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一重(601106)
icon
搜索文档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黑土地“智造”奇迹
新浪财经· 2025-09-06 11:24
黑龙江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推动 - 黑龙江省出台《推进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20条支持政策 涵盖设备更新、软件采购和人才培养领域 [3][7] - 近3年累计兑现政策资金超10亿元 带动企业数智化改造投入近50亿元 [7] - 构建"3+3+N"发展格局 以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3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为引领 牡丹江等3个省级试点城市和绥棱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支撑 [7] 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成效 - 建龙北满特钢布设5.6万个数据采集点 炼钢温度控制精度提升至±1℃ 吨钢成本报表实现小时级更新 [4] - 恒丰纸业业务场景全流程数字化平台覆盖率100% 订单效益管控由结果复盘前置为接单前价值评估 [4] - 中国一重重型装备加工精度提升20% 研发周期缩短40% 关键工序质量100%可追溯 [4][11] 智能化设备升级与效率提升 - 建龙北满特钢转炉测温取样机器人17秒完成高温作业 效率达人工5倍 [4] - 恒丰纸业盘纸智能包装机器人使包装工序产能增长3倍 人员精简50% [4] - 中国一重大型设备接入5G专网 实现研发、设计、管理、制造信息实时交互 [8][11] 企业创新投入与市场竞争力 - 建龙北满特钢累计投入2.7亿元用于数智化改造 数据自采率92% 2024年智能装备升级创效700万元 高端特种钢订单占比提高至35% [10] - 恒丰纸业近5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3.56% 产品远销60余个国家和地区 国内外市场份额均居行业第一 [10] - 中国一重关键设备、软件国产化替代率不断提升 材料产业部炼钢厂和专项产品数字化制造车间获评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 [11] 产业协同与服务体系建设 - 黑龙江省工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吸纳117名专家 累计完成107户企业转型诊断 促成52个合作项目 [7] - 引入航天云网、用友等3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整合51家数字化服务商与81款工业软件产品 [7] - 2024年覆盖全省13个市地的转型系列活动吸引超2300户企业参与 促成合作110余个 [7]
中国一重:9月15日将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证券日报· 2025-09-05 19:38
公司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15日14:00-15:00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
中国一重(601106) - 公告2025-042(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9-05 15:45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09月15日14:00 - 15:00举行[1][2][4] - 召开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方式为网络互动[1][2][4] - 投资者可在2025年09月08 - 12日16:00前提问[1][4] 参会及联系信息 - 参会人员含董事、独立董事等[4] - 联系人刘远,电话0452 - 6805591[5] - 联系邮箱为zjlb@cfhi.com[4][6] 报告发布信息 - 公司2025年8月26日发布半年度报告[1]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6日[8]
党中央决定:全华强任央企总经理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00:42
公司高层人事变动 -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任命全华强为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免去其华润集团董事及党委副书记职务 [1] - 全华强出生于1970年 江西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 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 曾任职国机集团、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及总会计师 2022年起任华润集团总会计师 2025年2月任华润集团董事及党委副书记 [1] - 前任总经理吕智强已转任公司董事长及党委书记 [1]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公司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 始建于1954年 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2] -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 获评国家创新型企业及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2]
党中央决定:全华强任央企总经理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00:26
公司人事变动 -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任命全华强为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免去其华润集团董事及党委副书记职务[2] - 全华强出生于1970年 江西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 经济学学士 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 中共党员[4] - 全华强曾长期任职国机集团 2019年12月任中国一汽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2022年任华润集团总会计师 2025年2月任华润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4] - 前任总经理吕智强已转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4] 公司背景 - 中国一重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 始建于1954年[5] - 公司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5] -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5] - 公司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及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
全华强任中国一重集团董事
券商中国· 2025-08-29 23:03
人事任命 -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领导班子会议 宣布全华强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免去其华润集团董事及党委副书记职务 [1] - 全华强出生于1970年9月 曾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华润集团总会计师等职务 [1] - 全华强于2025年2月出任华润集团董事及党委副书记 此次履新属于跨央企集团职务调动 [2] 公司背景 - 中国一重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领域 [2] - 公司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资质 并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 [2]
党中央决定:全华强任中国一重总经理
新京报· 2025-08-29 21:10
公司高层人事变动 - 全华强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免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职务[1] - 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1] - 吕智强此前已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1] 新任高管背景 - 全华强1970年出生 江西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 经济学学士 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1] - 长期任职国机集团 2019年12月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1] - 2022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2025年2月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1]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一重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 始建于1954年[1] - 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1] - 国家创新型企业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1]
全华强任中国一重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新京报· 2025-08-29 20:33
人事任命 -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任命全华强为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1] - 全华强此前担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职务 [1] - 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1]
中国一重(601106)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6.81亿元,同比下降46.24% [1] -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改善38.97%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24.3亿元,同比下降52.59% [1] - 毛利率14.49%,同比大幅提升132.16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0.66%,同比改善68.75个百分点 [1] 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5.66亿元,占营收比重12.08%,同比上升73.39%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37%,主要因市场开拓导致差旅费上升 [4] - 管理费用增长8.66%,系上年年薪工资调整至本年上半年发放 [5] - 财务费用下降27.95%,受益于融资规模压降及利率下降 [5]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26.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8.53% [1] - 应收账款33.7亿元,同比下降38.70%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6元,同比改善8.34%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203.11%,主要因转让风场项目取得投资收益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84.8%,因偿还银行利息支出 [5] 负债与资本结构 - 有息负债202.17亿元,同比增长3.83% [1] - 短期借款下降18.16%,公司调整借款结构并偿还部分借款 [3] - 长期借款增长8.28%,公司根据经营需求调整借款结构 [4] - 每股净资产0.77元,同比下降38.78% [1] 经营策略影响 - 营收下降主要因公司主动退出与主业关联性不高的运营业务 [4] - 营业成本下降50.97%,既因收入下降也因降本增效措施 [4] - 研发费用增长19.28%,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5] - 应收账款下降因加大两金压降力度取得成效 [4] - 固定资产下降9.03%,受转让龙江鑫风项目影响 [4]
中国一重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6.81亿元,同比下降46.24% [1] -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改善38.97%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4.3亿元,同比下降52.59%,季度归母净利润-2249.57万元,同比改善48.91%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4.49%,同比大幅提升132.16% [1] - 净利率-0.66%,同比改善68.75% [1] - 三费占比显著上升,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和占营收比达12.08%,同比增幅73.39%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26.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8.53% [1] - 应收账款33.7亿元,同比下降38.70% [1] - 有息负债202.1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3.83% [1] - 每股净资产0.77元,同比下降38.78% [1]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6元,同比改善8.3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8.34%,主要因加大经营回款力度 [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203.11%,主要因转让风场项目取得投资收益 [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84.8%,主要因偿还银行利息支出 [4] 运营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46.24%,因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主动退出非主业运营业务 [4] - 营业成本下降50.97%,因收入下降且开展降本增效 [4] - 销售费用增长4.37%,因大力开拓市场导致差旅费增加 [4] - 管理费用增长8.66%,因上年度年薪调整至本年上半年发放 [4] - 财务费用下降27.95%,因压降融资规模及利率下降 [4] - 研发费用增长19.28%,因公司加大研发力度 [4] 资产项目变动 - 货币资金变动-8.63%,因合理配置资金占用额度 [1] - 应收款项下降4.05%,因加大两金压降力度 [2] - 存货增长0.84%,因在制品占用略有增长 [2] - 固定资产下降9.03%,因转让龙江鑫风项目 [2] - 在建工程下降12.95%,因部分项目完工转入固定资产 [2] 负债项目变动 - 短期借款下降18.16%,因合理调整借款结构并偿还部分借款 [2] - 长期借款增长8.28%,因合理调整借款结构 [3] - 租赁负债下降5.14%,因租赁资产减少 [4] - 合同负债下降5.69%,因预收款按合同节点较期初下降 [2]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近10年中位数ROIC为2.39%,投资回报较弱 [5] - 历史最差年份2016年ROIC为-18.72% [5] - 上市以来14份年报中亏损年份达4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