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康德(02359)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02359)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10-29 18:36
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2,983,757,155股[23] - 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合计持股543,364,675股,占总股本18.211%[10][25] - G&C IV Hong Kong Limited持股104,626,051股,持股比例3.507%[13][24] - G&C V Limited持股73,105,843股,持股比例2.450%[13][24] - G&C VI Limited持股143,015,795股,持股比例4.793%[13][24] - G&C VII Limited持股37,853,259股,持股比例1.269%[14][24] 减持计划 - 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计划自2025年10月30日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减持,不超总股本2%即59,675,143股[11] - 拟通过集中竞价任意连续90日内不超总股本1%即29,837,571股,大宗交易不超2%即59,675,143股[11] - 多个股东计划减持,如G&C IV Limited不超11,490,579股(0.385%)等[27][28][29][30][32][33][34]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1月20日至2026年2月17日[32][33][34] - 拟减持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含上市后权益分派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取得股数)[32][33][34] 其他 - 减持计划实施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39] - 减持股东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股份减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39]
被美国“点名”后,药明康德为何还能实现85%利润增长?
观察者网· 2025-10-29 18:15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20.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84%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20.57亿元,同比增长15.26%,归母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经营现金流108.7亿元,同比增长35% [1] - 公司年内第二次上调全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3%-17%上调至17%-18%,全年整体收入预期从425-435亿元上调至435-440亿元 [4] 核心业务亮点 - 化学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59.78亿元,同比增长29.28%,是公司收入增幅最大的板块 [3] - 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收入达到78.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1.1%,截至9月底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7.1% [3] - 小分子CRDMO业务“漏斗效应”显著,过去12个月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3万个新化合物,前三季度从药物发现向工艺开发转化的分子达250个 [3][4] - 截至9月底,公司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管线总数达到3430个,其中商业化项目首次达到80个,临床Ⅲ期项目87个 [4] 战略资产剥离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拟以28亿元的基准股权转让价款,向高瓴资本旗下企业转让其持有的上海康德弘翼医学临床研究有限公司和上海药明津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被剥离的两家公司主要从事临床研究服务,业务收入仅占公司总收入的约3.5%,利润占比约0.7%,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1][5] - 交易采用分期付款,尾款20%的支付取决于被剥离资产在2026-2028年的业绩表现,业绩完成度达80%以上时尾款金额将在50%至150%之间浮动 [7] 地缘政治环境与市场应对 -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构成潜在威胁,但法案立法进程受阻,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报告估算“替代药明康德至少需要8年” [8][10] - 前三季度公司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31.9%,北美市场收入占比稳定在64%左右,剔除新冠项目后同比增长7.7%,显示实际需求未减弱 [10] - 公司积极推进业务多元化,欧洲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3.5%,并持续加大在欧洲和亚洲的产能投资以构建分散灵活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11][12] 市场反应与战略意图 - 资产剥离消息公布后,公司A股和港股股价均上涨,A股收盘上涨2.73%,港股高开7.51%后收涨3.98% [12] - 出售临床研究服务业务被视为公司在复杂国际环境下聚焦核心CRDMO业务、优化资产结构的战略选择,旨在强化竞争优势 [4][5] - 一系列资产优化动作表明公司正主动退出非核心领域,将资源集中于高毛利、高增长的化学和TIDES业务,以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7]
药明康德:17名实控人股东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新浪财经· 2025-10-29 18:15
减持计划概述 - 公司17名由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计划减持股份 [1] - 计划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5967.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1] - 减持计划执行时间为2025年11月20日起的15个交易日后,持续3个月 [1] 减持方式与规模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的股份数量不超过2983.76万股 [1] -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股份数量不超过5967.51万股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 计划执行的不确定性 - 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1]
药明康德:实控人股东3月内拟减持2%
新浪财经· 2025-10-29 18:07
药明康德公告,截至公告日,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合计持有公司A股5.43亿股,占18.211%;因 自身资金需求,上述股东计划自2025年11月20日至2026年2月17日,通过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合 计减持不超过5967.51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2983.76万股,大 宗交易减持不超5967.51万股。 ...
智通AH统计|10月29日
智通财经· 2025-10-29 16:41
AH股溢价率排名情况 - 截至10月29日收盘,AH股溢价率最高的三家公司为东北电气(00042)、中石化油服(01033)和弘业期货(03678),溢价率分别为900.00%、246.25%和245.50% [1][2] - AH股溢价率最低的三家公司为宁德时代(03750)、招商银行(03968)和恒瑞医药(01276),溢价率分别为-14.52%、-1.95%和1.24% [1][2] - 前十大AH股溢价率排行中,溢价率超过200%的公司还包括浙江世宝(237.55%)、安德利果汁(237.14%)、复旦张江(236.94%)、晨鸣纸业(211.25%)、京城机电股份(210.62%)、凯盛新能(203.04%)和南京熊猫电子股份(186.31%) [2] AH股偏离值排名情况 - 偏离值位居前三的公司为东北电气(00042)、山东墨龙(00568)和长飞光纤光缆(06869),偏离值分别为73.25%、39.97%和27.40% [1][3] - 偏离值位居后三的公司为上海电气(02727)、天津创业环保股份(01065)和第一拖拉机股份(00038),偏离值分别为-16.60%、-16.50%和-14.81% [1][3] - 前十大AH股偏离值排行中,偏离值超过20%的公司还包括复旦张江(23.80%),偏离值在15%至20%之间的公司包括中石化油服(17.04%)、君实生物(16.39%)、弘业期货(14.12%)和龙源电力(14.11%) [3] 具体公司股价数据 - 东北电气H股价格为0.270港元,A股价格为2.25元,溢价率达900.00%,偏离值为73.25% [2][3] - 宁德时代H股价格为560.500港元,A股价格为400元,溢价率为-14.52% [2] - 招商银行H股价格为49.800港元,A股价格为40.77元,溢价率为-1.95% [2] - 在偏离值后十大排行中,中芯国际(00981)H股价格为80.100港元,A股价格为132.45元,溢价率为98.06%,偏离值为-7.04% [3]
WUXI APPTEC(603259):RISING DEMAND FOR SMALL MOLECULE D&M BUSINESS
格隆汇· 2025-10-29 11:53
财务业绩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3%,其中持续运营业务营收增长19.7% [1] - 公司第三季度经调整非IFRS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2.0% [1] - 前三季度持续运营业务营收达到全年预测的73.8%,经调整非IFRS净利润达到全年预测的85.7%,显著高于72%的历史平均水平 [1] - 管理层上调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至435-440亿元人民币,持续运营业务营收增长预期上调至17-18% [1] 业务运营与订单 - 截至2025年9月,持续运营业务在手订单达59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增速较6月底的37.2%加快 [1] - 小分子药物发现与开发业务是主要增长动力,其订单增长与TIDES服务订单增长放缓形成对比 [1]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针对GLP-1、PCSK9、疼痛、神经学和自身免疫疾病等多个有前景的产品 [1] - 为满足需求,公司正积极在中国、新加坡、美国和瑞士扩大产能 [1] 细分业务表现 - 化学业务中药发现服务收入在第三季度同比下降2.0%,但出现环比改善 [2] - 安全评价服务收入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13.2%,从第二季度下降7.8%显著反弹 [2] - 生物学业务收入在当季同比增长5.9%,与上半年增速一致 [2] 行业需求与展望 - 早期需求出现复苏迹象,但全面反弹仍需时间 [2] - 需求复苏受到中国资本市场反弹、全球强劲的业务发展活动和美国降息的支持 [2] - 管理层预计小分子药物发现与开发业务板块的收入增长将在2026年加速 [1] - 由于对宏观经济条件高度敏感,预计早期业务在未来两年能见度相对较高 [2]
业绩、效率与战略的三重奏:药明康德CRDMO模式2025 Q3全面开花
智通财经· 2025-10-29 11:1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 [1]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5%,全年增速指引上调至17%-18% [1] - 全年整体收入预期上调至人民币435亿—440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4.13亿元,同比增长36.21% [4] - 期末现金储备接近人民币330亿元 [4] 战略与商业模式 - 公司聚焦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战略 [1][2] - CRDMO平台实现从药物发现(R)到开发与生产(D&M)的无缝衔接 [2]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高达人民币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2] - 公司出售ATU(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非核心业务以集中资源于CRDMO主航道 [4] 业务板块表现 - 作为压舱石的化学业务前三季度收入人民币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 [2] - 过去十二个月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3万个新化合物 [2] - 2025年前三季度有250个分子从发现阶段转化至开发阶段 [2] - 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430个,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合计新增15个项目 [3] 新增长曲线 - 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收入达人民币78.4亿元,同比剧增121.1% [3] - 该业务已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标志着第二增长曲线进入收获期 [3] - 2025年上半年有19个TIDES分子从R阶段转为D阶段,占上年TIDES工艺开发分子总数的50% [3] - 公司于2025年9月提前完成泰兴多肽产能建设,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提升至超100,000L [3] 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 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超过46%,经调利润率突破36% [4] - 新车间从投产到满负荷生产的爬坡期从2017年的22.6个月大幅缩短至2024年的2.4个月 [7] - 自研Pyxis智能排程系统将设备使用率从60%提升至72%,相当于新建八个生产车间 [8] - 鹰眼系统将固体加料环节的人为失误率降低至百批次0.05,接近于极限水平 [9] 全球化布局与前景 - 公司在美国米德尔顿、新加坡、瑞士库威等地进行产能建设 [10] - 公司与沙特新未来城和沙特卫生部达成重要合作 [10] - 全球化布局能更好满足全球客户需求并有效对冲单一市场的地缘政治风险 [10]
业绩、效率与战略的三重奏:药明康德(02359)CRDMO模式2025 Q3全面开花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1:03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 [1]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5%,公司将全年该业务增速指引上调至17%-18% [1] - 全年整体收入预期上调至人民币435亿至440亿元 [1] - 整体毛利率超过46%,经调利润率突破36%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4.13亿元,同比增长36.21% [4] - 期末现金储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接近人民币330亿元 [4] CRDMO一体化战略 - 公司聚焦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战略,实现从药物发现到开发生产的无缝衔接 [2]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高达人民币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为未来业绩奠定基础 [2] - 化学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收入人民币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是公司的压舱石业务 [2] - 过去十二个月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3万个新化合物,2025年前三季度有250个分子从发现阶段转化至开发阶段 [2] - 小分子D&M管线总数达到3430个,其中商业化和临床III期阶段合计新增15个项目 [3] 新业务增长曲线 - 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收入达到人民币78.4亿元,同比剧增121.1%,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3] - 新分子类型业务(如多肽药、PROTAC、偶联药)的成功标志着第二增长曲线进入收获期 [3] - 公司对GLP-1等热门靶点药物需求做出精准预判,上半年有19个TIDES分子从R阶段转为D阶段,占上年TIDES工艺开发分子总数的50% [3] - 为匹配需求,公司于2025年9月提前完成泰兴多肽产能建设,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提升至超100,000L [3] 运营效率与技术创新 - 新车间从投产到满负荷生产的爬坡期从2017年的22.6个月大幅缩短至2024年的2.4个月,体现了“药明速度” [7] - 效率提升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的工程师快速调配和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 [7] - 自研Pyxis智能排程系统实现自动化实时排程,将设备使用率从60%提升至72%,相当于新建八个生产车间 [8] - 开发鹰眼系统将固体加料环节的人为失误率降低至百批次0.05,接近极限水平,保障了生产质量 [9] 全球化布局与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出售ATU(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非核心业务,集中资源聚焦CRDMO主航道 [4] - 深化全球化布局,包括在美国米德尔顿、新加坡、瑞士库威等地的产能建设 [10] - 公司与沙特新未来城和沙特卫生部达成重要合作,有助于对冲单一市场的地缘政治风险 [10] - 公司的平台价值在于提供一站式、高效率、规模化服务,降低全球创新者的研发门槛 [4]
抢占季报先机!一键植入研究员“脑回路”
Wind万得· 2025-10-29 06:39
产品定位与核心价值 - AI阅读助手Alice Reader旨在解决信息过载问题,帮助用户在A股公司集中披露季报期间快速识别企业真实价值[2] - 产品不止于总结全文,而是将研究员的“脑回路”和分析师的思路融入AI,智能总结公司公告[4] - 致力于让用户从“知其然”升级到“知其所以然”,提供深度认知作为投研的护城河[9][25] 核心功能与差异化 - 核心能力为融入专业投研框架梳理内在逻辑,而非按原文结构总结[10] - 信息维度覆盖上市公司公告及Wind数据库明星分析师研报,输出“为什么”与“怎么看”而不仅是“是什么”[10] - 针对每家公司调用专属分析模型生成个性化分析,几秒内输出量身打造的结构化摘要[15][16] - 以特斯拉季报为例,不遵从公告披露框架,而是将重点财务指标变动与影响投资判断的分析前置[10] 技术能力与覆盖范围 - 基于Alice大模型打造,智读覆盖全球上市企业公告,提供全景解读[28] - 通过对文本内容解析提供图表检索及下载功能,智能提炼关键数据[32] - 可实现3分钟读完百页报告,AI精准掌握核心信息,节省百倍时间[29] - 支持精确定位,用户通过提问即可快速获取文档中的所需答案[30] 应用案例展示 - 华东医药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总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19] - 公司医药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39.69%,研发投入14.84亿元,同比增长33.75%,研发费用率高达15.97%[21] - 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8%[22] - 公司TIDES业务收入达78.4亿元,同比激增121.1%,小分子CDMO管线突破3,430个[22]
药明康德(603259):3Q25业绩及新签订单增速再超预期 上调全年指引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29
公司业绩表现 - 9M25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达人民币324.5亿元,同比增长22.5% [2] - 9M2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105.4亿元,同比增长43.4% [2] - 3Q25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0.4亿元,同比增长19.7%,环比增长9.4% [2] - 3Q2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42.2亿元,同比增长42.0%,环比增长16.1% [2] - 3Q2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提升至35.0%,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驱动因素 - 3Q25小分子D&M收入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15.1% [3] - 3Q25 TIDES收入同比增长92.1%,环比增长19.6% [3] - 截至9月底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7.1% [3] - Wuxi Chemistry板块3Q25收入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8.6% [3] - Wuxi Chemistry板块3Q25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显著提升至55.2%,同比上升7.0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9个百分点 [3] 新签订单与财务指引 - 9月底在手订单金额达人民币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4] - 3Q25新签订单增速约为18%,较2Q25的12%有所提速 [4] - 公司将2025年持续经营收入指引上调至同比增长17%-18% [1][4] - 2025年整体收入指引由人民币425-435亿元上调至435-440亿元 [4]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从人民币70-80亿元下调至55-60亿元 [4] - 2025年自由现金流指引从人民币50-60亿元上调至80-85亿元 [4] 业务运营与战略调整 - 公司出售临床CRO及SMO业务子公司以聚焦CRDMO业务模式 [5] - 被出售的上海康德弘翼9M25净亏损人民币7,545万元,药明津石9M25净利润为人民币1.6亿元 [5] - 实验室测试业务已连续两个季度恢复正增长,且3Q25在手订单增速呈双位数 [5] - 生物学业务今年以来一直呈现同比正增长状态 [5]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小分子D&M业务新增订单强劲增长受益于GLP-1、PCSK9、疼痛管理、神经领域、自免领域等新兴热门领域的火热 [4] - 资本市场的回暖对客户新订单具有积极带动作用 [5] - 美国药品关税事件目前未对公司运营造成实际影响 [5] - 美国参议院版本NDAA重新提及生物安全法案,但后续立法程序存在不确定性,且未提及公司名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