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600056)

搜索文档
步长制药上榜中国医药市场中药企业百强第二名,已蝉联两届榜单
搜狐网· 2025-04-07 16:1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3月28日药智网联合相关组委会推出《2024中国医药市场药企排行榜》,中药榜前三格局变化明显,步长制药上升两位居第二,公司在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优势显著,积极转型扩张、拓展产业链布局,重视投资者回报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长期发展值得关注 [1] 行业动态 - 2025年3月28日,“MDS 2025第二届医药营销大数据峰会”上推出《2024中国医药市场药企排行榜》,榜单已连续发布两年,数据源于药智药品销售数据库,经专家评审形成总榜、中药榜、化药榜、生物药榜四大细分领域排名 [1] 中药榜排名情况 - 2024年中药榜前三为扬子江药业、步长制药、华润三九,其中扬子江药业从2023年的第五逆袭夺冠,步长制药上升两位,华润三九稳居第三 [1] - 2024中国医药市场药企排行榜(中药)TOP100包含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 [2] 步长制药业务情况 - 主营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立足心脑血管市场、覆盖中成药传统优势领域,聚焦大病种、培育大品种的立体产品格局,以脑心同治论为基础研发出脑心通胶囊等三个独家专利品种 [4] - 2024年上半年,步长制药、以岭药业等五家企业占据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32%的市场份额,步长制药占比最大,达9.88% [4] - 确立“以中药为基础,向生物药、疫苗领域扩张”战略,控股子公司浙江天元生物药业在疫苗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4] - 设立山东步长冠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拓展医疗器械销售、互联网医疗等医疗产业链布局 [5] 步长制药投资者回报情况 - 2025年A股市场掀起回购热潮,政策引导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及回购约束,步长制药积极响应,2019 - 2024年完成两轮累计16.46亿元回购,2024年底推出第三轮回购计划 [6][7] - 叠加连续八年现金分红,累计分红与回购金额超92亿元,远超IPO募资39亿元规模 [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第三轮回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约321万股,占总股本的0.29%,回购金额4774.8万元 [7] 步长制药社会责任情况 - 自成立以来累计纳税320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 [8] - 2008年以来通过“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项目开展医疗公益救助和产业帮扶,为受援地医务人员培训近3000场次,覆盖10万余人次,开展健康科普讲座惠及20余万人次,为3000余名先心病患儿提供免费手术治疗,救助近万名其他患者 [8]
中国医药的外需、内需、供给格局变化
2025-04-07 13:5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创新药领域、血液制品领域、上游产业链、医疗器械领域、医疗服务行业、中药行业、CXO 行业、分子砌块行业、CDMO 行业、BDI 行业 [3][4][5][6][7][8][12][15][16] - **公司**:海瑞克、伦博泰、荣昌、百济、润普食品公司、天坛生物、派林生物、博雅生物、纳微、台睿、奥普曼、联影、汇泰、东阿阿胶、安阳眼科、艾美特、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百普赛斯、百万赛图、迈瑞、美敦力、必得、仁度生物、康华生物 [3][4][5][6][7][8][9][10][12][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及投资策略的影响**:美国加征关税使中国出口减少、产品竞争力下降,应寻找供需平衡且非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公司,投资组合中重点关注内需市场,选择非重点出口美国且竞争格局好的公司 [2] - **加征关税对医药行业各领域的影响** - **创新药领域**:加征关税影响不大,美国豁免绝大部分药品相关关税,2024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医药产品总额 2000 亿美金、同比增长 20%,中国在全球医药进口中占比仅 1.5%,中国从美国进口新药仅 63 亿美金,推荐海瑞克等创新公司 [3][4] - **血液制品领域**:受影响较大,2024 年美国进出口总额中血液制品占比高,白蛋白和重组八因子进口占比超 65%,全球大部分血浆来自美国,加征关税或使本土润普食品公司获更大份额,预计国产白蛋白价格松动、行业估值修复调整,关注天坛生物等公司 [3][5] - **上游产业链和医疗器械领域**:关注国产替代及国内市场需求增加的公司,推荐纳微等上游企业和联影等医疗器械公司,贸易摩擦升级或刺激内需,医疗服务与中药行业值得关注 [3][6] - **CXO 行业**:外需受影响不大,相关公司已在全球建基地规避关税,但股票市场可能有情绪波动;内需关注创新产业链复苏情况,上游业绩有好转迹象,建议关注内需市场为主的创新公司 [3][8][9] - **迈瑞**:海外业务占比 40%、美国业务占比低,受关税影响不大,国内市场复苏将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持续推荐 [3][10] - **其他行业情况及相关观点** - **CT 球管反垄断调查**:需等待最终结果,关注 CT、球管及基因测序领域国产化率大幅提升的公司 [11] - **分子砌块行业**:公司如必得尚未明显回暖,收购不确定,暂未重点推荐,随创口复苏有望跟随复苏,需观察分子诊断龙头公司海外业务转嫁能力 [12] - **海外收购或建厂**:逻辑不受损,中国政府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全球化竞争逻辑成立,需观察公司业绩变化 [13] - **影像设备降价**:无法确定是否会降价,涉及卫健委和医保局对大型设备集采决策,各地医保或卫健部门对部分医疗设备集采有可能但未公布时间点 [14] - **CDMO 需求**:暂时不受显著影响,以服务形式计价计关税,企业有处理关税影响的能力,下游客户情况有操作空间 [15] - **BDI 行业**:关税对中国 BDI 影响小,看好中国医药生物行业出海前景 [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医药产品中化学制品和药品制剂占主要比例 [4] - 进口品牌经销商毛利率较低,加高额关税后价格回落预期增加 [5] - 安徽省地方医保局进行了设备集采试点,政府文件提到一切以人民政府需求为准 [14] - 公开文件中除少数药品外,创新药行业因人道主义等原因关税豁免 [16]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坚决反对美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7 07:53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征收“对等关税”影响全球医药产业,中信建投看好部分医药行业;伟思医疗生产经营正常,脑机接口技术商业化尚需探索;华大智造5名股东拟询价转让股份,减持或影响股价 [1][2][3][4][5][6] 医药行业关税事件 -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贸易伙伴征“对等关税”,多数医用产品受影响,部分产品关税极高 [1] - 美国单边贸易措施无视世贸规则,影响全球医药产业生产经营、研发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损害民众健康福祉 [1] -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反对美国单边贸易霸凌行为,支持中国政府反制措施,将维护全球医药企业权益 [1] - 中信建投称关税政策冲击下医药产业链影响复杂且有变数,本次加征关税暂不涉及药品 [2] - 中信建投看好暂不受关税影响的创新药行业、自主可控下器械和血制品国内份额提升机会,以及内需为主的中药、药店及流通等行业 [2] - 中信建投认为长期出海是医药企业重要战略方向,看好出海带来的增量机会 [2] 伟思医疗股票异常波动 - 4月6日伟思医疗公告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30%,属异常波动情形 [3] - 伟思医疗日常生产经营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重大调整,研发工作有序推进 [3] - 伟思医疗称已建成六大技术平台,形成专业化、可拓展的底层技术平台 [3] - 脑机接口技术科研和临床有进展,但距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尚远,投资者需理性看待伟思医疗股票短期波动,关注长期发展和技术进展 [4] 华大智造股东减持 - 4月6日华大智造公告5名股东拟询价转让771.0256万股,占总股本1.85% [5] - 出让方承诺股份已解除限售,权属清晰,无限制或禁止转让情形 [5] - 本次询价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转让价格下限为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 [5] - 多名股东减持公告短期内或造成华大智造股价波动,中长期投资者需关注公司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评估股价市值 [6]
中国医药(600056) - 关于子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公告
2025-03-28 15:49
新产品研发 - 子公司三洋药业注射用头孢唑肟钠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1] 业绩总结 - 该药品2024年销售额约862万元(未经审计)[3] 市场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国内相关终端销售额约23亿元[3] - 国内已有30个厂家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3] 投入与展望 - 该药品累计投入约479万元(未经审计)[3] - 通过评价利于扩份额、积累经验,但销售可能不达预期[4]
中国医药产业革新图景:4400种在研新药翻倍,创新驱动、数字化跃迁与国际竞争新格局|聚焦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华夏时报· 2025-03-27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医药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在政策、技术和市场驱动下,创新药研发、数字化应用、全球化合作成核心议题,大健康产业需多维度协同创新迈向更高水平,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2][8] 数字化与科技重塑产业生态 - 大健康产业正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跃迁,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重塑行业生态,未来将深化疾病预测、远程医疗等场景应用 [3] -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承接403家医疗机构、布局1.8万张养老床位,构建全产业链医疗健康生态体系,战略投资东软医疗进军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领域 [3] - 智能穿戴设备、远程手术机器人等技术普及,推动健康管理从医院向生活场景渗透,人工智能成医药创新核心引擎 [4] - 国药集团通过“1+4+X”战略打造全国最大医疗配送网络,旗下医院与药店探索数字化慢病管理,用AI预测患者用药需求 [4] - 武田制药在70%的新药研发环节纳入算法模型,利用AI优化分子设计、提升诊断率和改善制药效率 [4] - 全球新药研发成功率不足10%,平均耗时超10年、成本高达10亿美元,中国在研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但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4] - 当前生物制药领域有4400种在研新药,较五年前翻倍,覆盖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 [5] - 中国临床试验获批时间从2015年的501天缩短至87天,阿斯利康计划在北京增设全球战略研发中心 [5] 从产品创新到生态构建 - 中国健康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6万亿元,老龄化与慢病管理是挑战,保诚集团试点“康养服务网络APP”并计划推广至内地 [7] - 罗氏集团全产业链布局推动癌症治疗药物可及性提升,强调高性价比医疗方案是减轻社会负担的关键 [7] - 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居民健康需求分层化,老龄化与慢性病管理需求催生庞大银发经济市场 [7] - 中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仅6%,远低于发达国家15%的水平,供需失衡表现为医护人员短缺与新药研发滞后 [8]
中国医药(600056) - 关于子公司获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2025-03-24 16:3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天方药业收到非布司他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1] - 公司在非布司他研发项目上累计投入约489万元[2] 未来展望 - 获批实现公司原料药自主可控且产品可对外销售[4] - 获批进一步夯实公司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战略[4] - 获批为公司后续产品开展原料药申报积累经验[4] 其他信息 - 非布司他包装规格为15kg/袋[1] - 国内非布司他原料药共有登记号42个,31个状态为"A"[3] - 天方药业已取得非布司他片药品注册证书[4]
中国医药(600056) - 关于公司监事退休离任的公告
2025-03-11 18:15
人事变动 - 公司监事吴越因法定退休申请辞去监事职务[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吴越未持有公司股票[1] - 吴越辞职函自送达监事会时生效[1]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3月12日[2]
中国医药(600056) - 关于子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公告
2025-03-10 17:4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子公司天方药业氨甲环酸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1] - 氨甲环酸注射液规格为5ml:0.25g[1] - 该药品项目累计投入约382万元[3] 业绩总结 - 该药品2023年国内公立医院及公立基层医疗终端销售额约为5.88亿元[3] - 该药品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约为2.13亿元[3] - 公司该药品2024年未销售[3] 未来展望 - 通过一致性评价利于扩大药品市场份额并积累经验[4]
中国医药:氨甲环酸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证券时报网· 2025-03-10 17:4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医药全资子公司天方药业的氨甲环酸注射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1] 分组1 - 中国医药3月10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天方药业收到氨甲环酸注射液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 [1] - 氨甲环酸注射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1] - 氨甲环酸注射液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 [1]
中国医药(600056) - 关于子公司获得药品注册批件的公告
2025-03-03 18:15
新产品 - 子公司天方药业获50mg和100mg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药品注册证书》[1] 业绩数据 - 该药品2023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约7.8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约8.77亿元[3] 研发投入 - 截至公告披露日,该药品累计投入约483万元[3] 市场情况 - 国内除天方药业外有19家生产企业获该药品批件[3] 未来展望 - 获注册证书利于丰富产品线和积累经验,但销售可能不达预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