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600118)

搜索文档
中国卫星: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7:44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分配比例为A股每股0.01元人民币 [1] - 本次利润分配以公司总股本1,182,489,135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1,824,891.35元 [4] - 差异化分红送转不适用 [1] 实施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6日,除权(息)日和最后交易日均为2025年6月27日 [1] - 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标注 [1] 分配实施方式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 [2] -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 [2] - 控股股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现金红利由公司直接发放 [2] 税务处理细则 - 个人股东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1个月以内全额征税,1个月至1年减按50%征税 [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09元 [4] - 香港联交所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0.009元 [4]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需自行申报所得税,税前每股派发0.01元 [5] 决策程序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会议日期为2025年5月8日 [1] 咨询渠道 - 实施事项咨询部门为证券业务与法律事务部,联系电话010-68197793 [5]
中国卫星(600118) -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19 17:15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每股分配比例 A 股每股现金红利0.01元 证券代码:600118 证券简称:中国卫星 公告编号:临 2025-015 相关日期 | 股份类别 | 股权登记日 | 最后交易日 | 除权(息)日 | 现金红利发放日 | | --- | --- | --- | --- | --- | | A股 | 2025/6/26 | - | 2025/6/27 | 2025/6/27 | 差异化分红送转: 否 一、 通过分配方案的股东大会届次和日期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经公司2025 年 5 月 8 日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二、 分配方案 截至股权登记日下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 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体股东。 3. 分配方案: 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1,182,489,135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01元(含税),共计 ...
2瓦微光穿3.6万公里!中国卫星通信速度碾压星链5倍
金投网· 2025-06-18 14:55
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团队利用2瓦激光(相当于蜡烛亮度)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上实现1Gbps数据传输速度 是星链速度的五倍 [1] - 卫星激光下行链路面临大气湍流挑战 传统自适应光学(AO)和模式多样性接收(MDR)在强湍流条件下单独使用效果有限 [1] - 研究团队开发自适应光学-MDR协同技术 有效解决极低信号功率导致的通信质量下降问题 技术被描述为"突破性" [1] 技术创新细节 - 多平面转换器(MPLC)将光束分成8个基模通道 通过路径选择算法实时合并三个最强信号 [2] - 自适应光学+多模反射(MDR)组合相比单独使用AO 在关键信号可靠性阈值下实现显著增益 [2] - 新方法使可用信号概率从72%提升至91.1% 大幅降低传输误差 [3] 中国空间激光通信发展 - 2020年中国实践二十号卫星在地球静止轨道实现10Gbps激光下行链路 创世界纪录 [3] - 最新实验在丽江天文台进行 使用1.8米望远镜瞄准36705公里外卫星 望远镜配备357个微镜用于矫正激光束畸变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中文期刊《光学学报》 经过同行评议 [1]
瞭望 | 天问二号叩响中国小行星探测之门
新华社· 2025-06-09 19:32
天问二号任务概述 - 天问二号是中国首次实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主要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随后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1][2] - 任务设计周期长达10年,技术难度大且工程风险高 [1][2] - 2025年5月29日,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问二号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4] 发射阶段技术挑战 - 速度要求:火箭分离速度需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每秒11.2千米,远超地球轨道载荷要求的每秒7.9千米 [6][7] - 精度要求:入轨速度偏差不能超过1米,否则可能造成百万公里级差 [8] - 发射窗口:仅5月29日至31日连续3天,每天仅4分钟窗口期,需零窗口发射以节省燃料 [9] 火箭技术改进 - 采用长征三号乙火箭执行首次地球逃逸轨道发射,该火箭已完成108次发射,是我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单一型号火箭 [5] - 2020年实施运载能力与可靠性"双提升"工程后,长三乙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至5.55吨 [10] - 采用迭代制导技术和末速修正技术确保精确入轨,简化发射流程至3天共用一套程序 [10] - 测控系统进行全自动跟踪改造,借助AI算法提高跟踪性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11][12] - 采用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思路,实现年生产发射15发火箭的能力水平 [12] 探测器技术创新 - 创新性采用大面积圆形柔性太阳翼设计解决能源供给问题 [13] - 配置11台科学设备进行光谱测量、光学成像等科学探测 [13] - 采用"边飞边探边决策"策略应对目标天体特性未知的挑战 [16] - 创新采样方式包括触碰采样、悬停采样及附着采样 [16] 科学目标与价值 - 小行星2016HO3是地球第5颗准卫星,在上百万个小天体中万里挑一,科学家对其起源众说纷纭 [16] - 主带彗星311P轨道位于主带小行星上,同时具备彗星喷发特征 [16] - 科学目标包括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物理参数、开展形貌与物质组成研究、进行样品实验室分析 [17]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卫星AIS(自动识别系统)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6 19:56
行业概况 - 卫星AIS(自动识别系统)行业简介包括产品类型及生产企业、下游应用分布格局以及全球主要生产企业概况 [2] - 全球卫星AIS行业投资和发展前景分析涵盖投资结构、投资规模、投资增速及主要投资项目简介 [2] - 中国市场主要投资项目简介单独列出 [2] 供需现状及预测 - 全球卫星AIS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数据详细列出 [3] - 全球卫星AIS产销概况及产销率分析 [3] - 全球各类型卫星AIS产量及预测、产值及预测 [3] - 中国卫星AIS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发展趋势与中国产销概况及产销率 [3] - 中国各类型卫星AIS产量及预测(2025-2026年)、产值及预测(2025-2026年) [3] 竞争格局分析 - 全球卫星AIS主要企业产量、产值及市场份额数据(2018-2023) [3] - 中国卫星AIS主要企业产量、产值及市场份额数据(2018-2023) [3] - 2023年卫星AIS主要生产企业地域分布状况及行业集中度分析 [3] - 中国卫星AIS市场集中度分析 [3] - 全球和中国市场动力学分析包括驱动因素、制约因素、机遇及挑战 [3] 全球主要地区发展趋势及预测 - 全球卫星AIS市场规模及各地区占比、产值地区分布格局 [3] - 中国市场卫星AIS产量、产值及增长率 [3] - 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及印度市场卫星AIS产量、产值及增长率 [3] 消费状况及需求预测 - 全球卫星AIS消费量及各地区占比 [3] - 中国市场卫星AIS消费量及需求预测 [3] - 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及印度市场卫星AIS消费量及需求预测 [3][4] 价值链分析 - 卫星AIS价值链分析及产业上游市场包括上游原料供给状况和原料供应商 [4] - 全球及中国当前及未来对卫星AIS需求量最大的下游领域 [4] - 国内销售渠道分析及建议包括当前主要销售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 [4] - 海外销售渠道分析及建议涵盖欧洲、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地区 [4] 进出口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卫星AIS进出口量及增长率 [4] - 中国卫星AIS主要进口来源及主要出口国 [4] 新冠肺炎疫情及市场环境影响 - 中国、欧洲、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卫星AIS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4] - 国际贸易环境、政策等因素对行业的影响 [4] - 新冠肺炎疫情对卫星AIS行业的影响 [4] 竞争企业分析 - exactEarth公司基本信息、产品规格、产能、产量、产值、价格及毛利率(2015-2023) [4] - ORBCOMM公司基本信息、产品规格、产能、产量、产值、价格及毛利率(2015-2023) [4] - L-3Communications公司基本信息、产品规格、产能、产量、产值、价格及毛利率(2015-2023) [4] - Kongsberg公司基本信息、产品规格、产能、产量、产值、价格及毛利率(2015-2023) [4] - Raymarine及Maritec公司基本信息、产品规格、产能、产量、产值、价格及毛利率(2015-2023) [5] 研究成果及结论 - 行业研究成果及结论总结 [5]
深度关注 | 梦想的远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30 08:38
天问二号任务概述 - 天问二号探测器于5月29日凌晨1时31分成功发射 设计任务周期约为十年 主要目标是对近地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 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1][3][4] - 任务包含13个飞行阶段 返回舱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 [8] - 探测器由主探测器和返回舱组成 配备了柔性太阳翼和多种天线以保障能源供应和远距离通讯 [8] 运载火箭技术 -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地球逃逸轨道发射任务 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已提升至5.55吨 [5] - 火箭采用迭代制导和末速修正技术 确保探测器精准入轨 速度偏差不超过1米 [6] - 长三乙火箭是我国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一型号长征火箭 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 技术创新与工程管理 - 测控系统进行了全自动跟踪改造 借助AI算法提高跟踪性能 [10] - 型号团队通过"双提升"工程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和可靠性 发射周期从60天缩减至20天左右 发射队人数从300人降到100人左右 [5][7] - 建立了批量生产管理模式 实现流水线式柔性作业的运载火箭批生产 [7] 科学目标与意义 - 任务将对小行星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等方面开展研究 有望在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11][12] - 小行星2016HO3是地球的7颗准卫星之一 直径约为40至100米 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12] - 主带彗星311P同时具有小行星轨道特征和彗星物理特征 这种特殊现象颇具研究价值 [13] 探测器配置 - 天问二号配置了11台科学载荷 包括相机类、光谱类、雷达类和空间环境类设备 [13] - 针对主带彗星所处的低温低光强环境 特别提升了太阳翼的发电效率 [8]
从规划到实景 雄安新区八年蜕变 “未来产业之城”加速成型
快讯· 2025-05-30 04:20
雄安新区发展现状 - 雄安新区经过八年建设从"白纸"发展为"未来之城",18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重点企业已入驻中关村产业园 [1] -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成为首家注册落户雄安的央企,其启动区办公楼于2024年10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 [1] 空天信息产业布局 - 依托中国星网链主企业,雄安新区规划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商业卫星智造、空天飞行器4大赛道 [1] - 构建七大细分领域并行的空天信息产业链条,加速形成"未来产业之城" [1]
焦点访谈|两大光荣使命、12个飞行阶段 天问奔赴太空开启“追星”路
央视网· 2025-05-29 21:46
天问二号任务概述 -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标志着中国深空探测迈出新步伐 [1] - 任务周期约10年,包含对小行星2016HO3采样返回和对主带彗星311P探测两大目标 [7][19] - 探测器配置11台科学设备,包括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等先进仪器 [23] 发射技术突破 - 采用最新版长征三号乙火箭,完成108次发射后可靠性及运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5] - 发射窗口仅4分钟,入轨速度需达每秒11.2公里,精度要求比普通高轨任务高一倍 [3] - 通过改进制导方法确保火箭在较大偏差情况下仍能满足高精度入轨要求 [3] 目标天体特性 - 小行星2016HO3直径仅50米,是地球"准卫星",轨道特殊且极为稀有 [7][9][13] - 主带彗星311P具有六条彗尾,形态奇特,可帮助研究小行星与彗星关联 [21] - 2016HO3可能保留太阳系原始信息,是研究天体演化的"活化石" [11] 任务技术挑战 - 需在微重力环境下实现1米级着陆精度,远超国外15米水平 [17] - 采样面临样品逃逸风险,需克服"小、快、怪"天体的不规则特性 [17] - 共包含13个飞行阶段,采用"边飞、边探、边决策"的动态工作模式 [15][17] 科学价值 - 有望揭示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及形成过程 [11] - 可解答主带彗星与小行星的演化关系问题 [21] - 通过光谱分析获取天体物质成分的详细信息 [23] 任务时间节点 - 返回舱计划于2027年底携带样本返回地球 [19] - 主探测器将继续飞往主带彗星311P执行后续探测 [19]
航天人说我们的火箭打了10.9环 相当于从上海投篮命中北京篮筐
环球网资讯· 2025-05-29 09:38
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任务 - 我国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开启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任务,标志着深空探测迈出新步伐 [1][2] - 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飞行约18分钟后成功入轨 [2] - 任务预计持续10年,计划2027年底完成小行星采样返回,随后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7] 任务技术特点 - 搭载11台科学载荷,旨在为小天体起源和演化研究带来突破性发现 [8] - 探测器入轨精度达10.9环,比预期更高,入轨速度要求每秒11.2公里 [4][6][21] - 火箭入轨偏差控制在每秒1米以内,相当于从上海投篮球命中北京篮筐的精度 [21] 长征三号乙火箭表现 - 本次是长征三号乙第109次发射任务,首次执行逃逸轨道发射 [14][16] - 火箭采用三级构型捆绑四个助推器,为高轨航天器发射主力运载工具 [14] - 研制团队花费两年时间优化设计,相关工作量是常规任务的3倍 [23] 探测目标科学价值 - 目标小行星2016HO3是地球准卫星,轨道稳定,可作为研究太阳系演化的"活化石" [10] - 主带彗星311P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物质组成和演化机制 [12] 任务挑战与准备 - 发射团队克服高密度发射压力,5月13日刚完成一次发射后立即投入本次任务 [18] - 火箭系统针对逃逸轨道任务重新设计轨道,但大部分系统保持成熟配置未做改动 [16] - 研制团队通过优化流程缩短发射周期,确保任务准时发射和准确入轨 [20]
中国卫星(600118) -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27 16:30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 2024 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时间:2025 年 6 月 5 日(星期四)下午 14:30-17:30 网络直播地址: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https:// irm.cninfo.com.cn/ );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平 台 (https://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现场交流、视频直播和网络文字互动 证券代码:600118 证券简称:中国卫星 公告编号:临 2025-014 (三)会议召开方式:现场交流、视频直播和网络文字互动 三、参加人员 投资者可以在 2025 年 6 月 4 日(星期三)下午 16:00 前通过 本公告中的邮件方式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 的问题进行回复。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5 年 4 月 12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