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600977)

搜索文档
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关于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6:18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计划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2] - 说明会将于2025年6月20日上午10:00-11:30举行[3][4] - 召开方式包括视频直播、网络转播和网络文字互动[3][4] 参会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和万得3C会议平台参与[2] - 参与方式包括PC网页地址或APP客户端在线收看[2] - 投资者可通过"互动交流"栏目提问与公司互动[2] 公司出席人员 - 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将出席[2] - 其他出席人员包括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任月,财务总监王蓓等[2] - 总工程师雷振宇也将参会[2] 投资者问题征集 - 投资者可在2025年6月18日18:00前发送问题至公司董事会办公室[2] - 问题征集邮箱为ir@chinafilm.com[3] - 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2] 后续安排 - 说明会结束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万得3C会议查看回放[5] - 公司将整理会议内容并进行公告[5]
中国电影(600977) - 中国电影关于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6-12 15:45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计划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3] - 时间为2025年6月20日10:00 - 11:30[5] - 召开方式为视频直播等[5] 问题征集 - 投资者可于2025年6月18日18:00前征集问题[8] - 方式为发邮件或登录上证路演中心提问[8] 其他信息 - 出席人员包括董事长傅若清等[8]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办公室[10] - 网络平台为上证路演中心和万得3C会议[4]
中国电影入围“动画界戛纳”,将与法日等国佳作角逐大奖
环球时报· 2025-06-10 06:29
行业动态 - 第40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于6月8日至14日在法国安纳西举行,吸引全球动画产业参与,包括迪士尼、华纳、梦工厂、网飞等大型片方及独立工作室 [4] - 去年入围安纳西的两部作品《猫猫的奇幻漂流》《蜗牛回忆录》获得今年奥斯卡提名,其中前者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4] - 今年电影节主宾国为匈牙利,主办方将集中放映匈牙利动画并推荐亚洲、南美、非洲作品,旨在展示全球动画产业多样性 [4] 参展作品 - 好莱坞大片厂新作亮相,包括迪士尼《疯狂动物城2》、皮克斯《地球特派员》、梦工厂《坏蛋联盟2》 [4] - 国际动画佳作包括法国《马塞尔·帕尼奥尔的华丽人生》、加拿大《死亡不存在》、日本《ChaO》及中国《落凡尘》 [4] - 中国动画《落凡尘》入围长片主竞赛单元,故事改编自牛郎织女神话,国内上映票房达3800万元人民币,豆瓣评分7.8 [1][4] 中国动画国际化 - 近年中国动画通过安纳西电影节走向世界,如《大雨》《深海》《麦兜故事》等作品提升国际曝光度 [4] - 《落凡尘》导演钟鼎以传统神话为题材,影片讲述牛郎织女后代重返天庭探秘的故事 [4]
进口影片发行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多措并举丰富市场供给、促进文明互鉴
快讯· 2025-06-09 15:43
进口影片市场现状 - 今年以来进口影片面临严峻市场挑战,票房产出相对低迷[1] - 引进影片数量和品质持续上升但市场表现不佳[1] - 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指出要彻底改变当前进口影片市场状况[1] 市场改革措施 - 鼓励更多世界优秀电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1] - 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1] - 加强协作联动,强化分账影片宣发投入[1] - 创新买断影片合作模式,多维度激活市场[1] 市场创新方向 - 推动模式创新,通过经典复映、专题展映等活动丰富供给[1] - 推动建立全方位长效合作机制[1] - 为深化进口影片合作提供制度保障[1]
超60部电影定档2025年暑期档
快讯· 2025-06-06 22:07
电影行业动态 - 2025年暑期档已有超60部中外电影定档 [1] - 原创作品新鲜度高 经典IP集中发力 [1] - 中国电影消费年 光影绽放中国行等活动同步开展 [1]
AI碰上影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科技日报· 2025-06-05 09:20
AI在影视产业的应用现状 - AI最早应用于辅助传统影视制作 如2017年中影团队首次将AI生成技术用于电影视频素材修复 [2] - AI技术已用于虚拟拍摄 特种电影制作等领域 如《安国夫人》运用AI生成虚拟场景减少实景拍摄成本 [2] - 2024年以来伴随大模型发展 纯AI生成视频开始出现 如国产大模型在生成视频连续性上取得突破 [2] - 我国首部纯AI生成付费短剧《兴安岭诡事》上线3天内播放量突破3500万 [1] - AI短剧画质已达网络电影水平 但在细腻表演上与真人仍有差距 如眼神空洞 [3] 影视AI技术发展趋势 - 专业化趋势 现有AI大模型难以生成高品质影视作品 需针对影视应用设计 [4] - 通用化趋势 目前AI技术多针对单个影视作品研发 缺乏通用性 [4] - 建立自主智能影视制作体系 需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视AI大模型 [4] - 2024年6月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成立 标志AI生成影视作品进入"觉醒"阶段 [3] - 今年可能迎来技术奇点 若AI短剧实现盈利 将打通投资和收益的正向循环 [3] 影视AI面临的挑战 - 影视数据标注门槛高 涉及艺术创新 需专业人员分析解读 [5] - 复合型人才不足 需既懂影视制作又懂AI技术的人才 [5] - 影视和科技行业存在巨大隔阂 沟通困难 [5] - 中影研制视频修复模型耗时两个多月 其中1个半月浪费在反复沟通上 [5] AI对影视产业的影响 - AI可提质降本增效 如《只此青绿》诗意镜头从7人7天缩短为1人半天完成 [8] - 将颠覆传统产业格局 影视后期公司从末端走向前端 开始智能化转型 [8] - 开辟新赛道 AI电影成本远低于传统电影 降低行业资源门槛 [8][9] - 部分演员可能被取代 特别是演技差 仅靠颜值的演员 [1][7] - 未来将进入真人和数字演员共存阶段 优秀演员仍不可替代 [7][8] AI影视的延伸影响 - 技术可延伸至广告 教育 直播 文旅等其他产业 [9] - 影视后期企业掌握大量视听数据资产 可带动万亿级视听市场 [9] - 将推动影视产业真正走向由创新 创意驱动 [9] - 如《兴安岭诡事》技术计划拓展至教育领域 [9]
焦点访谈丨科技赋能+机制革新 双引擎驱动文化强国建设
央视网· 2025-06-03 21:45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论坛围绕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创新、文化和科技融合、人工智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3] - 论坛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推动中华文明迈向"软实力+硬科技"新时代 [3] 文化与科技融合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7年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其创新实践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生动写照 [5] - 中影自主研发的全数字虚拟拍摄系统可通过实时图像渲染引擎与LED屏幕图像输出生成最终图像 [7] - 中影的CINITY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系统是全球领先的电影放映技术,预计8月《哪吒2》将在国外CINITY影院上映 [7] - 2025年1月,中影10米CINITY LED银幕系统成为全球首个获得DCI认证的LED电影放映系统 [9] 人工智能与文化传播 - 科大讯飞依托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AI孙悟空,作为中国馆"文化传播大使"精通中、日、英三种语言 [11][13] - 科大讯飞研发的翻译机支持74个语种方言免切换,能识别202种中国方言 [13] - 公司每年将营收的20%投入研发,登上"文化企业30强"榜单 [13] 文化企业创新实践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实行艺术生产项目制管理模式,推出舞剧《只此青绿》《诗忆东坡》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 [15] - 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黑神话:悟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哪吒之魔童闹海》)等30家企业进入"成长性30强"行列 [15] - 过去一年,"成长性3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研发费用的平均增长率均超过15% [15]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 文化产业已进入"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新时代,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业发展逻辑 [19] - 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技术突破的"硬支撑"和体制机制的"软环境",破除壁垒才能激活创新潜能 [19] -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借力科技与市场,文化创新将为世界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
大片领跑,端午档票房超3.8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6-02 08:25
端午档票房表现 - 2025年端午档(5月31日至6月2日)电影票房达3.82亿元 [1] - 端午档首日票房1.47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18.7% [1] - 202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票房超2亿元,超越2024年同期 [1] 头部影片市场表现 - 《碟中谍8:最终清算》以1.94亿元票房领跑端午档 [2] - 《时间之子》《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分别以6562.4万元、5601.5万元位居票房榜第二、三名 [2] - 《碟中谍8:最终清算》片长169分钟,为系列最长 [2] - 合家欢动画电影成为端午档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时间之子》《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潜艇总动员:冒险岛》等 [2] 上市公司参与情况 - 《时间之子》出品方包括猫眼娱乐,中国电影参与发行 [3] - 《碟中谍8:最终清算》《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由中国电影引进并发行 [3] - 猫眼娱乐参与出品发行的影片还有《私家侦探》 [3] 暑期档展望 - 端午档为暑期档预热提供有力支撑 [3] - 2025年电影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已有多部影片定档,国产片以喜剧、奇幻与动画为主力军 [3] - 进口片包括《新.驯龙高手》《功夫梦:融合之道》等 [3] - 行业期待爆款影片带动市场回暖,为暑期档打下良好基础 [3]
匈牙利导演埃涅迪:期待与中国电影人深化合作
新华网· 2025-06-01 13:59
电影文化交流与合作 - 匈牙利导演埃涅迪·伊尔迪科参与"2025影像亚洲中国电影放映周"电影论坛,分享创作经历并与中国导演谢飞、乔梁交流 [1] - 埃涅迪最新作品《安静的朋友》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演员阵容国际化并包括中国香港演员 [1] - 埃涅迪曾担任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对当地电影人的热情印象深刻 [1] - 2023年埃涅迪重返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大师班,与专业观众深入探讨电影制作 [1] 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 - 埃涅迪观看的第一部中国电影是关锦鹏执导的《阮玲玉》,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1] - 王家卫的电影在布达佩斯乃至欧洲电影圈很受欢迎,埃涅迪曾与王家卫讨论《肉与灵》并参考其《花样年华》的拍摄手法 [1] - 埃涅迪对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特别关注,对毕赣执导的《狂野时代》非常感兴趣,该片在戛纳电影节获得特别奖 [2] 未来合作展望 - 埃涅迪表达与中国电影人继续合作的愿望 [2]
研判2025!中国影视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细分领域分析:主旋律与商业类型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09:56
行业现状 - 中国影视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类型片深度融合,《长津湖》《流浪地球2》等片实现工业化突破,剧集市场向精品化转型,《漫长的季节》《三体》等作品收获口碑流量双赢 [1][12] - 2024年生产电视剧数量为115部,同比下降26.28%,生产故事影片数量为612部,同比下降22.73%,生产科教、记录、动画和特种影片数量为261部,同比增长45.81% [1][12] - 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61%,观影人次为10.1亿人次,同比下降22.31%,单张电影票均价提升至42.1元(同比上涨0.5%)[14] 细分领域 - 微短剧市场规划备案量2663部(同比下降1.66%),上线备案量612部(同比增长6.99%),市场竞争加剧推动内容质量提升 [16] - 科幻电影技术标准化加速,中影发布《科幻电影技术白皮书》明确12项行业标准,国家发改委将科幻电影纳入"新基建"范畴 [24] - 非票收入成为新增长极,万达电影"影院+"战略2025年Q1非票收入达12亿元,其中剧本杀、电竞馆贡献超60% [25][26] 重点企业经营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出品电影46部,累计票房234.72亿元(占国产电影票房70.19%),但2025年Q1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下降245.25%)[20] - 光线传媒2025年Q1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归母净利润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通过《哪吒之魔童闹海》等IP开发全产业链变现 [22] - 博纳影业以主旋律商业片确立品牌,出品《长津湖》系列;华谊兄弟代表作品包括《八佰》《芳华》;万达电影拥有广泛影院网络 [18][20] 行业趋势 - AI技术渗透剧本创作、虚拟演员合成等全流程,IMAX、CINITY特效厅占比提升至18%,VR与影游融合拓展观影场景 [24] - 市场结构优化,2025年春节档票房占比从18.9%降至14.6%,分线发行与动态定价策略使中小影院排片效率提升40% [25] - 区域协同发展加速,长春万达国际影都形成全产业链集群,政策推动"短剧+非遗"等跨界融合及版权保护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