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熊猫(600775)

搜索文档
南京熊猫(600775) - 南京熊猫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5-29 16:4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264,588.50万元,利润总额为 - 12,462.20万元,净利润为 - 14,143.2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8,885.46万元[26] - 2025年公司经营目标为营业收入28亿元,利润总额1.15亿元[67]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9亿元[70] 利润分配 - 2011 - 2022年度连续12年现金分红,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及其他形式分配[33] - 公司制定《股东回报规划(2025 - 2027)》,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应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75][182] 会议相关 - 2024年度公司召开3次股东大会,均由董事会召集[31] - 2024年4月9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修改《公司章程》部分条款议案[31] - 2024年12月27日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相关协议及交易年度上限[31] - 2024年度监事会共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51][52] - 2024年公司召开审核委员会9次、提名委员会3次、战略委员会1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3次[84] - 2024年公司分别于3月7日、7月31日、11月22日召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85] 公司治理 - 2024年6月21日完成第十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选举及高级管理人员聘任,任期三年[27][28][29]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有3名独立董事,戴克勤于2024年6月21日当选并履职,任期三年[81] - 2024年公司组织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19人次[35] - 2024年公司修订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等多项制度[35] - 公司编制《南京熊猫电子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37] - 公司制定《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在编制定期报告等重大事项中严格执行登记管理规定[40]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转让21项共有专利权[93] - 公司申报2025 - 2027年度持续关联交易年度上限[95] - 2024年度公司日常关联交易按公平合理原则订立,各类别关联交易发生额未超年度上限[60] - 公司与财务公司2024年度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原则,制定应急风险处置预案,董事会每半年评估资金风险,未发现财务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12月31日风险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97][98] 审计与保险 - 建议续聘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5年度审计机构,授权董事会在不超248万元限额内确定核数师薪酬[72] - 公司续聘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报酬总额不超248万元[103] - 公司购买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91] - 公司拟为相关人员购买2025年董责险,赔偿限额不超8000万元/年[173] 担保事项 - 公司为子公司融资担保有效期至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届满[192] - 建议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结束次日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为华格塑业不超3000万元融资提供担保[192]
南京熊猫(600775) - 南京熊猫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5-22 16:0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2025年6月20日14点30分在南京经天路7号公司会议室召开[2] - 网络投票2025年6月20日进行,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9:15 - 15:00[3]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3日[3] 议案信息 - 审议为南京华格电汽塑业3000万元融资提供担保额度议案[4]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议案有2024年利润分配、聘任2025审计机构等[5][6]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南京经天路7号董秘办,邮编210033[16] - 联系人刘娟,电话025 - 84801144,传真025 - 84820729,邮箱dms@panda.cn[16]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8:03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17%至4.057亿元[6]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6.2%至4.057亿元,上年同期为4.840亿元[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52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52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4592万元收窄23.2%[3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86元/股,较上年同期-0.0503元有所改善[3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4%[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4.9%至4.754亿元,上年同期为5.584亿元[33] - 研发费用支出5525万元,与上年同期5601万元基本持平[33] - 财务费用为-249万元,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225万元超过利息支出[33] - 所得税费用增长18.0%至778万元[35] - 信用减值损失增长121.90%[13]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648万元,上年同期为292万元[35] 其他收益和损失(同比)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160.64%[13] - 投资收益增长4.9%至3938万元,其中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贡献3782万元[35] 现金流表现(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1万元,较上年同期-2299万元改善[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72亿元,同比下降9.0%[4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24亿元,同比下降9.8%[4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60亿元,同比下降14.3%[44]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83亿元,同比上升1.4%[44]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4126万元,同比上升43.1%[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1万元,同比改善40.4%[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99万元,同比下降83.1%[44][4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0万元,同比扩大42.2%[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806万元,同比下降91.1%[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85亿元,同比下降31.6%[46] 资产变化(期末较年初)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7.53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0.404亿元人民币(下降0.5%)[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52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3.91亿元人民币(下降8.0%)[2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0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2.03亿元人民币(下降14.4%)[26] - 存货期末余额为5.48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0.604亿元人民币(增长12.4%)[26]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4.96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23.397亿元人民币(下降6.3%)[26] - 总资产下降4.13%至51.01亿元[8] - 在建工程增长58.84%[12] 负债和权益变化(期末较年初) - 短期借款下降62.78%[1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0.157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0.2657亿元人民币(下降62.8%)[2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2.34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0.938亿元人民币(下降7.1%)[28] - 合同负债增长38.71%[12]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508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0.4208亿元人民币(增长38.7%)[28]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6.90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19.287亿元人民币(下降10.2%)[29]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17.34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19.706亿元人民币(下降10.2%)[30] - 股东权益合计下降0.7%至33.67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30.79亿元[31] 股东持股信息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43,474,50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64%,其中H股241,639,340股,A股1,835,167股[18][22] -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A股210,661,44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05%[18][21] - 中国电子通过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29.98%股份,其中华电有限公司持有H股27,414,000股(占3%)[21] - 中电熊猫直接及通过资管计划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5,888,61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3%[18][21] - 控股股东熊猫集团公司质押公司股份105,091,430股,占其所持股份总数的49.89%,占公司总股本的11.50%[22] - 吕平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A股9,408,210股[21] - 何迟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A股2,936,700股[21] - 王泽彬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A股2,834,987股[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通过出售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49%股权可收回不少于人民币2.50亿元[24] - 公司2025年度向成都京东方显示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物资及服务的关联交易额度预计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23]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7: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6.46亿元,较2023年的29.12亿元减少9.15%[15]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1.89亿元,2023年为 -2.38亿元[15] - 2024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31.14亿元,较2023年末的33.03亿元减少5.72%[1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 -0.2067元/股,2023年为 -0.2603元/股[1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5.89%,较2023年上升1.03个百分点[1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4亿元,2023年为1.91亿元,2022年为2.94亿元[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65亿元,较2023年的 -0.66亿元减少[15] - 2024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业务收入和不具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26.40亿元,较2023年的29.07亿元减少9.19%[15]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 -0.2213元/股,2023年为 -0.2812元/股[17]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264,588.50万元,亏损总额12,462.20万元,净亏损14,143.28万元[29]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26.46亿元,同比下降9.15%;营业成本22.21亿元,同比下降7.39%[67] - 公司本期研发费用2.62亿元,同比增长24.14%;投资收益9615.21万元,同比增长56.99%[67] - 公司2024年应收账款融资期初余额25,415,043.86元,期末余额30,350,019.89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485,158,212.68元,期末余额491,594,758.95元[27] - 合同资产本期期末数144,611,505.52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37.78%[10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730,582.81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97.28%[100]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1,506,311.96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51.86%[100] - 应付票据本期期末数110,289,431.12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39.54%[102] - 预收款项目本期期末数468,971.75元,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32.58%[102] - 2024年度电子装备公司净利润为 -12305.20万元,2023年度为 -5643.30万元;信息产业公司净利润为3685.97万元,同比下降35.94%;电子制造公司净利润为2083.18万元,同比增长26.37%;通信科技公司净利润为 -6892.62万元,2023年度为854.34万元;深圳京华净利润为7551.95万元,同比增长7.97%;南京熊猫新兴实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30万元,同比下降92.57%;成都电子科技净利润为 -2002.99万元,2023年度为627.05万元[131] - 2024年度乐金熊猫营业收入为710162.67万元,同比上升18%;净利润为32329.33万元,同比上升91.96%,公司持股30%,投资收益为8312.26万元[14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智慧交通领域中,中标、签约项目40个,金额超6亿元;平安城市领域新签单近30个,金额近1亿元;双向逆变新能源领域新签单超8,000万元;智能制造领域签约33个项目,金额超1亿元;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2.8亿元,增长71%;白色家电业务销售额9,000万元,增长10%[30] - 公司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下降17.93%,毛利率为 -16.83%[71] - 公司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业务营业收入12.24亿元,同比下降7.59%,毛利率为25.3%[71] - 公司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2.33亿元,同比下降9.92%,毛利率为9.37%[71] - 公司智能工厂及系统工程产品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17.20%,毛利率为 -9.11%[71] - 表面贴装生产量816.16万盘,销售量821.24万盘,较上年分别下降56.34%和56.23%[76] - 智慧交通设备等生产量2657台,销售量2911台,较上年分别增长33.58%和58.38%[76] - 2024年电子装备公司营业收入17,203.58万元,净利润 -12,305.20万元[129] - 2024年信息产业公司营业收入85,827.98万元,净利润3,685.97万元[129] - 2024年电子制造公司营业收入60,234.47万元,净利润2,083.18万元[129] - 2024年通信科技公司营业收入9,360.02万元,净利润 -6,892.62万元[129] - 2024年深圳京华营业收入72,262.03万元,净利润7,551.95万元[129] - 2024年南京熊猫新兴实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6,643.65万元,净利润1.30万元[129] 各地区表现 - 南京地区营业收入18.10亿元,毛利率13.61%,较上年下降3.08个百分点[72] - 成都地区营业收入8070.03万元,毛利率 -17.96%,较上年下降23.72个百分点[72] - 深圳地区营业收入7.22亿元,毛利率23.11%,较上年上升0.03个百分点[72]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26.13亿元,毛利率15.26%,较上年下降2.08个百分点[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在产业发展中存在构建核心技术等方面缺乏成效、产业结构调整未达预期等问题[34] - 公司部分业务竞争激烈、转型期长、新客户拓展未达预期,影响经营业绩[65] - 公司研发费用增加,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净利润[65] - 公司发展战略聚焦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三大主营业务[153] - 智慧交通领域巩固优势,拓展二線城市项目,加速海外布局与品牌国际化[156] - 数字园区业务推动智能化工程向数字化集成升级,拓展党政机关及涉密项目市场[156] - 平安城市业务紧抓订单落地,发力相关产品,推进军用电源自民用储能领域延伸[156] - 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聚焦白电人机交互等产品,白电目标营收1.2亿元,汽车电子突破2.5亿元营收[156] - 公司未来将深化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大对5G等核心技术研发投入[149] - 公司未来技术布局将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挖掘生产数据价值,利用5G网络优化生产计划等[152] - 预计202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将处于5% - 8%区间[145] - 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2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15%,智慧交通、智能安防、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将分别突破1.5万亿元、达1万亿元、超5000亿元[14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了2025年3月27日举行的本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4] -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9年变更为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1号1701室,2021年变更为江苏省南京市经天路7号[9] - 公司A股在上海证交所上市,股票简称南京熊猫,代码600775;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简称南京熊猫,代码00553[11]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11] - 登载年度报告及信息披露的国际互联网网址为上海证交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和香港联交所网站http://www.hkex.com.hk[11]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经天路7号董事会秘书办公室[1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胡回春(执行董事、总经理)[7] - 公司联系人董事会秘书和证券事务代表均为王栋栋,联系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经天路7号,电话(86 25)84801144,传真(86 25)84820729,电子邮箱dms@panda.cn[8] - 2024年公司科技投入约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9.9%[31] - 2024年公司66项重点改革任务完成率超80%[34] - 2024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2%,营业收入16.19万亿元,增长7.3%,利润总额6408亿元,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7] - 2024年智慧城轨领域,中国大陆新增运营线路53条/段,里程963.22公里;新增开工线路15条,里程337.86公里,投资额2,820.59亿元[38] - 到2024年底,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42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5G标准必要专利发明全球占比42%[38] - 公司启动通信科技公司与网络能源公司改革重组,2025年实施[34] - 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45] - 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90%[45] - 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45] - 2027年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5%[49] - 2027年中小企业上云率超40%[49] - 我国累计培育建成42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41] - 我国形成超10000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集群[41] - 我国完成近万家中小型企业数字化升级[41] - 我国构建340余个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41] - 数字园区产品和服务遍布10多个省市区域[55] - SMT贴装能力达每月10亿个器件,年产量超1000万台套,年生产组装超100亿部品[59] - 所属8家主要子公司均为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60] - 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60] - 6项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其中1项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61] - 联合高校申报获批2024年江苏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61] - 2024年获多个科技奖项共4项[61] - 全年获国家授权专利68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软件著作权登记完成60件[61]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有效专利561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97件;拥有软件著作权534件[61] - 公司2024年质量管理成果颇丰,获多项认证和奖项[62] - 公司与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多项科研专项[62] - 公司向前5名客户销售金额6.92亿元,占2024年度销售总额26.15%[85] - 公司向前5名供应商采购金额2.69亿元,占2024年度采购总额12.48%[85] -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增加10.63%,管理费用增加7.35%[85] - 2024年度研发经费达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9.9%,累计推进66项研发项目[95]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62,177,873.98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9.91%[8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71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27.16%[89] - 境外资产92,263,357.82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3%[105] - 受限资产合计190,978,415.92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106] - 2024年公司先后中标国内外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智慧客服中心项目及通信系统项目,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城市和地区[111]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提供地铁AFC终端设备制造、AFC系统、ACC系统及互联网票务系统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111] - 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将突破5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15%[111] - 到203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有望达6000亿 - 8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中国有望达8000亿 - 10000亿美元[114] - 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20%[114] - 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1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8%[114] - 智能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超2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5%[114] -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6%[114] - 公司成功中标或新签多条玻璃智能工厂加工生产线、传输线等项目[115] - 公司《仪表智能制造系统》项目被列为本地“首批人工智能优秀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获批2024年度江苏省三星级上云企业[115] - 2024年公司完成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相关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并报表净资产和当期利润[141]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信息产业公司股权变更工商备案登记,佳恒兴业有限公司无偿划转18%股权给公司,信息产业公司成为全资子公司[142] - ENC投资总额4088万美元,注册资本2090万美元,公司持股27%,爱立信拟以特定现金购买对价购买公司和其他ENC中方股东持有的49%股权,公司预计可收回不少于约2.50亿元,2023年度已对ENC长期股权投资全额计提减值2.30亿元[13
南京熊猫(60077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5: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05,735,194.47元,同比下降16.17%[2]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05,735,194.47元,同比下降16.2%(484,002,973.06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281,525.82元,上年同期为-45,922,679.29元[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14,822,421.53元,同比改善48.3%(2024年同期为-28,646,358.90元)[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281,525.82元,同比改善23.2%(2024年同期为-45,922,679.29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86元/股,同比改善23.3%(2024年同期为-0.0503元/股)[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475,357,834.06元,同比下降14.9%(558,402,603.99元),其中营业成本下降18.2%至350,931,884.85元[22] - 研发费用55,249,287.10元,同比微降1.4%(56,009,940.02元)[22]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41,263,557.38元,同比增加43.0%(2024年同期为28,846,181.18元)[2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07,748.31元,上年同期为-22,987,313.49元[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07,748.31元,同比改善40.4%(2024年同期为-22,987,313.49元)[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72,258,978.34元,同比下降9.1%(2024年同期为739,198,890.94元)[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986,634.33元,同比下降83.1%(2024年同期为230,637,612.84元)[26][27]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88,500,000元,同比下降21.5%(2024年同期为495,000,000元)[26]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50,000,000元,同比增加37.5%(2024年同期为254,500,000元)[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84,585,465.21元,同比下降31.6%(2024年同期为1,001,263,284.05元)[2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757,643,131.44元小幅下降至753,607,632.36元,降幅0.5%[18] - 应收账款从1,407,009,242.46元下降至1,204,003,934.81元,降幅14.4%[18] - 存货从487,807,239.73元增长至548,290,670.54元,增幅12.4%[18] - 短期借款从42,326,327.88元大幅下降至15,755,093.23元,降幅62.8%[19] - 应付账款从1,328,218,690.98元下降至1,234,837,788.78元,降幅7.0%[19] - 合同负债从108,769,990.54元增长至150,877,279.43元,增幅38.7%[19]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62.78%[6]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8.71%[6]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653,994.08元,其中政府补助为1,001,361.31元[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160.64%[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43,474,507股,占总股本的26.64%,其中H股241,639,340股,A股1,835,167股[9][10] -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10,661,444股A股,占总股本的23.05%,其中105,091,430股被质押,占其所持股份的49.89%[9][11] - 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合计26.98%,其中直接持有35,888,611股(3.93%)[9][1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29.98%股份[10] - 公司控股股东熊猫集团公司质押105,091,43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50%[11] 业务和投资动态 - 公司预计通过出售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49%股权可收回不少于人民币2.50亿元[14] - 公司2025年度向关联方销售物资及服务的预计金额:成都京东方不超过10,000万元,南京乐金熊猫不超过1,000万元,南京爱立信熊猫不超过600万元[13]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与江苏金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诉讼仍在审理中,法院尚未判决[15]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5,101,113,317.55元,同比下降4.1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079,012,871.78元,同比下降1.1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114,294,647.60元下降至3,079,012,871.78元,降幅1.1%[20]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58.84%[6]
南京熊猫:2025一季报净利润-0.35亿 同比增长23.9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5:4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86元,较2024年同期改善23.26%,但仍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1] - 每股净资产从3.56元降至0元,同比下降100%,主要由于净资产大幅减少[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42元,同比下降32.26%,显示公司留存收益持续减少[1] - 营业收入4.06亿元,同比下降16.12%,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下滑趋势[1] - 净利润-0.35亿元,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收窄23.91%,但较2023年同期扩大[1] - 净资产收益率为-1.14%,较上年同期下降3.64个百分点,资本回报能力持续恶化[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比例57.19%,较上期增加885.39万股[1]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26.64%,增持36.48万股,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2] - 熊猫电子集团和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分别持股23.05%和3.93%,持股数量未变[2] - 个人股东吕平增持562.12万股至1543.02万股,占比1.69%[2] - 何迟、王泽彬、张伟新进入前十大股东,分别持股0.41%、0.31%和0.22%[2] - 南方中证1000ETF和华夏中证1000ETF分别减持38.67万股和12.93万股[2] - 陈建华、杜永康和广发中证1000ETF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2]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本报告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3]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额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16 13:59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拟为子公司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提供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的融资担保,担保期间为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结束之次日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 [2][3] - 截至公告日,公司实际为华格电汽提供的担保余额为人民币755.10万元,总对外担保余额为人民币779.09万元 [2][12] - 本次担保无反担保安排,且公司无逾期担保情况 [3][12] 决策程序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全票通过担保议案,同意票9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4] - 担保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授权总经理处理具体担保事宜 [4][10] - 实际担保行为发生时将披露协议签署日期、被担保人、债权人、金额等详细信息 [4][8]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8日,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100%持股 [5][6][7] - 经营范围涵盖塑料制品制造、通信设备销售、5G技术服务等,业务与公司主营业务高度关联 [6][9] 担保必要性与合理性 - 担保基于子公司生产经营需求,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风险评估显示风险可控 [9] - 担保额度经综合分析子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后确定,未损害股东利益 [9] 累计担保数据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人民币9,500万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3.05% [12] - 当前担保余额人民币779.09万元,占所有者权益的0.25%,均在股东大会批准范围内 [12]
南京熊猫(600775) - 南京熊猫关于为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额度的公告
2025-04-15 16:01
证券代码:600775 证券简称:南京熊猫 公告编号:临 2025-014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额度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被担保人名称: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公司之子公司 本次担保金额及已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余额:本次公司为南京华格电汽 塑业有限公司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3,000 万元融资提供担保,期间自 2024 年年度 股东大会结束之次日起至 2025 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截至公告日,公司 实际为子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是人民币 779.09 万元,其中为南京华格电汽塑业 有限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是人民币 755.10 万元,均在股东大会批准总额范围内。 一、担保情况概述 (一)担保基本情况 经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 批准的公司为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格电汽")、成都熊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有效期 将于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届满 ...
南京熊猫(600775) - 南京熊猫2024年年度报告更正公告
2025-03-31 16:02
财报披露 - 公司2025年3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1] - 更正后2024年年度报告于2025年3月31日披露[1][3][5] 信息更正 - 发现2024年年度报告部分信息有误并更正[1] - 易国富职务更正为非执行董事、党委书记[3] - 吕松职务更正为非执行董事[3] - 更正不影响2024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
南京熊猫(600775) - 2024 Q4 - 年度财报(更新)
2025-03-31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上市交易所为上海证交所,股票代码600775;H股上市交易所为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0553[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胡回春[13]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经天路7号,2019年和2021年有历史变更[15] - 公司办公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经天路7号,邮政编码210033[15] - 公司网址为http://www.panda.cn,电子信箱为dms@panda.cn[15]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上海证交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和香港联交所网站http://www.hkex.com.hk[16]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南京市经天路7号董事会秘书办公室[16]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22层2206,签字会计师为龚荣华、韩士民[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亿元[4]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4] - 2024年营业收入26.46亿元,较2023年的29.12亿元减少9.15%[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亿元,2023年为-2.38亿元[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1.14亿元,较2023年末的33.03亿元减少5.72%[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067元/股,2023年为-0.2603元/股[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9%,较2023年的-6.92%上升1.03个百分点[2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41.48万元,2023年为1914.73万元[25]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2541.50万元,期末余额3035.00万元,当期变动493.50万元[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4.85亿元,期末余额4.92亿元,当期变动643.65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491.49万元[27] - 2024年度利润总额为-1.25亿元,净利润为-1.41亿元[29] - 本期营业收入26.46亿元,较上年同期29.12亿元下降9.15%[55] - 本期营业成本22.21亿元,较上年同期23.98亿元下降7.39%[55] - 本期销售费用4529.26万元,较上年同期4093.99万元增长10.63%[55] - 本期研发费用2.62亿元,较上年同期2.11亿元增长24.14%[55] - 销售费用增加了10.63%,管理费用增加了7.35%[64]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2.6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91%[65] - 合同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44,611,505.52元,占总资产2.72%,较上期减少37.78%[7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730,582.81元,占总资产0.01%,较上期减少97.28%[71]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506,311.96元,占总资产0.03%,较上期增加51.86%[71] - 境外资产为92,263,357.82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3%[72] - 受限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为91,121,024.74元,受限应收票据为78,959,746.42元,受限应收账款为20,897,644.76元[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为36.30%,流动负债18.83亿元,流动比率为1.98,速动比率为1.71[11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银行存款及现金为7.58亿元[11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为0.42亿元[110] - 2024年12月20日和2025年3月20日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1.1382352085亿元[123] - 2024年度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745.57万元,其中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酬金总额647.05万元,监事酬金总额98.52万元,每位董事及监事本年度所获酬金均在96万元以下[152] - 2024年度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公司领取酬金总额为36万元,不在股东单位或其他关联单位领取酬金,无绩效表现相关元素的股本权益酬金[153]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税前报酬合计745.57万元[158]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88854556.25元[195]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195] - 每10股送红股数、派息数、转增数均为0,现金分红金额为0,现金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率为0%[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智慧交通领域中标、签约项目40个,金额超6亿元;平安城市领域新签订单近30个,金额近1亿元,双向逆变新能源领域新签订单超8000万元,智慧系统项目中标、签约金额约3.7亿元;智能制造领域签约33个项目,合同金额超1亿元;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2.8亿元,增长71%;白色家电业务销售额9000万元,增长10%[30] -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57亿元,较上年下降17.93%,毛利率为 - 16.83%[57] - 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业务营业收入12.24亿元,较上年下降7.59%,毛利率为25.3%[57] - 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2.33亿元,较上年下降9.92%,毛利率为9.37%[57] - 电子制造服务营业收入为12.33亿美元,同比下降9.92%[58] - 南京地区营业收入为18.10亿美元,毛利率为13.61%,同比下降3.08个百分点[58] - 表面贴装生产量为816.16万盘,同比下降56.34%;销售量为821.24万盘,同比下降56.23%[59] -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材料成本为1.11亿美元,同比下降9.49%[6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6.9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6.15%[6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6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2.48%[64] 研发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科技投入约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9.9%[31] - 2024年公司申请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授权专利68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60件[31] - 公司66项重点改革任务完成率超80%[31] - 2024年公司科技投入约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9.9%[51] - 2024年公司获国家授权专利68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软件著作权登记60件[5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561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97件;拥有软件著作权534件[5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1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7.16%[65] - 30 - 40岁研发人员有314人[66] - 2024年度研发经费达2.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9.9%,累计推进66项研发项目[67] 行业环境信息 - 2024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2%,营业收入16.19万亿元,同比增长7.3%,营业成本14.11万亿元,同比增长7.5%,利润总额6408亿元,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利润率4.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5] - 截至2024年,中国大陆超5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超1.2万公里,2024年新增运营线路53条/段,车站595座,里程963.22公里,新增开工线路15条,车站187座,里程337.86公里,投资额2820.59亿元[36] - 到2024年底,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42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5G标准必要专利发明全球占比42%[37] - 我国累计培育建成42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形成超10000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集群,完成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构建340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38] -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90%、75%[40] - 预计202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将处于5% - 8%区间[96] - 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5%,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97] - 2025年人工智能作用加速释放,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99] - 国家规划到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0,000公里,平均每年新增680公里[76] - 未来5年轨道交通预计总投资规模超5万亿元,新增里程超5,000公里,智能运维市场规模超500亿元,AFC/ACC系统市场规模超300亿元[76] 公司业务优势与成果 - 公司以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为三大主营业务[44] - 公司推行全员营销模式,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业绩[46] - 公司在智慧轨道交通业务板块,售检票系统和设备在国内同行中位于第一梯队,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总承包业务走在行业前列[47] - 公司数字园区产品和服务遍布江苏、上海等10多个省市区域[47] - 公司作为本地首批“智改数转”服务商,在多个应用场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系统解决方案[48] - 公司SMT贴装能力达到每月10亿个器件,年产量超过1000万台套,年生产组装超过100亿部品[49] - 公司在南京、成都、深圳建有多个电子产品制造工厂,能满足高新电子业务需求[49] - 公司所属8家主要子公司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50] - 公司建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50] - 公司由数智产业研究院牵头完善数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布局新兴产业[50] - 2024年公司中标多个国内外轨道交通及建筑智能化项目,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城市和地区[77] -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中标或新签多条玻璃智能工厂加工生产线等项目,开发多款标杆自研产品,《仪表智能制造系统》被列为本地“首批人工智能优秀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79] - 公司2024年获批江苏省三星级上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向掌握核心技术,具备高水平和专业化供给能力[79] - 2024年公司实现全年白色家电和汽车电子销售额显著增长,开拓智能家居新客户领域并批量出货,高新电子领域取得初步成效[81] - 公司依托国产化平台,在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和工业控制领域发力,推动市场化进程,加大国内双碳经济相关行业客户开发力度[81] - 研发成果应用于全球60多个城市,是国内领先的城市轨道交通核心设备供应商[98] - 公司在数字城市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提供全套解决方案[98] - 公司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信息数据无缝传递,帮助企业降本增效[100] 公司战略与目标 - 2024年公司专注三大主业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产业资源[85] - 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聚焦白电人机交互与电控产品,冲刺1.2亿元目标,汽车电子突破2.5亿元营收[103] - 2024年度经营目标:营业收入36亿元,利润总额6000万元;实际营业收入26.45885亿元,利润总额 -1.24622亿元,净利润 -1.414328亿元[105] - 2025年度经营目标:营业收入28亿元,利润总额1.15亿元[105] - 公司发展战略聚焦三大主营业务,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102] - 公司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构建双轨协同创新体系[104] - 2025年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产业升级等战略工程[106]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产业发展在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构建上存在不足,将加强数智产业研究院建设等[107] - 公司主营业务市场竞争激烈,将优化市场拓展策略等应对市场风险[109] - 公司诉讼纠纷总体呈增长趋势,将投入精力做好诉讼管理[109] 公司关联交易与股权变动 - 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关联法人,位列2024年度前五大客户[119] - 2024年公司完成南京熊猫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母公司吸收合并,完成与全资子公司佳恒兴业有限公司关于信息产业公司18%股权变更及工商备案登记[82] - 2024年公司完成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相关登记手续,佳恒兴业有限公司无偿划转信息产业公司18%股权给公司,转让后信息产业公司成为全资子公司[95] - 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投资总额4088万美元,注册资本2090万美元,公司持股27%,爱立信拟以特定现金购买对价购买公司和其他中方股东持有的49%股权,公司预计可收回不少于约2.50亿元,2023年度已对其长期股权投资全额计提减值2.30亿元[89][90][91] -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710162.67万元,同比上升18%;净利润为32329.33万元,同比上升91.96%,公司持股30%,投资收益为8312.26万元[94] 公司现金流情况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68] 公司衍生工具与其他资产情况 -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