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威生物(688062)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亏损、董事长涉短线交易被立案,迈威生物能否顺利赴港上市?
贝壳财经· 2025-05-14 08:40
公司高管动态 -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1][2] - 公司表示调查仅针对个人 不会对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刘大涛将配合调查工作[3] - 刘大涛2024年持股1510万股 年薪27047万元 拥有药物化学博士背景及20余年医药行业经验[3][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59亿元、836亿元、783亿元 同期营收仅028亿元、128亿元、1998亿元 研发投入持续高于营收[5]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955亿元、1053亿元、1044亿元 2024年亏损同比略收窄[5][6]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628% 主要受益于药品迈利舒销售额提升及新药迈卫健上市 药品销售收入达145亿元[6][7] - 2025年Q1营收447885万元(同比-3370%) 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4185%)[7] 研发管线与资本规划 - 核心管线拥有13个在研品种 涉及临床前研究至新药上市准备阶段 需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7] - 2024年12月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拟募集资金支持研发扩张 重点推进骨健康创新药项目[7] - 董事长被立案可能影响港股上市进程 但公司声称上市计划不受影响[8] 行业特征 - 生物制药行业具有高研发投入特性 需长期承担临床试验等高成本环节 导致盈利周期滞后[5]
迈威生物20250513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迈威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业务布局**:聚焦 ADC 和免疫领域,肿瘤药物 Nectin - 4 ADC 进入临床三期,建立 ADC 平台衍生 CDH17 和 B7H3 等新药,布局 T 细胞接合器;自免领域 ST2 抗体全球第二梯队国内领先;布局退行性疾病主要在骨科方面 [2][3] - **商业化进展**:国内市场覆盖地舒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等生物类似药,2025 年可能获批升白药物,准备申请眼科药物 VEGF 抗体上市;国际市场生物类似药出口,创药出海看好 nectin - 4 ADC 靶点及 CDH17 ADC 产品 [2][5] - **公司基本面和发展历程**:通过收购并购实现上市,高管团队实力雄厚,发展为集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 [2][6] - **业务优势**:ADC 平台有四个技术平台,核心产品连接子技术含定点偶联和稳定桥联技术,运用赖氨酸酶裂解连接子及升级毒素,提升杀伤效果 [7] - **肿瘤管线核心产品竞争优势**:Nectin - 4 ADC 对标 Padcev,采用定点偶联方式提高有效性减少毒性,四个适应症数据全面优于 Padcev,尿路上皮癌有望 2026 年期中分析并提交上市申请,2027 年获批 [8] - **尿路上皮癌情况**:分为上下尿路尿路上皮癌,下尿路患者比例大,90%为膀胱癌;2021 年全球约 61 万人、美国约 8.4 万人被诊断为膀胱癌,2022 年中国超 9.2 万人被诊断,死亡 4.1 万人;治疗从化疗到免疫疗法再到靶向治疗,2023 年 ADC 加 IO 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9][10][11] - **nectin - 4 ADC 药物优劣势**:具有 best in class 潜质,单药 PFS 达 8.8 个月;劣势是平台技术二代、海外可能需头对头试验、患者数据量不足、BD 团队人脉资源有限,预计峰值销售额 34 亿元 [4][12] - **其他药品市场预期**:三代升白针 2025 年上市,峰值销售额预计不高于 6 亿元;地舒单抗预测峰值销售额 15 - 16 亿元;VEGF 抗体预计二季度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 10 亿以上规模产品;阿达木单抗预期峰值销售额八九亿元;今年可能读出 ST2 抗体二期部分数据 [13] - **早期 ADC 管线产品**:包括 B7H3 ADC 和 CDH17 ADC,CDH17 ADC 有出海预期,应用先进平台技术但无临床数据支持 [14] - **业绩及估值**:创新管线估值约 90 多亿,生物类似药估值 30 多亿,总计 134 亿;2025 年创新药出海影响整体估值,BDI 表现好有增长空间 [4][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迈威生物在 TNBC 适应症上中美双临床同步进行,预计 2028 年完成三期试验;宫颈癌单药已进入三期,2026 年进行期中分析,有望 2027 年上市 [8]
迈威生物与深势科技合作,推动生物药研发模式转型升级
生物药研发模式变革 - 生物药研发正从传统"实验驱动"模式向"计算驱动"模式转变 这种变革有望解决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痛点 [1] - 迈威生物与深势科技的战略合作标志着行业研发范式创新 通过AI与生物技术融合推动源头创新 [1][3] 合作双方核心优势 - 迈威生物具备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在ADC技术平台、单/双抗分子发现领域有突出能力 已打通ADC药物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 IDDC平台与Mtoxin毒素技术获多项目验证 [2] - 深势科技拥有Uni-Smart科学文献大模型、Uni-Mol分子构象大模型、Uni-Fold蛋白折叠大模型等AI技术 构建了完整的微观世界认知与计算体系 [2] 合作具体方向 - 知识引擎构建:基于Uni-SMART大模型打造生物创新药研发知识引擎 实现科学文献智能筛选与多模态元素提取 构建靶点数据库提升研究效率 [2] - 创新靶点探索:结合RiDYMO平台使分子模拟采样效率提升近百倍 融合迈威ADC技术加速药物分子从0到1发现 突破难成药靶点机制研究 [2] 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代表生物制药技术与AI大模型的深度创新融合 为行业提供全新技术解决方案 [3] - 通过核心技术优势互补 将显著提升靶点发现效率和药物研发成功率 推动生物药研发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1][2][3]
ADC 研发实力派牵手 AI 先锋,迈威生物与英矽智能共启战略合作新里程
全景网· 2025-05-12 15:31
近期,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迈威生物与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英矽智 能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强强联合,基于双方在 ADC 研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独特优势,旨在以 AI 赋能 ADC 创新药研发,标志着生物医药领域开启了协同创新的全新篇章。 迈威生物在 ADC 技术平台构建、单/双抗分子发现等方面具备优异能力,并已打通 ADC 药物从研发到 生产的全产业链。基于全面的平台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研发数据积累,迈威生物开发了一系列结构均一、 质量稳定的 ADC 创新药,已在临床取得验证。 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与迈威生物达成合作,这与英矽智 能对生物制剂疗法的广泛关注一致。抗体偶联药物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疗法,利用新兴技术解决 具有挑战性的疾病。同样,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进一步加快这一变革性创新提供了的潜力。通过结合迈威 生物在生物制剂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与英矽智能先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我们有望以前所未有的效 率和精准度,开发下一代疗法,满足尚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 双方的携手,不仅是企业间资源与技术的整合,更是对未来生物医药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布局。此次战 ...
迈威生物刘大涛涉短线交易被立案 六年亏54亿资产负债率达69.86%
长江商报· 2025-05-12 08:27
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2][3] - 调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3] - 刘大涛持有公司1510万股,持股比例3.78%,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市值超过3亿元 [4] 公司财务状况 - 6年来公司营业收入累计4.1亿元,净利润亏损约54亿元 [2][7] - 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亏损超过10亿元,分别为10.53亿元和10.44亿元 [2][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0%,净利润亏损2.92亿元,同比下降41.85% [2][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69.86%,为上市后最高水平 [2][1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及销售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主要产品包括抗体、ADC药物和重组蛋白等 [6] - 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亿元和2亿元,同比增长361.03%和56.28% [6] - 2024年药品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243.53%,其中地舒单抗药品销售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230.17% [6] - 公司已实现三大产品(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成功上市 [7] 公司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1.92亿元,同比增长34.12%,占同期营业收入的96% [9] - 2021年至2023年销售费用分别为2123.73万元、7852.66万元和1.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0.26%、269.76%和81.99% [9] - 2024年研发费用7.83亿元,同比下降6.33% [9][10] - 2021年至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23亿元、7.59亿元和8.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8%、21.86%和10.17% [9] 公司高管薪酬 - 2021年至2024年刘大涛薪酬分别为130.31万元、228.86万元、240.6万元和270.47万元,4年合计870.24万元 [4][5] - 2024年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武海薪酬368.67万元,比刘大涛高出近100万元 [5] - 2024年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华俊薪酬277.71万元,首席科学家杜欣薪酬280.5万元,均比刘大涛高 [5] 公司其他动态 - 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10] - 2024年境内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51.32%,毛利率85.14%;境外营业收入5103.7万元,同比下降25.56%,毛利率86.62% [10]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11.20亿元,同比下降34.99%;短期借款10.73亿元,同比增长58.46%;长期借款9.62亿元,同比下降5.87% [10]
三年亏损30亿元 迈威生物董事长因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一周市场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5-12 08:13
公司高管调查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调查事项针对个人 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1] - 刘大涛直接持有公司1510万股 持股比例3.78% 均为限售股 [1] 公司基本情况 - 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 业务涵盖抗体 ADC药物 重组蛋白 小分子化学药 [3] - 全产业链布局 截至2024年末尚未盈利 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3] - 2022年1月科创板上市 近三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5亿元 -10.53亿元 -10.44亿元 [5] - 2024年营业收入约2亿元 同比增长56.28% [5] - 亏损主因包括高研发投入和商业化拓展带来的成本增加 [5] 资金状况 - 营运资金依赖外部融资 现金流存在紧张风险 [5] - 2022年科创板上市募资净额33.03亿元 [7] - 正在推进港股IPO 2025年1月已递交申请 [7]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9日收盘价19.99元/股 总市值79.88亿元 [7]
21健讯Daily |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收到立案告知书;派斯双林生物收到山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07:37
政策动向 - 药品集采政策优化方案第二稿流出,强调医用耗材集采并整合多处内容,政策灵活性更强 [1] - 自2018年"4+7"带量采购以来,国家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 [1] 药械审批 - 强生古塞奇尤单抗在华获批新适应证,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成人患者 [2]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获美国FDA批准开展LBP-ShC4临床试验,拟用于治疗雄激素脱发,累计研发投入约0.17亿元 [3] - 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注射液获沙特阿拉伯药监局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4] 资本市场 - HAYA Therapeutics完成6500万美元A轮融资,加速核心在研药物HTX-001在心力衰竭领域的临床开发 [5] 舆情预警 - 派斯双林生物因内控缺陷和信息披露不准确收到山西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 [6] -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7] 行业动态 - 卫信康子公司撤回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注册申请,该产品为静脉用胃肠外营养输液 [8]
报考港股上市的迈威生物:董事长刘大涛被立案,其年薪超30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11 23:35
公司动态 -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3] - 调查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调查 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3] - 刘大涛在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证监会工作 [3] 上市与融资 - 公司于2022年1月18日在科创板上市 IPO发行价34.8元/股 发行9990万股 募资总额34.77亿元 净额33亿元 [3] - 上市首日即破发 开盘价32元/股(较发行价跌8.05%) 收盘价24.5元/股(跌幅29.6%) [4] - 截至2025年5月9日股价报收19.99元/股 市值约80亿元 [4] - 2024年12月宣布拟赴港交所主板上市 [4] - 2025年1月6日正式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计划募资用于核心产品9MW2821临床试验及其他管线研发 [5] 资金使用 - 科创板募资33亿元中 累计使用14.83亿元 8.24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5]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16.02亿元 募资12亿元)、抗体药物研发项目(投资10亿元 募资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7.8亿元) [4] 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自主开发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药物的商业化阶段制药公司 [5] - 管线产品组合包含10个以上药物资产 覆盖肿瘤、免疫、眼科、骨科等领域 [5] - 核心产品9MW2821为靶向Nectin-4的ADC药物 其他ADC候选药物包括7MW3711(B7-H3靶向)、7MW4911(CDH17靶向) [5] - 已上市三款产品:君迈康®、迈卫健®R(肿瘤)、迈利舒®(骨科) [7]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28亿元 2024年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56.28%) [8] - 2023年净亏损10.59亿元 2024年净亏损10.44亿元 [7][8] - 2024年前10个月营收1.6亿元 净亏损8.64亿元 [7] - 2025年Q1营收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 净亏损2.92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2.06亿元) [9] - 2024年研发投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4.49%) [10] 公司治理 - 成立于2017年5月 注册资本4亿元 [6] - 主要股东包括朗润(深圳)股权投资基金(持股35.18%)、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中骏建隆投资(持股5.01%)等 [7] - 董事长刘大涛2023年薪酬总计3178.8万元(含股份支付2938.2万元) 2024年前10个月薪酬2704.8万元(含股份支付2504.4万元) [10][11]
赴港上市关键期,迈威生物董事长遭立案
北京商报· 2025-05-11 18:58
公司高管动态 -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刘大涛持有1510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3.78%) 为第三大股东 2024年年薪达270 5万元[3] - 公司表示调查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行为 不会对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73万元 1 28亿元 2亿元 同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9 55亿元 -10 53亿元 -10 44亿元[3]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478 85万元(同比降33 7%) 归属净利润-2 92亿元(同比增亏)[5]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底24%大幅提升至2024年一季度末69 86%[5] 业务发展现状 - 已有3款产品上市销售(君迈康 迈利舒 迈卫健) 但上市时间较短[4] - 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临床试验阶段 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4] - 营运资金依赖外部融资 正在筹划赴港上市 2024年初已递交申请[5] 港股IPO影响 - 董事长被立案可能引发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和内控的审查[5][6] - 事件或延长问询周期 需提供更多信息证明公司治理有效性[6] - 需说明高管是否仍适合履职 内控措施是否有效等关键问题[6]
冲刺港股倒计时“炸雷”!迈威生物董事长被查,三年狂亏超30亿
格隆汇· 2025-05-11 15:48
董事长涉嫌短线交易 -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2] - 调查仅针对刘大涛个人,公司称不会对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4] - 刘大涛持有公司1510万股股份,2024年税前薪酬为270.47万元 [4][5] 公司基本情况 - 迈威生物成立于2017年5月,2022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6] - 公司聚焦抗体药物研发与产业化,深耕肿瘤、自身免疫、代谢性疾病等领域 [4][6] - 刘大涛与唐春山共同创立公司,带领其成为国内抗体药物领域头部企业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772.82万元、1.28亿元、2亿元,同比增长70.88%、361.03%、56.28% [7]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9.55亿元、-10.53亿元、-10.44亿元 [7] - 近三年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 [6][7] - 2024年主营业务成本飙升至2891.12万元,同比增长2064.74% [8] 研发投入与商业化进展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59亿元、8.36亿元、7.83亿元 [8]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核心产品迈利舒®销售额提升及新药迈卫健®上市 [8] - 营业成本与销售费用随商业化加速同步上升 [8] 资本市场表现与H股上市计划 - 2024年4月25日至5月9日股价累计跌幅超过12% [5] - 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申请,目前处于审批阶段 [8][10] - H股上市需获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及联交所批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