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武汉控股(600168)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控股: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14
文章核心观点 武汉控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稳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污水处理业务的稳定表现和水务工程建设业务的显著提升。公司在污水处理领域保持区域龙头地位,并通过拓展外部市场和科技创新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行业层面,环保政策持续支持水务行业发展,为公司带来长期发展机遇。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14.76%,主要因供水业务、污水业务和工程施工业务收入增加 [2][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9.2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95亿元,较去年同期改善46.81%,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 [2][16] - 研发费用0.45亿元,同比增长45.64%,因公司加大科创力度 [16] 主营业务分析 污水处理业务 - 公司是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处理行业领军企业,拥有30年特许经营权,总设计处理能力341.61万吨/日(含委托运营2.64万吨/日),同比增长0.61万吨/日 [4][8] - 报告期内处理结算污水53,081万吨,较上年同比增加0.01% [8] - 污水业务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字,但提及通过厂网一体化提升效能 [11] 水务工程建设业务 - 主要通过工程公司和水务环境公司开展,新增合同金额8.14亿元 [11] - 工程施工收入9.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0亿元 [11] - 公司加速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工程转型,新签项目包括盘龙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等 [11] 自来水生产业务 - 经营区域在武汉市汉口地区,总设计处理能力130万吨/日 [10] - 报告期内供水量14,262.47万吨,同比减少5.16%,但售水代销单价由0.55元/吨上调至0.60元/吨 [10][11] - 自来水业务收入0.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89.89万元 [11] 隧道运营业务 - 武汉长江隧道是中心城区重要过江通道,报告期内车辆总通行量1,290.02万辆 [11] - 成功中标海湾隧道运维管理服务项目,合同总金额6,307.33万元,服务期3年 [11] 行业环境 - 污水处理行业受政策支持,2024年出台《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等文件,强调厂网一体专业化运维和按效付费 [3] - 水务工程建设行业稳步增长,政策目标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和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 [3] - 自来水生产行业步入成熟阶段,聚焦绿色化、数字化升级,政策要求到2025年建立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 [3] - 隧道运营业务向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市场空间广阔 [3] 核心竞争力 - 特许经营权和区域市场优势保障排水业务稳健发展 [12] - 产业链协同优势,拓展光伏发电、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等绿色产业链业务 [13] - 全面的质量安全体系和风险管理能力 [13] - 科技创新能力,多家子公司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顶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 [14] - 信用优势,主体信用等级AA+,评级展望稳定 [14] 资产与投资 - 货币资金13.47亿元,同比减少15.43% [16] - 合同资产5.43亿元,同比增长25.69% [16] - 在建工程增加,主要因民院片区污水优化工程和光伏项目进度推进 [16] - 成立武控(澄迈)城乡污水治理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2亿元,实缴2.80亿元,用于海南澄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 [17]
武汉控股: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14
董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 应到董事11人全部出席 符合法定程序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5日以书面形式发出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1] 半年度报告审议 - 董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共11票同意 0票反对 [1][2] - 报告已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预先审议通过 [1] 制度建设与修订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办法》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文件 [2] - 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依据2024年7月1日施行的公司法及2025年多项监管新规 [2] - 两项制度修订均获董事会全票通过 各获11票同意 [2]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3:15
公司治理与财务披露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且无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 - 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并通过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2][10] - 董事会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11][12] 业务运营数据 - 武汉市污水处理平均结算价格为1.96元/立方米 其中武汉排水公司1.99元/立方米 武汉济泽公司1.07元/立方米 [4] - 湖北省其他地区污水处理平均结算价格为3.15元/立方米 低于保底水量时按保底水量结算 [5] - 海南澄迈项目委托运营费合计1,381.02万元 其中镇域及农村项目1,126.27万元 农场管网项目254.75万元 [5] 资本结构与债券情况 - 报告期末存在存续债券 具体偿债能力指标未披露 [3]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及优先股股东信息不适用披露 [3] 重要事项与经营影响 - 报告期内无需要披露的重大经营变化或重大影响事项 [4] - 公司经营数据涵盖污水处理、水务工程及自来水生产三大业务板块 [6]
武汉控股: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1.08%
中证网· 2025-08-29 11:2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 同比增长14.76% [1] - 扣非净利润7427.58万元 同比增长21.08% [1] - 污水处理业务收入10.0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664.35万元 [1] - 水务工程收入9.1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亿元 [1] - 自来水业务收入8320.04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289.89万元 [2] 业务运营 - 总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达341.61万吨/日 同比增加0.61万吨/日 [1] - 各污水处理厂共处理结算污水53081万吨 [1] - 售水代销价格由0.55元/吨上调至0.60元/吨 [2] - 隧道运营板块中标海湾隧道运维项目 合同金额6307.33万元 服务期三年 [2] 战略发展 - 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污水处理/水务工程/自来水生产/隧道运营齐头并进 [1] - 水务工程板块加速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转型 新签盘龙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等重点工程 [1] - 宗关/白鹤嘴水厂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运维强化保障供水稳定 [2] - 未来将聚焦厂网一体化与智慧水务建设 依托科技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 行业机遇 - 水务环保行业迎来美丽中国建设/水环境治理/城市更新等战略发展机遇 [2]
武汉控股研发投入增长超45% 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驱动业绩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14.76% [1] - 归母净利润8876.90万元,同比增长9.22% [1] - 归母扣非净利润7427.58万元,同比增长21.08% [1] 业务板块收入 - 污水业务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加664.35万元 [1] - 工程施工收入9.11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 [1] - 自来水业务收入8320.04万元,同比增加289.89万元 [2] 污水处理能力 - 总污水处理设计能力达341.61万吨/日,同比增加0.61万吨/日 [1] - 含委托运营能力2.64万吨/日 [1] - 推进民院片区污水收集系统优化工程、湖滨泵站及出站管道扩建等项目 [1] 工程建设转型 - 新签盘龙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后湖进水港渠应急整治工程等项目 [1] - 新增合同金额8.14亿元 [1] - 加速向水生态环境技术建设工程铁军转型 [1] 价格调整与研发投入 - 售水代销价格由0.55元/吨上调至0.6元/吨 [2] - 研发费用4468.70万元,同比增长45.64% [2] - 多家子公司获"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 [2] 绿色循环与生态保护 - 布局光伏发电、污水能源化、污泥资源处理等绿色业务 [2] - 拓展再生水用于河湖生态补水和城市绿化 [2] - 通过分布式光伏项目降低碳排放 [2] 融资活动 - 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武控KY01"(代码242982) [2] - 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3+N年,票面利率2.35% [2] - 全场认购倍数达3.04倍 [2]
武汉控股(600168.SH)上半年净利润8876.9万元,同比增长9.22%
格隆汇APP· 2025-08-28 22:03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76亿元 同比增长14.76%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876.9万元 同比增长9.22%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 [1]
武汉控股2025年半年报发布: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64% 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21: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6亿元 同比增长14.7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76.90万元 同比增长9.22% [1] - 扣非净利润7427.58万元 同比增长21.08% [1] 研发创新 - 上半年研发费用4468.70万元 同比增长45.64% [1] - 多家子公司获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 [1] - 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 [1] 绿色业务布局 - 积极布局光伏发电、污水能源化、污泥资源处理等绿色循环业务 [1] - 拓展再生水回用途径 用于河湖生态补水和城市绿化 [2] - 通过分布式光伏项目有效降低碳排放 [2] 融资活动 - 6月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 规模10亿元 期限3+N年 [2] - 债券全场认购倍数达3.04倍 票面利率2.35% [2] 生态治理 - 依托污水处理优势参与武汉市水环境治理 [2] - 强化蓝藻防控与生态清淤提升水体质量 [2]
武汉控股(600168) -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8 20:28
会议安排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5日发出,8月28日下午14:40召开[2] 参会情况 - 会议应到董事11人,实到董事11人[2] 议案通过 - 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11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 通过制定《市值管理办法》的议案,11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 通过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的议案,11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武汉控股(600168) -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2025年8月)
2025-08-28 19:56
资金支取与通知 - 公司1次或12个月以内累计从募集资金专户支取金额超5000万元且达募集资金净额20%时,应通知保荐机构或独立财务顾问[7] 募投项目论证 - 募投项目搁置超1年,公司需重新论证可行性、预计收益等[11] - 超过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完成期限且投入金额未达计划金额50%,公司需重新论证募投项目[11] 资金置换与使用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募集资金到位后6个月内实施置换[13] - 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单次时间不超12个月[17] 资金存放与协议 - 公司募集资金应存放于经董事会批准的专项账户集中管理,超募资金也需存放其中[7] - 公司应在募集资金到账后1个月内与保荐机构、商业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7] 资金使用限制与审议 - 公司募集资金原则上用于主营业务,不得用于持有财务性投资等[1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等需经董事会审议通过,部分事项还需股东会审议通过[13][14] 节余资金处理 - 单个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含利息收入)低于100万或低于该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额5%,可免于特定程序,使用情况在年报披露[19] - 募投项目全部完成后,节余募集资金(含利息收入)低于500万或低于募集资金净额5%,可免于特定程序,使用情况在最近一期定期报告披露[20] - 募投项目全部完成后,节余募集资金(含利息收入)占募集资金净额10%以上,需经股东会审议通过[20] 资金使用检查与报告 - 总经理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办公会议检查募集资金使用情况[28] - 总经理每季度末以书面形式向董事会专项报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同时抄报审计委员会[28][29] - 公司董事会每半年度全面核查募投项目进展,编制、审议并披露《募集资金专项报告》,年度审计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报告[30] 保荐机构核查 - 保荐机构至少每半年度对公司募集资金存放、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现场核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30] - 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保荐机构或独立财务顾问对公司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和使用情况出具专项核查报告[30] 报告披露 - 公司董事会在《募集资金专项报告》中披露保荐机构或独立财务顾问专项核查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鉴证报告的结论性意见[31] 办法实施 - 本办法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实施[36]
武汉控股(600168) -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8月)
2025-08-28 19:56
市值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市值管理行为,加强公司市值管理工作,切实推动公司投资价 值提升,增强投资者回报,维护投资者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 —市值管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性 文件和《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 司章程》")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市值管理,是指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为 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章 市值管理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第三条 市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诚实守信、规范运作、专注 主业、稳健经营,培育和运用新质生产力,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 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 度,必要时积极采取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 映公司质量。 第四条 市值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合规性原则:公司应当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 1 文件和《公司章程》等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市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