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帮(09885)

搜索文档
药师帮(9885.HK)投资者推介会
2024-05-21 00:03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于中国的院外医药B2B领域,去年总成交额达到470亿,占据院外市场的百分之六点几[2] - 公司通过平台撮合交易和自营业务,预计未来几年院外市场规模将超过一万亿[2] - 公司在自营业务中,通过集中采购和优质配送商,提供更低价格和更好的服务体验[4] - 公司帮助上游生产企业推广新药品,提高毛利率,逐步发展自有品牌乐耀师[5] - 公司探索医疗领域,提供POCT即时检测设备,提升基层医生的诊断准确性[6] 公司市场 - 公司在数字化交易方面领先,去年全线上交易达到470亿,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7] - 公司业务模式为平台加自营加首推相结合,平台交易占60%,自营交易占40%[8] - 公司厂牌首推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为30%,支撑整体盈利情况[9] - 公司认为平台加自营加首推的业务模式是比较合适的,保持业务持续增长[9] - 公司不断投入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为下游提供长电易的SaaS服务[9] 公司发展 - 公司自营业务不断拓展供应链服务能力,布局20个主舱和分舱,提高运营效率[11] - 成立苏达物流公司,开设百多条线路,实现半日达和当日达服务[13] - 公司自营库存周转快,平均周转20多天,实现零库存压力[14] - 公司现金流持续净流入,总现金储备约30亿[26] 公司战略 - 公司策略清晰,先进入单体药店和基层市场,逐步扩大覆盖范围[17] - 公司目标是2026年实现1000亿的GMB,其中自营GMB占40%,预计收入达到380到400亿[41] - 预计运营费用率可降至9%以内,税前利润率目标为4.7到4.8左右[41] - 预计2026年税后利润率可达将近3.8个点,净利润约13亿到15亿左右[42] - 期待公司持续看到收入端和利润端的持续增长[43]
药师帮投资者推介会
2024-05-20 13:56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于中国的院外医药B2B领域,去年总成交GMB达到470亿,占整个院外市场的6%[1]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院外市场增速将高于院内,市场规模将超过一万亿[1] - 公司通过平台撮合交易和自营交易来满足下游药店和诊所的需求,提高药品供给效率[2] - 公司在自营业务基础上帮助上游生产企业推广新药品,包括全新和院外市场未开拓的药品[4] - 公司逐步发展自有品牌乐耀师,推广新产品如货箱正气口服液[4] - 公司积极探索医疗领域,提供PoCT即时检测设备,提升诊断准确性和用户体验[5] 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模式为平台加自营加首推相结合,保持平台交易占比60%,自营交易占比40%[6] - 公司厂牌首推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约为30%,支撑整体盈利情况[7] - 公司认为平台加自营加首推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是比较合适的,保持规模增长[8] 市场拓展 - 公司计划加速覆盖精彩医疗市场,提升采购比例至60%左右[15] - 公司的策略是先进入单体药店和基层医疗市场,然后逐步扩大规模[16] - 公司通过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为中小连锁提供白条,提高采购比例[17] 财务状况 - 公司去年实现整体的1.3亿的经调整利润,净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处于正常水平[24] - 公司的现金流入持续稳健,账上总现金等价物约30亿[25] - 公司预计利润将持续提升,净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处于健康水平[26]
药师帮(0988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9 17: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6,972,276千元,较2022年的14,274,810千元增长18.9%[7] - 2023年毛利为1,740,923千元,较2022年的1,434,717千元增长21.3%[7] - 2023年年内亏损为3,206,507千元,较2022年的1,500,038千元增长113.8%[7] - 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30,542千元,2022年为亏损124,856千元[7] - 2023年总GMV为46,912百万元,较2022年的37,833百万元增长24.0%[7] - 2023年公司总GMV达469.12亿元,同比增长24.0%[12]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69.723亿元,毛利为17.409亿元,毛利率为10.3%,2022年同期毛利率为10.1%[30] - 集团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128.401亿元增加18.6%至2023年的152.314亿元[31] - 集团毛利从2022年的14.347亿元大幅增加21.3%至2023年的17.409亿元,毛利率从10.1%上升至10.3%[32] - 集团销售及营销费用从2022年的13.256亿元增加4.7%至2023年的13.873亿元[33] - 集团行政及管理费用从2022年的2.868亿元增加16.0%至2023年的3.326亿元[34] - 集团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0.791亿元增加18.3%至2023年的0.936亿元[35] - 集团其他收入从2022年的0.889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0.877亿元[36] - 集团其他收益净额从2022年的0.2亿元降至2023年的0.09亿元[37] - 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12.995亿元和31.719亿元[38] - 集团财务费用从2022年的0.102亿元略微减少2.0%至2023年的0.1亿元[39] - 集团年内亏损从2022年的15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32.065亿元[40] - 2023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1.30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经调整净亏损1.249亿元大幅减少亏损2.554亿元,首次录得经调整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率为0.8%,2022年为 - 0.9%[42][4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45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354亿元减少10.7%[44]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12亿元,主要因税前亏损32.102亿元,并经非现金和非经营项目、营运资金变动等项目调整,部分被存货增加4.54亿元所抵销[46]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929亿元,主要由于存入受限制存款21.363亿元及购买金融资产85.406亿元,部分被出售金融资产所得款项83.912亿元及提取受限制存款13.287亿元所抵销[47]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53亿元,主要归因于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约3.171亿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3.1%,2022年12月31日为零[5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6306名雇员,2022年为5916名[53] - 2023年公司薪酬成本总额为10.643亿元,2022年为9.886亿元,薪酬成本总额占收入百分比由2022年的6.9%改善至2023年的6.3%[53] - 2023年税前亏损为人民币3210197千元,2022年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496867千元[176] - 公司2023年收入为16,972,276元,2022年为14,274,810元,同比增长约18.9%[177] - 2023年毛利为1,740,923元,2022年为1,434,717元,同比增长约21.3%[177] - 2023年年内亏损为3,206,507元,2022年为1,500,038元,亏损同比扩大约113.7%[178] - 2023年每股亏损8.26元,2022年为11.88元[1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348,803千元,2022年为423,749千元,同比下降约17.7%[1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4,863,040千元,2022年为3,684,991千元,同比增长约32%[1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3,236,104千元,2022年为8,375,732千元,同比下降约61.4%[1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权益(亏绌)总额为1,883,538千元,2022年为 - 4,369,710千元[180] - 资本储备主要因豁免应收款项约30,925,000元而产生视作一名股东注资[184] - 首次公开发售时发行新股带来317,132元收益,发行新股应占交易成本为39,243元[183] - 2023年税前亏损32.10197亿元,2022年为14.96867亿元[185] - 2023年经营所得现金4.51202亿元,2022年为0.982亿元[185]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7.92946亿元,2022年所得现金净额0.4107亿元[186]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55343亿元,2022年为2.61927亿元[186]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0.86401亿元,2022年增加净额4.01197亿元[186] - 2023年存放定期存款50.4787亿元,提取定期存款61.742亿元[186] - 2023年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85.40568亿元,出售所得款项83.91166亿元[186]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自营业务收入为16,036,245千元,较2022年的13,519,017千元增长18.6%[7] - 2023年平台业务收入为873,119千元,较2022年的694,204千元增长25.8%[7] - 2023年其他业务收入为62,912千元,较2022年的61,589千元增长2.1%[7] - 自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35.19亿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160.362亿元[30] - 平台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6.942亿元增加25.8%至2023年的8.731亿元[30]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6160万元增加2.1%至2023年的6290万元[30] 各业务线GMV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自营业务GMV为18,447百万元,较2022年的15,201百万元增长21.4%[7] - 2023年平台业务GMV为28,465百万元,较2022年的22,632百万元增长25.8%[7] - 平台业务GMV从2022年的226亿元增至2023年的285亿元[30] - 截至2023年底,平台业务吸引约8100个上游卖家及超65万个下游买家交易,第三方商家GMV为284.65亿元,占总GMV的60.7%,同比增长25.8%[13] - 报告期内自营业务GMV约173.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3%[16] - 报告期内厂牌首推业务与约500家药企合作,GMV达10.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4%[18] 中药饮片业务相关情况 - 全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每年超2500亿元,院外基层市场约占三分之一需求[10] - 2023年公司中药饮片客户数和业务规模较2022年翻番[10] - 2023年平台提供超11万个SKU,销售中药饮片约1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3%[14] 供应链体系建设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构建了由21城22仓组成的自营仓智慧供应链体系[10] - 2023年在江苏徐州、广东湛江新建约5000平方米分仓,距原主仓500公里[16] - 截至2023年底,自营业务供应商超10000家,较去年同期增加超1000家[16] 客户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注册买家数超65万家,其中药店约40.1万家,基层医疗机构约24.6万家[12] - 2023年月均活跃买家数达36.7万家,同比增长19.0%[12] - 2023年月均付费买家数达34.3万家,同比增长21.1%[12] - 2023年公司付费率由91.7%同比上升至93.3%,每个付费买家月均订单数由27.3单上升8.7%至29.6单[12] - 2023年12月连锁总部客户付费买家数超3,800家,采购约10亿元药品,占整体采购约20%[24] - 截至2023年在基层医疗覆盖246,000家用用户,报告期内新增74,000家,相比2022年新增用户数增长约30,000家;注册买家渗透全国98.6%的县域和88.4%的乡镇;每名成员带来约1.6亿元GMV,同比增长18.4%[25] 平台业务其他相关数据 - 2023年流感爆发期,下游客户在平台采购奥司他韦约12亿人民币[14] - 平台付费用户中约50%为医保定点门店,单体药店中医保定点门店超70%,医保店贡献超60%的GMV[14] - 2022年及2023年平台业务平均佣金率分别为3.1%及3.2%,补贴率分别为0.7%及0.6%[14] 业务团队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业务拓展团队约2,900名成员,每名成员平均管理约135家药店,较去年同期上升11家[25] 其他业务相关情况 - 光谱云检平台注册下游基层医疗机构246,000家,截至2023年底与超12,000家基层医疗机构合作[19] - 报告期内共销售与安装65台小微仓[21] - 截至2023年底,云商通向超7,000名卖家提供服务,报告期内新增约1,800家[22] - 截至2023年底,掌店易连接超150个城市社保部门,为约50,000名买家提供服务,报告期内新增超9,000家[22] - 截至2023年底,已向约260,000名药师及候选药师提供在线培训[23] 订单处理及融资业务情况 - 报告期内平均约3小时处理订单并发出,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约54天,存货周转天数约3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2天,现金循环周期约 -22天[24] - 报告期内下游订单融资产品活跃用户数超12,000户,较去年同期增加约8,000户;累计放款金额约59.1亿元,同比增长72.0%;融资订单数约466万笔,同比增长42.5%;2023年12月单月融资订单数超60万笔,同比增长146%[24] 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将为上游卖家提供更完善运营支持和数字化营销策略,拓展中药饮片等产品[28] - 公司将加强自营智能供应链体系建设,发展同城车配业务[28] - 公司将拓展厂牌首推特别是自有品牌业务,上线数百个新品种[28] - 光谱云检业务将在全国投放数万台数字化检测设备,光谱云诊业务将推广至上千家客户[28]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广州速道登记股东中,张步镇先生占85.92%股权,汪薑维先生占3.18%股权,邵佳豪先生占0.92%股权,广州药道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9.98%股权[7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40,485,502股[99][104] - 张步镇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25,316,184股,占比19.57%;通过配偶权益持有4,800,000股,占比0.75%[99][102] - 陈飞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7,300,000股,占比1.14%[99] - MIYT Holdings Limited等持有125,316,184股,占比19.57%[102] - 百盈发展有限公司等持有81,938,584股,占比12.79%[102] - Internet Fund V Pte. Ltd.等持有80,000,000股,占比12.49%[102] - H Capital V, L.P.等持有55,911
药师帮(0988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1 20:51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截至的年度收入为人民币16,972,276千元,较2022年增长18.9%[2] - 公司年内虧損为人民币3,206,507千元,较上年增长113.8%[2] - 公司總GMV为人民币46,912百万元,较上年增长24.0%[2] 公司发展 - 公司在2023年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开启院外医药服务行业数字化征程的新起点[7] - 公司致力于为上下游用户及平台所有参与者提供更好的供给与服务,不断精进数字技术和运营能力,持续做深做强供应链[8] - 公司通过“三方商家千店百万扶持计划”提升平台上游卖家的运营能力,助力他们拓展新的增长方向,实现更高水平的增长[9] 产品和服务 - 公司构建了由21城22仓组成的自营仓智慧供应链体系,实现了更广的自营业务覆盖[11] - 公司的自有品牌“乐药师”系列产品成为2023年厂牌首推项目的关键动力,驱动自有品牌整体首推业务的高质量增长[12] - 公司在2023年加速实现数字化和全场景赋能院外医药服务领域,为藥企、商家、藥店、基层医疗机构提供SaaS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助力用户实现开源及节流,全面提升其综合运营效率[13] 财务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16,972.3百万人民币,毛利为1,740.9百万人民币,毛利率为10.3%[64] - 公司自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增长至2023年,主要归因于买家群体扩大和参与度提高,自营业务的GMV得到提升[65] - 公司平台业务收入增加25.8%,GMV从2022年的226亿元增至2023年的285亿元,平台业务的卖家数量也有所增加[66]
药师帮(0988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6:36
公司概况 - 公司股份代号为9885[1]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平安银行深圳坂田支行、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和中国银行广州番禺支行[4] - 公司作为数字驱动型的中国院外医药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院外医药与医疗服务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5] 业绩总结 - 报告期内,公司的总GMV达到人民币22,041百万元,同比增长34.4%[8] - 公司的注册买家数超过589,000家,其中药店约379,000家,基层医疗机构约211,000家[8] - 公司的月均活跃买家数高达353,000家,同比增长17.6%;月均付费买家高达331,000家,同比增长22.5%[8] - 公司的平台业务中第三方商家的GMV为人民币13,541百万元,占总GMV的61.4%,同比增长46.6%[9] - 公司的平台业务中,买家可在约3.3百万个SKU中进行挑选,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医疗健康产品[10]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人民币985.6百万元及人民币835.4百万元[6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65.6百万元,主要归因于期间税前虧損人民幣3,178.6百万元[6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截至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217.5百万元,主要归因于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约人民币291.1百万元[70] 股份激励计划 - 2019年股份激励计划最多可发行47,772,984股股份[113] - 2023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在财务报表中计提备的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相关的资本支出为人民币3,819千元,较2022年的3,788千元有所增长[179]
药师帮(09885)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8-16 1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实现调整后净利润7000万元,这在过去7-8年是首次实现盈利 [2] - 上半年GMV同比增长34.4%,达到220亿元 [5][25] - 上半年毛利率从9.3%提升至10.3% [28] -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达到3.66亿元 [2][29][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平台业务GMV同比增长46.6%,自营业务GMV同比增长18.7% [25][26] - 平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4% [27] - 上半年厂牌首推业务GMV达5.3亿元 [15] - 自主品牌"乐药师"现货交付已达15个品牌,覆盖终端25000个 [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单体药店和基层诊所贡献近80%GMV,中小连锁贡献10%以上,大型连锁贡献个位数 [7][8] - 上半年新增基层医疗机构38000家,累计覆盖21万家 [16][18] - 注册买家数达59万家,其中活跃买家数达33万家 [3][19] - 月均付费买家数达33万家,付费率达94% [19][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坚持平台策略,发挥平台优势,扩大市场覆盖 [34] - 持续丰富自营产品线,完善自营数字化供应链 [35] - 加大向上游整合,提升厂牌首推和柔性制造能力 [35] - 加大技术投入,优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36] - 持续赋能基层医疗和药店,提升服务能力 [36][3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下半年GMV增速可保持上半年水平,行业整体增速不会超过5% [53][54] - 行业整合是长期趋势,公司有信心在整合中保持领先地位 [56][57] - 高毛利自营品类拓展还有很大空间,需要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 [57][58] -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现金储备充足支持未来发展 [58][5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国家医药领域反腐对公司有何影响 **Sunny 提问** 国家医药领域反腐对公司业务有何影响 [42] **管理层回答** 反腐主要集中在医院体系内,公司服务的院外市场是非常市场化的部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有利于行业更加健康透明 [42][43] 问题2: 下半年GMV和厂牌首推业务的发展目标 **Maggie 提问** 下半年GMV增速和厂牌首推业务的发展目标 [44][45][48] **管理层回答** 下半年GMV增速有信心保持上半年水平,厂牌首推业务增速有望超过上半年 [48] 问题3: 公司如何看待行业整合趋势 **ECO 提问** 公司如何看待行业整合趋势,高毛利自营品类拓展面临的挑战 [55][56][57] **管理层回答** 行业整合是长期趋势,公司有信心在整合中保持领先,高毛利自营品类拓展空间大,需要不断创新方法 [56][57][58]
药师帮(0988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5 20:21
公司业务及发展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藥師幫股份有限公司收入达到7,968,747千元,同比增长18.6%[2] - 公司在报告期内不断强化供应链服务,提升生态系统活力,建设全国性智能仓库网络[11] - 公司与多家藥企展开深度合作,为下游买家提供更快速稳定的药品供应[16] - 公司将持续扩大与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向上聚焦各大药厂,向下加快院外医药流通产业的数字化渗透[37] - 公司将充分利用平台运营优势,提升医药流通业务规模、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新用户和新品类[38] - 公司将紧跟国家政策发展趋势,以数字科技之力,助力百万药店诊所成为更专业可靠的健康守护者[39] - 公司已向超过10,700家基层医疗机构合作,推动平台药品销售[23] - 公司小微仓已在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实现签约销售合作,助力中小药店实现24小时营业[25] - 公司向超过6,000名卖家提供雲商通服务,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的经营效率[27] - 公司已向超过240,000名药师及候选药师提供在线培训,持续提升药师服务能力[29] - 公司积极响应海珠区慈善会的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参与捐款活动,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35] 财务状况 - 期内虧損达到3,176,580千元,同比增长393.0%[2] - 公司的现金循环周期为-6.3天,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快周转的商业模式带来高效的现金管理[30] - 下游订单融资产品活跃用户数达5,429户,累计放款金额约人民币2,200百万元,同比增长53.9%[31] - 公司平台业务收入增长50.6%,达到416.6百万人民币,主要受益于卖家和买家群体扩大和下单量增加[42] - 公司平台业务GMV增长46.7%,达到135亿人民币,平台月付费买家数量同比增加,每个付费买家的月平均下单次数也增加[42] - 公司毛利增长31.3%,达到817.2百万人民币,毛利率提升至10.3%[48] - 公司自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6.1%,主要因为运营更成熟和优化采购渠道,非医药产品销售占比增加[49] - 公司其他业务毛利率提升至49.4%,主要因为光谱云检调整业务模式后毛利率增加,SaaS业务收入增长[51] - 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增加1.4%,主要因为业务扩大导致营销和推广费用增加,履约费用也随之增加[52] - 公司一般行政及管理费用增加12.6%,主要因为额外雇佣管理人员和专业员工,薪资和福利费用增加[53] - 公司研发费用增加11.3%,主要用于业务优化、技术升级和其他业务技术系统开发,雇员相关费用增加[54] - 公司其他收入减少,主要因为金融资产投资收入下降[55] - 公司期内亏损大幅增加至3,176.6百万人民币,主要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5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70.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净虧損人民币94.8百万元大幅减少[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为149,063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85,567千元[5]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65,565千元,主要归因于期间税前虧損人民幣3,178.6百万元[6]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34,0百万元,主要由存入受限制存款和购买金融资产所致[7]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7.5百万元,主要来源于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8] 公司财务报表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7,968,747千元,毛利为817,177千元,税前亏损为3,178,552千元[94]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净额为81,911千元,使用权资产为161,912千元,无形资产为92,249千元[95] - 本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经营线上平台为药品及保健品制造商提供批发和零售服务,主要业务及市场位于中国[98] - 简明綜合财务报表已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及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六的适用披露规定编制[99] - 公司在2023年6月15日的招股章程中披露,应用新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表现没有造成重大影响[106] -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药品及保健产品的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在线平台业务、SaaS解决方案提供、医疗检测服务等[10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自营业务收入为7521.78亿元,平台业务收入为416.62亿元,其他收入为30.34亿元[108] - 平台业务收入是指公司通过在线平台收取的佣金,按销售额的特定百分比收取[109] - 公司的政府补助收入为13.23亿元,银行利息收入为22.45亿元,金融资产投资收入为8.59亿元[113]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