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海油服(02883)
icon
搜索文档
中海油服(601808) - 中海油服H股公告:非登记股东之提示信函及回条-以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安排的提示信函
2025-04-16 17:45
公司通讯安排 - 2024年2月28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通讯[2][8] - 未来中英文版在www.cosl.com.cn和www.hkexnews.hk发布[3][8] 非登记股东事宜 - 未收到非登记股东有效邮箱地址[4][8] - 应向中介提供邮箱或主动查看网站[4][8][5][9] - 想收印刷本可填回条或邮件申请[6][9]
中海油田服务(028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48,218.1百万元,经营利润为人民币5,047.6百万元,年度利润为人民币3,399.1百万元,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65.74分/股,总资产为人民币82,947.7百万元,总权益为人民币44,424.5百万元[16] - 2024年总经营支出43,497.6百万元,较2023年的39,496.7百万元增长10.1%;经营利润5,047.6百万元,较2023年的4,855.2百万元增长4.0%;税前利润4,667.3百万元,较2023年的4,242.9百万元增长10.0%;所得税费用1,268.2百万元,较2023年的960.2百万元增长32.1%;年度利润3,399.1百万元,较2023年的3,282.6百万元增长3.5%[18]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65.74分/股,较2023年的63.15分/股增长4.1%;每股净资产9.3元/股,较2023年的8.9元/股增长4.5%[18] - 2024年资本回报率7.8%,资产回报率4.1%,资本负债率39.8%,市盈率9.9倍,股息收益率3.5%,股息派付比率35.1%[18] - 近五年中,2024年营业收入48,218.1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9.5%;经营利润5,047.6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4.0%;年度利润3,399.1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3.5%[20] - 2024年末总权益44,424.5百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5.1%;总资产82,947.7百万元,较2023年末下降0.4%[20]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181亿元,同比增加41.759亿元,增幅9.5%;净利润33.991亿元,同比增加1.165亿元,增幅3.5%[32]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482.181亿元,同比增加41.759亿元,增幅9.5%,钻井、油田技术、船舶、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业务收入增幅分别为9.4%、7.4%、20.9%、14.1%[66][67] - 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373.335亿元,占总收入77.4%,国际市场收入108.846亿元,占22.6%,国内、国际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8.0%、14.9%[70] - 2024年集团经营支出434.976亿元,较上年增加40.009亿元,增幅10.1%,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等多项支出有不同幅度增减[75][77] - 2024年集团经营利润50.476亿元,较上年增加1.924亿元,增幅4.0%[88] - 2024年公司业务合计收入5047.6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192.4百万元,增幅4.0%,其中船舶服务和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增幅较大,分别为182.1%和194.5%,钻井服务降幅49.6%[90] - 2024年公司财务支出净额624.2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228.6百万元,减幅26.8%,本年度共偿还有息借款约41亿元,占年初有息借款规模20%[93] - 2024年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的收益为43.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8.0百万元[94]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为4667.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4.4百万元[95] - 2024年公司年度利润为3399.1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6.5百万元[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2947.7百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298.1百万元,减幅0.4%;总负债为38523.1百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2466.6百万元,减幅6.0%;总权益为44424.5百万元,较2023年末增加2168.4百万元,增幅5.1%[100]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0984.7百万元,同比减幅16.1%,主要因本年支付的所得税现金流出增加[105] - 2024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5044.8百万元,同比流出减少2412.4百万元,主要因处置或到期之浮动利率企业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投资取得的现金增加等因素[106]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年度股息,每股派息0.2306元(含税),总额约1100.3百万元[99]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约为65.74分,上年同期约为63.15分[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4.646亿元,同比增加31.808亿元[107] - 2024年汇率变动使现金减少2900万元[108] - 2024年集团资本性支出73.204亿元,较上年减少24.256亿元,减幅24.9%[109] - 2024年公司资本性支出完成73.2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98.4%[112] - 2025年预计公司资本性开支为72亿元左右[11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钻井服务业务营业收入131.823亿元,较2023年同期120.512亿元增幅9.4%[3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运营、管理62座钻井平台,其中48座自升式、14座半潜式[35] - 2024年公司钻井平台作业日数为17,502天,同比减少224天,降幅1.3%[37] - 2024年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14,160天,同比增加330天;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3,342天,同比减少554天[38] - 2024年平台可用天使用率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至83.4%,半潜式使用率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至75.6%[38] - 2024年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均日收入7.5万美元/日,同比增1.4%;半潜式14.3万美元/日,同比增7.5%;钻井平台平均8.8万美元/日,同比增1.1%[40] - 2024年油田技术服务业务营业收入276.10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57.175亿元增幅7.4%[43] - 2024年船舶服务业务营业收入47.60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9.388亿元增幅20.9%[49] - 2024年船舶作业合计73959天,较2023年的55292天增加18667天,增幅33.8%[52] - 2024年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业务营业收入26.64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3.347亿元增幅14.1%[56] - 2024年工程勘察业务营业收入7.23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6.98亿元增幅3.7%[56] - 2024年二维采集19951公里,较2023年的13125公里增加6826公里,增幅52.0%[59] - 2024年三维采集27142平方公里,较2023年的20281平方公里增加6861平方公里,增幅33.8%[59] - 2024年海底电缆593平方公里,较2023年的1390平方公里减少797平方公里,减幅57.3%[59] - 2024年海底节点1083平方公里,较2023年的701平方公里增加382平方公里,增幅54.5%[59] - 2024年China Oilfield Services (BVI) Limited营业收入53.104亿元,同比增加3.304亿元,净利润3.078亿元,同比增加2.379亿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COSL Singapore Limited总资产189.746亿元,股东权益 - 48.864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36.372亿元,同比增35.4%,净利润 - 5.017亿元,同比减亏4.528亿元[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法渤海总资产15.951亿元,股东权益5.763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20.129亿元,同比增加,净利润5.017亿元,同比增加0.141亿元[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南公司总资产39.958亿元,股东权益32.11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34.918亿元,同比增加,净利润2.379亿元,同比增加0.62亿元[65] - 2024年钻井服务业务经营支出128.738亿元,同比增13.0%;油田技术服务业务经营支出232.546亿元,同比增6.4%;船舶服务业务经营支出46.734亿元,同比增19.0%;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业务经营支出26.958亿元,同比增15.7%[86] - 2024年钻井服务资本性支出39.235亿元,较2023年减少22.435亿元,减幅36.4%[111] - 2024年油田技术服务资本性支出26.247亿元,较2023年减少1.569亿元,减幅5.6%[111] - 2024年船舶服务资本性支出2.853亿元,较2023年减少0.266亿元,减幅8.5%[111] - 2024年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资本性支出4.869亿元,较2023年增加0.014亿元,增幅0.3%[111]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2024年公司保持在中国油田服务市场主导地位,提供多类型服务并发挥一体化能力优势[12] - 2024年公司国际业务持续发展,在亚太、中东、美洲、欧洲、非洲等区域市场规模扩大,业务有突破[13] - 公司目标是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服务公司,制定五大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经营方式[8] - 2024年公司创新实施以「业务主体、职能主体、保障主体」为核心的组织机构改革[26] - 2024年公司着力建立健全现代化制度体系,完善「一章、两制、八规则、四清单」[28] - 2024年公司推动「平台+」「船舶+」「技术+」等新业态发展,「璇玑云」入选2024工业数字化转型案例[29]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2024年12月3日熊敏离任公司执行董事[120] - 权益性投资一律由董事会批准,投资额5亿元以上大型装备项目、3亿元以上基地建设(生产)项目、1亿元以上基地建设(生产配套)项目等由董事会批准[121] - 2024年董事会共召开六次会议,董事长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议举行一次[122] - 董事会现有三名独立董事,2024年对公司持续关连交易等事项进行审议,未对议案提出异议[123][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有8名董事,女性董事1名,占比12.5%[125] - 2024年公司女性员工占比为8.0%[126] - 风险管理办公室每季度组织各职能部门召开一次风险评估会议[128] - 董事会每年进行一次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检讨[128] - 公司建立了覆盖各级单位的14大内部控制体系[129] - 公司每年组织开展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每季度提交《季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13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两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经理层绩效考核指标设定、完成情况及2023年业绩考核结果与年度薪酬标准议案[140] - 提名委员会有三名委员,报告期内举行三次会议,传签审议通过提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议案[142][14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召开四次会议,审查多期财务报告,审议内部审计和内控评价报告[146] - 2024年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多次参加相关培训,截至12月31日董事接受涵盖企业管治等培训[147] - 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由赵顺强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现阶段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求[135] - 赵丽娟任期自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起三年,郭琳广自2021年度股东周年大会起三年等[13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四名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三名[142] - 2022年1月21日委任孙维洲为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伍秀薇为联席公司秘书[148] - 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等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权责范围[13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资质及独立性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34] - 孙维洲自2025年1月21日起担任公司唯一公司秘书,伍秀薇于同日辞任联席公司秘书职务,2024年二人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50] - 单独或合计持有有表决权股份百分之十以上(含百分之十)的普通股股东可提请召集临时股东大会或类别股东会议[153] - 2024年公司续聘安永华明及安永分别为境内外核数师,审计业务收费1655万元,非审计业务收费721万元[156] - 2024年公司对《公司章程》进行一次修订,详情见2024年3月26日及5月28日公告[155] - 2024年公司组织召开年度、中期、季度业绩说明会,积极开展路演、线下调研等活动[154] - 2024年董事会召开5次年度会议和1次临时会议,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年度会议[158] - 审计委员会审查公司关连交易,要求关注资产减值、现金流等情况[149] - 审计委员会就ESG管治提出建议,要求完善汇报框架,加强技术研究与应用[149] - 审计委员会表决一致通过续聘安永华明及安永为2024年度境内外核数师[149] - 公司企业文化以「我们必须做得更好」为理念,与公司
中海油服20250326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国际油田服务行业 - 公司:中海油服,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油田服务供应商之一,业务贯穿石油及新能源勘探、开发及生产各阶段,分为物探钢厂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及船舶服务四大类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年业绩回顾 - **整体业绩**:2024年布伦特全年油价约80美元,全球海上能源开发支出总量同比增长7.9%;公司克服外界因素影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3亿元、经营利润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4% [2] - **板块业绩**:四大板块营业收入均平稳增长,技术板块营业利润保持10%以上增速,钻井板块得益于装备规模扩大及海外机遇,营业水平总体提升 [3] - **技术创新**:把握科技创新战略先导地位,技术覆盖度从2023年的74%提升至80%以上,多项技术国内外首次应用,举办高端油气技术全球发布会,技术产品供应与市场转化增幅显著 [3] - **成本管理**:推进经营成本与营运资本精细化管理,压低短期负债规模,稳固成本优势,管理效能逐步提升 [4] - **一体化成效**:国内外市场发挥多元协同优势,国内一体化优势收入和新增新签合同创历史新高,海外连续三年收入增长,多个一体化项目为客户降本明显 [4] - **社会责任与荣誉**:坚持安全至上理念,开展海上救助,投身公益事业,共建安全文化活动,2024年在资本市场获多项荣誉 [5] 2025年及未来发展展望 - **市场趋势**: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带动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支出增长,未来五年全球海上新油田年均勘探开发投资将上涨,热点集中在南美、中东和非洲等区域 [5] - **技术发展**:以十大核心场景需求为导向,坚持技术创新驱动,促进研产用高效循环,构建系列化差异化技术和产品,打造国际影响力创新高地 [6] - **成本领先**:巩固成本领先优势,提高管理效率,推动降本增效升级,精准施策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增强企业成本竞争力 [6] - **海外业务**:与国际客户建立近距离沟通渠道,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构建以当地资源为主体的供应链体系,打造国际合作生态圈,聚焦海外十大客户,加大资源高端技术在领先市场推荐,以多元化本土服务构建双轮驱动模式 [7] - **区域发展**:围绕“1+2+N”市场格局,以国内市场为基本盘,东南亚和中东为两翼,拓展海外其他区域 [7][16] 问答环节要点 - **钻井板块**:2024年下半年盈利受台风和挪威设施检修影响,全年供货量因国内核心供货量支撑上涨;2024年海外新签合同额13.6亿美元,同比下降,主要因钻井板块集中采办活动减少,2025年有望大幅提高 [9][10] - **技术板块**:2024年实现收入277亿、经营利润近47亿,收入占游服整体57%、利润近90%,收入规模增长7%、营业利润率16.2%,跑赢大市,盈利能力连续两年维持16%以上毛利,好于三大技术服务公司;2025年将对接资本开支,加大海外市场、产品销售和高温高压装备投入 [12][13][14] - **船舶板块**:2024年收入增长20%多,经营现金100多亿、资本开支70多亿;因甲方信任,管理类船舶增加近50条,运营共245条船舶,运营率同比提高约4个点,市场占有率76%;未来将提升运营和安全管理水平,维护传统市场主导地位,发展高端船舶业务,进入国际市场 [21][24][25] - **分红策略**:2024年分红总额从10亿增长到11亿,分红比率从33.25%增长到35.12%,每股分红金额从2毛1涨到2毛3分,增幅9.5%;后续分红策略与债务管理紧密结合,虽不能确保每年增长2个点,但会稳妥推进,响应国家稳定资本市场要求 [26][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沙特去年终止四个合同情况未提及最新合同信息 [11] - 中东暂停的两个平台目前在印尼洋为两个客户服务,合同暂停或终止甲方有义务支付补偿费,公司可依托市场格局短时间消化影响 [19] - 公司与墨西哥税务局有税务纠纷,年底做了小额准备,会继续与所在国沟通 [21] - 船舶板块过去业务结构单一、竞争方式简单、行业地位不强、盈利能力弱,去年运营管理船舶数量变化,竞争优势、行业统治力、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提升,未来希望通过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作业方式创新增加传统业务价值 [30] - 公司债务管理策略是减少债务总量、优化债务结构,为大型装备板块创新发展留出空间,重塑客户关系和公司竞争优势 [31][32]
中海油服(601808) - 中海油服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15 17:31
报告与会议安排 - 公司拟于2025年4月23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3] - 公司拟于2025年4月23日17:30 - 18:30召开业绩说明会[3] 会议信息 - 业绩说明会召开方式为电话会议[4] - 中国大陆电话会议拨入号码为4008 096 263,中国香港为(852)3018 3602[3][6] 投资者互动 - 投资者联系SPRG_COSL@sprg.com.hk或致电获取电话会议拨入密码[4][7] - 投资者可于2025年4月18日23:59前将问题发至cosl@cosl.com.cn [4][7] 其他 - 业绩说明会将针对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和经营情况交流答疑[5] - 参加业绩说明会人员为公司管理层[6] - 公司投资者关系邮箱为cosl@cosl.com.cn [8]
中海油服(601808) - 中海油服H股公告-董事会会议公告
2025-04-08 17:00
业绩相关 - 数字2883[1]
中海油服(601808) - 中海油服关于控股股东增持本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
2025-04-08 16:47
股权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8日,中国海油集团持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50.53%[1] 增持计划 - 计划12个月内增持,金额3 - 5亿元[1][3] - 通过上交所和港交所增持,用自有资金[2][5] 相关风险与承诺 - 增持计划有无法实施风险[3][6] - 承诺增持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7]
绘出南海深处“藏宝图”——中国海油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攻关纪实
科技日报· 2025-04-02 13:30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海油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完成珠江口盆地2600平方千米三维地震数据全部成像处理,填补相关空白,其研发的系列技术为我国深远海勘探开发提供坚实支撑 [1] 技术攻关背景 - 深海地震勘探通过分析人工地震波反射信号构建海底地层三维模型探测油气资源,但信号含大量噪声与干扰波,清除噪声是地震数据成像处理第一步 [2] - 物探船获取的原始信号数据有效率不到10%,3000米水深海底地质构造复杂,产生的绕射多次波反复干扰有效信号,惯用技术难以处理 [2] - 地震波穿透力有限,地层中关键构造细节易丢失,提高数据精度是地震数据采集与处理难题,3000米超深水地层成像传统频段拓展方案失效 [5][6] - 传统建模依赖勘探井井孔数据,勘探区域无井且基础地质资料少,深海底地层变化剧烈,缺乏钻井数据校正模型易成空中楼阁 [7][8] 技术创新成果 清除深海噪声 - 团队将目标检测网络、字典特征学习与多次波压制等技术融合创新,开发出全球首创基于人工智能的残余绕射多次波衰减技术 [3] - 该技术快速准确,算法可在0.1秒内完成信号分类与筛选,精准定位复杂绕射多次波,处理后的深海复杂地质区域地震数据有效信号清晰度提升30% [3] 合成地层构造 - 团队提出宽频信号多维重构理论,开发出智能频带融合算法,将宽频段信号精细处理后精准合成 [6] - 新技术让地震波地层识别能力从50米提升至25米,数据分辨率较之前提升60% [6] 推演数据影像 - 团队通过对地震数据深度挖掘构建准确速度模型,形成无井深水新区建模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 [9] - 该方案为复杂构造带圈闭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打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新空间 [9] 未来展望 - 团队坚信自主创新技术能破译更多深海“密码”,将继续锚定深水深层勘探领域,为我国深海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10]
港股收盘(04.01) | 恒指收涨0.38% 医药股走势强劲 小米集团-W(01810)午后跳水跌超5%
智通财经网· 2025-04-01 16:53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对等关税”即将落地,港股三大指数早盘走高但午后涨幅收窄,交银国际认为全球不确定性升温,港股应以守待攻,4月基本面数据验证和关税等外生性影响受关注,也是政策刺激信号释放的关键 [1] 蓝筹股表现 - 小米集团-W午后跳水,跌5.49%,报46.5港元,成交额280.81亿港元,拖累恒指78.78点,公司回应SU7碰撞爆燃事件,将配合警方调查 [2] - 石药集团涨10.93%,报5.48港元,贡献恒指7.33点;九龙仓置业涨4.86%,报19.84港元,贡献恒指2.59点 [2] - 康师傅控股跌4.59%,报12.46港元,拖累恒指1.91点;中国海外发展跌4.46%,报13.28港元,拖累恒指3.92点 [2] 热门板块表现 大型科技股 - 小米午后跳水跌超5%,快手涨超3%,腾讯、阿里、美团均涨超1% [3] 生物医药股 - 国内创新药进入收获期,市场预期集采政策优化,生物医药股爆发,如宜明昂科 - B涨19.86%,康方生物涨12.86%等 [3] - 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发会,业内流传相关通知截图和征求意见稿,民生证券看好医药创新和消费主线 [3] - 国务院国资委鼓励国有企业对生物医药等薄弱领域运用多种方式加快形成产业影响力 [4] 石油股 - 供应担忧推升油价,“三桶油”普遍上扬,如中海油涨2.7%,中海油服涨2.5%等 [3][4] - 特朗普言论引发地缘冲突担忧,国际油价上涨,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涨至70 - 75美元/桶 [4] - 2024年“三桶油”合计归母净利润超3529亿元,中国石油盈利居首,中国海油营收、净利双增,中国石化营收、净利下滑 [5] 内房股 - 内房股走势分化,美的置业涨12.04%,富力地产涨3.85%,雅居乐集团跌7.41%,中国海外发展跌4.46% [6] - 1 - 3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9.8%,3月单月同比下降10.6%,一季度市场低位运行 [6] - 美的置业2024年营收增长33%,保留业务归母核心净利润增长25%;雅居乐集团营业额微增,股东应占亏损扩大;中国海外发展收入和溢利均减少 [7] 热门异动股 - 老铺黄金续创新高,涨19.07%,2024年销售业绩增长166%,净利润增长254%,拟首次派息,中金看好其获取市场份额 [8] - 海吉亚医疗全天强势,涨9.97%,公司创始人朱义文多次增持,对公司发展有信心 [9] - 小鹏汽车表现亮眼,涨5.58%,3月交付新车33205台,同比增长268%,一季度累计交付量创新高 [10] - 泡泡玛特再破顶,涨4.98%,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至176港元,管理层目标突破200亿收入规模 [11]
中海油服:公司简评报告:业绩具备高质成长确定性-20250328
东海证券· 2025-03-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海油服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各板块业绩增长,践行技术驱动和国际化战略,长期坚持自主创新,未来业绩具备高质成长确定性,虽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期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但维持“买入”评级[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2025年3月27日收盘价14.55元,总股本477,159万股,流通A股296,047万股,资产负债率46.44%,市净率1.56倍,净资产收益率(加权)7.36,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20.01/13.07元[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83.02亿元,同比增幅9.5%;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幅4.1%;扣非净利润32.29亿元,同比增幅11.4%;基本每股收益为0.66元,同比增加0.03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829.48亿元,净资产444.25亿元[9] 各板块表现 - 钻井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132.07亿元,同比+9.4%,毛利率减少1.8pct至7.5%,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日费分别为7.5万美元/日和14.3万美元/日,同比分别增长1.4%和7.5%,全年钻井平台作业日数1.75万天(同比-1.3%),日历天使用率78.0%(同比-1.9pct),半潜式平台作业日数和日历天使用率分别为3342天(同比-14.2%)和65.2%(同比-11.0pct)[9] - 船舶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47.69亿元,同比+20.9%,毛利率达4.3%,经营和管理各类船舶累计作业7.40万天,同比+33.8%[9] - 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26.70亿元,同比+14.1%,毛利率为2.1%,全年二维和三维采集作业量分别同比+52.0%和+33.8%[9] - 油技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276.55亿元,同比+7.4%,毛利率22.9%,同比+0.8pct,经营利润保持10%以上增速,占公司经营利润总额比例由83%提升至89%[9] 技术成果 - 2024年强化油技板块技术突破,“璇玥”成功发布助力高难度油气开发;“璇玑”系统全尺寸井下仪器能力提升,指向式旋转导向在渤海油田首次应用成功;“海弘”完井系统在国内海上油田成功应用超8000井次[9] 国际化战略 - 2024年海外收入108.85亿元,同比+14.9%,首次突破百亿,当期持有海外合同额约36.06亿美元,多平台中标海外项目,油技、船舶及物探服务开拓海外市场新客户[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的营收分别为529.75/567.98/583.53亿元(原2025 - 2026年预测为532.66/594.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27/44.75/47.58亿元(原2025 - 2026年预测为51.14/59.33亿元),对应EPS为0.89/0.94/1.00元,对应PE分别为16.42/15.52/14.59倍[9] 三大报表预测值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对2024A、2025E、2026E、2027E的相关指标进行了预测,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货币资金等[10]
中海油服2024年海外营收破百亿 业务版图再扩容
证券时报网· 2025-03-28 10:2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海油田服务2024年业绩良好,各业务营收均有增长,公司注重战略布局与能力建设,对未来市场有一定预期 [1][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取得收入483.02亿元,同比增加9.51%,海外收入达108.9亿元,突破百亿元,归属于公司所有人应占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加4.11%,每股基本盈利65.74分,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306元 [1] 各业务板块情况 钻井服务业务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131.8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幅9.4%,全球钻井市场稳定增长,需求增量主要在半潜式平台,公司紧抓海外机遇,推进相关建设 [2]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钻井承包商和国际知名钻井承包商之一,截至2024年底运营、管理62座钻井平台等装备 [2] 油田技术服务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276.10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幅7.4%,公司践行“技术驱动”战略,推动技术产品应用与海外拓展,形成多项标志性成果 [3] - 公司是中国近海油田技术服务主要供应商,提供陆地油田技术服务,可提供完整的油田技术服务 [3] 船舶服务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47.6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幅20.9%,公司把握市场回暖契机,提升作业规模,斩获海外项目,扩大高端客户群体 [4] - 公司成功开拓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应用工业互联网科研成果,对船舶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 [4] - 公司经营和管理中国规模最大及功能最齐全的近海工作船船队,截至2024年底运营200余艘船舶,能提供全面作业支持和服务 [4] 公司战略与预期 - 公司密切跟踪国际油气市场变化,把握科技创新战略先导地位,管控成本,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转化装备技术能力为市场地位 [1] - 董事长赵顺强表示公司坚持研判国际形势,注重自身能力建设,预计今年油价在60 - 80美元震荡,未来勘探开发投资稳定增长 [5] - 赵顺强认为以往中国企业并购外国技术补短板的情况可能逆转,外国企业可能并购中国企业技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