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威生物(688062)
icon
搜索文档
迈威生物(688062) - 迈威生物关于2024年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2025-05-20 18:01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56.28%[2]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超100%[3] - 2024年公司产品销售毛利率82.89%,与可比公司无重大差异[5] - 2024年药品销售收入为14459.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3.53%[28]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产品销售收入4472.0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77%[28] 用户数据 - 2024年君迈康全年发货48,821支,同比下降66.61%[2] - 2024年迈卫健全年发货12,530支,累计准入医院75家[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迈卫健累计准入医院14家,覆盖药店522家[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迈卫健累计准入医院75家,覆盖药店744家[16]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逐步增加、净亏损逐步降低,亏损扩大风险较低[29] - 预计2025 - 2028年新增3款上市产品,届时6款上市产品将带来较高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长[7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8MW0511预计2025年上市,上市后4年内预计销售总额6 - 15亿元[26] - 9MW0813预计2027年上市,上市后4年内预计销售总额18 - 25亿元[26] - 核心在研品种9MW2821不同适应症预计2028 - 2031年上市,上市后4年内预计销售总额合计55 - 75亿元[27] - 公司研发的8MW0511有望今年获批上市[31] - 公司研发的9MW0813将于2025年正式提交上市许可申请[3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正与多家国际医药企业巨头就多款产品进行多轮商业谈判[33] - 公司已与重庆相关方签署《迈威生物骨健康创新药项目合同》,尝试股权合作模式[31] - 9MW0113与16个国家签合作协议,向6个国家递交注册申请[36] - 9MW0311和9MW0321均与29个国家签合作协议,向4个国家递交注册申请[36]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对君迈康产品线进行策略优化,将部分区域销售模式由自营转为招商合作[10] - 公司计划在子公司平台层面开展战略合作,引入股权投资[77] - 公司已于2025年1月6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77] - 2025年公司审议通过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5亿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的议案[78] - 2025年3月子公司朗润迈威签订融资租赁合同,融资总额2亿元[79]
迈威生物(688062)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5-05-20 17:47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56.28%,其中抗体药物收入1.45亿元,技术服务收入0.55亿元[2] - 2024年三款商业化产品合计营业收入14,459.20万元,营业成本2,474.55万元,毛利11,984.65万元,毛利率82.89%[5] - 2024年公司药品销售收入为14459.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50.24万元,同比增长243.53%[3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产品销售收入4472.0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77%[37] - 2024年末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18.94亿元,占总资产比重44.31%[54] - 2024年固定资产余额16.53亿元,同比增长165.49%[54] - 2024年度产能规模为130批次,产能利用率为26.15%[56] - 2024年度生产量31.81万支/瓶,销售量25.79万支/瓶,产销率81.08%[56][57]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42.24%上升至63.6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 -7.83亿元下降至 -9.56亿元[79]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95644.36万元,预计短期内将持续为负[81]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11,资产负债率为63.61%[83] - 已上市产品迈利舒®和迈卫健®(地舒单抗)2024年收入1.39亿元[92] - 9MW3011授权项目2023 - 2024年累计已收取首付款及里程碑等款项折合人民币1.05亿元[92]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迈卫健累计准入医院14家,覆盖药店522家[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迈卫健累计准入医院75家,覆盖药店744家[22] - 2024年公司技术服务收入合计5502.98万元,客户A交易额3618.08万元,占比65.75%;客户B交易额1415.09万元,占比25.72%;其他客户交易额469.81万元,占比8.53%[26]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逐步增加、净亏损逐步降低,亏损扩大风险较低[38] - 截至2025年4月,8MW0511预计2025年上市,上市后4年内预计销售总额6 - 15亿元;9MW0813预计2027年上市,上市后4年内预计销售总额18 - 25亿元[35] - 截至2025年4月,公司核心在研品种9MW2821多项临床研究预计2028 - 2031年陆续上市,上市后4年内预计销售总额55 - 75亿元[35] - 2025 - 2028年预计新增3款上市产品,届时将有6款上市产品[87][92][9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迈卫健®将在原研药提交完整上市申请后提交针对SREs适应症的补充上市申请,该申请可豁免临床试验[23] - 2025年公司将推进创新药长效升白药HAS - G - CSF(8MW0511)国内获批上市,有望新增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9MW0813)国内报产[37] - 公司研发的注射用重组(酵母分泌型)人血清白蛋白 -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融合蛋白(8MW0511)有望今年获批上市[41] - 公司研发的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 - 抗体融合蛋白(9MW0813)将于2025年正式提交上市许可申请(NDA)[43]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将公布9MW2821等创新药临床研究数据[48] - 2025年携6项ADC和TCE相关研究成果参加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9MW0113已与16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向6个国家递交注册申请[46] - 9MW0311和9MW0321均已与29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向4个国家递交注册申请[46] - 公司商业化产品已完成国内大部分省市挂网准入工作,后续将持续推广[39] - 2024年末公司因收购泰康生物形成商誉1.19亿元,本期未计提商誉减值[11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在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上发力以降本增效[50] - 公司以“市场引领、医学驱动”理念指引,采用以自营为主的销售模式,有三个上市产品,建立三线团队协同营销体系[132] - 公司在市场推广上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医生和患者教育[132] - 公司根据“两票制”要求,与全国知名医药流通公司合作实现产品实物流通[133] - 2025年4月审议通过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5亿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90] - 2025年3月子公司朗润迈威签订2亿元融资租赁合同[91] - 公司计划以内生经营现金流覆盖大部分短期债务(10.35亿元)偿还需求[92] - 公司保持高杠杆经营具有合理性,通过多种融资方式补充现金流并匹配偿债与研发周期[96]
迈威生物(688062)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就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对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中部分涉及财务报表项目问询意见的专项说明
2025-05-20 17:47
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 《关于对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 中部分涉及财务报表项目问询意见的专项说明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56.28%,具体为抗体药物收入1.45亿元, 技术服务收入0.55亿元。药物销售方面,公司已有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等3款产品获批上市,其中 君迈康全年发货48,821支,同比下降66.61%,迈卫健全年发货12,530支,累计准入医院75家。请你公 司:(1)分产品列示公司三款商业化产品的销售收入、成本、毛利率,并分析变动情况及原因。(2) 结合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竞品销售情况、价格成本波动等因素,分别说明君迈康发货量大幅下降、 迈卫健医院准入进度较慢的原因,分析是否符合行业趋势,并补充说明公司拟采取的改进措施。(3) 说明公司技术服务收入的具体构成,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服务收入对应的主要客户、服务内容、合同对 价、交付进展、收入确认进度及依据、销售回款情况等。(4)结合营业收入分季度波动情况,说明第 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超 100%的原因及合理性。(5)结合公司主要在研产品的研发进度、预计上 市时 ...
创新药板块强势拉升,迈威生物涨超9%,创新药企ETF(560900)震荡涨近1%,翻红冲击4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5-16 14:04
创新药企ETF表现 - 创新药企ETF(560900)上涨0 89% 冲击4连涨 跟踪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931152)上涨0 85% [1] - 成分股迈威生物(688062)盘中涨超9% 天士力(600535)上涨4 76% 百奥泰(688177)上涨4 38% 荣昌生物(688331)上涨3 67% 信立泰(002294)上涨3 60% [1] - 近3月份额增长400 00万份 实现显著增长 [2] 医药生物行业分析 - 医药生物板块2025Q1财报显示营收和利润表现平缓 但细分结构亮点频出 部分子行业业绩改善明显 [2] - 偏股型基金对医药行业配置结束2024Q1以来的下行趋势 宽基配置明显提升 市场热情回归 [2] - 创新药板块系统性估值提升是医药行业配置回归的主要驱动因素 [2] 未来产业发展潜力 - 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具身智能 6G等未来产业处于产业化初期 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潜力巨大 [2] - 政策推动下 未来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带动全产业链各环节进步 [2] 指数与产品跟踪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 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2] -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全球视野投科技"产品线 包括主动管理和被动投资产品 布局全球科技企业 [2] 摩根基金产品布局 - 主动管理产品包括摩根新兴动力基金 摩根智慧互联基金 摩根动力精选基金 摩根慧选成长基金 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 分别聚焦新兴产业 人工智能 新能源车 成长企业 太平洋科技 [3] - 被动投资产品包括摩根恒生科技ETF 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 摩根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 分别布局港股科技 中国创新药企 全球科技龙头 [3]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盘中上涨,深化科创板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望加速出台
搜狐财经· 2025-05-16 10:56
科创100ETF基金表现 -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上涨0 52% 跟踪指数成分股经纬恒润(688326)上涨6 16% 迈威生物(688062)上涨5 13% 思瑞浦(688536)上涨4 40% 华曙高科(688433)上涨3 91% 纳芯微(688052)上涨3 14% [1] 政策支持 - 证监会公告将抓紧出台深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比例 [1] - 央行等四部门提出落实科技金融体制政策 探索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实 激励金融机构扩大科技企业首贷融资和设备更新贷款投放 [1] 科创板公司发展 - 科创板公司在芯片设计、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坚持自主创新 以多元化战略分散风险 成为竞逐国际价值链的先锋力量 [1] - 科创板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和发展具有较大成长潜力 长期有望为投资者带来较好回报 [1]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权重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000698)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恒玄科技(688608)、百济神州(688235)、翱捷科技(688220)等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5 04% [2] 科创100ETF基金信息 - 科创100ETF基金(588220)场外联接A代码019861 联接C代码019862 联接I代码022845 [3]
科创医药ETF(588860)盘中翻红,迈威生物-U涨超5%,机构:看好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创新药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0:52
市场表现 - 5月16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但科创医药板块逆市回升 [1] - 科创医药ETF(588860)翻红,现涨0 16% [1] - 成分股中迈威生物-U涨超5%,首药控股-U、科前生物、英诺特、康希诺、百奥泰等多股跟涨 [1] 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从科创板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该指数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行业观点 - 中国医药行业需"立足于内,开拓于外",推动技术自主可控并加速国际化布局 [1] - 全球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国家政策鼓励产业创新 [1] - 看好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创新药公司 [1] - 建议关注前沿技术如双抗及多抗、TCE、核药等创新药及制药领域,以及AI、脑机接口等器械领域 [1] 政策影响 - 中国内地集采政策优化给予医院和企业更多灵活性及自主权 [2] - 药品挂网规则统一有利于加速行业出清,利好优质龙头处方药企业 [2] - 2025H2医保丙类目录等利好政策有望正式落地 [2] 估值与投资机会 - 板块回调后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2] - 建议关注盈利高增长或盈亏平衡时间点明确、估值有较大修复弹性的创新药标的 [2]
迈威生物董事长被立案 赶上港股IPO估值前景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5-15 18:37
公司概况 - 迈威生物由刘大涛与唐春山于2017年联合创立,主营单抗、双抗、ADC等创新药领域,IPO前估值60亿元,股东包括东方富海、正心谷等机构 [3] - 2022年公司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募资超30亿元,目前市值约70亿元,较发行估值139亿元缩水近一半 [3][10] - 公司实控人为唐春山和陈姗娜夫妇,通过投资平台持有42.38%表决权,刘大涛为第三大股东,持股3.78% [7] 财务状况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0.45亿元,同比下降33.7%,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92亿元(2024年同期为-2.06亿元) [3] - 截至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余额11.2亿元,短期借款10.73亿元,2024年三大费用合计近12亿元,负债率超60% [5] - 2024年因终止与扬子江药业合作需退回款项1.02亿元 [8] 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已获批上市三款药品(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2024年一季度药品销售额4472.07万元,同比增长149.77% [8] - 核心产品9MW2821(靶向Nectin-4的ADC)处于临床阶段,竞品为安斯泰来制药的维恩妥尤单抗 [8] - 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骨健康创新药项目,公司首轮以无形资产出资10.08亿元 [9] 资本运作与高管变动 - 2024年1月启动港股IPO,3月申请发行最高5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6] - 2023年刘大涛接任董事长,2024年副总经理张锦超等核心高管离职,君实生物前研发负责人武海接任 [7] - 董事长刘大涛2024年税前报酬270.47万元,武海报酬368.67万元 [7] 监管与风险事件 - 2024年5月董事长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称不影响日常经营 [2]
迈威生物-U“三重门”:董事长突遭立案调查、财务黑洞与港股IPO生死劫
华夏时报· 2025-05-15 15:25
公司治理危机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引发公司治理危机 [2] - 公司回应称调查事项系个人行为,不会对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股价仍应声下跌 [3] - 市场担忧事件可能导致港股IPO审查更严格甚至暂停,若违规坐实将加剧融资难度 [2][17] 财务状况恶化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30亿元(-9.55亿、-10.53亿、-10.44亿),2025年一季度再亏2.92亿元 [4][6][8] - 研发投入与营收严重失衡:2022-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735.89%、653.79%、391.86%,2025年一季度飙升至465.62% [4][5][8] - 2024年营收仅2亿元,同比增56.28%,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4478.85万元,同比下滑33.70% [4][6][10] 商业化能力不足 - 16个在研品种中仅3款生物类似药(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获批,但2024年销售额仅2亿元,难以覆盖研发成本 [8][10] - 专家指出核心瓶颈在于商业化能力薄弱,需优化销售策略及团队建设 [11] - 行业对比显示其生物类似药销售表现偏低,反映产品竞争力与政策挤压双重压力 [11] 重资产扩张风险 - 通过收购7家子公司形成16.53亿元固定资产,但17家参股子公司中仅3家盈利(德思特力1355.78万元、迈威康8765.60万元、普铭生物17.11万元) [12][13]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24%升至2024年63.61%,流动负债15.42亿元(含短期借款9.22亿元) [1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5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32亿元显示依赖外部输血 [14][15] 港股IPO关键挑战 - 公司称董事长涉案不影响港股IPO计划,但专家认为审核可能推迟数月,若违规坐实或导致IPO终止 [17] - 当前现金流压力与融资难度加剧,需关注后续监管动态及治理整改措施 [17] - 三重困境(董事长涉案、持续亏损、IPO风险)对公司管理层危机处理能力形成考验 [17]
迈威生物与深势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打造生物药研发大模型平台
证券日报· 2025-05-14 16:42
战略合作概述 - 迈威生物与深势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生物药研发大模型平台,共筑创新药研发新范式[2] - 合作将融合迈威生物在生物药研发领域的优势与深势科技在AI大模型领域的优势[2] 迈威生物技术优势 - 公司在ADC技术平台构建、单/双抗分子发现等领域具备突出优势[3] - 已打通ADC药物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3] - 自主研发的IDDC平台与Mtoxin毒素技术已在多项目中得到验证[3] 深势科技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Uni-Smart科学文献多模态大模型、Uni-Mol分子构象大模型和Uni-Fold蛋白折叠大模型等一系列生命科学大模型[3] - 构建了完整的微观世界认知与计算体系[3] 合作方向一:知识引擎构建 - 依托Uni-SMART多模态科学文献大模型打造生物创新药研发知识引擎[3] - 实现精准的科学文献智能筛选,识别和提取多模态元素[3] - 构建丰富可靠的靶点数据库,显著提升研究效率[3] 合作方向二:创新靶点探索 - 利用RiDYMO®高质量Hit发现和优化平台解锁难成药靶点的动力学机制[3] - 核心算法RiD可使分子模拟采样效率提升近百倍[3] - 有效捕捉生物大分子动态构象变化[3] 合作意义 - 推动生物药研发从"实验驱动"迈向"计算驱动"[4] - 提升研发效率,为患者带来疗效更好、可及性更强的生物创新药[4] - 满足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4]
董事长涉短线交易遭立案,三年巨亏30亿!迈威生物赴港IPO能否破局?
新浪证券· 2025-05-14 12:56
公司事件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持股1510万股 占比3 78% [1][2] - 调查公告发布后次日股价暴跌15 46% 总市值缩水至79 88亿元 [2] 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达9 55亿 10 53亿 10 44亿元 累计亏损超30亿元 [3]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6 28%至2亿元 但研发投入占比高达391 86% [3]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40 44%飙升至2024年63 61% 总负债突破27亿元 [3] 融资与扩张计划 - 2024年融资额度从23亿激增至62亿元 拟通过港股IPO募资支持研发 [3] - 宣布拟投资20亿元建设骨健康创新药项目 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被视为商业化突破口 [3] 行业背景 - 国内生物科技公司平均研发费用率超过200% 但商业化成功率不足15% [4] - 监管趋严与资本寒冬下 依赖融资烧钱的模式正遭遇考验 [4] 市场挑战 - 董事长被查事件可能成为港股IPO绊脚石 港交所对实控人合规性审查严格 [4] - 核心产品君迈康®上市时间短 销售难以覆盖成本 未盈利状态将持续存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