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02423)

搜索文档
贝壳:第二季度净收入260亿元,非房交易业务占比升至41%
新京报· 2025-08-26 22:50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总交易额8787亿元 同比增长4.7% [1] - 净收入260亿元 同比增长11.3% [1] - 净利润13.07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8.21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存量房业务GTV达5835亿元 同比增长2.2% [1] - 新房业务GTV达2554亿元 同比增长8.5% [1] -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46亿元 同比增长13% [1] - 房屋租赁服务净收入57亿元 同比增长78% [1] 业务结构优化 -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净收入占比达41% 创历史新高 [1] 股份回购计划 - 股份回购授权由30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 [1] - 回购计划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 [1] - 第二季度回购金额约2.5亿美元 [1] - 上半年累计回购金额3.94亿美元 占2024年末已发行总股本1.7% [1] - 自2022年9月启动回购以来累计回购20.2亿美元 占启动前已发行总股本10.3% [1]
贝壳第二季度非房业务净收入占比提升至41% “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进化
中证网· 2025-08-26 22: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交易额(GTV)达87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 [1] - 净收入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 [1] - 净利润13.07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18.21亿元人民币 [1] 业务结构优化 -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净收入占总净收入比例达41%,创历史新高 [1][2] - 二手房业务单量同比增长26%,占房产买卖交易单量比例提升至76% [1] - 新房业务GTV达2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 [2] 存量房与新房业务 - 存量房业务GTV达5835亿元人民币,净收入67亿元人民币 [1] - 新房业务净收入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 [2] - 平台活跃门店数58,664家,活跃经纪人491,573人 [2] 新兴业务增长 -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 [3] - 家装家居业务贡献利润率32.1%,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3] - 租赁业务在管房源超59万套,净收入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 [4] 技术创新与应用 - AI工具"来客"已覆盖超过33.5万经纪人,用于提升获客转化能力 [2] - AI助手"布丁"7月会话量环比增长59%,人均使用时长增加14% [2] - 家装家居集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采购单价显著下降 [3] 战略发展与资本运作 - 股份回购授权从30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计划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 [1] - 持续推进"一体三翼"战略,拓展家装家居、租赁、贝好家等业务 [2][5] - 贝好家业务采用C2M模式为开发商提供全链路综合服务 [4]
需求为锚、效率为核,贝壳攻坚居住服务新范式
国际金融报· 2025-08-26 22:1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总交易额8787亿元,同比增长4.7% [2] - 第二季度净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1.3% [2] -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净收入占总净收入比例达到41%,创历史新高 [2][5] 房产交易业务(一体业务) - 平台二手业务单量同比提升26%,高于市场约19%的增速 [4] - 平台新房单量同比提升19%,远高于市场表现 [4] - 存量房业务GTV达到5835亿元,同比增长2.2% [4] - 新房业务GTV实现2554亿元,同比增长8.5% [4] - 活跃门店超5.8万家,活跃经纪人达49万 [3] - 成功吸引广州合富置业、天津宝原地产等多个行业优质品牌加入 [4] 家装家居业务 - 第二季度家装家居业务实现净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13.0% [6] - 业务贡献利润率达32.1%,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6] - 设计师月均单量从去年约0.8单提升至今年二季度1.2单以上 [9] - 职业化项目经理月人均接单量为去年均值的2倍以上 [6] 租赁业务 - 第二季度租赁业务净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78.0% [6] - 在管房源规模超过59万套 [6] - 资管经理人均在管房源量由去年104套提升至今年127套 [6] - 今年6月收房数量较去年同期涨幅61.5% [6] 贝好家开发业务 - 已在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累计落地15个项目 [7] - 以C2M为核心理念,为开发商等合作伙伴提供综合服务 [7] - 在成都贝宸S1项目超过108个细节上做出改进 [7] AI技术应用 - AI CRM工具"来客"已落地60多个城市,超33.5万经纪人使用 [8] - 北京、上海渗透率均达到75%以上 [8] - AI助手"布丁"7月份会话量环比增长59%,人均使用时长增加14% [9] - 采用"AI+人"协同作业模式,AI处理80%标准化工作 [9]
美股异动|贝壳涨超4.3% Q2净收入同比增长11.3%+扩大股份回购计划
格隆汇· 2025-08-26 21:57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总交易额达8787亿元 同比增长4.7% [1] - 净收入达到260亿元 同比增长11.3%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18.21亿元 [1] 公司资本运作 - 股份回购授权由30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 [1] - 回购计划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 [1] 市场反应 - 股价盘初涨超4.3% 报19.64美元 [1]
BEKE(BEKE)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6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GTV为人民币8787亿元 同比增长47% [11] - 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260亿元 同比增长113% [11]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19% 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11] - 第二季度GAAP净利润为人民币131亿元 同比下降312% [11] - 第二季度非GAAP净利润为人民币182亿元 同比下降324% [11] - 第二季度经营现金流净流入人民币826亿元 [30] - 新房DSO为51天 保持健康水平 [30] - 截至第二季度末 现金流动性(不包括客户存款)约为人民币700亿元 [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存量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67亿元 同比下降84% 环比基本持平 [15] - 存量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GTV为人民币5835亿元 同比基本稳定 [15] - 存量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为399% 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 [15] - 新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GTV为人民币2554亿元 同比增长85% 环比增长10% [17] - 新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86亿元 同比增长86% 环比增长67% [18] - 新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为244%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 [18] - 家装家居业务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46亿元 同比增长13% [21] - 家装家居业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为321%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1] - 房屋租赁服务业务第二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 达人民币57亿元 同比增长78% [23] - 截至第二季度末 管理租赁单元数超过59万间 去年同期为31万间 [24] - 房屋租赁服务业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为84%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 [24] - 新兴及其他服务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432亿元 同比下降506% 环比增长235%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平台存量房销售套数同比增长26% 超过贝壳研究院估计的19%市场增长率 [12] - 上半年平台新房订单量同比增长19% 超过贝壳研究院估计的6%市场降幅 [13] - 平台存量房销售占房屋交易订单比例从2021年的51%上升至今年同期的76% [13] - 上半年活跃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0% 其中非链家门店活跃数量同比增长368% [14] - 上半年活跃经纪人数量同比增长195% 其中非链家经纪人数量同比增长近24%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非房屋交易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41% 凸显多元化增长动力 [10] - 公司明确表示永远不会成为开发商 坚持轻资产商业模式 [25][52] - 战略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 通过AI驱动精细化运营 [35][38] - 家装业务采用社区化运营和全服务精品店模式 缩短与用户的物理和心理距离 [40][43] - 租赁业务通过组织重构 产品模式优化和数字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 [48][49] - 被窝家业务提供C2M产品解决方案和营销服务 不提供资金解决方案 [53][100] - AI技术应用成为提升下一代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 在多个业务场景取得成效 [74][7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市场复苏势头放缓 主要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和早期政策措施的滞后影响 [8] - 因去年中期密集政策形成高基数 第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同比下降 [9] - 7月以来市场下行加速 存量房交易量环比下降超5% 价格下降15% [64] - 市场前景取决于未来政策节奏和供需平衡改善 两者都是恢复信心的关键 [65] - 需求端政策仍有放松空间 供应端高质量住房供应可提升市场情绪和交易量 [66] - 公司将继续通过积极股票回购增强股东回报 回购授权增至20亿美元并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 [32]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二季度门店成本为人民币762亿元 同比增长119% 环比基本稳定 [27] - 第二季度其他成本为人民币588亿元 同比增长152% 环比增长75% [27] - 第二季度GAAP营业费用总额为46亿元 同比增长31% 环比增长97% [28] - 行政费用为人民币21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环比增长11% [28] -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人民币19亿元 同比相对稳定 环比增长71% [28]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633亿元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85% [28] - 截至2025年6月 自2022年9月启动回购计划以来已回购约20亿美元股票 占计划开始前总股本的103% [3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第二季度存量房市场概况及下半年展望 - 第一季度市场开局良好 但第二季度交易量和价格显著走弱 [59] - 上半年全国新房销售同比下降52% 1200家开发商销售降幅达109% [59] - 6月存量房交易量同比下降8% 房价环比下降17% [61] - 租金相对稳定 6月租金收益率达25% 比最低点高40% [62] - 7月市场下行加速 存量房交易量环比下降超5% 价格下降15% [64] - 市场路径取决于未来政策节奏和供需平衡改善 [65] - 需求端政策仍有放松空间 供应端高质量住房供应可提升市场情绪 [66] 问题: 行业下行期公司采取的措施和增长策略 - 将放缓门店和经纪人增长步伐 更注重效率 [69] - 在不同城市采取差异化策略 在北京上海整合低效门店和经纪人 [70][71] - 通过科学管理运营增强竞争力 包括基于积分的门店激励系统等 [72] - AI技术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 多个AI应用已显示良好效果 [74] - AI驱动的CRM产品在59个城市使用 超过335万经纪人使用 [76] - 在线AI服务系统Puxin在11个城市测试 7月MAU达78万 [77] 问题: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带来的机遇 - 高质量住房和现房销售新模式快速推进 [80] - 新标准产品短期内佣金率较低 但目前仅占约10%单位 [82] - 当新标准产品占比超过30%时 佣金率将匹配旧标准产品 [82] - 被窝家业务提供C2M产品解决方案和整合营销服务 [83] - 定价预测能力帮助开发商客观评估价格趋势 [84] - 客户洞察能力帮助开发商精准定位产品 [86] 问题: 家装家居业务增长驱动和优化空间 - 上半年收入达人民币751亿元 同比增长165% [89] - 上半年分部利润率为323% 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89] - 通过整合品牌和SKU降低采购成本 主要辅材集中采购率超过60% [91] - 优化订单分配规则 项目经理月均接单量比去年翻倍 [92] - 关闭表现不佳的大型门店 开设小型精品店 [93] - 北京地区收入从2023年7亿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15亿元 [96] - 城市层面营业利润率从2023年约5%上升至2025年同期超11% [96] 问题: 被窝家业务未来计划和投资预算 - 明确不会成为开发商 坚持轻资产模式 [99] - 除成都金融城和上海奉贤新城项目外 不会独立运营其他项目 [99] - 为平台模式提供全流程服务 包括产品解决方案和营销服务 [100] - 对自有资金峰值总投资设定严格上限 [101] - 基于6月30日已部署金额 将追加不超过10亿元自有资金 [101] - 两个自营开发项目退出后 将进一步降低自有资金占用上限 [101]
BEKE(BEKE)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6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GTV为人民币8787亿元 同比增长4.7% [10] - 第二季度营收达到人民币260亿元 同比增长11.3% [10] -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1.9% 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11] - 第二季度GAAP净利润为人民币13.1亿元 同比下降31.2% [11] - 第二季度非GAAP净利润为人民币18.2亿元 同比下降32.4% [12] - 第二季度经营现金流净流入人民币8.26亿元 [28] - 第二季度新房DSO为51天 保持健康水平 [28] - 截至第二季度末 现金流动性约为人民币700亿元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存量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营收为人民币67亿元 同比下降8.4% [15] - 存量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GTV为人民币5835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15] - 存量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为39.9% 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 [15] - 新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GTV为人民币2554亿元 同比增长8.5% [16] - 新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营收为人民币86亿元 同比增长8.6% [17] - 新房交易服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为24.4%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7] - 家装家居业务第二季度营收为人民币46亿元 同比增长13% [20] - 家装家居业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为32.1%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20] - 房屋租赁服务业务第二季度营收达到创纪录的人民币57亿元 同比增长78% [22] - 房屋租赁服务业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为8.4%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23] - 新兴及其他服务第二季度营收为人民币4.32亿元 同比下降50.6% [2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平台存量房交易量同比增长26% 超过贝壳研究院估计的19%市场增长率 [12] - 上半年平台新房订单量同比增长19% 超过贝壳研究院估计的6%市场降幅 [13] - 存量房销售占平台总房屋交易订单比例从2021年的51%上升至今年同期的76% [13] - 截至第二季度末 管理租赁单元超过59万套 相比2024年同期的31万套大幅增长 [23] - 上半年活跃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0% 其中非链家门店增长36.8% [14] - 上半年活跃经纪人数量同比增长19.5% 其中非链家经纪人增长近24%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 重点提高单店和单经纪人生产力 [34][65] - 实施社区中心运营策略 在北京开设首家全服务家装高端门店 [39] - 通过AI技术重塑业务流程 在租赁业务中部署AI人机模式处理标准化工作 [48] - 贝壳家业务坚持轻资产模式 不成为开发商 不提供任何形式的资金解决方案 [23][94] - 建立AI项目矩阵 开发不同AI应用 包括AIGC营销和AI驱动的CRM产品 [69] - 通过集中采购和优化订单派发规则降低成本 家装业务集中采购率超过60% [8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市场复苏势头减弱 主要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和早期政策措施的消化影响 [8] - 房地产市场出现同比下滑 主要由于去年中期密集利好政策造成的高基数 [8] - 7月以来市场下行加速 存量房交易量环比下降超过5% 价格下降1.5% [60] - 新房认购量环比下降25% 表明市场进入急剧调整期 [60] - 市场前景取决于未来政策节奏和供需平衡改善 两者都是恢复信心的关键 [61] - 政策仍有空间 包括需求侧的限购放松和供给侧的高质量住房供应 [62] 其他重要信息 - 非房屋交易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到41% 显示多元化增长动力 [9] - 公司持续回购股票 截至2025年6月已回购约20亿美元股票 占计划开始前总股本的10.3% [29] - 董事会批准扩大股票回购计划授权至10亿美元 并将计划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 [30] - 家装业务客户投诉率从去年同期的超过25%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低于10% [90] - 北京地区家装业务营收从2023年的超过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5亿元 2025年上半年超过15亿元 [9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第二季度二手房市场概况及下半年展望 [55] - 第二季度市场交易量和价格显著走弱 6月交易量同比下降8% 房价环比下降1.7% [57] - 7月以来市场下行加速 存量房交易量环比下降超过5% 价格下降1.5% [60] - 市场前景取决于未来政策节奏和供需平衡改善 政策仍有空间支持市场复苏 [61][62] 问题: 在市场下行背景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效率 [64] - 将放缓门店和经纪人增长步伐 更加注重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65] - 在不同城市采取差异化策略 在北京和上海整合低效门店和淘汰低效经纪人 [66] - 通过AI技术提升效率 AI驱动的CRM产品已在59个城市使用 覆盖超过33.5万经纪人 [72] 问题: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带来的机遇 [76] - 新规产品目前仅占单位数的10%左右 对经纪渠道销售市场整体影响较小 [78] - 定价预测能力帮助开发商客观评估价格趋势 避免错误定价造成的利润损失 [80] - 客户洞察能力可精确定位潜在客户及其需求 帮助开发商精准定位产品 [82] 问题: 家装家居业务的增长驱动和成本优化空间 [85] - 家装业务通过集中采购和SKU整合降低材料成本 集中采购率超过60% [87] - 优化订单派发规则和提高系统订单分发能力提升服务提供商工作效率 [88] - 关闭表现不佳的大型门店 开设小型高端家装门店 探索一站式全服务模式 [89] 问题: 贝壳家业务的未来计划和投资预算 [93] - 坚持轻资产商业模式 除成都和上海两个项目外 不会独立运营其他项目 [94] - 将为自有资金峰值总投资设定严格上限 额外自有资金投资不超过10亿元 [96] - 成都和上海两个自营项目退出后 将进一步降低自有资金占用上限 [96]
贝壳二季度实现总交易额8787亿元 精细化运营管理驱动提质增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20: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交易额(GTV)达8787亿元,同比增长4.7% [1] - 净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13.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8.21亿元 [1] - 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净收入占比达41%,创历史新高 [1][4] 业务板块表现 - 存量房业务GTV为5835亿元,净收入67亿元;平台二手房交易单量占房产买卖交易总量76%,同比提升26% [2] - 新房业务GTV达2554亿元,同比增长8.5%;净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8.6% [3] -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3%;贡献利润率32.1%,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4] - 租赁业务净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78%;在管房源超59万套,贡献利润率8.4%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5] 运营与生态建设 - 活跃门店数达58664家,活跃经纪人49.15万人 [2] - 通过房源维护分、好房产品提升房源维护能力,推行门店积分制与品效商圈改善合作效率 [2] - 家装家居业务集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采购单价显著下降 [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AI智能体"千机"提升新房盘源管理精度,"千智"助手激活客户需求 [3] - AI工具"来客"服务超33.5万名经纪人,"布丁"助手7月会话量环比增59%,人均使用时长增14% [3][4] - 租赁业务通过品质分驱动流量分配,省心租模式采用服务费净收入确认方式 [5] 战略发展布局 - "一体三翼"战略推动家装家居、租赁、贝好家业务发展,打造一站式新居住服务平台 [4][6] - 家装业务实施商圈精耕策略,缩短服务距离;贝好家业务与多地开发商达成C2M模式合作 [5][6] - 股份回购授权从30亿美元增至50亿美元,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 [1]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住房市场成交总体平稳,二季度受政策效应减弱及季节性调整影响出现波动 [1] - 多地推出宽松购房政策释放积极信号,二手房交易占比逐步提升 [1][2]
同比下滑31.2%,贝壳第二季度净利润13.07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6 20: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总额26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3%[2] - 新房业务净收入86亿元 同比增长8.6%[2] -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46亿元 同比增长13.0%[2] - 房屋租赁服务净收入5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8.0%[2] - 总交易额8787亿元 同比增长4.7%[1] 业务细分表现 - 存量房业务净收入67亿元 同比下降8.4%[2] - 存量房交易总交易额5835亿元 同比增长2.2%[1] - 新房交易总交易额2554亿元 同比增长8.5%[1] - 家装家居业务增长主要来自定制家具、软装家具和电器等新零售贡献[2] - 房屋租赁服务增长主要源于省心租模式下的租赁房源数目增加[2] 成本结构变化 - 营业成本总额203亿元 同比增长20.5%[1] - 家装家居营业成本31亿元 同比增长11.6%[2] - 房屋租赁服务成本52亿元 同比增长73.3%[2] - 外部分佣成本59亿元 同比增长9.1%[1] - 内部佣金及薪酬成本47亿元 同比增长6.4%[1] 盈利能力指标 - 第二季度毛利57亿元 同比下降12.5%[3] - 毛利率21.9% 较去年同期27.9%下降600个基点[3] - 毛利下降主要由于高利润率的存量房业务贡献占比下降[3] - 固定薪酬成本占存量房业务净收入比例提高[3] 运营规模扩张 - 门店数量60546家 同比增长31.8%[3] - 经纪人数量557974名 同比增长21.6%[3] - 现金及等价物合计531亿元[3] 资本管理举措 - 股份回购授权由30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4] - 回购计划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4]
贝壳-W(02423.HK)上半年总交易额达1.72万亿元 净利润21.62亿元
格隆汇· 2025-08-26 20:0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49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97亿元增长24.1% [1] - 净利润21.62亿元人民币,低于2024年同期的23.33亿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32.14亿元人民币,低于2024年同期的40.86亿元 [1] 业务规模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总交易额17,2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689亿元增长17.3% [1] - 存量房交易额11,63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238亿元增长13.7% [1] - 新房交易额4,87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871亿元增长26.0% [1] 线下网络扩张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数量60,546家,较2024年同期的45,948家增长31.8% [1] - 活跃门店数量58,664家,较2024年同期的44,423家增长32.1% [1] - 经纪人总数557,974名,较2024年同期的458,690名增长21.6% [2] 运营效率指标 - 活跃经纪人数量491,573名,较2024年同期的411,478名增长19.5% [2] - 2025年第二季度移动月活跃用户平均4,870万名,略低于2024年同期的4,970万名 [2]
贝壳(0242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9:5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总交易额达人民币17224亿元,同比增长17.3%[5] - 净收入人民币493亿元,同比增长24.1%[5] - 净利润人民币21.62亿元,同比下降7.3%[6] - 净收入同比增长24.1%至人民币493亿元,主要受总交易额增长17.3%至人民币17,224亿元驱动[17] - 公司总净收入同比增长24.1%至493.39亿元人民币,其中存量房业务增长4.0%至135.90亿元,新房业务增长29.9%至166.94亿元,房屋租赁服务增长85.2%至107.62亿元[64] -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增长16.5%至75.11亿元人民币[64] - 新興業務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50.3%至7.82亿元人民币[64] - 毛利润下降1.1%至105.21亿元人民币[64] - 经营利润下降18.6%至16.50亿元人民币[64][65] - 净利润下降7.3%至21.62亿元人民币[65] -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基本净收益为0.64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6.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2024年同期:20.27亿元)[8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4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2024年同期:0.68元)[93] - 公司经营利润为16.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20.27亿元人民币下降18.6%[107] - 净利潤为21.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23.33亿元人民币下降7.3%[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1.568亿元人民币[108]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上升33.4%至人民币388亿元,主要因外部分佣成本增至人民币116亿元及房屋租赁服务成本增长81.4%至人民币99亿元[18][20] - 研发费用增长25.2%至人民币12亿元,因研发人员增加及技术服务费用上升[25] - 营业成本总额增长33.4%至388.18亿元人民币,主要受外部分佣增长31.2%至116.26亿元和房屋租赁服务成本增长81.4%至99.46亿元驱动[64] - 销售和营销费用达3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2024年同期:35.05亿元)[84] - 研发费用增长25.2%至12.1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72亿元)[84] 各业务线表现(收入与利润) - 存量房交易额人民币11638亿元,同比增长13.7%[5] - 新房交易额人民币4876亿元,同比增长26.0%[5] - 家装家居业务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达人民币75亿元,同比增长16.5%[11] - 家装家居业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达32.1%[11] - 房屋租赁业务在管房源量突破59万套,同比增长超88%[12] - 房屋租赁业务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超人民币107亿元,同比增长85%[12] - 房屋租赁业务第二季度贡献利润率达8.4%,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12] - 存量房业务净收入增长4.0%至人民币136亿元,总交易额增长13.7%至人民币11,638亿元[17] - 新房业务净收入增长29.9%至人民币167亿元,总交易额增长26.0%至人民币4,876亿元[17] - 家装家居净收入增长16.5%至人民币75亿元,房屋租赁服务净收入大幅增长85.2%至人民币108亿元[19] - 存量房业务贡献利润同比下降12.1%至53.0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60.29亿元)[83] - 新房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29.9%至166.9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28.50亿元)[83] - 新房业务贡献利润同比增长29.6%至39.9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0.81亿元)[83] - 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16.5%至75.1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64.49亿元)[83] - 房屋租赁服务净收入同比增长85.2%至107.6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58.13亿元)[83] - 新興業務及其他贡献利润同比下降58.8%至5.9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4.52亿元)[83] 运营和网络指标 - 门店总数60546家,同比增长31.8%[6] - 活跃门店58664家,同比增长32.1%[6] - 经纪人总数557974名,同比增长21.6%[6] - 活跃经纪人491573名,同比增长19.5%[6] - 移动月活用户平均4870万名,同比下降2.0%[6] - 公司员工总数为131,881人,其中经纪人及支持人员占比80.8%达106,541人[45] 股份回购和股息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斥资约3.94亿美元回购股份,占2024年末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7%[15] - 累计回购价值约20.2亿美元美国存托股份,占回购计划启动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3%[15] - 股份回购授权从30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期限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15] -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授权总额从30亿美元提升至50亿美元,并延长至2028年8月31日[47] - 截至公告日累计回购美国存托股份约1.387亿股,总对价约21.779亿美元[47] - 报告期内回购美国存托股份2,092.7106万股,总对价约3.9366亿美元[48] - 报告期内注销回购股份对应的A类普通股6,278.1318万股[50] - 因股份注销同步转换B类普通股250.1437万股至A类普通股以维持投票权结构[50] - 报告期内股份回购最高单价为7.33美元(2025年3月/4月),最低单价为5.35美元(2025年1月)[48]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6] - 公司购回普通股28.30亿人民币[73] - 派付股东股息28.81亿人民币[73] - 2025年4月派付股息401.6百万美元[94] - 2024年4月派付股息398.8百万美元[94] 现金流状况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出31.39亿元人民币,同比转负(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19.96亿元)[29] - 投资现金流净流入79.5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2024年同期为净流出68.44亿元)[29]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39亿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99.61亿人民币[72]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79.50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使用现金净额68.44亿人民币[73]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59.21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5.15亿人民币[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资金减少净额10.69亿人民币[73] - 所得税支付现金同比增长33.3%至14.8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1.13亿元)[74] - 现金流量表列报方式变更影响经营现金流减少18.62亿元人民币(仅列报调整,不影响现金余额)[7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合并结余为53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616亿元下降13.8%[28] - 总债务规模为219.7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226.55亿元减少3.0%[31] - 资产负债率为44.3%,较2024年底的46.3%下降2.0个百分点[36] - 资本开支为4.82亿元人民币[40] - 建筑合约待付款项为4.498亿元人民币[42] - 租赁负债义务总额达223.19亿元人民币,其中未来一年需支付81.24亿元[43] - 短期及长期借款义务总额为2.57亿元人民币,其中83.3%需在两年内偿还[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9%至111.16亿元人民币[67] - 短期投资减少18.0%至338.64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617.01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末548.51亿人民币,降幅达11.1%[68][71] - 流动负债总额从527.44亿人民币降至457.18亿人民币,减少70.26亿人民币[68] - 应付账款从94.93亿人民币下降至71.04亿人民币,减少23.89亿人民币[68] - 应付雇员薪酬及福利从84.14亿人民币降至52.96亿人民币,减少31.18亿人民币[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39.2%至111.1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94.09亿元)[74] - 受限资金期末余额为8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基本持平(2024年同期为81.18亿元)[74] - 应收账款净额下降23.5%至40.51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52.97亿元),其中新房业务应收账款占比最高[85][87] - 新房业务应收账款计提信用损失准备13亿元人民币,占其总额44亿元的29.5%[86] - 合同资产净额大幅增长131.8%至4.65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01亿元)[87] - 应付账款总额下降25.2%至71.0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94.93亿元)[9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3,408,23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3,451,906千元,减少7.5%[98][97] - 股东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1,867,346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9,782,328千元,减少2.9%[98][97] - 短期贷款(扣除信用损失准备)从2,835,527千元减少至1,930,095千元,下降31.9%[98][97] - 租赁应收款项从7,802,319千元减少至6,676,877千元,下降14.4%[98][97] - 使用权资产从15,800,929千元增加至16,186,645千元,增长2.4%[98][97] - 长期投资净额从23,795,283千元减少至23,462,351千元,下降1.4%[98][97] - 负债总额从61,540,893千元下降至53,669,578千元,减少12.8%[98][97] - 资本公积从103,386,810千元减少至98,992,800千元,下降4.3%[98][97] - 累计亏损从32,472,121千元改善至29,690,935千元,减少8.6%[98][97] - 其他非流动资产从1,239,687千元增加至1,387,693千元,增长11.9%[98][97] 非GAAP财务指标 - 经调整经营利润下降至人民币28亿元,经调整经营利润率由9.5%降至5.6%[26] - 经调整净利润下降至人民币32亿元[27] - 公司使用非GAAP财务指标包括经调整经营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经调整EBITDA等用于评估经营业绩[59] - 经调整经营利润定义为剔除股份支付薪酬费用、收购及业务合作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商誉及长期资产减值后的经营利润[60] - 经调整EBITDA定义为剔除所得税、股份支付费用、折旧摊销、利息收入净额、公允价值变动及资产减值后的净利润[60] - 经调整净利润定义为剔除股份支付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公允价值变动、资产减值及税务影响后的净利润[60] - 公司非GAAP指标可能因计算方式差异与其他公司不具备直接可比性[60] - 经调整经营利润为27.5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37.72亿元人民币下降27.0%[107] - 经调整净利潤为32.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40.86亿元人民币下降21.3%[107] - 经调整EBITDA为40.4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50.38亿元人民币下降19.7%[107] - 股份支付薪酬费用为10.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5.24亿元人民币下降33.3%[107] - 长期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077.1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收益1327.8万元人民币[107] - 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2819.1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3639.7万元人民币下降22.5%[107] - 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5976.6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84亿元人民币下降67.5%[107] - 利息收入净额4.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66亿元人民币下降26.0%[107] - 股份支付薪酬费用达10.164亿元人民币[108] - 收购及业务合作协议无形资产摊销5976万元人民币[108] - 长期投资等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077万元人民币[108] - 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2819万元人民币[108] - 投资减值损失121万元人民币[108] - 非通用会计准则调整税务影响减少1299万元人民币[108] - 非控股权益影响减少14万元人民币[108] - 经调整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086亿元人民币[108] - 2024年同期经调整净利润为40.769亿元人民币[108] 税务和汇率 - 实际税率下降至30.3%(2024年同期:35.0%),所得税费用为9.39亿元人民币[88]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期内升值1.9%[37] 公司治理和风险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为金融合作伙伴提供贷款担保,承担信用风险但未披露具体担保金额[44] - 公司为员工缴纳法定社会保障计划,缴费比例按当地政府规定执行[46] - 公司未涉及重大劳动纠纷且无工会代表[46]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务均由彭永东先生担任未进行区分[52] - 公司确认已采纳符合上市规则标准的证券交易守则规范董事及雇员交易行为[53] - 公司确认除已披露事项外报告期后无其他重要事项发生[5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简明合并财务报表已由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审阅准则第2410号审阅[55] 可持续发展目标 - 公司计划不晚于2030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2030年价值链碳排放强度较2024年下降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