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600118)
搜索文档
A股异动丨商业航天股集体走强,航天智装、航天科技等涨停,中国明年发射4艘飞船
格隆汇APP· 2025-11-03 13:47
市场表现 - A股商业航天板块集体走强,航天智装20CM涨停,万隆光电涨16%,上大股份涨超10% [1] - 航天科技与上海港湾10CM涨停,富士达、霍莱沃涨超7%,上海沪工涨超6% [1] - 西测测试与金利华电涨超5% [1] - 航天智装单日涨幅达19.98%,总市值176亿,年初至今涨幅89.65% [2] - 万隆光电单日涨幅16.06%,总市值24.73亿,年初至今涨幅39.19% [2] - 航天科技单日涨幅10.02%,总市值167亿,年初至今涨幅91.25% [2] 行业催化剂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明年将组织4次飞行任务,包括发射天舟10号货运飞船、神舟22号及23号载人飞船,以及梦舟1号载人飞船 [1] - 神舟22号及神舟23号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均由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 [1] - 神舟22号任务中,1名航天员将开展1年以上长期驻留试验 [1] - 办公室已启动4次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 [1] 相关公司表现 - 上海沪工单日涨幅6.94%,总市值76.48亿,年初至今涨幅41.80% [2] - 中国卫星单日涨幅4.89%,总市值533亿,年初至今涨幅65.11% [2] - 航天长峰单日涨幅4.04%,总市值74.87亿,年初至今涨幅24.07% [2] - 超捷股份单日涨幅3.75%,总市值68.29亿,年初至今涨幅74.13% [2]
总指挥为你讲述神舟飞天20年的技术跃迁
央视网· 2025-11-01 18:48
技术效率提升 - 测控通信技术进步实现数据共享与远程调度 工作岗位明显精简 [5] - 自动化测试和远程测试实现机器自动发令与自动判读 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7] - 单艘飞船发射场测发周期从56天缩短至为两条船准备总共仅需45天 效率显著提升 [7] 飞船性能跨越 - 交会对接时间从两天缩短至3.5小时 返回时间从一天左右缩短至约5小时 速度更快 [9][12] - 货物上行能力提升20% 下行能力为以前两倍 载货空间为以前三倍 有效支持科学实验样品下行 [14] - 具备与空间站所有对接口交会对接的能力 并拥有地面应急救援待命能力 飞行能力更强 [14] 生产与研发能力 - 飞船生产从一到两年研制一艘 发展到具备一年执行两次发射的批量生产能力 [12] - 神舟飞船经过近30年打磨 被评价为非常可靠 [20] - 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正在研发中 其功能将更加强大 [20]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天宫”空间站
央广网· 2025-11-01 12:48
发射任务与快速对接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31日23时44分成功发射,飞船与火箭在约10分钟后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1] - 飞船入轨后于11月1日凌晨3时22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 [1] - 3.5小时快速对接能力形成后,发射窗口期扩展至一年365天,并减少了中途轨道修正次数,提升了任务执行的快捷性和可靠性 [2] 在轨任务与科研活动 -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验与应用 [2] - 航天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以及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任务 [2] 任务状态与后续准备 - 神舟二十一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发射流程顺利,各系统配合默契 [1] - 执行应急待命任务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火箭已完成技术区的测试和待命状态设置 [2] - 此次任务标志着我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3]
航天装备板块10月31日跌2.64%,中国卫星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9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31 16:48
证券之星消息,10月31日航天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64%,中国卫星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954.79,下跌0.81%。深证成指报收于13378.21,下跌1.14%。航天装备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688282 | 理工导航 | 53.17 | 0.19% | 1.40万 | 7559.13万 | | 688523 | 航天坏宇 | 25.04 | -0.28% | 6.38万 | 1.61亿 | | 002829 | 星网宇达 | 26.98 | -1.24% | 15.47万 | 4.24亿 | | 300722 | 新余国科 | 31.79 | -1.58% | 1 5.25万 | 1.68亿 | | 601698 | 中国 通 | 21.69 | -2.39% | 49.38万 | 10.78亿 | | 600879 | 航天电子 | 10.98 | -2.75% | 79.38万 | 8.82 (Z | | 003009 | ...
中国卫星股价跌5.12%,华宝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53万股浮亏损失14.8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22
10月31日,中国卫星跌5.12%,截至发稿,报42.27元/股,成交29.82亿元,换手率5.82%,总市值499.84 亿元。 华宝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159231)成立日期2025年4月18日,最新规模1.02亿。成立以来收益 19.88%。 华宝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159231)基金经理为张放、曹旭辰。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数据显示,华宝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中国卫星。华宝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159231)三季度持有股 数6.53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2.36%,位居第十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亏损失约14.89万元。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截至发稿,张放累计任职时间4年277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6.6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68.37%,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23.7%。 资料显示,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1号神舟科技大厦12层,成立 日期1997年8月21日, ...
多只航天装备股三季度业绩呈明显改善态势 中国卫星应收账款增逾九成
新华财经· 2025-10-31 10:44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航天装备行业第三季度业绩明显改善,行业拐点渐现 [1] - 多家航天装备公司三季度业绩呈改善态势,包括星网宇达、航天电子、新余国科 [3] 中国卫通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52%至6.32亿元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44%至1.0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86%至1.02亿元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0.58%,较上半年55.59%的降幅显著收窄 [1] - 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2.73%,较上半年17.38%的降幅显著收窄 [1] 中国卫星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7.31%至17.82亿元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4.92%至4530.29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7.46%至4131.15万元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0.48%和122.87%,由上年同期的亏损转为盈利 [1][2] - 业绩增长原因为部分卫星系统研制项目完成合同履约节点确认收入,以及宇航部组件、地面系统集成等业务订单同比增长 [2] - 截至三季度末应收账款同比增长90.26%至38.33亿元,应付账款同比增长23.88%至37.75亿元 [2] 其他公司业绩表现 - 星网宇达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84%至1.1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16.08%至5427.83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87.29万元,同比增长636.53% [3] - 航天电子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7.97%至30.1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93%至1993.33万元 [3] - 新余国科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减少1.69%至9722.31万元,净利润同比减少1.04%至2183.45万元,但较前两个季度降幅(第二季度营收降21.28%,第一季度营收降32.13%)显著收窄 [3]
中国卫星的前世今生:营收31.02亿行业排名第二,净利润10.69万行业第六
新浪财经· 2025-10-30 18:35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21日,并于1997年9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位于北京市 [1] - 公司是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产业龙头,核心业务涵盖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拥有整星及地面配套系统一体化出口能力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天装备Ⅱ-航天装备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中字头、空间站、MSCI中国、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1.0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二,行业平均收入为18.99亿元,行业中位数为3.74亿元,行业第一名航天电子营收为88.3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收入为12.81亿元,占比97.01%,其他业务收入2263.77万元占比1.71%,租赁收入1687.9万元占比1.2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0.69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六,行业平均净利润为7807.62万元,行业中位数为4099.76万元,行业第一名中国卫通净利润为3.35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3.53%,高于去年同期的40.05%,且高于行业平均的31.57%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9.62%,低于去年同期的18.67%,也低于行业平均的27.92%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4] - 董事长李大明,1981年3月出生,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23年2月起兼任公司董事长 [4] - 总裁朱楠,1978年6月出生,博士研究生,研究员,2024年薪酬为86万元,较2023年的85万元增加1万元 [4]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6.05万户,较上期增加27.12%,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7366.34股,较上期减少21.33%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持股1329.4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94.01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860.69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5.40万股 [5] - 国泰中证军工ETF持股574.8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11.46万股,广发中证军工ETF持股317.96万股,为新进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诺安成长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机构观点与展望 - 中金公司指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第三季度业绩大幅改善,主要系部分卫星系统研制项目完成合同履约进度节点验收确认收入,业务订单同比增长 [6] - 规模效应带动费用率改善,积极出海推动结构优化,航天强国牵引产业发展,作为天地一体化龙头有望深度受益 [6] - 中金公司维持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42.16元不变,预计公司2025、2026年EPS分别为0.06元、0.11元,CAGR为114.5% [6]
低空经济板块10月30日跌1.38%,长盈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2.3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30 17:01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30日低空经济板块整体下跌1.38%,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73%,深证成指下跌1.16%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显著,部分个股如鹏辉能源录得20%的涨停,而长盈通领跌,跌幅为7.93% [1][2] 领涨个股表现 - 鹏辉能源涨幅最大,达20.00%,收盘价48.59元,成交量为56.35万手,成交额为27.06亿元 [1] - 信安世纪涨幅10.29%,收盘价16.93元,成交量42.25万手,成交额6.93亿元 [1] - 广哈通信涨幅8.06%,收盘价23.32元,成交量25.22万手,成交额5.90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长盈通跌幅最大,为7.93%,收盘价39.36元,成交量5.23万手,成交额2.10亿元 [2] - 神开股份跌幅6.33%,收盘价12.42元,成交量94.35万手 [2] - 风华高科跌幅6.11%,收盘价16.59元,成交量77.57万手,成交额13.03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低空经济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净流出金额达52.35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0.4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1.95亿元 [2] - 鹏辉能源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4.08亿元,主力净占比15.07% [3] - 中国卫星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54亿元,主力净占比7.27% [3]
航天装备板块10月30日跌0.41%,理工导航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4078.2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30 16:35
板块整体表现 - 航天装备板块在10月30日整体下跌0.41%,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73%)和深证成指(下跌1.16%)[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中国卫星逆势上涨4.82%,而理工导航领跌,跌幅达11.39%[1]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入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入4078.2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19亿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6亿元[1]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中国卫星收盘价为44.55元,涨幅4.82%,成交量为111.21万手,成交额为48.76亿元[1] - 航天电子成交量最大,为138.50万手,但股价下跌4.48%,收盘价为11.29元[1] - 理工导航跌幅最深,为11.39%,收盘价为53.07元,成交量为3.04万手[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卫星获得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3.54亿元,主力净占比达7.27%,但散户资金净流出3.91亿元[2] - 航天电子遭遇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1.50亿元,主力净占比为-9.58%[2] - 中国卫通虽然股价微跌0.40%,但游资资金净流入6211.40万元,游资净占比为3.66%[2] - 星网宇达散户资金净流入5497.08万元,散户净占比高达12.40%,但主力和游资均为净流出[2]
商业航天系列二:大时代的序章,卫星互联网新机遇-国泰海通
搜狐财经· 2025-10-30 12:45
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9月,全球在轨卫星数量为15,621颗,其中美国拥有10,490颗,占比67.15%,而中国仅有951颗,数量差距超过十倍[1][11] - 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已部署超过10,000颗在轨卫星,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00万活跃用户,商业模式实现闭环[1][6] - 中国正加速追赶,GW星座和千帆星座规划卫星发射总量超过25,000颗,2024年卫星发射量达到188颗,进入密集组网期[1][12] 低轨通信卫星技术趋势 - 低轨卫星已成为行业主流,占全球在轨卫星总量的89%,其中通信类卫星占比73%,其优势在于低时延、高带宽和可控成本[1][17] - 低轨高通量卫星采用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系统容量较传统卫星提升数十倍,平均传输速率已接近4G水平[1][52]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加速落地,苹果、华为等厂商已在高端机型部署相关功能,工信部规划到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规模超过千万[1][48]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将商业航天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激励措施,构建"中央+地方"协同政策体系[2][25] - 民营资本持续涌入,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超过22,000家,占行业企业总量的82.4%,成为产业发展核心动能[2][29] - 产业格局呈现"央企+民企"协同态势,中国卫星等传统力量与银河航天、长光卫星等新兴企业共同推进星座建设[2][30] 卫星制造降本与核心零部件机遇 - 星链单颗卫星制造成本已低于50万美元,中国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流程优化,卫星平台成本具备显著下降空间[2][9] - 核心零部件环节潜力巨大,相控阵天线及T/R组件保障通信质量,星间激光互联提升组网效率,霍尔电推进技术优化姿控性能[2][9] - 国内卫星工厂产能持续提升,海南卫星超级工厂设计年产能达1,000颗,多家工厂已建成投产[73][74] 频谱资源竞争与技术发展 - 低轨频谱资源遵循"先登先占"原则,SpaceX已通过申报获得34个频段使用权,计划部署42,622颗卫星,最晚需在2033年前完成部署[44][45] - 目前竞争主要集中在Ku和Ka频段,Q/V频段虽带宽更大但开发难度高,雨衰现象严重,部署周期较长[38][40] - 卫星互联网在偏远地区通信和航空机载领域优势显著,预计到2030年中国民航互联网业务客户规模将达到0.9亿人次[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