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600056)

搜索文档
中国医药:子公司天方药业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新浪财经· 2025-08-25 16:40
公司动态 - 子公司天方药业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1] - 该药品主要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治疗 [1] - 原研厂家为拜耳 [1] 市场竞争 - 国内已有20家企业通过或视同通过该药品一致性评价 [1] 市场规模 - 2024年该药品国内公立医院及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年销售额约为28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约为8亿元 [1]
中国医药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6:00
行业规模与创新实力 - 中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创新药在研数目达全球30%左右 [1]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4年前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 产品审批与临床需求 - 优化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程序 加快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品上市速度 [1] - "十四五"以来批准儿童药品387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 有效满足重点人群用药需求 [1] 质量监管与安全控制 - 聚焦疫苗和血液制品等重点产品 实现药品安全风险排查研判处置常态化 [2]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 化妆品2万余批次 [2] - 对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100%全覆盖 [2] 国际合作与产业开放 - 支持企业全球同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 缩短药品全球上市周期 [2] - 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将原研药品和高端医疗装备引进境内生产 [2] - 拓展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出证范围 支持中国药品"走出去" [2]
医药商业板块8月21日涨0.27%,国发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7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0
板块整体表现 - 医药商业板块当日上涨0.27% 领先上证指数涨幅0.13%和深证成指跌幅0.06%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涨幅最高为国发股份1.91% 另有10只个股下跌 跌幅最大为华人健康2.23% [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77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600.4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93亿元 [2] 个股价格表现 - 国发股份领涨板块 收盘价6.41元 涨幅1.91% 成交31.56万手 成交额2.02亿元 [1] - 南京医药涨幅1.70% 收盘价5.39元 成交18.10万手 成交额9697.35万元 [1] - 上海医药上涨0.95% 收盘价19.20元 成交17.36万手 成交额3.33亿元 [1] - 华人健康跌幅最大 下跌2.23% 收盘价14.93元 成交11.90万手 成交额1.79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南京医药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681.35万元 主力净占比17.34% [3] - 益丰药房主力净流入1549.02万元 占比7.19% 但游资净流出2362.86万元 [3] - 柳药集团主力净流入959.97万元 占比7.68% 游资净流出446.98万元 [3] - 开开实业主力净流入939.49万元 占比9.18% 游资净流出315.50万元 [3]
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商业模式 医药流通模式随着产业需求不断丰富
前瞻网· 2025-08-20 18:03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国药控股(01099 HK) 上海医药(601607 SH) 华润医药(03320 HK) 九州通(600998 SH) 南京医药(600713 SH) 华东医药(000963 SZ) 英特集团(000411 SZ) 是医药流通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 [1] 行业商业模式分类 - 医药流通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 专门从事医药商品经营活动 主要负责药品在市场上的流通 [1] -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可分为批发模式 零售模式 各类新型流通模式三类 [1] 批发模式 - 批发模式即分销模式 批量将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给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最后环节 包括医疗机构 零售药店 基层医疗机构等或下游分销商 [4] - 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可进一步区分 其中第三终端受互联网医院青睐 [4] 零售模式 - 零售模式是指零售药店从医药制造企业或其他医药流通企业购进医药产品后 将其销售给个人消费者以赚取进销差价的模式 [7] - 相较于批发模式 零售模式的规模更小 但毛利率更高 [7] 互联网医药新零售模式 - 互联网医药新零售模式主要是指各类互联网医院及医药电商 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诊疗及药品销售 [9] - 包括B2B B2C O2O等模式 [9] 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 - "十四五"时期 药品流通行业需构建现代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新体系 完善行业标准着重提升网络化 规模化 专业化水平使医药物流网络布局更加合理仓储运输全过程信息可追溯 配送更加安全 [12] - 可为医药企业节约重大初期投入 保温箱 蓄冷剂等不需要自行购买 物流公司可以提供 企业无需考虑运作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12] - 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可以解决运输中温度链断掉的难题 即使有品种多样性 少量性和发货地的零散性等特点 冷链物流公司也可以充分整合资源 采取多式联运以发挥第三方冷链物流的优势 [12] - 减少药品损失和退货过程中的逆向物流成本 通过全程冷链温度自动记录 跟踪和上传 可以实现GPS的精确定位 随时掌握运输车辆信息 同时拥有专业物流信息管理平台 EDI电子数据交换中心 与监管部门及委托方同步交换数据 对发生质量缺陷的产品可以通过标签追溯自动查询 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召回或销毁过期药品及不及格药品 大大降低药品的不合格率 保证药品质量 [12] - 实现医药物流供应链的优化 供货商将产品集中在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再集中装车配送到各需求方 第三方冷链物流通过先进的信息一体化管理 根据医药企业的物流订单 按量 按段拆分合并形成作业单 为其提供合理的运输工具 便利的联合运输等 从而优化医药供应链的流通效率 [12]
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商业模式 医药流通模式随着产业需求不断丰富【组图】
前瞻网· 2025-08-20 17:15
医药流通行业商业模式 -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分为批发模式、零售模式和各类新型流通模式三类 [1] - 批发模式毛利率较低 包括纯销、快批和调拨等子类 [1] - 零售模式毛利率较高 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是药品流通最终环节 [1] 批发模式细分 - 批发模式根据销售对象分为医院直销、商业调拨和第三终端三类 [3] - 第三终端因渠道下沉和分散特点 成为互联网医药企业重点布局市场 [3] - 批发模式批量销售药品医疗器械给医疗机构、零售药店或下游分销商 [3] 零售模式特征 - 零售药店通过进销差价盈利 规模较小但毛利率高于批发模式 [4] - 零售模式分为单店模式及连锁模式 连锁模式包含直营和加盟两种经营模式 [4] 互联网医药零售 - 互联网医药新零售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诊疗及药品销售 [6] - 具体模式包括B2B、B2C、O2O等多种形式 [6] 第三方冷链物流优势 - 第三方冷链物流可为医药企业节约大量前期投入 无需自购保温箱蓄冷剂 [11] - 通过全程温度自动记录和GPS定位 减少药品损失和逆向物流成本 [11] - 通过集中配送和信息一体化管理 优化医药供应链流通效率 [11] 行业政策导向 - "十四五"期间要求构建现代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体系 提升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10] - 要求医药物流实现全过程信息可追溯 配送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10] - 第三方物流是对现有医药流通领域的有效补充 [10]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410.9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7:0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410.9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其中出口额241.0亿美元 同比增长5.0% 进口额169.9亿美元 同比下降3.9% 实现贸易顺差71.1亿美元 [1] 出口态势分析 - 除2月受节日因素影响外 其余月份出口均保持增长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4-6月对美出口同比负增长 其中4-5月降幅显著 6月环比回升 但上半年对美出口51.67亿美元仍同比下降4.41% 非美市场需求普遍旺盛 [2] 出口结构升级 - 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出口额112.3亿美元 同比增长8.2% 治疗用呼吸器具/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大幅增长 [4] - 一次性耗材出口额52.7亿美元 同比增长8.0% 橡胶手套/血管支架等产品增长明显 [4] - 保健康复用品出口额46.8亿美元 同比下降1.5% 主要因按摩器具受关税影响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出口价格下滑6.0% [4] - 医用敷料出口额20.2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高端敷料对欧美市场保持高增长 [5] - 口腔设备与材料出口额9.0亿美元 同比增长9.6% 实现量价双升 [5] 市场多元化进展 - 前十大伙伴国出口额占比超50% 美国仍以21.44%份额居首但同比下降4.41% 市场份额收缩2.26个百分点 [8][9] - 对欧盟出口47.1亿美元 同比增长11.2% 德国(+12.58%)英国(+16.23%)等多数国家正增长 闪烁摄影装置对欧盟出口增长15倍 [8][9][10] - 对东盟出口2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越南(+4.5%)泰国(+16.6%)菲律宾(+8.7%)表现突出 [11] - 对拉美出口20.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8% 巴西(+13.9%)及多国实现两位数增长 [13] - 对中东出口9.5亿美元 同比增长7.3% 沙特(+13.9%)等国家增幅显著 [15] - 对中亚出口3.8亿美元 同比增长16.4% 哈萨克斯坦(+15.9%)为主要推动力 [18] 进口替代深化 - 进口额连续三年负增长 同比下降5.7% 体外诊断试剂进口下降19.4% 彩色超声波诊断仪进口缩减5.7% X射线装备进口骤降30.6% [19][20] - 美国/德国/日本三大进口来源国合计占比49.6%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自三国进口降幅均高于整体水平 [21] - 仅墨西哥和法国进口额同比增长 东南亚与南美地区进口增速明显 反映全球产业链多极化重构 [21] 技术创新与全球化战略 - 上半年4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国产占比83.3% 在心脏电生理/神经介入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23] - 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款5.0T人体全身磁共振并通过FDA/CE认证 恒瑞医疗攻克ECMO膜肺材料全产业链替代 [23] - 头部企业通过全球备件枢纽(联影7大区域枢纽)/远程手术技术输出(微创机器人)/数字化服务(迈瑞医疗)构建全球化生态 [23]
中国医药创新引全球关注 建信基金打造浮动费率医疗创新基金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16:31
行业趋势 - A股大盘突破3700点 医疗行业涨势强劲 [1] - 中国医药创新能力在全球形成显著竞争力 完成从模仿创新到源头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1] - 中国原创新药临床数据亮相国际顶级学术会议 对外授权数量持续攀升 [1]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医保集采中选规则持续优化 [1] 政策支持 - 审批流程持续优化与支付体系逐步完善 为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 - 政策端转暖与企业盈利改善 行业迎来较好配置时机 [1] 产品特性 - 建信医疗创新基金聚焦医疗领域创新主题投资 采取A+H双市场布局 [2] - 股票仓位配置80%-95% 重点关注创新药物及产业链、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技术、创新医疗服务 [2] - 采用浮动费率机制 按持有期限与年化收益率分三档收取管理费:基准档1.2%/年、升档1.5%/年、降档0.6%/年 [2] 投资策略 - 优先选择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格局清晰、疗效具有颠覆性突破的创新药品种 [2] - 将对外授权潜在概率与金额纳入重要考量因素 兼顾评估企业研发平台实力与市场销售能力 [2]
中国医药(600056) - 2025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8-19 19:46
制度修订 - 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等多项制度,删除监事会相关内容[6][8][10][15] - 修订《对外担保管理制度》,完善担保事项条款[18] 人事提名 - 提名44岁的孙卓女士为公司董事候选人[21] 审议情况 - 议案一、二、三、五、六、七经第九届董事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6][8][10][15][18][21] - 议案四经第九届监事会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12]
广药白云山2025年中期业绩稳健增长 彰显中国医药产业全球竞争力
搜狐财经· 2025-08-17 13:5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8.35亿元,同比增长1.93%,归母净利润25.16亿元 [1] - 第二季度收入193.61亿元,同比增长6.99%,归母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8% [1] - 大健康业务主营收入增长7.42%至70.23亿元,成为业绩增长重要动力 [1] - 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凸显经营韧性 [1] 股东回报 - 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总额约6.5亿元 [1] - 过去五年平均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达45.87% [1] 科技创新 - 上半年获得药品注册批件15项,荣获多项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2] - 采芝林药业牵头建设的「广东创新中药制剂转化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中试平台 [2] - 广药集团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平台,聚焦「细胞基因治疗」和「AI+制药」 [4] 产业布局 - 与东江实验室、厦门稀土研究所合作进入核药产业新领域 [4] - 成功收购采善堂,旗下「中华老字号」数量增至13个 [6] - 投资布局疫苗、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 [6] 数字化转型 - 与华为合作推进智能制造与供应链升级 [4] - 建成中药材智慧溯源系统、智慧药房、智慧物流中心 [4] - 智慧物流中心采用AGV和自动化物流传输系统 [6] 国际化进展 - 产品进入美国、澳洲、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8] - 星群夏桑菊颗粒、何济公跌打膏、潘高寿蛇胆川贝液等传统名药在海外获得认可 [8] - 王老吉进入Costco等全球零售渠道,覆盖逾100个国家和地区 [11] - 母公司广药集团连续第五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459位 [6] 行业地位 - 广药集团是制药分行业中唯一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 [6] - 业绩表现与战略调整反映出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上升态势 [11]
建银国际:中国医药股估值虽高仍审慎乐观 予百济神州等“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14 17:36
行业整体表现与驱动因素 - 港股生物科技股份2025年初至今平均上涨137% 受惠于创新药授权交易的现金回赠以及不受美国关税影响 [1] - 行业近期出现回调 因部分大型生物科技公司2025年上半年药品销售额差于预期 包括和黄医药(00013) [1] - 市场担忧特朗普计划分阶段征收药品关税 可能在一年半内达到150% 最终上升至250% [1] 公司业绩与评级 - 百济神州(06160)目标价230港元 评级跑赢大市 上半年业绩强势 在美国关税影响下提高2025年毛利率指引 首次实现现金流 [1] - 康方生物(09926)评级跑赢大市 预计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盈利2300万元人民币 受益于药物AK104和AK112收入增长 [1] - 信达生物(01801)目标价上调10%至110港元 评级跑赢大市 对达到全年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7%的预测非常有信心 [1] 行业发展趋势 - 持续关注中国创新药授权许可交易 [2] - 高价创新药将获得更多补贴 可能驱动销售量增长 涉及科济药业-B(02171)、复星医药(02196)、药明巨诺-B(02126)及科伦博泰生物-B(06990)等企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