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银行(601398)
icon
搜索文档
园区贷2.0深圳落地:破解小微融资困局,绘就普惠金融新图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7:00
文章核心观点 - “园区贷2.0”模式通过“政园银担”四方协同机制,旨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是普惠金融场景化服务的重要创新 [1][4][7]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与挑战 - 深圳汇聚了超过270万家中小企业,贡献了约50%的GDP,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2] - 传统融资模式下,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小微企业轻资产运营导致缺少足额抵押物,造成银行“不敢贷”、企业“贷不到”的困局 [2] - 产业园区贡献了深圳市超30%的GDP和7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物理载体 [2] “园区贷”试点成果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于2024年7月联合印发工作方案,首批选择11家银行和10家示范基地园区以“结对制”形式开展试点 [2] - 首批试点银行对试点园区内企业的累计授信金额已超115亿元,印证了“园区金融”模式的生命力 [2] - 以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例,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已累计为2700余家入园企业授信超130亿元,其中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获授信66亿元 [3] -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整体普惠贷款余额已突破2000亿元,成为该系统内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城市分行 [3] “园区贷2.0”模式创新与升级 - “园区贷2.0”是服务理念、工作机制、系统效能的全方位提升,采用“政园银担”四方协同模式 [4] - 该模式构建了政府统筹、园区协同、银行参与、担保增信的多方合作机制,实现“见贷即保、风险共担” [4] - 具体升级包括打破“数据孤岛”,整合多方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以及构建四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 [5][6] - 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银行定制产品、政府提供贴息、保险提供保障,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6] 银行的具体实践与方案 -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打造了“四融并举,数智赋能”的园区金融服务方案 [3] - 在融资方面,推出标准化“园区e贷”产品,为300余个优质合作园区内小微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最长3年的纯信用贷款 [3] - 在融智方面,研发“科创企业AI智能顾问”,实现企业一键查询匹配专属金融方案 [3] - 在融技方面,联动外部资源搭建专利技术对接平台,精准匹配需求 [3] - 在融商方面,构建数字金融联盟,对接200家外部机构,实现信息流与合作网深度融合 [3] - 该行成立了49支“普惠青年先锋队”,开展专项行动覆盖300余家产业园区以深度触达企业需求 [3] 未来发展规划与展望 -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计划通过扩大“硬科技”“新外贸”园区覆盖、深化数据融合以实现智能风控、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等举措进一步升级服务生态 [4] - 在本次活动现场,有10家产业园区与10家银行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覆盖深圳各区重点园区和主要银行,标志着模式从创新理念走向规模实践 [6] - 深圳将以更坚定步伐完善“园区贷2.0”模式,扩大试点范围,持续探索金融服务创新路径,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7]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9月30日跌0.06%,邮储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0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16:51
板块整体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在9月30日整体下跌0.06%,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52%,深证成指上涨0.35%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六家银行中两家上涨四家下跌,邮储银行以1.37%的跌幅领跌,农业银行以0.76%的涨幅领涨 [1] - 从资金流向看,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6.04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41亿元和4.63亿元 [1]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农业银行收盘价6.67元,上涨0.76%,成交量为308.75万手,成交额为20.52亿元 [1] - 建设银行收盘价8.61元,微涨0.12%,成交量为91.72万手,成交额为7.87亿元 [1] - 中国银行收盘价5.18元,下跌0.38%,成交量为192.13万手 [1] - 工商银行收盘价7.30元,下跌0.41%,成交量为244.57万手,成交额为17.84亿元 [1] - 交通银行收盘价6.72元,下跌1.18%,成交量为184.87万手 [1] - 邮储银行收盘价5.75元,下跌1.37%,成交量为121.16万手 [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交通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最为显著,达1.91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5.33%,但游资净流入8189.44万元,散户净流入1.09亿元 [2] - 工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78亿元,主力净占比为-9.97%,游资净流入3870.36万元 [2] - 中国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12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1.22%,散户资金净流入7493.60万元 [2] - 建设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6721.3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8.54%,散户资金净流入6772.48万元 [2] - 邮储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5054.75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25%,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2027.34万元和3027.41万元 [2] - 农业银行资金面相对稳健,主力净流出仅519.06万元,但游资净流出3605.7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124.83万元 [2]
工商银行(0139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30 16:5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FF301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30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398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86,794,044,550 | RMB | | 1 | RMB | | 86,794,044,55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86,794,044,550 | RMB | | 1 | RMB | | 86,794,044,5 ...
上市银行获股东密集增持 年内机构调研超300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5:32
股东增持动态 - 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增持南京银行1.08亿股,占总股本0.87%,合计持股比例由16.14%增至17.02% [1] - 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信托增持5677.98万股,占总股本0.46%,紫金集团及紫金信托持股比例由12.56%提升至13.02% [3] - 南京银行股东南京高科增持750.77万股,持股比例由8.94%增至9.00% [3] - 光大集团增持光大银行1397万股,占总股本0.02%,增持金额5166.1万元,为总额0.5亿至1亿元增持计划的一部分 [3] - 光大集团在2024至2025年间累计增持光大银行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持股比例由47.19%提升至47.42% [4] - 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贵阳银行20083.26万股A股,占总股本5.49%,成为重要股东 [4] - 今年以来已有11家A股上市银行获得股东或高管增持 [5] 中期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7家公布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其中国有六大行贡献超2000亿元分红 [6] - 招商银行、长沙银行等7家银行实现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6] - 工商银行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503.96亿元,每10股派1.414元,分红比例稳定在30%以上 [7] - 建设银行拟派发现金股息486.05亿元,每10股派1.858元,分红比例30.0% [7] - 农业银行拟分红418.23亿元,分红比例30.0% [8] - 中国银行中期股息总额352.5亿元,派息比例保持在30% [8] -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中期分红分别为147.7亿元和138.1亿元 [8] 机构关注与市场观点 - 截至9月29日,上市银行被调研总次数超300次,机构调研家数超2000家,长三角等地区域性银行受关注较多 [5][8] - 银行股因股息率高、估值低具备较强防御属性,当前被视为中长期资金布局的重要窗口 [5] - 增量资金流入有望支撑银行板块行情,被动ETF、险资等对银行股配置需求将稳步提升 [8]
2025年中国银行业100强出炉 长沙银行、湖南银行排名提升至第34名、59名
长沙晚报· 2025-09-30 15:29
中国银行业百强榜单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5年中国银行业前100名单,榜单依据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对商业银行进行排序,并对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资产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 [1] - 截至2024年末,百强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合计23.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0%,占商业银行总量的95.09%,总资产合计342.15万亿元,同比增长7.42% [1] - 银行业“强者恒强”格局稳固,六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占据主导,同时以长沙银行、湖南银行为代表的地方银行通过差异化发展实现稳步前行 [5][6] 银行业整体规模与结构 - 百强榜单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6家城市商业银行、18家农村商业银行、2家民营银行和6家外资法人银行 [2] - 6家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达13.51万亿元,占100家银行的57.80%,总资产合计199.68万亿元,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增长8.55%至5.4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平均值改善至1.34% [2] - 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6家大行+12家股份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和资产规模分别占100家代表性银行的81.18%和80.84% [2] 各类银行表现 - 56家城商行是榜单中数量最多的群体,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合计占比达13.58%,江苏银行已跃升为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 [3] - 18家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同比增长9.67%,展现出强劲活力 [3] - 2家民营银行凭借金融科技快速成长,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资产总额达6517.76亿元 [3] - 6家外资法人银行资本与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头部机构展现出良好发展潜力 [3] 地域分布特征 - 从地域分布看,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和山东等五省市上榜银行数量较多,分别为14、11、10、10和7家银行 [3] - 上述五省市上榜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合计达20.20万亿元,占100家代表性银行的86.46% [3] 湖南本土银行表现 - 长沙银行排名第34位,较上年上升2位,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671.42亿元,较上年增长11.41%,资产规模为11467.48亿元,净利润为79.0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7% [4] - 湖南银行排名从去年的第63位上升至第59位,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343.07亿元,较上年增长8.79%,资产规模为5653.38亿元,净利润为33.5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5% [4] - 湖南银行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已达6019.40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 [5] 头部银行排名与关键指标 - 榜单前十以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中国工商银行再次夺得第一 [1] - 根据榜单数据,排名前列的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36,243.42亿元)、中国建设银行(31,655.49亿元)、中国农业银行(25,823.05亿元)、中国银行(23,442.61亿元)等 [9]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成功举办2025年个体工商户专项服务沙龙
第一财经· 2025-09-30 15:25
活动现场,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2025 年个体工商户专属金融服务方案》,立足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经营需求,构建 "融资、理财、增值" 三大服 务体系,从 "融资产品创新、优惠利率支持、专属服务保障、特色场景嵌入" 四大维度精准发力,依托工行创业担保贷、流动资金贷款、按揭贷款、消费 贷款及理财服务,为个体工商户搭建"开户、融资、结算、财富管理" 一体化服务闭环,实现 "经营保障 + 财富增值" 的双重目标。 个体工商户作为民营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推动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力量。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深刻把握个体工商户经营痛点与发展需求,创新构建 "定 制化产品、协同化机制、诚信化生态"三维金融服务体系,从融资支持、服务效率、发展生态等多维度发力,全方位护航个体工商户稳健成长。 以"定制化产品"破解融资与经营难题 9 月 29 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上海市民营经济协会成功举办 "聚焦金融赋能 促进民企发展"2025 年个体工商户专项服务沙龙,以金融力量精准对接 民营经济需求,为上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近 50 位涵盖餐饮零售、生活服务、文创设计等领域的优质个体工商户代表齐聚活动现场。 以 "诚信化生态 ...
六大行绿色贷款余额超23万亿元:银行业绿色金融成效显著前景广阔
经济观察网· 2025-09-30 15:00
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与宏观发展 -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向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2] - 生态环境导向项目开发新模式获金融机构支持,100多个项目获授信金额2164亿元,发放贷款764亿元 [2] - 绿色贷款余额从2019年末的9.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6.6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2] - 政策持续完善,引导金融体系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支持,将绿色信贷列为重点支持方向 [3] 银行业绿色信贷规模与增长 - 截至今年6月末,国有六大行绿色贷款余额共计23.8万亿元 [3] - 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6万亿元,增速达16.4% [3]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均超5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4.6%、14.88% [3] - 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5% [3] - 交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8700亿元,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9500亿元 [3] - 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普遍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2] 银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银行将绿色领域视作未来信贷业务的核心增长点之一,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2][5] - 绿色金融“工具箱”日益丰富,构建起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为核心的完整产品生态链 [2][6] - 工商银行成功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 [6] - 中国银行上半年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6] - 建设银行上半年参与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77期,发行规模折合人民币约2355.56亿元 [6] - 邮储银行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等绿色金融机构45家 [4] 具体项目案例与实施效果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万科中心提供1000万元碳中和贷款,支持其绿色改造 [6] - 该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办公楼绿电占比85%,本地光伏消纳率平均为90% [6] -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有效提升绿色资金配置效率,精准满足企业低碳转型等融资需求 [6] 碳金融市场发展与挑战 - 银行机构积极发力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 [8] - 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面临法律权属界定模糊、操作规范不健全等合规风险 [8] - 碳核算标准不统一,碳资产定价机制不成熟,缺乏适配的风险评估模型 [8] - 企业碳排放数据真实性、完整性不足,制约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 [8] - 专家建议加快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明确碳资产法律属性及处置规则 [9] - 需健全全国统一碳核算标准体系,强化碳排放数据治理,提升数据可信度 [9]
观礼座椅背后的金融支撑
金融时报· 2025-09-30 11:34
由于日常运营资金压力骤然增大,康迪公司一度为资金问题担忧。工行雄安分行敏锐捕捉到企业的迫切 需求,迅速成立专项服务小组,第一时间进驻该公司生产一线,在深入评估其承接重要生产任务的履约 和还款能力后,为其量身定制信贷支持方案,开辟专项绿色通道。短短数日,18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 便成功获批并迅速投放到位。"能够为企业投放这笔贷款,我们深感荣幸,就好像我们也参与到阅兵典 礼筹备工作中。"工行客户经理谢珂道出了服务团队的心声。 1800万元流动资金及时注入后,公司采购原材料的资金瓶颈迅速打破,并更新部分老旧设备,关键生产 环节效率显著提升。交付前夕再次走进康迪公司的专用生产车间,所见皆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作人员 神情专注,一丝不苟地进行下料、塑型、打磨、喷涂、装配、质检等工序。"知道这些椅子要见证历 史,我们心里就有股劲儿。"一位正在仔细检查座椅承重结构的老工人说,"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这活儿 代表咱的脸面。" 一把把观礼座椅不只是康迪公司匠心品质的生动诠释,还是工行河北省分行扎根燕赵、服务国家战略的 印证。如今,该行正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持续深化对区域建设的金融支持,为加快建设 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 ...
银行业绿色金融成效显著前景广阔
金融时报· 2025-09-30 09:34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我国实现了从重 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深入推进以生态环境为 导向的项目开发新模式创新,有100多个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支持,已获得授信金额2164亿元,发放贷款 764亿元。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信贷投向结构加速优化,绿色金融为经济可持续 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绿色贷款余额由2019年末的9.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6.6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 20%。 "在需求端,'双碳'目标推动企业提速生产经营低碳转型,对绿色融资的需求持续攀升,为绿色贷 款规模扩张提供坚实的需求基础;在供给端,银行将绿色领域视作未来信贷业务的核心增长点之一,持 续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有效拓宽绿色贷款供给渠道。"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在接受《金 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除融资痛点,把绿色项目"贷"动起来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邮储银行始终担当绿色金融的践行者,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 等绿色金融机构45家。 "下一阶段,我 ...
优质服务铸辉煌 百年大观谱新篇——工商银行济南大观园支行服务品牌三十年发展纪实
齐鲁晚报· 2025-09-30 09:05
济南,因泉而生,因泉而兴。在这座流淌着千年文脉的城市里,工商银行济南大观园支行用三十年的坚 守与创新,书写了一段金融服务品牌的传奇。从1994年率先在全国金融业推行微笑服务,到如今构建 起"智惠服务"生态体系;从"换两毛存一万"的温情故事,到"金融服务无间隙"的行业标杆;从十多人的 单一储蓄所到拥有近200名员工的服务大行,大观园支行的三十年,是中国金融业服务升级的生动缩 影,更培育出"敢为人先、从严求实、争优创佳、无私奉献"的大观精神。三十年来,60余项国家级、省 级荣誉在这里汇聚,两届党代表从这里走出,两万余人次的考察学习者在这里探寻服务密码。这座被誉 为"中国金融业优质文明服务发源地"的基层行,成为泉城济南一张闪亮的金融文化名片。 变革初期并非一帆风顺。有老员工不理解:"我们是国家银行,还怕没人来存钱?"有客户不适应:"你 们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但支行领导班子坚定地站在改革前沿,通过"晨会学礼仪""岗位大练兵""服务明 星评选"等方式,一点点将服务意识植入员工心中。时任所主任说:"金融是服务行业,客户才是我们的 衣食父母。今天我们多一分耐心,明天客户就多一分信任。" 这场始于大观园的服务革新,很快引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