]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与DoveTree合作 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及服务 [1]
港股异动 | 晶泰控股(02228)涨超6% 与韩国东亚公司签署合作 公司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5:42
智通财经APP获悉,晶泰控股(02228)涨超6%,截至发稿,涨6%,报9.18港元,成交额17.82亿港元。 消息面上,8月20日,晶泰科技宣布与韩国领先的制药企业——韩国 Dong-A ST(东亚公司)签署合作 备忘录(MOU),双方将基于晶泰科技的 AI+ 机器人研发平台,结合各自优势,共同开发针对免疫与 炎症性疾病的创新疗法。本次合作将依托晶泰科技量子物理、人工智能(AI)、机器人实验驱动的智 能药物研发平台,由两家公司共同确定靶点,从头设计和开发具有首创新药(first-in-class)或同类最优 (best-in-class)潜力的候选药物。 此前,晶泰科技发布盈喜,预期上半年综合收益将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按年增加至少约387%;预期将 转亏为盈录得纯利不少于5,000万元,为集团首次实现半年盈利。期内财务表现预期改善乃主要由于集 团与DoveTree合作,集团基于端到端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及综合"AI+机器人"技术,向DoveTree提供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及服务,该合作带动重大收益增长。 ...
AI创造分子提名“医药界的诺贝尔”!晶泰科技孵化希格生科胃癌新药入围盖伦奖
智通财经· 2025-08-21 12:17
中国 AI 新药管线入围大药企重磅药获奖榜单 盖伦奖创立于 1970 年,有 "医药界的诺贝尔" 之称,被誉为医药行业最高荣誉。其评审标准关注科学创 新性,更强调药物对人类健康的实际改善价值。美国盖伦奖(Prix Galien USA)颁奖典礼创立于 2007 年, 竞争尤为激烈,所有奖项均由权威评审委员会评定。 此奖项 2025 年的评审委员会成员由 11 人组成,包括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Linda B. Buck、Stanley B. Pursier、 Pr Phillip A. Sharp,以及 MIT 知名科学家 Robert S. Langer,斯坦福大学荣休校长兼教授 Marc Tessier Lavigne,盖茨基金会前 CEO Susan Desmond Hellmann 等科研及商界领袖。 此次宣布入选名单的最佳医药产品、最佳生物技术产品、最佳罕见病产品三大奖项类别,在过去两年的 获奖产品包括辉瑞(Pfizer)的全球首款新冠口服药 PAXLOVID、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第一三共 (Daiichi Sankyo)联合开发的新一代 ADC HER2+乳腺癌重磅药ENHE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