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环科技(688031)
icon
搜索文档
星环科技-U股价小幅下跌 公司筹划赴港上市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25 21:25
截至2025年8月25日15时,星环科技-U股价报56.1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85%,成交量为7.29万手, 成交额达4.13亿元。 星环科技-U属于软件开发板块,是一家专注于AI基础设施软件的国内纯软件服务商。公司业务涉及数 据要素、信创等领域,致力于为企业级客户提供大数据基础软件及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据公开信息显示,星环科技近期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公司表示,赴港上市将有助于 拓展国际融资渠道,支持全球化战略布局,并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资金流向方面,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08.41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48%。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 流出1147.56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22%。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主决策并承担相关风险。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股君 ...
研判2025!中国湖仓一体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51亿元,技术融合驱动数据价值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4 07:42
行业概述 - 湖仓一体是一种融合数据湖灵活性和数据仓库数据结构及管理功能的新型数据架构 旨在提供统一高效低成本的数据存储与分析能力 解决传统架构中的数据孤岛 冗余及治理难题 [2] - 该架构支持开放格式数据 包括结构化 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并通过Open API实现数据访问 同时提供高质量可靠数据 行级/字段级细粒度安全和治理 高性能 高扩展性及低成本 [3] - 湖仓一体技术架构整合数据源 数据管理和前端工具与应用 提供统一平台用于存储 处理和分析各种类型数据 支持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 提供强大数据管理分析能力 帮助企业获取数据洞察支持决策制定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湖仓一体平台软件市场规模达51.2亿元 同比增长77.78% [1][13] - 行业应用主要集中在互联网 电信运营商和金融等数字化程度较高行业 未来将在政府 工业 交通等数据价值尚未完全释放行业加大应用渗透率 [1][13] - 数字经济发展推动行业需求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63.2万亿元 同比增长17.25% 企业数据量指数级增长 对数据处理分析需求日益增加 [11] 技术特点与优势 - 湖仓一体降低数据冗余 减少存储成本 提升数据处理时效性 [1][13] - 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和计算引擎 如星环科技云原生湖仓集一体平台支持11种数据模型 实现数据高效接入与分析 [15][17] - 提供实时化与分层智能调度能力 未来查询响应时间可从秒级压缩至毫秒级 存储成本降低40%以上 满足99%业务实时性需求 [21]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服务器 存储设备 交换机 云服务提供商 计算引擎 开源格式与工具 数据治理工具等技术与基础设施 [9] - 中游为湖仓一体解决方案与平台开发商 [9]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金融 电商与零售 制造业 医疗健康 互联网 水利与公共事业等 [9]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行业呈现"三足鼎立+生态协同"格局 独立软件商如科杰科技领跑行业 云厂商如阿里云 华为云依托PaaS生态占据较大市场 技术创新者如星环科技推动技术升级 [15] - 科杰科技KeenData Lakehouse平台支持PB级多模数据存储与处理 存储成本降低50% 已帮助中国石化 中国一汽等行业头部企业完成数据底座建设 [15][17] - 星环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0.64亿元 同比增长2.59% 归母净利润-0.84亿元 同比增长5.74% [19] 发展趋势 - 架构设计聚焦实时化与分层智能调度 实现效率与成本动态平衡 [21] - 工程平台走向多智能体协同自治 使数据开发人工介入率从30%降至5%以下 全链路效率大幅提升 [22][23] - 安全合规与成本治理智能化前置 大模型实现全链路脱敏与权限校验 使数据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90% [24]
ETF盘中资讯|互联网金融急速冲高,指南针大涨超10%!百亿金融科技ETF(159851)拉升逾2%续创新高,资金大举加仓
搜狐财经· 2025-08-22 11:37
市场表现 -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上涨超过2%并续创历史纪录 [1] - 指南针股价盘中涨幅超过10%并续创历史新高 恒银科技涨停 高伟达大涨13% 财富趋势、同花顺、税友股份、拓尔思、大智慧、东方财富等多股涨幅均超过3%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盘中价格冲高逾2%续刷上市高点 实时成交额超10亿元 环比放量明显 实时净申购超3亿份 [1] 指数与交投 - 大盘近期连续走高 沪指连创十年新高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7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2] 资金动向 - 低利率时代权益市场吸引力逐渐增强 增量资金接力入市 [2] - 互联网券商业务增长空间打开 [2] 行业基本面 - 金融科技板块对流动性改善反映迅速 有望充分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 [2] - 互联网券商基本面预期持续改善 金融IT作为顺周期高弹性品种持续受益于交易量提振 [2] - C端炒股软件景气度向上 B端金融IT需求逐步释放 [2] 科技驱动因素 - AI+金融有望打开金融IT增长空间 [2] - 金融IT服务商凭借金融数据、业务理解与技术优势成为AI+金融市场重要参与者 [2] 投资工具 - 金融科技ETF(159851)及其联接基金(A类013477、C类013478)覆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跨境支付、AI应用、华为鸿蒙等热门主题 [3] - 截至8月21日 金融科技ETF最新规模超100亿元 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 规模与流动性在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3只ETF中断层第一 [3]
研判2025!中国数据仓库软件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东数西算”叠加6G技术商用,数据仓库软件将成数字经济核心引擎赋能全行业转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2 09:28
行业概述 -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不可更新、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决策分析处理,并基于特定模式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2] - 数据仓库软件用于构建和管理数据仓库,整合、清洗、转换多源数据并支持复杂分析与报告,主要分为商业、开源和云数据仓库软件[4] - 与数据库(OLTP)支撑日常业务不同,数据仓库(OLAP)优化读取以支持分析与决策,数据湖则存储任意类型原始数据并按需处理[3]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数据仓库软件行业市场规模达77.84亿元,同比增长13.83%[1][10] - 公有云数据仓库软件规模首次超过本地部署,反映企业加速采用云解决方案应对数据增长和弹性需求[1][10] - 数字经济发展推动需求,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63.2万亿元,同比增长17.25%[8]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以及数据采集与存储服务提供商[6] - 产业链中游为数据仓库软件研发及服务提供环节[6] - 产业链下游应用于金融、电信、互联网、零售、制造、医疗、政府等领域,支持业务决策与运营管理[6] 竞争格局 - 公有云数据仓库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下半年前五大厂商份额合计达90.2%,主要厂商包括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12] - 本地部署市场中前五大厂商2024年下半年总计占比57.7%,金融、政府、能源等行业出于安全与合规考虑更倾向本地部署[12] - 代表性厂商华为推出GaussDB(DWS),阿里推出AnalyticDB,腾讯推出TCHouse-P和TDSQL,达梦数据提供DM数据库,星环科技推出Transwarp Data Hub(TDH)[14] 重点企业 - 星环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下降34.31%,研发投入2.62亿元,同比增长7.21%[14] - 达梦数据2024年营业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31.49%,研发投入2.07亿元,同比增长25.16%[16] - 达梦数据库为国内唯一100%自主研发,通过国家安全四级EAL4+认证,安全等级国内最高[16] 技术趋势 - AI与数据仓库深度融合,自然语言交互查询、智能调优、向量引擎等功能提升使用效率与运维水平[18] - 分布式架构与实时处理成为标配,如OceanBase双引擎支撑金融交易,TiDB以HTAP实现事务与分析融合[18] - 湖仓一体技术整合数据湖与数据仓库,避免数据移动,提升处理效率,如星环科技湖仓一体架构应用于央企数据平台[18] 部署模式 - 2024年下半年公有云部署模式占比50.3%,首次超过本地部署[19] - 信创替代加速,金融行业非核心系统替换率约40%,党政领域向地市区县下沉,医疗、交通等行业国产化率超80%[19][20] - 达梦数据库在医疗行业销量连续多年居中国厂商首位,支撑多家三甲医院全院系统信创升级[20] 政策与生态 - 国家政策鼓励软件产业发展并加速国产化,安全可靠测评引导产业资源优化配置[21] - 竞争格局多元化,云厂商、传统厂商及开源分布式数据库在不同领域渗透,生态共建成为行业共识[21] - 行业标准建设加速,《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治理[21]
科创板募资14亿,三年再亏9亿!星环科技赴港IPO找谁买单?
新浪财经· 2025-08-21 19:09
港股IPO申请背景 - 公司于8月18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保荐人为海通国际[2] - 公司为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业务涵盖AI与大数据基础设施软件 解决方案及其他业务[2] - 公司曾于2022年10月在科创板上市 募资14.3亿元用于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建设项目[3]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24年营收仅3.71亿元 同比下滑24.31% 且低于2022年上市时的3.73亿元[6][17]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2.71亿元 -2.88亿元 -3.43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9亿元[6] - 2024年营收规模在同行中垫底 远低于中望软件(8.88亿元) 金山办公(51.21亿元) 安恒信息(20.43亿元) 奇安信-U(43.49亿元)[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未分配利润为-14.03亿元[7] 销售费用与运营效率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率高达55.08% 53.50% 54.90% 显著高于同行均值(37.97% 36.34% 34.43%)[16][17]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持续恶化 从2022年198天增至2024年342天[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2022-2024年分别为-3亿元 -3.65亿元 -3.27亿元[18] 财务数据一致性存疑 - 港股招股书与A股年报披露的销售模式收入占比存在重大差异:2024年直销占比港股披露93.7% VS A股年报50.64%[9][11] - 2022年直销占比港股披露96.3% VS A股公告53.52% 分销占比港股披露3.7% VS A股公告5.08%[9][12][13] - 数据差异无法通过统计口径调整合理解释[14] 融资行为与战略意图 - 公司为同行中最晚在A股上市(2022年10月) 但最早寻求港股IPO[2][3] - 曾于2023年6月发起定增(上市后9个月) 但于2024年12月终止[7] - 港股上市理由为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多元化融资 但境外收入占比极低(2022-2024年分别为2.14% 0.37% 0.82%)[5]
星环科技(688031) - 关于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的公告
2025-08-19 19:47
上市申请 - 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H股并上市申请[1] - 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发行上市申请资料,为草拟版本[1] 发行对象 - 本次发行对象为符合条件境外投资者及境内合格投资者[2] 其他说明 - 公告及申请资料不构成H股股票要约或要约邀请[3] - 本次发行上市需获相关机关批准、核准或备案,存在不确定性[3]
星环科技(688031.SH)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5:46
公司动态 - 星环科技(688031 SH)于2025年8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 - 申请资料同日刊登于香港联交所网站 [1] - 申请资料为草拟版本 可能随监管要求更新 [1] 上市进展 - 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1] - 申请资料按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要求编制 [1]
星环科技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智通财经· 2025-08-19 15:45
公司动态 - 星环科技(688031 SH)已于2025年8月18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 - 同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 [1] - 申请资料为按照香港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要求编制的草拟版本 [1] 上市进展 - 本次申请为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所载资料可能适时更新变动 [1]
「IPO追踪」星环科技向联交所申请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8-19 12:12
公司上市动态 -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8日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1] - 海通国际资本担任本次上市的保荐人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专注于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技术 [1] - 公司产品帮助企业高效构建AI基础设施软件,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 [1] 市场地位 - 按收入计,2024年公司在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排名第五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1]
新股消息 | 星环科技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提供AI基础设施软件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7:12
公司上市申请 - 星环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行业地位与产品矩阵 - 公司是中国AI基础设施软件市场第五大供应商 也是最大的纯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 [3] - 产品矩阵覆盖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TDH/TDC)、分布式数据库(ArgoDB/KunDB)、数据开发工具(TDS)、AI平台(LLMOps/MLOps)及知识平台(TKH) [3] - 核心技术涵盖容器数据云、分布式计算、多模型数据处理等七大基础领域 [3] 客户覆盖与业务模式 - 服务超过1,600家客户 包括约110家《财富》中国500强企业 覆盖金融、公共部门等十余行业 [3] - 2022-2024年现有客户复购收入占比超70% [3] - 收入主要来自软件许可销售及技术服务升级 业务线分为AI/大数据基础软件、解决方案及其他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3亿元、4.91亿元、3.71亿元 2025年Q1收入6420.5万元 [6] - 同期亏损分别为2.72亿元、2.89亿元、3.44亿元 2025年Q1亏损8372.3万元 [6] - 2024年毛利率48.2%(178,729/370,755) 较2023年52.3%(256,734/490,533)下降 [7] - 研发开支占比持续高位 2024年达61.3%(227,328/370,755) [7] 客户集中度 - 2025年Q1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0.9% 最大单一客户贡献17.6% [6]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 海外拓展处于初期阶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