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600118)
搜索文档
A股五张图:指数就跟那“收费站”似的!
选股宝· 2025-10-24 18:32
市场行情概览 - 主要股指全线上涨,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0.71%、2.02%、3.57% [4] - 上证指数创下年内新高,创业板指大涨后也重回年内新高附近 [5] - 市场超3000股上涨,2200余股下跌,两市成交量小幅增长逼近2万亿元 [4] - 尽管指数大涨,但市场整体赚钱效应相对平平,主要由大票带动 [3][16] 存储板块 - 存储板块集体高开大涨,闪存、内存板块分别大涨8.25%、7.92% [8] - 多只个股涨停或大幅走强,包括普冉股份(20CM)、香农芯创(20CM)、德明利等 [3][8] - 板块大涨主要受两个因素催化:雷军在REDMI新品发布会上提及内存大幅涨价带来曝光度;美股存储股隔夜大涨,其中闪迪大涨超13.6%,近两月累计涨幅超200% [8] - 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在第四季度将其DRAM和NAND闪存价格上调最高达30% [8] 金融板块 - 金融板块上午表现相对疲软,但午后迎来脉冲式拉升 [12] - 拉升源于新华社发布消息,强调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12] - 指南针、新力金融、同花顺等个股明显拉升,券商板块最终收涨0.85% [12] 其他活跃题材 - 航天板块高开高走,受航天强国刺激,航天科技、航天智装(20CM)等多股涨停 [3] - 国产芯片大幅反弹,新相微、寒武纪、恒玄科技等集体大涨 [3] - CPO板块大幅走强,中际旭创涨超10%并刷新历史新高 [3] - 地下管网受消息刺激上午脉冲,青龙管业涨停 [3] 个股异动 - 时代出版尾盘直线拉板,市场挖掘其间接参股约1%的Remy APP开发公司,该APP宣称上架10分钟即超越微信拿下应用商城下载榜第一名 [15] - 锦富技术午后暴力拉升20CM涨停,公司午间互动回复显示,其控股子公司接到国内某知名机器人厂商的人形机器人制造产线订单,并与相关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聚焦智能机器人 [16]
航天强国开启新征程:商业航天迎来黄金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8:08
政策信号与战略定位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首次将"航天强国"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并列表述,释放出航天产业战略地位被抬升的信号 [1] - 相比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新增"航天强国"表述,市场反应积极,10月24日商业航天概念股高开,通易航天、航天智装等十余只个股涨停,航天环宇、中天火箭等涨幅超15% [1] - 2024年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及商业航天,将其定位为新增长引擎,并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意味着航天产业发展从探索期迈入成长期 [2] 市场前景与产业规模 - 市场普遍预计,随着"十五五"规划临近,商业航天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重构 [2] - 参考SpaceX估值约2100亿美元,并结合主要运营商的星座组网计划,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 [3] - 赛迪研究院报告认为,中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将快速发展,并有望在"十五五"末或"十六五"时期迎来成熟期 [3] - 上海提出到2025年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形成"箭星网端"格局 [2] 技术进展与发射动态 - 2024年中国完成68次轨道发射,2025年上半年完成35次火箭发射任务,下半年卫星组网频率进一步加快 [4] - 9月24日,吉利星座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在轨卫星达64颗,完成一期组网部署,成为我国首个完成组网并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 [4] - 10月11日,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4] - 10月17日,长征六号甲成功发射千帆极轨18组卫星,千帆星座在轨卫星已达108颗 [4] - 10月23日,长征五号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今年以来该系列卫星已成功发射六批次,为6G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积累数据 [5] 火箭技术突破与成本降低 - 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多型可回收或部分可回收大推力液体火箭有望陆续首飞,包括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双曲线三号等 [5] - 10月18日至20日,朱雀三号遥一火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后续将开展垂直状态操作演练,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做准备 [5] - 蓝箭航天CEO预测,未来3年内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发射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 [6] 资本市场与融资活动 - 今年以来天兵科技、深蓝航天、星际荣耀、东方空间等完成新一轮融资,卫星企业垣信卫星启动50-60亿元新一轮融资,微纳星空启动IPO辅导 [7] - 10月17日,天兵科技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10月23日,星河动力完成IPO辅导备案 [7] - 目前共有8家商业航天企业进行IPO辅导备案,涵盖火箭领域的星际荣耀、蓝箭航天等6家企业,以及卫星领域的微纳星空、屹信航天2家企业 [7]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流入榜:中国卫星、菲利华等净流入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8:00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0月24日上涨0.71%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16个行业上涨,通信和电子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4.73%和4.72% [1] - 石油石化和煤炭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为1.36%和1.29%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219.58亿元 [1] - 11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223.92亿元,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37.07亿元 [1] - 20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24.85亿元,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出17.53亿元 [1] 国防军工行业整体情况 - 国防军工行业上涨2.34%,位居当日涨幅榜第三 [1][2]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31.45亿元 [2] - 行业138只个股中有131只上涨,4只涨停,7只下跌 [2] - 91只个股资金净流入,9只个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2]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流入个股 - 中国卫星资金净流入居首达6.83亿元,股价涨停 [2] - 菲利华资金净流入4.49亿元,长城军资金净流入2.41亿元 [2] - 资金净流入超亿元的个股还包括中国卫通、景嘉微、航天长峰等 [2]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流出个股 - 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的个股有12只 [2] - 航新科技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达9556.26万元,股价下跌2.46% [3] - 航天电子和智明达资金净流出分别为3843.50万元和2260.13万元 [3]
低空经济板块10月24日涨2.05%,鹏辉能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5.1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24 16:59
板块整体表现 - 低空经济板块在当日整体上涨2.05%,表现优于大盘,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71%,深证成指上涨2.02%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领涨股鹏辉能源单日涨幅达12.19%,而领跌股华建集团单日跌幅为10.01% [1][2] - 从资金流向看,板块整体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5.19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9.26亿元和5.93亿元 [2] 领涨个股分析 - 鹏辉能源领涨板块,收盘价38.39元,涨幅12.19%,成交量为67.50万手,成交额为25.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2亿元,占比6.81% [1][3] - 中国卫星和航天长峰均以涨停收盘,涨幅均为10.01%,中国卫星主力资金净流入6.26亿元,占比高达29.74% [1][3] - 风华高科涨幅9.98%,主力资金净流入3.47亿元,占其成交额的17.41% [1][3] 领跌个股分析 - 华建集团领跌板块,单日下跌10.01%,收盘价29.84元,成交量为18.74万手,成交额为5.59亿元 [2] - 恒天海龙和设研院跌幅分别为7.75%和5.89%,恒天海龙成交量为57.67万手 [2] - 深城交下跌4.53%,成交额为5.50亿元 [2] 资金流向明细 - 中国卫星是主力资金净流入额最高的个股,达6.26亿元,净流入占比29.74% [3] - 数字政通的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比最高,为19.53%,净流入额为1.21亿元 [3] - 航天长峰主力资金净流入9201.72万元,占比27.88%,但游资净流出5425.49万元,占比16.44% [3]
10月24日主题复盘 | 存储板块携手航天爆发,AI、国产芯片产业链全线反弹
选股宝· 2025-10-24 16:42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走强,沪指刷新年内新高,创业板指涨幅超过3% [1] - 沪深京三市超过3000只个股上涨,市场成交金额接近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超过3000亿元 [1] - 存储芯片、CPO、PCB等算力硬件股以及商业航天概念表现强势,而煤炭、燃气板块出现调整 [1] 存储芯片行业 - 存储概念板块爆发,多只股票涨停,包括大为股份、普冉股份、德明利、香农芯创等 [4] - 美股存储公司隔夜大幅上涨,闪迪涨幅超过13%,美光、西部数据涨幅超过4% [4] - 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在第四季度将DRAM和NAND闪存价格上调最高达30%,新的价格体系已传导至客户,标志着内存价格上涨周期正式开启 [4] - AI推理应用推升实时存取和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促使HDD与SSD供应商积极扩大供给大容量存储产品 [5] - 全球主要HDD制造商近年未规划扩大产线,导致NL HDD交期从数周急剧延长至52周以上,加速扩大CSP的储存缺口 [5] - Server DRAM因CSP建置动能回温,DDR5产品需求持续增强,预计2026年CSP的DRAM采购需求将大幅成长 [6] - HBM需求持续扩张,Yole Group预测HBM市场在2030年前将保持33%的年复合增长率,届时其营收将超过DRAM市场总营收的50% [6] 商业航天行业 - 航天板块爆发,航天科技、航天智装、上海沪工、中国卫星等多股涨停 [7]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这是“航天强国”首次写入公报 [8] - 我国已进入“十四五”后期,伴随“航天强国”进入建设落地阶段,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 [10] - 以导弹与智能弹药为代表的国防安全建设以及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10] 国产芯片行业 - 国产芯片概念反弹,盈新发展5连板,大豪科技、汇顶科技等涨停,寒武纪大涨9% [11] - 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1] - 科技创新强调“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战略目标由“追赶”迈向“领先” [13] - AI数据中心推升存储器需求,直接拉动设备需求,同时国产替代持续深化带来增长空间 [13] 其他活跃板块 - AI产业链集体反弹,光模块公司中际旭创再创新高,涨幅超过10%,PCB板块多股涨停 [1][13] - 苹果产业链、固态电池板块表现活跃 [13] - 医药、煤炭、深地经济等板块跌幅居前 [13]
十五五规划定调,关注航天强国方向,航空航天ETF(159227)迎投资风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6:33
市场表现 - 10月24日午后A股三大指数继续上扬,军工板块高开走强,截至13点33分,航空航天ETF(159227)涨幅达2.14%,成交额为2.2亿元 [1] - 航空航天ETF持仓股中国卫星涨停,振华风光、上海瀚讯、长城军工、航天电子、华力创通、天奥电子、光启技术等股跟涨 [1] - 航空航天ETF最新规模超过13亿元,其涨幅与成交额均稳居同类产品第一 [1] 政策驱动因素 - 10月23日晚四中全会公报正式发布,科技被定位为国家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并首次将“航天强国”纳入建设目标 [1] - 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中航证券分析认为,“航天强国”进入建设落地阶段,预计将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向该产业倾斜更多资源 [1] 产业发展重点 - 以导弹与智能弹药为代表的国防安全建设,以及以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被视作“航天强国”战略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其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 [2] - 该指数成分股精选军工领域头部企业,业务范围涵盖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2]
航天装备板块10月24日涨6.66%,航天环宇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4 16:29
板块整体表现 - 航天装备板块在10月24日大幅上涨6.6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上涨0.71%)和深证成指(上涨2.02%)[1] - 板块内个股普涨,领涨股航天环宇单日涨幅达11.88%[1] - 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93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4.33亿元和4.6亿元[1] 领涨个股表现 - 航天环宇收盘价为24.95元,成交量24.81万手,成交额6.44亿元,涨幅11.88%为板块最高[1] - 中国卫星涨停,涨幅10.01%,收盘价39.12元,成交54.41万手,成交额21.06亿元[1] - 中天火箭同样涨停,涨幅10.00%,收盘价52.69元,成交6.04万手,成交额3.13亿元[1] 个股资金流向 - 中国卫星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26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29.74%,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3.33亿元和2.93亿元[2] - 中国卫通和航天环宇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6亿元和1.05亿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4.97%和16.28%[2] - 航天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出4752.80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入5607.56万元[2]
突发利好!直线拉升!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16:1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天震荡上涨,沪指涨0.71%刷新年内新高,深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 [2] 存储芯片板块 - 存储芯片板块大幅上涨,普冉股份、香农芯创等多股涨停 [3] - 科翔股份、普冉股份、香农芯创、航天智装等公司股价涨停,涨幅达20% [4] - 恒烁股份涨18.08%,神工股份涨17.34%,江波龙涨16.73% [4] CPO与PCB等算力硬件板块 - CPO、PCB等算力硬件股拉升,生益电子等涨停,中际旭创涨超12%创新高 [5] - 生益电子股价涨停,涨幅19.99%,中际旭创涨12.05%至494元 [6] - 长川科技涨11.36%,方正科技、环旭电子、广合科技等公司股价涨停 [6] 商业航天概念板块 - 商业航天概念股表现强势,中国卫星、上海沪工等涨停 [7] - 航天智装涨19.98%,西测测试涨16.34%,开普云涨13.96% [8] - 航天环宇涨11.88%,达华智能涨10.12%,中国卫星涨10.01% [8] 下跌板块 - 燃气板块普遍下跌,百川能源跌10.02%,国新能源跌9.76%,长春燃气跌7.61% [9] - 煤炭板块表现疲软,安泰集团跌10.03%,云煤能源跌9.92%,陕西黑猫跌9.85% [9] 安徽国资概念 - 安徽国资概念股午后局部异动,安徽建工直线拉升触及涨停 [10] - 消息面受《安徽省推进"大资产"统筹管理总体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推动 [10]
突发利好!直线拉升!
中国基金报· 2025-10-24 16:0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天震荡上涨,沪指涨0.71%并刷新年内新高,深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 [2] 存储芯片板块 - 存储芯片板块大幅上涨,普冉股份、香农芯创等多只股票涨停 [3] - 普冉股份涨幅达20.00%,现价142.87元;香农芯创涨幅达20.00%,现价127.57元;江波龙涨幅16.73%,现价222.00元 [5] CPO与PCB等算力硬件 - CPO、PCB等算力硬件股拉升,生益电子涨停,中际旭创涨幅12.05%,现价494.00元,创下新高 [5][6] - 生益电子涨幅19.99%,现价88.94元;广合科技、德明利涨幅均为10.00% [6] 商业航天概念股 - 商业航天概念股表现强势,中国卫星、上海沪工等股票涨停 [6] - 航天智装涨幅19.98%,现价19.76元;西测测试涨幅16.34%,现价59.45元;开普云涨幅13.96%,现价200.00元 [7] 下跌板块:煤炭与燃气 - 煤炭板块调整,安泰集团跌停,跌幅10.03%,现价2.87元;云煤能源跌幅9.92%,现价4.63元;陕西黑猫跌幅9.86%,现价4.12元 [9] - 燃气板块调整,百川能源跌停,跌幅10.02%,现价4.58元;国新能源跌幅9.76%,现价3.70元;长春燃气跌幅7.61%,现价6.56元 [8] 安徽国资概念 - 安徽国资概念股午后局部异动,安徽建工直线拉升触及涨停,建研设计、安凯客车、合百集团、三佳科技等跟涨 [10] - 消息面上,《安徽省推进"大资产"统筹管理总体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旨在通过制度构建、智慧平台、盘活模式和多维监管来提升国有"三资"统筹管理质效 [16]
A股收评:沪指创10年新高!科技股全线猛攻,芯片大爆发
格隆汇APP· 2025-10-24 15:5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沪指收涨0.71%报3950点,深证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科创50指数涨4.35% [1] - 全市场成交额1.9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309亿元,超过3000只个股上涨 [1] - 华金证券指出,长期视角下A股中长期慢牛趋势可能进一步稳固,短期可能延续震荡偏强的慢牛走势 [9][10] 领涨板块与个股 - 存储芯片和半导体板块爆发,佰维存储涨10.70%,拓荆科技涨10.55%,汇成股份涨10.01%,德明利涨10.00%,寒武纪涨9.01% [2][4][5] - 消费电子板块大涨,环旭电子和春秋电子涨停,和而泰涨8.22%,立讯精密涨6.27% [2][5] - 商业航天板块走强,航天环宇涨11.88%,中国卫星和中天火箭涨停 [2][6] - 通信设备板块涨5.51%,元件板块涨6.85%,半导体板块涨5.34% [3] 领跌板块与个股 - 煤炭板块回调,安泰集团跌停(-10.03%),云煤能源跌9.92%,陕西黑猫跌9.85%,辽宁能源跌9.51% [2][7] - 油气设服板块走弱,准油股份跌7.51%,贝肯能源跌5.88%,通源石油跌4.72% [2][8] - 股份制银行II板块跌0.49%,白酒II板块跌1.54%,炼化及贸易板块跌1.23% [3] 行业驱动因素 - 存储芯片行业受“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宣布芯片提价30%的消息驱动,摩根士丹利预测人工智能热潮下存储芯片行业将迎来“超级周期” [4] - 消费电子板块受苹果计划于2026年底推出AI眼镜产品以及iPhone 17需求强劲的消息提振,苹果将于10月30日发布财报 [5] - 商业航天板块受四中全会公报新增“航天强国”表述的推动,信达证券认为在政策与产业多重催化下,商业航天产业正进入提速发展阶段 [6] - 煤炭板块回调源于行业通过“查超产”形式展开反内卷,华源证券指出政策对供给端形成拐点式收缩作用 [7] - 油气板块走弱与国际能源署预计全球原油市场面临比预期更大的供应过剩有关,该机构预计今年全球原油供应将增长300万桶/日,明年增长240万桶/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