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601398)

搜索文档
上海多家银行宣布调整房贷利率
中国证券报· 2025-08-31 09:13
政策调整内容 - 上海市六部门联合发布房地产政策优化通知 包括调减住房限购 优化住房公积金 优化个人住房信贷以及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等政策 自8月26日起施行[1] -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具体利率水平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结合银行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2] -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延续2024年10月通知 对部分第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触发常态化调整 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以上的可申请调整[2] 银行执行情况 - 至少23家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优化公告 包括国有大行 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1] - 银行提供客户自主申请和银行主动调整两种解决方案 大部分银行自9月1日起接受借款人查询和申请[3] - 上海银行和上海农商行将于9月5日对符合条件的浮动利率贷款主动进行调整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采用两种方式并行[3] 利率计算与影响 - 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计算公式为: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平均利率减去该利率对应季度内各月5年期以上LPR的算术平均值[2]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8月20日最新一期5年期以上LPR为3.5%[2] - 上海存量房贷利率为3.45%的二套房贷款最低可申请降低至3.36% 降幅为9个基点[3] 市场机制分析 - 银行获得自主定价权 可根据自身经营和客户风险状况确定具体利率 有助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3] - 利率调整不溯及既往 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基点[2][3]
突发!胡塞武装行政机构负责人被以军打死;上海多家银行新增房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二套;刘强东现身“苏超”现场观赛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09:10
地缘政治与军事动态 - 胡塞武装行政机构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在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的空袭中丧生 [2][9] - 以色列国防部长证实以军袭击也门 目标包括胡塞武装高级官员所在地 [2][9] - 俄军自3月以来控制超过3500平方公里土地和149个居民点 称战略主动权在握 [9] - 以色列军方在加沙城袭击哈马斯军事派别发言人阿布·乌贝达 [9] - 欧盟召开外交部长会议讨论加沙局势 西班牙提议打破以色列封锁并扩大制裁 [9] 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 - 上海多家银行落实房贷新政 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住房利率 [7][2] - 参与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10家银行上海市分行 [7][2] - 利率水平将根据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及银行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确定 [7][2] 中美经贸关系与半导体产业 - 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访美 与美财政部、商务部及贸易代表办公室会谈 [4] - 双方就落实中美元首通话共识及经贸关系进行交流沟通 [4] - 美国撤销三星等三家在华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 [5] - 商务部反对美方将出口管制工具化 称将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稳定 [5] 金融与资本市场动态 - 中央汇金上半年增持12只ETF产品 耗资超2100亿元 [10] - 截至二季度末持有ETF总市值达1.28万亿元 占ETF总规模约30% [10] - 六大行中期分红总额达2046.57亿元 工行分红503.96亿元居首 [11] - 平安人寿半年内第三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 持股比例达15% [15] - 2025年已有7家上市银行被险资举牌 农行、招行、邮储均被三度举牌 [15] 科技与产业合作 - 华为余承东透露最初多次拒绝上汽合作 后以战略级重视投入核心智能技术 [12]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鸿蒙生态仍处于导入阶段 提出五点生态建设倡议 [14] - 国家数据局指导发布具身智能数据集DexonomySim 包含950万条抓取姿态数据 [6] 城市规划与发展政策 - 住建部提出推动城市规划创新 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6] - 现行城市规划政策被指不适应存量提质增效需要 需深化规划设计改革 [6] 企业高层动态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现身宿迁苏超比赛现场 并于夜市与乡亲饮酒 [3][16] - 兴银基金任命黄德良为新任董事长 其同时担任华福证券董事长兼总裁 [16] 国际事务与教育预警 - 教育部发布赴菲律宾留学预警 指出菲治安形势和留学环境不佳 [5] - 泰国内阁批准副总理普坦继续担任代理总理 直至新内阁就职 [9]
六大行半年赚6825亿,分红超20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22:16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1万亿元 同比增长2.05% [1][3] - 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 同比下降0.13% [1][3][7]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居首 但同比下降1.40% [6][7]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 以2.66%增速领跑 [6][7] 营业收入结构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 同比增长3.76%为六大行最高 [3][4]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6.43% 占比提升至34.71% [3] - 建设银行营收3859.05亿元 同比增长2.95% [4][6] - 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 同比增长1.50% [4][6] 资产规模与扩张 - 工商银行总资产52.32万亿元保持行业第一 较年初增长7.16% [12][13] - 建设银行总资产44.4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9.52%为六大行最快 [12][13] - 邮储银行总资产突破1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47% [12][13] - 六大行上半年贷款总额增加约7.7万亿元 [16] 净息差变化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居六大行首位 但同比收窄21个基点 [19][20]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为六大行最低 同比收窄8个基点 [19][20]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 同比收窄18个基点 [19][20] - 商业银行整体二季度净息差1.42% 较一季度收窄1个基点 [19] 资产质量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为六大行最低 但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 [16][17]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不良率均为1.33% 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16] - 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不良率均为1.28% 同比分别下降0.03和0.02个百分点 [16] 薪酬水平 - 中国银行人均月薪2.82万元为六大行最高 [9][10] - 交通银行人均月薪2.75万元 同比下降0.02万元 [9][10] - 邮储银行人均月薪2.49万元为六大行最低 同比下降0.11万元 [9][10] 分红方案 - 六大行合计现金分红总额将超2000亿元 [1]
工行分红超500亿, 多位高管职位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22:05
人事变动 - 公司聘任副行长姚明德兼任首席财务官 高级业务总监田枫林兼任董事会秘书 任职资格尚待监管部门审核 此为首次设置首席财务官职位 [1] - 副行长段红涛因职务变动于2025年6月起担任党委副书记 并于8月29日辞去副行长 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秘书职务 [1] - 姚明德出生于1970年 2024年3月起任副行长 曾任农业银行财务会计部高管及莫斯科公司董事长 深圳分行行长 [2] - 段红涛出生于1969年 2023年3月起任副行长 2024年8月起兼任董事会秘书 曾任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及山东省分行行长 [2] - 田枫林出生于1967年 2023年12月起任高级业务总监 曾任工行新加坡分行副总经理 马来西亚总经理 阿根廷副董事长及江苏分行行长 [2] - 人事调整后高管团队架构无重大变化 包括行长刘珺 副行长王景武 张伟武 姚明德 张守川 高级业务总监宋建华 田枫林 [3]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88.03亿元 营业收入4090.82亿元 同比增长1.8% [4] - 资产规模超52万亿元 贷款总额30.19万亿元 客户存款总额36.90万亿元 [4] - 不良贷款率1.33% 下降0.01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19.54% 拨备覆盖率217.71% 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15和2.80个百分点 [4]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普通股现金股息每10股1.414元 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4] - 截至8月29日A股年内涨幅11.87% H股涨幅17.48% 总市值超2.46万亿元 [4]
工行分红超500亿, 多位高管职位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21:55
人事变动 - 聘任副行长姚明德兼任首席财务官 为工商银行首次设立该职位 任职资格尚待监管部门审核[1] - 高级业务总监田枫林兼任董事会秘书 任职资格尚待监管部门核准[1] - 副行长段红涛因职务变动辞去副行长 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秘书职务 已于2025年6月担任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1] 高管团队架构 - 调整后高管团队包括行长刘珺 副行长王景武 张伟武 姚明德 张守川 高级业务总监宋建华 田枫林[2] - 姚明德兼任首席财务官 田枫林兼任董事会秘书 两项任命均待监管核准[2] - 团队架构无重大调整 仅部分岗位任职人员及职责分工发生变化[2] 高管履历 - 姚明德1970年出生 2024年3月起任副行长 曾任农业银行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及深圳分行行长[1] - 段红涛1969年出生 2023年3月起任副行长 曾任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及总行办公室主任[2] - 田枫林1967年出生 2023年12月起任高级业务总监 曾任工商银行江苏分行行长及总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88.03亿元 营业收入4090.82亿元 同比增长1.8%[4] - 资产规模突破52万亿元 贷款总额30.19万亿元 客户存款总额36.90万亿元[4] - 不良贷款率1.33% 下降0.01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19.54% 拨备覆盖率217.71%[4] 股东回报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普通股现金股息 每10股1.414元 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4] - 截至8月29日 A股年内涨幅11.87% H股年内涨幅17.48% 总市值超2.46万亿元[4]
六大行半年赚6825亿,分红超20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21:55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1.81万亿元 同比增长2.05% [1][3] - 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 同比下降0.13% [1][3]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位居榜首 但同比下降1.4% [5][7]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 以2.66%增速领跑 [5][7] 营收结构分析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 同比增长3.76%为六大行最高 [3][4]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 同比增长26.43% 占比提升至34.71% [3] - 建设银行营收3859.05亿元 同比增长2.95% [4][5] - 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 同比增长1.50% [4][5] 资产规模与扩张 - 工商银行总资产52.32万亿元保持行业第一 [10][11] - 建设银行总资产较年初增长9.52% 扩张速度最快 [9][11] - 邮储银行总资产突破1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10][11] - 六大行上半年贷款总额增加约7.7万亿元 [15] 净息差变化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为六大行最高 但同比收窄21个基点 [18][19]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为六大行最低 同比收窄8个基点 [19]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 同比收窄18个基点 [18][19]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0% 同比收窄14个基点 [19] 资产质量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为六大行最低 但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 [1][16]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不良率均为1.33% 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15] - 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不良率均为1.28% 同比分别下降0.03和0.02个百分点 [15] 薪酬水平 - 中国银行人均月薪2.82万元为六大行最高 [7][8] - 交通银行人均月薪2.75万元位列第二 [7][8] - 邮储银行人均月薪2.49万元为六大行最低 [7][8] 分红方案 - 六大行合计现金分红总额将超2000亿元 [1]
刘珺称成为工行股东是比较幸福的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21:42
股价表现 - 2024年以来A股和H股股价涨幅分别为44.8%和36.4% [1] - 2024年上半年A股和H股股价涨幅分别为9.7%和19.4% [1] - 股价表现均高于银行板块整体涨幅且在大型银行中表现突出 [1] 财务业绩 - 集团资产总额52.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 [2]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88.03亿元 [2] - 营业收入4090.82亿元同比增长1.8% [2] 业务规模 - 贷款总额30.19万亿元 [2] - 客户存款总额36.90万亿元 [2]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率1.33%下降0.01个百分点 [2] - 资本充足率19.54%较上年末上升0.15个百分点 [2] - 拨备覆盖率217.71%较上年末上升2.80个百分点 [2] 股东回报 - 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普通股现金股息每10股1.414元 [2] - 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2] - 上市公司强调与利益相关方分享价值创造成果 [1]
六大行中报出炉!合计分红超2000亿,“宇宙行”资产破50万亿
搜狐财经· 2025-08-30 20:49
资产规模 - 六大行资产总额合计达214.02万亿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1][4] - 工商银行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0万亿元,达5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04% [2][4] - 农业银行以11.60%的同比增速居首,资产规模达46.86万亿元 [2][4] -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分别为44.43万亿元、18.19万亿元、36.79万亿元、15.44万亿元,增速分别为10.27%、10.83%、8.50%、8.87% [2][4] 资产质量 - 六大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23%,较行业平均值低0.26个百分点 [5] - 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不良率均下降0.04个百分点至1.28%,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33% [5] - 中国银行不良率与去年同期持平为1.24%,邮储银行不良率上升0.08个百分点至0.92%,但仍为六大行最低 [5][6] - 邮储银行关注率为1.21%,为行业均值的60%左右 [6] 营业收入 - 六大行营业收入合计1.83万亿元,均实现同比增长 [7] - 中国银行以3.76%的营收增速居首,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增速分别为2.15%、1.57%、1.50% [7][8] - 交通银行以0.77%的增速居末,农业银行增速为0.85% [7][8] - 工商银行以4270.92亿元营收规模居榜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营收均超3000亿元 [7] 盈利能力 - 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平均日赚37.71亿元 [9]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至1395.10亿元,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增长1.61%、0.85%至460.16亿元、492.28亿元 [9][10]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39%、1.37%、0.85% [9][10] - 工商银行以1681.03亿元净利润居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均超千亿元 [9] 净息差表现 - 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但速度放缓,工商银行2025年中期净息差收窄0.13个百分点至1.30%,较2024年同期少降0.06个百分点 [12][14] - 农业银行2025年中期净息差收窄0.13个百分点至1.32%,邮储银行以1.70%的净息差居六大行首位但收窄幅度最大达0.21个百分点 [12][15] -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0%、1.26%、1.21% [12] - 净息差收窄速度放缓得益于资产端生息资产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以及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调等措施 [14][15] 分红方案 - 六大行合计现金分红2046.57亿元,工商银行以503.96亿元分红额居首 [16] -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红额分别为486.05亿元、418.23亿元、352.50亿元 [16] - 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红额分别为147.72亿元、138.11亿元 [16]
260万银行人,半年平均薪酬“曝光”,5家月薪超4.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20:41
行业薪酬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260万员工平均薪酬为18.1万元,人均月薪3.02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300元(月薪增加214元)[1][2] - 股份制银行与东部城商行薪酬水平行业领先,国有大行因员工基数大且基层网点多导致平均薪酬较低[2] - 行业呈现薪酬分化态势,约半数银行涨薪、半数降薪,与2024年上半年整体降薪5300元形成对比[1] 高薪酬银行具体数据 - 招商银行以5.05万元人均月薪居首,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00元[2][3] - 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4.54万元)、兴业银行(4.54万元)、北京银行(4.52万元)人均月薪均超4.5万元[1][2] - 宁波银行月薪同比增幅最大(增加4100元),南京银行(增加1700元)和北京银行(增加2300元)涨幅显著[3] 国有银行薪酬特点 - 六大国有银行员工总数183.79万人,占行业总人数70%[5] - 农业银行(2.52万元)和邮储银行(2.49万元)月薪垫底,工商银行(2.63万元)、建设银行(2.62万元)处于行业中下游[5] - 国有大行明确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农业银行56.6%网点在县域并配置专项薪酬资源,工商银行同步推行基层激励政策[5] 方法论说明 - 薪酬计算采用"期工资总额=支付给职工现金+期末应付薪酬-期初应付薪酬"公式,员工数按上年末统计[4] - 上半年薪酬数据可能包含年终奖金,且合并报表数据与员工实收工资存在差异[4]
260万银行人,半年平均薪酬“曝光”,5家月薪超4.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20:39
行业薪酬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约260万员工平均薪酬为18.1万元,人均月薪3.02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300元(月薪增214元)[2][4][5] - 股份制银行及东部城商行薪酬水平行业领先,国有大行因员工基数大、网点下沉导致平均薪酬较低[5] - 行业呈现薪酬分化态势,约半数银行涨薪、半数降薪,与2024年上半年整体降薪5300元形成对比[2][4] 高薪酬银行梯队 - 招商银行以5.05万元人均月薪居首,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00元[5][6] - 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4.54万元)、兴业银行(4.54万元)、北京银行(4.52万元)人均月薪均超4.5万元[3][5][6] - 中信银行(4.40万元)、浙商银行(4.18万元)等10家银行人均月薪超过4万元[5] 国有银行薪酬情况 - 六大国有银行人均月薪区间为2.49-2.82万元,邮储银行最低(2.49万元),中国银行最高(2.82万元)[7][8] - 工商银行(2.63万元)、建设银行(2.62万元)、农业银行(2.52万元)月薪同比均增长900元[7][8] - 交通银行月薪同比下降200元至2.75万元,邮储银行同比下降1100元[8] 薪酬变动显著机构 - 宁波银行月薪同比增幅最大(增加4100元至4.54万元),南京银行(增1700元)、北京银行(增2300元)涨幅居前[5][6] - 浙商银行月薪降幅最大(减少5600元至4.18万元),江苏银行(减4700元)、沪农商行(减6300元)降幅显著[6] - 国有行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实现900元月薪增长,邮储银行降幅最大(1100元)[8] 薪酬政策导向 - 国有大行推行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策略,农业银行56.6%网点位于县域并配置专项薪酬资源[10][11] - 工商银行明确加强薪酬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以激活各级机构经营活力[11] - 行业薪酬计算包含年终奖及福利待遇,实际到手工资可能与统计值存在差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