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摩尔国际(06969)
icon
搜索文档
一次性&APV表现突出,多元布局发展可期
信达证券· 2024-03-21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思摩尔国际(6969)增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国内市场占比降至1.5%,海外市场稳步增长,一次性&APV表现突出[1] 2) 自动化生产提效,研发投入收获渐显[1] 3) 依托制造有序扩张与研发优势积累,持续巩固全球雾化科技龙头领先地位,中长期在全球雾化设备行业的份额有望持续提升[1]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1.68亿元,同比下降8.0%,实现净利润15.66亿元,同比下降37.2%[1] 2) 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6.47亿元、18.39亿元、2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1%、11.6%、14.3%[2] 3) 2023年毛利率38.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所致[1] 4) 2023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7%、7.8%、13.3%,分别同比变化+1.5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1]
大和:重申思摩尔国际(06969)“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8港元
智通财经· 2024-03-20 14:09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 -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重申思摩尔国际(06969)“跑赢大市”评级,预计最坏情况已经过去[1] - 预计今明两年盈利将上调1%至2%,反映较高的收入增长预测[1] - 目标价由6港元上调至8港元[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管理层表示,预期今年收入将有双位数增长,但盈利增幅较慢,主要因为新产品的研发投资持续[2] - 公司估计产品及收入组合将更多元化[2] - 美国及中国市场的收入增长前景取决于监管规则,公司估计两个市场在去年的低基数下,今年将有复苏[2]
艰难时刻将过,新增长点逐步显现
国金证券· 2024-03-20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3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0%和34.5%,整体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 - 公司ODM业务在中国市场承压,但欧美市场的一次性烟和APV业务推动增长[3] - 公司毛利率在2023年下半年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3] - 公司未来有望逐步修复基本盘,APV及新品类发展可期[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30/0.33/0.37元,维持"买入"评级[3] 业绩简评 - 公司2023年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11.7/16.5亿元,同比下降8.0%/-34.5%[2] - 2023年下半年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6.9%/-17.6%[2] 经营分析 - ODM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2.7%至93.2亿元,APV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0%至18.5亿元[3] - 中国市场ODM收入同比下降92.7%至1.6亿元,欧美市场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2%/8.9%至40.8/50.7亿元[3] - 一次性烟收入同比增长74.5%至33.7亿元,是欧洲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3] - APV业务在欧美市场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8%/+31.3%至3.7/14.8亿元[3] - 2023年全年毛利率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至38.8%,但下半年毛利率同比回升1.7个百分点至41.0%[3] - 公司加大医疗、美容雾化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2.0个百分点至13.3%[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30/0.33/0.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8/16倍[3] - 主要财务指标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04%和34.47%[5]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98%、11.89%、10.91%,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85%、12.06%、11.56%[5] - 2023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27元,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0.30/0.33/0.37元[5] - 2023年ROE为7.68%,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7.85%、8.08%、8.27%[5] - 2023年P/E为22.31倍,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20.31/18.13/16.25倍[5]
2023年年报点评:海外收入稳健增长,自有品牌持续发力
民生证券· 2024-03-20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思摩尔国际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海外收入稳健增长,自有品牌持续发力 [1][2] - 全年收入111.68亿元(-8.04%),其中海外收入占比98.5%,同比增长0.01% [2] - 美国地区收入同比增加8.28%,得益于公司积极的海外政策和大客户VUSE市占率持续位居美国第一 [2] - 自有品牌Vaporesso旗下XROS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4% [3] 2. 一次性产品占比提升,多业务布局盈利暂时承压 [2][5] - 2023年净利润15.66亿元(-37.21%),毛利率/净利率为38.8%/14.03%,同比降低4.5/6.5pcts [2] - 毛利率下降主因毛利率较高的中国市场收入占比下降以及毛利率较低的一次性产品占比提升 [2]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包括电子雾化、加热不燃烧、特殊雾化、雾化美容和医疗等 [3] 3. 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将逐步提升 [6][8] - 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7/19/22亿元,对应估值为24X/21X/18X [6] - 投资建议维持"推荐"评级,看好公司在合规市场的占比提升和多业务布局的发展 [6]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3年营业收入111.68亿元(-8.04%),归母净利润16.45亿元(-34.5%) [8] 2. 2023年毛利率38.81%,销售净利率14.73% [9] 3. 2023年ROE和ROIC分别为7.68%和5.74% [9] 4. 2023年资产负债率16.07%,流动比率5.49 [9] 5. 预计2024-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分别达到12.74/15.33/18.50亿元和16.58/18.71/21.64亿元 [8]
2023年业绩点评:Q4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复苏可期
国泰君安· 2024-03-20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思摩尔国际"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制造业务稳步修复、自有品牌 APV 产品延续高增 1) 美国地区 H2 营收 20.2 亿,同比-6.3%,环比基本持平,换弹式产品销售暂时仍受不合规产品扰动,CBD 产品渠道下沉、矩阵完善,于 H2 回归正增长 [6] 2) 欧洲地区 H2 营收 27.2 亿,同比-6.3%,环比+15.8%。其中一次性 H2 营收 18.7 亿,同比+16.1%,环比+24.6%,23 年推出升级陶瓷芯产品 Feelm Max,进入核心客户供应链、大规模出货 [6] 3) 内销 H2 营收 1.0 亿,同比-81.6%,环比+62.5%,随不合规产品冲击消退、竞争格局优化,收入有序复苏 [6] 4) H2 面向零售客户 APV 产品营收 12.0 亿,同比+32.4%,环比+84.7%,主要得益渠道端加大市场开拓,完成本地团队搭建,消费者洞察赋能新品推广 [6] 降本增效深化、盈利边际改善 1) H2 净利率 15.3%,环比+1.3pct,其中毛利率、管理费用率环比+4.8pct、-2.5pct,预计受益一次性电子雾化产品平台打通生产销售全流程、减少开发成本,以及自动化产线升级 [6] 2) H2 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环比+1.2%、+2.4%,主要系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及新品研发节奏提升,H2 公司研发费用率达 14.4% [6] 市场格局改善可期、公司或充分受益 1) 内销端,3 月 18 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告,4 月 1 日起开展规范电子烟市场秩序专项检查,有望出请不合规产品,推动集中度向合规品牌集中 [6] 2) 外销端,美国 FDA 非法产品打击持续强化,英国 25 年 4 月起禁售一次性电子烟,有利于市场格局向强品牌、重合规的头部玩家切换 [6] 3) 公司制造、研发、合规能力行业领先,或充分受益行业新一轮洗牌 [6]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2年营业收入为12,157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2% [7] 2) 2022年净利润为2,510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53% [7] 3) 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942/2,275/2,607百万人民币 [6] 4) 最新收盘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9/16/14倍 [6]
APV表现靓丽,多元产品矩阵逐步成型
国盛证券· 2024-03-19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务表现 - 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111.68亿元,同比下降8.0%;归母净利润为15.66亿元,同比下降37.2% [1] - 自主品牌APV表现靓丽,2023年实现收入18.47亿元,同比增长26.0% [1] - ODM业务受压,中国收入下降92.7%,美国收入增长8.2% [1] - 欧洲及其他地区一次性小烟收入增长74.5% [1] 公司多元化发展 - 公司在雾化医疗、美容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已成功推出美容品牌Moyal岚至及第一代雾化美容解决方案 [1] - 完成三款哮喘&慢阻肺的药物传送装置的开发及生产布局,并研发多款药物制剂 [1] 公司盈利能力 - 2023年毛利率为38.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14.0%,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 [1]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7%/7.8%/13.3%,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对雾化医疗领域加大投入 [1] - 2023年公司净经营现金流为31.93亿元,同比增加27.23亿元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18.8、21.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2X、19.7X、17.2X [1]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8 22:36
公司业绩 - 2023年收入为11168.4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了8.1%[3] - 2023年毛利为433.4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8.8%[3] - 2023年年内溢利为164.5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了34.5%[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为煙草公司、零售客户和医疗领域提供霧化科技解决方案[4] 新产品和技术研发 - 公司在回顧期內持續推進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成功推出多個新產品系列,其中一次性電子霧化產品FEELM Max在市場上取得成功[6] - 公司在电子雾化领域持续推出新产品,如FEELM TURBO陶瓷系列、TPD系列等,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取得显著商业效果[24] - 公司自有品牌Vaporesso旗下的XROS系列成为销售贡献最大的产品系列,同比增长约54%[2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營銷方面持續提升用戶洞察及渠道把控能力,並加大海外市場本地化佈局,為未來增長奠定基礎[7],[8] - 公司在美国市场主要销售电子雾化产品和特殊用途雾化产品,通过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和优化成本结构成功保持市场份额第一[15]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續加大在電子霧化產品、加熱不燃燒產品以及霧化醫療產品等領域的研發投入,保持在主要業務領域的領先地位[43]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提高生产运营管理水平,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45] - 公司将作出适当安排,确保未来至少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约每季度一次[147]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7 18:00
公司基本信息 - 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代號为6969[1] - 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主席報告書在第4页[2] - 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主席兼總裁为陳志平先生[3] - 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核數師为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4]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及利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6] - 公司收益、毛利、除稅前溢利、毛利率、期內溢利等均呈下降趋势[19]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4,082,037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了1.1%[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05,378人民币千元,较2019年12月31日增长了29.1%[20] - 资产负债比率为13.5%,较2019年为16.3%,下降了2.8百分点[20] - 流动比率为639.3%,较2019年为534.9%,增长了104.4百分点[20] 公司战略 -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明确了四大战略主线[7] - 公司推出升级的陶瓷霧化芯技术平台FEELM Max,实现了较具规模的出货[7] - 公司加强海外本地仓的建设,整合供应链管理,提高客户服务体验[8] - 公司实现了管理费用的下降,推动降本增效,提高运营效率[9]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霧化科技平台,将霧化技术应用于更多的场景[10] 市场趋势 - 電子霧化產品市場空間穩健增長,2023年下半年将推出更多差異化的一次性創新產品[12] - 霧化醫療領域的研發正在穩步推進中,2023年下半年将繼續按既定計劃進行各醫藥項目的開發[13] - 全球電子霧化設備市場規模2027年預計達到約23,413.9百萬美元,2022年到2027年期間的預計復合增長率為18.5%[5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有信心抓住行業變化的浪潮,穿越起伏週期,到達更廣闊的遠方[14]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增专利申请数量共计1,154件,其中发明专利684件[41] - 公司将继续以“霧化科技”为核心,在电子霧化、加熱不燃燒、特殊用途霧化产品及霧化醫療等领域积极布局,为客户及用户提供全面的霧化科技解决方案[51] 全球市场 - 美国市场一次性电子烟在市场份额从2020年1月的24.7%上升至2022年12月的51.8%[23] - 美国市场FDA对超过100万种非烟草和非薄荷醇味以及至少六种薄荷醇味的ENDS产品发出了营销拒绝令,对市场产生了影响[26] - 美国市场FDA已为公司生产的11款封闭式系统的烟草味ENDS产品发出了上市许可[26] 公司治理 - 公司已设立內部審計機制,负责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的獨立評估[118]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十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119] - 董事概无於與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存有競爭的任何業務擁有任何權益[120]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1 22:05
财务表现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为5,122,862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4%[2] - 毛利为1,855,370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4%[2] - 除税前溢利为796,170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5%[2] - 资产总额为24,082,037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05,378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1%[4] - 资产负债比率为13.5%,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4] - 存货周转天数为43.8天,较去年同期增长17.9天[4]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从2022年的299,938千元增加至2023年的319,465千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72,440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33,257)千元有显著增长[77]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837,902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605,378千元[78]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为烟草公司、电子雾化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以及提供医疗霧化产品等[5]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持续加大在霧化醫療领域的投入,专注为患者提供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解决方案[14] - 公司将继续以“雾化科技”为核心,积极布局电子雾化、加热不燃烧、特殊用途雾化产品及雾化医疗领域,为客户及用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28] - 公司将在核心领域推出具有差异化的新品,继续拓展霧化科技的应用领域,以领先技术和创新产品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38] 市场表现 - 在中国市场,电子烟管理政策的变化对产品销售产生影响[6] - 美国市场一次性电子烟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1月的24.7%增长至2022年12月的51.8%[8] - 全球电子雾化设备市场预计2027年规模将达到约23,413.9百万美元,2022年到2027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8.5%[29] - 全球加热不燃烧产品市场预计2027年规模将达到约16,600百万美元,2022年到2027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8.5%[31] - 全球特殊用途雾化设备市场预计2027年规模将达到约2,784.6百万美元,2022年到2027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18.4%[33] - 全球肺部药物和药物递送设备市场预计2022年规模达到约560亿美元,2023年有望达到约933亿美元[34] 公司运营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超过1,400人,占非生产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研究机构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协同合作,提升研发效率[15]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增专利申请数量共计1,154件,其中发明专利684件,累计申请专利6,816件,发明专利3,379件[16] - 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为人民币614,724千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从上年同期的10.7%增长至12.0%,主要用于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特殊用途霧化产品及解决方案、霧化医疗及美容产品的研发[17] - 公司在生产运营方面持续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成功打造专业化的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团队,提升生产运营管理效率[18] - 公司通过敏捷的模块化生产替代规模化生产,实现多种产品在同一套生产体系、同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交付能力[18]
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0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陳志平先生(主席兼總裁)、熊少明先生、王貴升先生等[3] - 公司註冊辦事處位於開曼群島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3] - 公司香港主要營業地址位於九龍鴻圖道83號東瀛遊廣場28樓B室[3] - 公司中國總辦事處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固戍社區東財工業區16號[3] - 公司核數師為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位於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期35樓[4] - 公司股票簡稱為思摩爾國際,股票代碼為6969[4] - 公司網站為www.smooreholdings.com[4]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4]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收益为12,144,98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5] - 2022年毛利率为43.3%,较2021年的53.6%下降10.3个百分点[5] - 2022年经调整后净利率为21.2%,较2021年的39.6%下降18.4个百分点[7] - 2022年公司流动比率为534.9%,较2021年的529.9%略有提升[7]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为70.8天,较2021年的61.4天增加9.4天[7] - 2022年存货周转天数为37.1天,较2021年的28.6天增加8.5天[7] - 2022年公司拟宣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8港仙[6] - 2022年公司总资产为24,359,3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5] - 2022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762,93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5]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12,144,980千元,较上年减少11.7%[57] - 面向企业客户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679,372千元,较上年减少15.2%[58] - 面向零售客户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65,608千元,较上年增长26.2%[60]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为人民币3,199,847千元,较上年减少51.9%[62] - 公司毛利率为43.3%,较上年下降10.3个百分点[57] - 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575,122千元,较上年减少52.7%[57] - 公司在美国市场收入为人民币1,298,190千元,较上年减少22.6%[61] - 公司在欧洲及其他地区收入为人民币4,298,050千元,较上年增长55.1%[61] - 公司在中国香港收入为人民币3,348,893千元,较上年减少11.3%[61] - 公司2022年销售总收入为12,144,980千元,同比下降11.7%[63] - 面向企业客户销售为10,679,372千元,同比下降15.2%,其中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下降51.9%[63] - 面向零售客户销售为1,465,608千元,同比增长26.2%[63] - 公司2022年毛利为5,259,632千元,同比下降28.7%,毛利率从53.6%下降至43.3%[65] - 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从70.0%上升至73.3%,主要由于低毛利的一次性电子雾化产品收入占比增加[65] - 分销及销售开支增长101.0%至387,671千元,主要由于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强[66] - 行政开支增长32.9%至1,147,916千元,主要由于信息系统的建设及人才梯队建设投入增加[69] - 研发开支增长104.6%至1,372,258千元,占收益比重从4.9%增长至11.3%[71] - 员工薪酬及福利在研发领域增长127.5%至852,333千元,主要由于引入更多研发人员[71] - 开发成本增长65.1%至371,271千元,主要由于在基础研究、雾化、加热不燃烧等领域的投入增加[72] - 公司其他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96,984千元,较上年下降0.4%[73] - 公司其他利得总额为人民币133,266千元,较上年增长43.0%[74] - 公司融资成本为人民币28,980千元,较上年增长15.7%[75]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444,010千元,较上年减少51.9%[76] - 公司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494,934千元,较上年减少52.8%[77] - 公司流动比率从529.9%上升至534.9%[7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周转期为70.8天,较上年增加9.4天[7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9.5%,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82] - 公司外汇收益为人民币126,711千元,较上年由亏损转为收益[84] - 公司收益约六成以美元结算,约四成以人民币结算[85] - 公司通过及时结汇和远期外汇合约控制美元敞口,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10%,年内全面综合收益总额将增加约人民币198,847千元[86]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取得显著进展,尤其在加热不燃烧产品、新型发热体技术、特殊用途雾化装置、雾化给药装置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9] - 公司向海外市场推出新一代陶瓷芯技术平台FEELM Max,雾化效率和抽吸口数等指标优于市场竞品[17] - 公司成功研发国内一款呼吸机联用雾化给药装置,并取得生产许可证,技术参数达国际领先水平[17] - 公司在海外市场推出新一代一次性电子雾化设备,出货规模实现快速增长[17] - 公司成功上线覆盖各主要业务领域的SAP系统,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7] - 公司持续加强全流程品质管理体系投入,提升产品成本和质量的竞争力[10] - 公司积极拓展特殊用途雾化产品线至更多细分领域,提升市场份额[1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超过320名,总研发人员超过1,500人,占非生产人员总数的四成[43] - 公司新设立7个研究院,聚焦新材料、医学研究、雾化健康、雾化美容等领域[43] - 公司推出新一代陶瓷芯技术平台FEELM Max,提升雾化效率和抽吸口数[44] - 公司推出全新防漏液技术、COREX棉芯技术平台及智能电芯平台Axon Chip,提升产品性能[44] - 公司2022年研发支出总额为人民币1,372,258千元,较上年增长104.6%,占收入的百分比从4.9%增长至11.3%[45] - 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的74.0%,特殊用途雾化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支出占13.9%,雾化医疗及美容产品研发支出占12.1%[45][46]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新增专利申请数量共计2,254件,其中发明专利1,125件,累计申请专利5,662件,发明专利2,695件[47] - 公司成功导入SAP系统,覆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升内部运营管理效率[48] 市场与监管 - 美国市场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ENDS)产品收益贡献为10.7%[20] - 中国市场电子烟产品收益贡献为26.3%[23] - 美国FDA已对超过100万种非烟草和非薄荷醇味ENDS产品发出营销拒绝令[20] - 美国FDA已为公司生产的11款封闭式系统烟草味ENDS产品发布上市许可[20] - 加州对调味烟草产品实施零售禁令,限制调味一次性ENDS产品销售[21] - 中国《电子烟管理办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23] - 中国《电子烟》国家标准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规定电子烟及其组件的定义和规范要求[25] - 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电子烟市场主体自2022年10月1日起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25] - 公司在中国大陆接受品牌企业委托生产、销售电子烟或出口电子烟,不需缴纳消费税[26] - 电子烟生产(进口)环节的消费税率为36%,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率为11%[27] - 公司调整运输安排,确保出口产品不会通过陆路在香港转运,以符合香港修订条例[28] - 公司密切监控在香港转运动力烟产品(ASP)的法律及监管框架发展[29] - 公司在日本的收益贡献为2.3%,欧盟为5.9%,英国为23.1%[30] - 如考虑通过香港转售的产品,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收益贡献约为33.9%[31] - 扣除贸易商的出口销售,公司在中国受影响的收益比例约为18.5%[31] - 公司预计主要经济体对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市场的监管政策将更加明确,有利于长期发展[12] 供应链与生产 - 公司在2022年共取得六张电子烟生产企业许可证[16] - 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顺利获得电子烟生产企业许可证,保障生产运营[50] - 公司供应链在回顾期内未受疫情重大影响,原材料供应充足稳定,供应链管理部门通过统一采购和提前储备降低了原材料成本[33] - 公司与惠州亿纬锂能签订联合研发协议,开发用于电子烟产品的新型电池,深圳麦克韦尔将分阶段提供人民币26,000,000元[97] - 公司与惠州亿纬锂能续新采购框架协议,新协议将于2025年12月31日届满,2023年至2025年的年度上限分别为人民币4,500,000,000元、6,000,000,000元和7,500,000,000元[100] - 电池产品采购交易金额为人民币536,118千元,占公司采购总额的10.3%[10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會由八名董事構成,包括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一名非執行董事,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超過上市規則規定的三分之一[110] - 公司每年至少舉行四次定期董事會會議,約每季度一次,會議通知至少提前14天發出[114] - 2022年公司共舉行7次董事會會議、3次審核委員會會議、3次薪酬委員會會議、3次提名委員會會議、1次董事會主席與獨立非執行董事會議以及2次股東大會[114]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10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全體董事及相關僱員均確認嚴格遵守[115] - 公司董事持續參與專業發展培訓,包括研討會、會議、論壇及培訓課程,費用由公司支付[111] - 公司董事會中女性占比為25%(2人),男性占比為75%(6人)[118] - 公司高級管理層中女性占比為0%(0人),男性占比為100%(3人)[118] - 公司其他僱員中女性占比為51.98%(8,507人),男性占比為48.02%(7,859人)[118] - 公司全體員工中女性占比為51.96%(8,509人),男性占比為48.04%(7,868人)[118] - 公司已委任一名女性執行董事及一名女性非執行董事[116] - 公司董事會將考慮設定可計量目標以實施董事會多元化政策[116] - 公司提名委員會將每年檢討董事會多元化政策以確保其有效性[117] - 公司董事會已委派提名委員會履行物色及遴選董事候選人之職責[119] - 公司已採納董事薪酬政策,包括固定部分及可變動部分[121] - 公司已建立董事會獨立性評估機制,包括定期評估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122] - 審核委員會與外部核數師在2022年舉行了三次會議,討論公司業績、審計程序及會計事宜[127] - 提名委員會建議委任王鑫女士為執行董事及江敏女士為非執行董事[128] - 薪酬委員會在2022年未審閱及批准股份計劃相關重大事項[130] - 高級管理人員年薪範圍為0港元至10,000,000港元,涉及3人[130] - 公司於2022年12月成立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委員會,由3名成員組成[130] - 董事會負責評估及釐定未能達成公司戰略目標的風險性質及程度[131] - 內部審計部門定期審核集團業務及支持部門的主要活動及過程[132] - 董事會認為集團已設立並妥善運作內部監控系統[132]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制度在所有重大方面為有效及充足[133] 股东与股份 - 公司2022年度股份计划授予购股权及奖励股份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占已发行相关股份类别的加权平均股份数目的1.18%[158]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可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为319,032,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25%[161]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的行使價為人民幣0.38元[162]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的有效期為2019年9月30日至2020年7月10日[162] - 每名承授人須支付1港元作為接納購股權的代價[162] - 購股權的期限由董事會決定,自購股權要約日起不超過十年[162] - 購股權的歸屬期通常為授予日後歸屬日前的等待期間[162] - 陈志平董事持有16,000,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王贵升董事持有6,000,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王鑫董事持有1,428,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卜志强董事持有544,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卜伟强董事持有290,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李小平董事持有1,192,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袁向董事持有52,000购股权,行权价格为0.38港元[164] - 2022年期初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授權所授出的購股權數目為217,241,272股,期末為160,063,272股[166] - 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可予發行的股份總數為255,319,272股,佔已發行股份總數6,078,661,720股的約4.20%[168] - 每位參與者在任何12個月內行使購股權時已發行及將予發行的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169] - 購股權的期限由董事會決定,自購股權要約日起不超過十年[170] - 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每名承授人須支付1港元作為接納購股權的代價[171] - 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自2020年7月10日起十年內有效[172] - 公司在2022年共授出22,313,000股购股权[173] - 截至2022年11月9日,公司有39,001,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173] - 公司决定注销未行使的39,001,000份购股权并重新授出同等数量的新购股权[173] - 公司董事王贵升在2021年4月1日获得44,333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董事熊少明在2021年4月1日获得78,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董事王鑫在2021年4月1日获得5,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董事联系人李小平在2021年4月1日获得21,667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董事联系人卜志强在2021年4月1日获得10,333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非董事员工在2021年4月1日获得6,913,335股购股权,行使价为51.05港元[174] - 公司非董事员工在2021年7月9日获得921,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42.08港元[174] - 公司非董事员工在2021年9月30日获得2,495,75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36.30港元[174] - 公司非董事员工在2022年1月4日获得957,5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38.43港元[174] - 2022年5月19日公司授出购股权2,447,000份,行使价为16.88港元[175] - 2022年7月21日公司授出购股权629,500份,行使价为20.80港元[175] - 2022年11月9日公司授出购股权8,760,200份,行使价为11.11港元[175] - 2022年11月10日公司授出购股权515,000份,行使价为11.20港元[175] - 2022年12月28日公司授出购股权482,500份,行使价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