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02359)

搜索文档
2025年港股增发承销排名:瑞银承销规模排名第三 大中小项目均衡布局 承销规模紧追中信
新浪证券· 2025-09-05 23:3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8个月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329亿港元 创近4年新高 较2024年全年规模提升50% [1] - 同期港股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达1905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增发规模增长3.8倍 单项目平均募资规模达11亿港元 [1] - 增发市场募资规模远超IPO融资规模 成为推动港股市场活跃度的核心力量 [1] 承销市场格局特征 - 增发承销市场呈现头部集中特征 前十大承销商中外资投行占据六席 [3] - 前六名承销规模均突破150亿港元 合计承销额占整体市场比重超70% [3] - 中资投行虽有4家入围前十 但整体规模与外资头部投行存在差距 项目结构差异明显 [3] 头部承销商具体表现 - 高盛以395亿港元承销规模稳居榜首 市场份额约21% 承销规模是第二名中信证券的1.6倍 [4][5] - 高盛承销12单增发项目 精准覆盖2025年港股前五大增发项目的全部5单 [5] - 中信证券以248亿港元位列第二 核心规模完全依赖比亚迪435亿港元增发单项目 该项目贡献约60%承销规模 [4][6] - 瑞银以241亿港元排名第三 参与前十大增发项目中的3单 合计贡献超七成承销规模 [4][7] 中资机构业务结构分析 - 中金公司以213亿港元位列第四 在前五大增发项目中仅参与小米集团426亿港元增发单项目 [4][8] - 中金错失比亚迪435亿港元增发承销角色 反映出与核心企业在增发领域的合作衔接出现断层 [9] - 国泰海通以27单项目数量位列第一 但97亿港元承销规模仅排名第七 13单项目增发规模不足5亿港元 [4][10] - 国泰海通未参与任何前十大增发项目 完全依赖中小项目以量补价 [10] 项目规模分布特征 - 前五大增发项目包括比亚迪435亿港元 小米集团426亿港元 药明康德77亿港元 地平线机器人47亿港元及信达生物43亿港元 [5] - 摩根大通以4单项目实现167亿港元承销规模 单项目平均规模达41.75亿港元 [4] - 花旗以7单项目实现80亿港元承销规模 单项目平均规模达11.43亿港元 [4]
智通港股空仓持单统计|9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8:36
空仓比最高股票排名 - 中兴通讯空仓比16.47%居首 空仓数量维持1.24亿股[1][2] - 中远海控空仓比13.94%位列第二 空仓数量由3.93亿股增至4.01亿股[1][2] - 宁德时代空仓比13.88%排名第三 空仓数量由2186.91万股降至2164.51万股[1][2] 空仓比显著增加个股 - 赣锋锂业空仓比增幅最大 增加2.85%至12.46% 空仓数量由4263.72万股增至5528.41万股[1][2] - 华虹半导体空仓比增加2.56%至9.73%[1][2] - 美图公司空仓比上升1.80%至4.85%[1][2] 空仓比显著下降个股 - 海信家电空仓比降幅最大 减少3.57%至4.72%[1][3] - 药明康德空仓比下降2.44%至11.64% 空仓数量由6734.84万股降至5568.70万股[1][2][3] - 栢能集团空仓比减少1.76%至2.46%[1][3] 其他重点个股空仓变化 - 中国平安空仓比12.58% 空仓数量由9.42亿股降至9.37亿股[2] - 紫金矿业空仓比11.91% 空仓数量由6.84亿股增至7.13亿股[2] - 万科企业空仓比11.61% 空仓数量由2.67亿股降至2.56亿股[2]
药明康德(603259) - H股公告


2025-09-05 18:01
股份及股本变动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增至478,226,490,法定/注册股本增至478,226,490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减至2,473,280,246,法定/注册股本减至2,473,280,246元[1] - 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951,506,736元[1] - 2025年8月7日配售新H股73,800,000股[3][6] - 2025年8月因可转换债券换股发行H股17,350,340股[8] - 2025年第一次股份回购的11,860,809股A股于2025年8月28日注销[4][6] 债券情况 - 2025年到期之零息有担保可转换债券上月底已发行总额5亿美元,本月底已发行总额3.251亿美元[8] - 假设按经调整转换价每股H股78.28港元悉数转换债券,本月底可能发行新股份32,250,434股[9] 交易价格 - 2025年8月28日注销11,860,809股A股,价格为84.31元人民币[10][11] - 2025年8月7日配售新H股73,800,000股,价格为104.27港元[10][12] 已发行股份变动 - 本月内普通股A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减少11,860,809股[10][12] - 本月内普通股H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增加91,150,340股[12] - 本月内普通股H库存股份增减总额为0股[12]
药明康德(02359) - (经修订)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5 17:15
股本情况 - 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人民币2,951,506,736元[1] 股份数目 - H股上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387,076,150股,本月增91,150,340股,月底结存478,226,490股[1] - A股上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2,485,141,055股,本月减11,860,809股,月底结存2,473,280,246股[1] 股份变动原因 - 8月7日根据授权配售新H股73,800,000股[3][6] - 8月8 - 23日因转换5亿美元零息有担保可转换债券发行H股共17,350,340股[3][6][8] - 2025年第一次股份回购的11,860,809股A股于8月28日注销[4][6] 债券情况 - 于2025年到期之零息有担保可转换债券上月底已发行总额5亿美元,本月换股 -1.749亿美元,月底已发行总额3.251亿美元[8] - 假设按每股H股78.28港元悉数列换债券,月底可能发行新股份数为32,250,434股[9] 发行及注销价格 - 2025年8月28日,公司注销11,860,809股A股,价格为84.31元人民币[10][11] - 2025年8月7日,公司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H股73,800,000股,价格为104.27港元[10][12] 库存股份变动 - 本月内普通股A库存股份变动未提及具体数额[10][12] - 本月内普通股H库存股份变动总额为0[12] 已发行股份变动 - 本月内普通股A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减少11,860,809股[10][12] - 本月内普通股H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增加91,150,340股[10][12]
药明康德股价涨5.09%,上银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万股浮盈赚取5.1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38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5日股价上涨5.09%至107.13元/股 成交额78.77亿元 换手率3.05% 总市值3161.95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化学业务占比78.37% 测试业务12.93% 生物学业务6.02% 其他业务合计2.69% [1] - 提供小分子化学药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 面向全球制药企业 [1] 基金持仓动态 - 上银丰益混合A(011504)二季度减持2000股 现持有1万股 占基金净值1.2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5.19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17.93% 近一年收益率34.4% [2] - 基金规模1983万元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23.7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高永任职8年255天 管理资产规模5514.68万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23.78% 最差回报-15.55% [3]
药明康德股价涨5.09%,长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452股浮盈赚取1.7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3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股价上涨5.09%至107.13元/股 成交额78.76亿元 换手率3.05% 总市值3161.95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1日 2018年5月8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及香港铜锣湾 [1] - 主营业务为小分子化学药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 提供全球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生产配套服务 [1] - 收入构成:化学业务78.37% 测试业务12.93% 生物学业务6.02% 其他业务合计2.69% [1] 基金持仓情况 - 长安沪深300非周期指数A基金持有3452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26%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1851.81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11.44% 近一年收益31.71% 成立以来收益108.1% [2] - 基金经理肖洁任职3年211天 管理规模5.1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27.32% 最差回报-26.3% [3] 持仓收益测算 - 9月5日该基金持仓药明康德单日浮盈约1.79万元 [2]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暖意浓 创新药研发迎来收获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3:12
行业整体表现 -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约110家公司发布中期业绩报告 其中近70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近10家营收增速超100% 近80家归母净利润表现向好 近40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约10家扭亏为盈 近30家同比减亏 [1] - 恒生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17.55% 显示投资者信心快速恢复和提升 [1] - 多家生物医药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包括脑动极光、维昇药业、映恩生物等近10家 其中映恩生物上市首日股价一度涨超130% 恒瑞医药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规模IPO 银诺医药上市首日开盘涨285% [6] 业绩驱动因素 - 核心产品销售放量推动业绩增长 君实生物核心产品拓益国内销售收入约9.54亿元 同比增长42% 带动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近五成 [2] - 对外授权合作加速 恒瑞医药收到默沙东2亿美元及IDEAYA的7500万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67% [1] - AI技术赋能成为增长动力 晶泰控股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615.2% 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03.8%至5.17亿元 [3] 企业具体表现 - 药明康德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快速发展 营收同比增长20.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5% [1] - 加科思获得艾力斯5000万元人民币里程碑付款 实现收入0.46亿元 扭转上年同期收入为0的局面 [2] - 诺诚健华总收入同比增长74.3% 亏损同比减少86.7% [2] - 中国生物制药创新产品收入达78亿元 同比增长27.2% 推动总收入同比增长10.7% [2] - 和铂医药收入约1.01亿美元 同比增长320.83% [3]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翰森制药研发开支约14.41亿元 同比增长20.4% 占收入比例19.4% 正在进行超过7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 分属超过40个候选创新药 [3] - 信达生物研发开支超过10亿元 已成功商业化上市5款新药 合计16款获批商业化产品包括12款肿瘤产品及4款综合管线产品 预期年底前新增2款获批产品 [4][5] 行业前景与预期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机构继续看好板块下半年表现 [1] - 中国创新药质量不断提升 获批上市数量提升 商业化节奏加快 中国药企创新实力及成长空间被资本市场重新关注 [5] - 生物医药龙头公司和明星项目在港股市场集聚 板块从个股"一枝独秀"演变为产业链共振的"百花齐放" 业绩承诺兑现和产品管线超预期进展促进市场信心增强和风险偏好提升 [6]
药明康德股价跌5.04%,泰康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2.11万股浮亏损失67.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44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4%至105.29元/股 成交额46.19亿元 换手率1.74% 总市值3107.64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化学业务78.37% 测试业务12.93% 生物学业务6.02% 其他补充业务1.90% 其他业务0.79% [1] - 公司提供小分子化学药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 面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研发生产配套服务 [1] 基金持仓变动 - 泰康医疗健康基金(159760)二季度减持药明康德1.02万股 当前持仓12.11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0.52% 为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67.69万元 基金规模8006.06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22.55% 近一年收益37.42% 成立以来亏损29.2% [2] 基金经理信息 - 医疗健康基金(159760)由魏军管理 累计任职13年325天 管理规模156.74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86.34% 最差回报-35.78% [3]
永安药业实控人、董事长解除留置;富时中国A50指数纳入百济神州等A股 | 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7:35
公司管理层动态 - 永安药业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陈勇解除留置措施并恢复正常履职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1] 指数成分调整 - 富时中国A50指数纳入百济神州与药明康德A股 剔除中国核电A股 变更将于2025年9月22日生效[2] 新药研发进展 - 大冢制药斯贝利单抗注射液用于IgA肾病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全球目前仅有4款化药获批该适应症[3] - 美诺华全资子公司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在国内获批上市 用于改善胃肠动力减弱症状 此前仅3家公司获批[5] 产业投资布局 - 睿智医药全资子公司联合专业投资机构设立医疗健康产业基金 重点投资创新药及医疗器械领域[4] 行业趋势观察 - 富时罗素指数调整反映A股全球重要性提升及外资对中国创新药板块关注度增强[2] - IgA肾病靶向药物稀缺 斯贝利单抗若上市将填补市场空白并提升企业竞争力[3] - 仿制药研发实力助推企业快速推出新产品 巩固行业地位并创造收入增长点[5] - 创新药投资契合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有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产业布局深度[4]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多家药企中期业绩亮眼,关注创新药产业链-20250903
上海证券· 2025-09-03 18:29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突出 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快速发展[3][4][5] - 创新药企通过海外授权和产品商业化实现收入增长 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3][4][5] - 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 包括研发支持 医保准入 临床应用和支付能力提升[4][5]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恒瑞医药2025H1营收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创新药收入占比60.66%达95.61亿元 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 收到默沙东2亿美元和IDEAYA 7500万美元许可首付款[3] - 中国生物制药2025H1营收175.75亿元(同比增长11%) 归母盈利33.89亿元(同比增长140%) 创新产品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7.2%) 2个创新产品获批上市[3] - 百济神州2025H1营收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3%) 实现净利润4.5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 主要得益于百悦泽和百泽安销售增长[3] - 药明康德2025H1营收同比增长20.64%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2% 在手订单567亿元(同比增长37%) 美国客户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38%)[3] 政策支持 -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培育生物制造产业 优化集采政策 制定创新药目录[4] - 2025年7月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措施 完善全链条支持举措[4]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拟从60个工作日缩短至30个工作日 加速研发进度[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 中国生物制药 百济神州 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