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安瑞科(03899)
搜索文档
氢能顶级盛会即将召开,国内政策也在密集出台,还有AI能源新细分加持
选股宝· 2025-08-19 16:07
全球氢能投资峰会与行业活动 - 2025全球氢能投资峰会将于9月2日至3日在伦敦举行 预计汇集来自超过55个国家的80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 包括政策制定者、公用事业公司、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开发商、投资者和技术领导者 [1] - 大会关键主题包括释放资本和长期承购协议、推进氢贸易、扩大氢的最终用途和衍生物、探索人工智能加速氢气提升 [1] 中国氢能政策与规划 - 北京市就《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提出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及多领域应用 推动建成覆盖全市、辐射京津冀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1]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就《重庆市加氢站行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提出全市规划新建加氢站60座 累计建成加氢站达到72座 氢气供应能力达到2.5万吨/年 [2] - 2024年上半年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氢能产业政策 涵盖技术攻关、示范应用和资金支持 全方位推动氢能高质量发展 [2] 国家层面氢能政策详情 - 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标准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 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等标准 支撑构建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3] - 国家能源局公告2025年第1号 6项氢能技术装备入选《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包括5MW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测试平台、岩洞氢储能系统等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面向清洁氢等未来产业 在氢能领域列举22项任务 包括核心基础类9项、重点产品类7项、示范应用类6项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共有112项绿色技术推广 其中涉及氢能技术4项 包括氢能交通、氢冶金、燃料电池等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2024年第六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包含焦炉煤气制取氢气技术规范 [3] -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项目资格评审结果公示 共有116项重大技术装备 其中有6项氢能相关重大技术装备 涉及甲醇燃料供应系统、氢气压缩机、加氢反应器等 [3]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 包含健全氢能交通产业链条 试点城市广东佛山投入应用10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建成加氢站36座 [3] - 生态环境部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 共有103项低碳技术 其中涉及氢能技术9项 主要在氢冶金、氢燃料电池、甲醇应用、氢能应用等方面 [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 [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开展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典型案例(2025年)及第七批参考产品(技术)征集工作 征集方向包括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等 [4] -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提出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 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 有序推进全国氢能信息平台建设 稳妥有序探索开展管道输氢项目试点应用 [4]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 在氢能专业方向中 基础与通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燃料电池等氢能应用列入重点方向 [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鼓励企业参与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 [4] -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征求《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意见的通知 风光制氢(氨/醇)可再生能源发电电量核发不可交易绿证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 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 [4] - 财政部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第一批) 补贴总额超135亿元 其中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作为重点支持领域 第三年度奖励资金234282万元 [4]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 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稳妥开展氢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4]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在公路沿线、城市周边区域、分拨中心等建设加氢站 推进电网结构薄弱地区长续航氢能等铁路新能源机车车辆和配套供能设施规模化应用 积极推动氢能等清洁能源在船舶上应用 加快提升氢能等供给能力 鼓励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开展清洁能源制氢 积极稳妥推广多元化氢能储运方式 加快氢燃料电池等产业培育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涉及氢能项目17项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江苏、广东等地 项目包括10万吨风光制氢一体化及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工程示范项目、200万千瓦风电制绿氢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等 [5] - 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开展重型商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评价、氢发动机汽车技术规范等标准预研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 推荐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等 [5] - 《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 截至2024年底全国氢气产能超5000万吨/年 同比增长约1.6% 2024年全年氢气产量超3650万吨 同比增长约3.5% 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 其中已建成项目超90个 在建项目超80个 已建成产能约12.5万吨/年 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分别约占全国已建成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产能45%和44% 2024年新建成项目35个 新增产能约4.8万吨/年 同比增长约62% 2024年底示范城市群氢能生产和消费侧价格分别为27.4元/千克、45.7元/千克 非示范城市群生产和消费侧价格分别为28.5元/千克、56.4元/千克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5年第7号 批准氢能行业标准7项 包括《氢气管道设计规范》、《高纯钨粉》等 均于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5] - 生态环境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加快推动绿氢等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 [5] - 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5] - 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公示 有6个平台涉及氢能领域 包括辽宁东大氢冶金一零碳钢铁冶金短流程中试平台、东方电气氢产业科技中试平台等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支持尚未开展电网接入工程建设或因新能源消纳受限等原因无法并网的新能源项目 在履行相应变更手续后开展绿电直连 [6]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 试点形式分为项目试点和区域试点 试点方向包括氢能制取、氢能储运、氢能应用、共性支撑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能源规划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6] - 国家铁路局就《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动力源系统改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提出将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的化石燃料动力系统替换为氢燃料电池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等动力系统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标准重点研究方向包括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评价要求、焦炉煤气制取氢气技术规范等 [7] - 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 探索推动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应用 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氢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7] - 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征求《清洁低碳氢能评价标准》行业标准意见 [7] - 中电联就《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性能测试规范》等三项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7] 行业分析与投资观点 - 长城证券表示 鉴于持续颁布的氢能源利好政策 上游电解槽招标项目持续稳定增多 制氢技术有所突破 制氢投资力度加大 关注参与电解槽招投标的公司 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 推动建设加氢站 关注具备输氢能力的企业 下游氢能探索多场景应用 促进氢能交通推广 关注氢车应用领域的企业 [7] - SOFC(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近期获得市场较大关注度 中信证券指出 SOFC具有高发电效率、减碳潜力突出、可快速部署等优势 高度适配数据中心用电需求 未来三年SOFC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亿美元 关注SOFC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及提前卡位布局SOFC技术研发的上市公司 [8] 市场表现与历史龙头 - 自2024年3月1日起 山东对行驶该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 当日氢能源板块爆发涨停潮 四川金顶、康普顿、雄韬股份等多股涨停 [9] - 近期市场表现显示 东方精工实现6天5板 最新价8.00元 涨跌幅+10.04% 四川金顶实现8天4板 最新价7.70元 涨跌幅+10.00% 康普顿实现3天3板 最新价11.06元 涨跌幅+10.05% 天元智能实现3天3板 最新价25.98元 涨跌幅+9.99% 全柴动力实现2天2板 最新价8.58元 涨跌幅+10.00% [10] 产业链相关企业 - 中国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相关企业包括上游绿氢生产制氢系统企业如隆基绿能、阳光氢能科技、天合光能股份等 辅助系统企业如雪人股份、雄韬股份、冰轮环境等 中游绿氢储运企业如中集安瑞科、中材科技、江苏神通等 加氢站企业如国富氢能、厚普股份、鸿达兴业等 [11]
中集安瑞科(03899.HK)将于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18:39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审议及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中集安瑞科(03899)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4 18:3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 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秘書 鍾穎鑫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899) 董事會會議通告 中 集 安 瑞 科 控 股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董 事 會(「董事會」)謹 此 公 佈,本 公 司 將 於 2025年8月26日(星 期 二)舉 行 董 事 會 會 議,藉 以(其 中 包 括)考 慮 及 批 准 本 公 司 及 其附屬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及其發佈,以及考慮派發中 期 股 息(如 有)。 承董事會命 CIMC Enric Holdings Limited 香港,2025年8月14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董 事 會 成 員 包 括 非 執 行 董 事 高 翔 先 生(董 事 長),執 行 董 事 楊 曉 虎 先 生(總 裁),非 執 行 董 事 于 玉 群 先 生、曾 邗 先 生 及 王 宇 先 生,以 及 獨 立 ...
中集安瑞科(0389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8:12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6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3899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
中集安瑞科签建全球最大氨燃料MGC船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38
公司业务动态 - 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与挪威Amon Gas签订2+2艘51000立方米氨双燃料中型LPG/液氨运输船建造合同[1] - 新船计划于2028年交付 订单总金额超过1.6亿美元[1] - 今年初至今已完成交付12条整船 预计2025年全年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新签订单有望达约80亿元[1] 技术创新突破 - 新船型为全球首款采用氨燃料动力且容积超过51000立方米的MGC船型[1] - 首次实现氨燃料主发动机与氨燃料发电机组的同步配置 区别于市场现有仅配备主机的方案[1] - 该船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型气体运输船 代表绿色航运发展方向[1]
中集拿下超1.6亿美元大单
深圳商报· 2025-08-01 07:27
船舶建造合同 - 公司与挪威Amon Gas签订2+2艘51000立方米氨双燃料中型LPG/液氨运输船建造合同 两艘船合同总金额超1.6亿美元[1] - 该船型为全球最大中型气体运输船 采用氨燃料动力 容积超过51000立方米 预计2028年交付[1] 技术突破 - 新船首次实现氨燃料主发动机与氨燃料发电机组的同步配置 较传统设计显著提升能效[2] - 通过该项目 公司将全面掌握氨燃料动力系统在船舶上的系统匹配、安全控制、供气设计及调试流程[2] 行业地位 - 全球已订造并宣布氨燃料船舶共计130艘 另有225艘氨燃料预留船[2] - 公司技术实力获国际船东高度认可 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成为布局国际航运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重要基石[2] 战略布局 - 公司已构建绿色甲醇生产、港口加注等核心能力 持续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2] - 此次合作为后续氨燃料加注船、氨动力大型气体运输船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奠定基础[2]
中集拿下超1.6亿美元大单 签订2+2艘全球最大氨燃料动力运输船建造合同
深圳商报· 2025-08-01 02:11
合同签署与技术突破 - 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与挪威Amon Gas签订2+2艘51000立方米氨双燃料中型LPG/液氨运输船建造合同 两艘船合同总金额超1 6亿美元 [2] - 该船型为全球最大中型气体运输船 标志着中国在清洁能源船舶建造领域的新突破 [2] - 新船为全球首款采用氨燃料动力且容积超51000立方米的中型气体运输船 预计2028年交付 [2][3] 技术创新与行业领先 - 新船首次同步配置氨燃料主发动机与发电机组 较传统设计显著提升能效 [3] - 通过该项目 公司将全面掌握氨燃料动力系统的船舶匹配、安全控制、供气设计及调试流程 [3] - 技术积累为后续氨燃料加注船、氨动力大型气体运输船及配套设备研发奠定基础 巩固公司在绿色航运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3]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氨能协会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3月全球已订造130艘氨燃料船舶 另有225艘氨燃料预留船 [3] - 氨燃料正迈向大规模应用 凸显其作为航运脱碳关键路径的地位 [3] 战略布局与行业认可 - 此次订单彰显公司在清洁能源船舶建造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国际船东高度认可 [3] - 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成为公司布局国际航运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战略的重要基石 [3] - 公司已构建绿色甲醇生产、港口加注等核心能力 持续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 [3]
香港中华煤气与中集安瑞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拓展绿色甲醇及氢能合作
格隆汇· 2025-07-31 16:28
战略合作核心 - 香港中华煤气与中集安瑞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发展绿色甲醇及氢能业务 推动香港绿色能源转型 [1] 绿色甲醇合作 - 双方将在绿色甲醇技术合作、工程服务、产业规范及碳交易合规等领域加强交流 [1] - 香港中华煤气是全国首间获ISCC EU及ISCC PLUS国际认证并大规模生产绿色甲醇的企业 [1] - 公司将通过完善的绿色甲醇供应链网络结合中集安瑞科在清洁能源及海运领域的业务布局 共同探索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1] - 双方将借助香港国际都市优势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实践 [1] 氢能项目合作 - 双方签署另一份合作协议 在香港拓展氢能项目开发及应用 [1] - 合作涵盖氢气提取、纯化、储存及利用等全面环节 [1] - 香港中华煤气在香港供应的燃气中约50%成分为氢气 并拥有覆盖全港超过3700公里的地下燃气管网 [1] - 双方将共同开发高效提氢与储存技术 扩大氢能在交通运输和充电桩等领域的应用 [1] 企业战略方向 - 香港中华煤气将继续投放资源发展洁净能源 利用自身优势及伙伴协作 [1] - 公司致力配合国家"3060"双碳目标及香港特区政府2050碳中和策略 [1] 签约仪式参与人员 - 绿色甲醇协议签署由煤气公司常务董事黄维义、营运总裁岑文辉及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裁杨晓虎见证 [4] - 具体签署由煤气公司绿色燃料及化工营运高级副总裁何建荣、中集安瑞科科技创新共享中心总经理李东及中集工程科技副总经理杨跃平完成 [4] - 氢能协议签署由煤气公司常务董事黄维义、营运总裁郑晓光及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裁杨晓虎、总裁助理徐永生见证 [7] - 具体签署由煤气公司总经理江绍权及中集安瑞科氢能业务中心南方战略示范拓展总监洪呈忠完成 [7]
研判2025!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及企业格局分析:车载储氢瓶销量下滑,市场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6 10:26
车载储氢瓶行业概述 - 车载储氢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储存氢气 [1] - 储氢瓶分为四类:I型(全金属)、II型(金属内胆纤维环向缠绕)、III型(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IV型(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 [1] - III型和IV型因质量轻、储氢密度高成为车载主流,占比98%和2% [1][19] - 碳纤维是制造关键材料,占总成本60%,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性 [5] 行业发展背景 - 全球主要经济体将氢能上升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配套政策密集出台 [7] - 中国2022年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氢能战略地位,累计出台支持政策80余项 [8] - 地方政策加速落地,如吉林2024年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给予资金补助 [11]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现状 - 2021-2023年产销量持续增长,但2024年因政策空窗期同比下滑12% [1][12] - 2025年1-5月产销仅1176辆/1122辆,同比降幅达25%/26.14% [13] - 商用车占比94.8%,其中货车为主力应用场景 [15] 储氢瓶市场现状 - 2024年出货量4.3万支,同比下降12% [17] - 国内以35MPa III型瓶为主导(98%),70MPa IV型瓶仅占2%,与国外技术路线差异显著 [19] - 行业集中度高,前三家企业市占率69%(2024年提升2个百分点) [21]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中材科技、奥扬绿能、国富氢能,市占率均超20% [23] - 第二梯队:中集安瑞科、科泰克等,市占率1%-10% [23] - 新进入者增加,市场格局将向分散化演变 [21] 未来趋势 - 压力等级向70MPa升级,2030年或形成35MPa与70MPa并存格局 [25] - IV型瓶因轻量化、高储氢密度优势将加速替代,国内企业已完成研发并进入认证阶段 [25] - 标准体系将持续完善以推动商业化进程 [25]
中集集团:中集安瑞科目标到2027年实现总产能达100万吨LNG与20万吨氢气
快讯· 2025-07-22 08:54
中集安瑞科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目标到2027年实现总产能达100万吨LNG与20万吨氢气 [1] - 首个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鞍集(营口)项目已于2024年9月投产并在首年实现盈利 [1] - 业务模式已成功复制至凌钢项目(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始单机调试)和首钢水钢项目(预计2026年初投产) [1] 项目进展与合作策略 - 鞍集(营口)项目作为示范项目验证了焦炉气制氢联产LNG技术的商业可行性 [1] - 公司正与大型钢企深化合作,包括凌钢、首钢水钢等,以加速产能布局 [1] - 未来将继续拓展类似合作模式以达成2027年产能目标 [1] 技术路线与行业应用 - 焦炉气制氢联产LNG技术成为公司核心业务方向,兼具环保与经济效益 [1] - 该模式通过整合钢铁行业副产品(焦炉气)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1] - 氢气与LNG双线产能扩张反映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