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景生物(688068)
icon
搜索文档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询价转让定价情况提示性公告
2024-09-09 16:56
询价转让价格 - 本次询价转让初步确定的转让价格为21.46元/股[2][4] 机构参与情况 - 参与报价的机构投资者家数为6家[4] - 有效认购股份数量为190万股[4] - 有效认购倍数为1.90倍[4] 受让方情况 - 初步确定受让方为4家机构投资者[4] - 拟受让股份总数为100万股[4] 风险与影响 - 受让股份6个月内不得转让[3] - 转让结果存在拟转让股份被司法冻结、扣划等风险[5][6] - 本次转让不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不影响公司治理和持续经营[6]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9-09 16:56
财报与会议安排 - 公司2024年8月30日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3] - 2024年9月24日16:00 - 17:00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3] 会议相关信息 - 业绩说明会以网络互动形式在上证路演中心召开[4][5] - 2024年9月13日至23日16:00前可预征集提问[5][6] - 参加人员含董事长、总经理等[6]
热景生物: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股份相关资格的核查意见
2024-09-06 18:01
询价转让进程 - 2024年8月21日,中金公司收到出让方关于本次询价转让的委托[2] - 2024年9月5日,中金公司完成出让方相关资格的核查工作[3] 出让方情况 - 周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主体资格,无禁止性情形[6] - 周锌拟转让首发前股份,无权利受限情形[5]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询价转让计划书
2024-09-06 17:58
股份转让 - 出让方周锌拟转让1,000,000股,占总股本1.08%[2][5] - 截至2024年8月30日,周锌持股7,806,629股,占比8.44%[3] - 拟转让股份占周锌所持股份比例为12.81%[6] 转让价格 - 询价转让价格下限不低于2024年9月6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70%[7] - 按不同认购情况确定转让价格[8] 其他情况 - 受让方为具备相应能力的机构投资者[2][9] - 公司不存在应披露的经营风险[11] - 转让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11] - 转让计划实施存在风险[12]
热景生物(688068)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9 17:3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IVD)业务,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和免疫诊断[6] - 公司采用上转发光技术(UPT)进行产品研发[6] - 公司检测菜单已涵盖肝炎肝癌、炎症感染、心脑血管、骨代谢、甲功激素、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检测[19] - 公司基于糖捕获技术GIyExo-Capture®平台的胰腺癌血清细胞外囊泡microRNA检测试剂盒已获得注册检验合格报告,将启动临床研究[26] - 公司已获得NMPA批准的头发毒品检测试剂三类注册证书,未来头发毒品检测产品将是创新增长的亮点[27] - 公司基于糖捕获技术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比率检测试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及肝病健康管理领域,并在国内众多三甲标杆医院应用[52] - 公司开发的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被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并获得中国体外诊断优秀创新产品金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等多项荣誉[52] - 公司推出全球突破性技术战略新品:外泌体microRNA全自动检测仪(EXO-01),实现外泌体提取纯化从手工到全自动化的飞跃[71] - 公司战略投资翱锐生物,聚焦消化道肿瘤甲基化筛查,开发针对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的癌症筛查产品"消为安"[72] - 公司成立"X-Gen AI新药发现与设计研究中心",融合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抗体药物及核酸药物研发管线[74] - 公司推出基于大数据建模的肝病预警数字智能AI诊断模型"C-GALAD Ⅱ肝癌风险预警模型",并启动糖链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76] - 公司基于小型化学放光、上转发光平台成立基层事业部,基于肝癌三项为特色产品的高通量化学发光平台成立健康管理事业部[8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88亿元,同比下降18.96%[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46.78万元,同比下降151.28%[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682.68万元,同比下降245.72%[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95万元,同比下降98.08%[12] - 公司非新冠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95亿元,同比增长21.53%[13] - 公司磁微粒化学发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705亿元,同比增长10.81%[13] - 大发光平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72.50万元,同比增长32.39%[1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95%,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13] - 公司总资产为33.728亿元,同比下降5.56%[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059亿元,同比下降4.80%[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9,567.98万元,增幅98.0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减少16,152.54万元,降幅4.80%[14] - 总资产同比减少19,872.63万元,降幅5.56%[14] - 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降幅149.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降幅241.02%[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减少3.83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减少3.90个百分点[1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95%,相比上年同期减少2.24个百分点[14]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847.08万元,同比下降27.12%[1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33,358,967.40元[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881.00万元,同比下降18.96%,主要由于新冠相关业务收入大幅下降91.54%至930.37万元[69] - 非新冠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3%至23,950.64万元,其中常规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和生物原料分别实现收入19,742.85万元、3,443.82万元和763.96万元[69] -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1%至16,705.35万元,其中大发光平台收入增长32.39%至6,272.50万元,小发光平台收入增长0.93%至10,432.85万元[69] - 公司营业成本12,446.49万元,同比增长19.70%,主要因仪器销售成本增加[10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95万元,同比增加98.08%,主要因购买商品和支付职工现金减少[10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00.17万元,同比下降513.75%,主要因收回投资现金减少[10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45.26万元,同比增加953.86%,主要因回购股票支出增加[101] - 货币资金118,525,855.14元,同比下降57.07%,主要因经营现金流入减少及回购股票所致[103] - 公司持有的股票期末账面价值为52,559,749.82元,较期初减少26.5%[107] - 理财产品期末账面价值为245,437,867.64元,较期初增长17.7%[10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23,580,499.79元,较期初增长16.7%[107]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612,627,306.72元,较期初减少35.4%[107] - 公司持有的万泰生物股票期末账面价值为14,083,826.40元,较期初减少62.7%[108] - 公司持有的恒瑞医药股票期末账面价值为34,257,728.42元,较期初增长15.9%[108]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总额为393,300,000元,报告期内投资金额为45,000,000元[10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48,810,028.12元,同比下降19.0%[157] - 营业总成本为295,455,665.46元,同比增长12.2%[157] - 净利润为-45,662,595.36元,同比下降159.8%[158] - 研发费用为49,646,684.94元,同比下降27.1%[157] - 流动资产合计为960,864,026.47元,同比增长25.8%[155]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504,292,811.03元,同比下降14.0%[155] - 流动负债合计为433,359,689.59元,同比下降7.0%[15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022,955,494.22元,同比下降5.7%[156] - 销售费用为90,903,061.00元,同比增长17.5%[157] - 管理费用为42,295,082.11元,同比增长26.2%[157] 研发与技术 - 公司研发的上转发光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荣获多个省部级奖项[31] - 公司研发的全自动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UPT6800等产品获得多个高新技术产品奖项[31] - 公司已建立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糖捕获技术、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上转发光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平台[33] - 公司基于糖捕获技术的异常糖链捕获外泌体技术"GlyExo-Capture"推出"GlyExo-Capture®外泌体快速分离系统"和"外泌体microRNA全自动检测仪(EXO-01)"[36] - 公司基于Glypro-Capture蛋白糖捕获技术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比率检测试剂在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中推广应用[36] - 公司在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文号131项注册证并上市(其中试剂112项、仪器13项、配套质控品6项)[37] - 公司新获得24项试剂注册证和2项磁微粒化学发光仪器注册证,并在研21项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其中5项已进入注册阶段[38] - 公司在上转发光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4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试剂36项、仪器6项,并新获得1项试剂注册证和1项发明专利[39]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新增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备案证121项[40] - 公司研发团队成员发表8篇SCI论文,影响因子最高为11.4[42] - 报告期研发费用为49,646,684.94元,同比下降27.12%,主要由于控股子公司舜景医药和尧景基因不再纳入合并范围[43][44] - 公司在糖捕获、外泌体及多种基因检测技术研发项目上累计投入14,027.07元,已获得1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PCT专利授权[45] - 公司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试剂研发项目上累计投入13,923.82元,已取得112项试剂注册证并上市,新增24项试剂注册证[45] - 公司已取得36项快速诊断试剂注册证并上市,新增1项注册证,3项在研试剂进入注册阶段,新获得1项发明专利[4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8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9.26%,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5.26万元[47]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占比4.92%,硕士研究生占比42.08%,本科占比42.62%,专科及以下占比10.38%[47] - 公司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占比50.27%,30-40岁占比40.44%,40-50岁占比8.20%,50-60岁占比1.09%[48] - 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继续拓展磁微粒化学发光、上转发光的检测试剂菜单,并积极拓展基于糖捕获技术的三大"国人健康工程"[50] - 公司自主创新的糖捕获技术GlyPro-Capture、GlyExo-Capture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完成多项重大成果突破和战略布局[51] - 公司推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GlyExo-Capture®外泌体快速分离系统"和"全球突破性技术战略新品:外泌体microRNA全自动检测仪(EXO-01)"[51] - 公司糖捕获技术平台在国人肝健康工程、国人肿瘤早诊早筛健康工程、国人脑健康工程等核心领域的前沿技术中均实现应用[51] - 公司基于糖链外泌体捕获技术GIyExo-Capture®平台开发的胰腺癌、胃癌、肝癌血清外泌体诊断试剂盒已获得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的注册检验报告[52] - 公司建立了以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为核心的C-GALAD II肝癌风险预警模型,展现了比国际两大主流肝癌预警模型更优异的性能[52] - 公司基于MQ60系列单人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构建了完善的"急诊检验(STAT)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单人份+全血+10min化学发光"的STAT检测新突破[53] - 公司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31项,产品涵盖炎症感染、心脑血管、骨代谢、甲功激素、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肝癌、其他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检测[53] - 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推进的"国人肝健康工程之向阳计划"——《C-GALAD Ⅱ肝癌诊断模型在真实世界的研究》多中心课题顺利开展[52] -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海南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早期肝癌筛查和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在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建立早期肝癌筛查和监测工作机制[52] - 公司开发的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被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并获得中国体外诊断优秀创新产品金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等多项荣誉[52] - 公司单人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Q系列)已顺利完成装机超13,600个测试单元[54] - 公司C2000和C3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已实现装机630余台,报告期内新增装机140余台[54] - 公司下一代设备C6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通量达600T/小时,已上市[54] - 公司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在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项目10项,其中5项已完成分子发现,2项已完成分子确认[57] - 公司参股公司智源生物预计在2024年进行阿尔兹海默病(AD)抗淀粉样蛋白聚集体特异性抗体的IND申报[57] - 公司拥有各类研发人员183人,占员工总数的19.26%[57] - 公司已打造国内唯一的从肝炎到肝癌诊断全流程肝健康管理平台[58] - 公司与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成立"国人肝健康工程"[58] - 公司研发团队近三年内连续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发表4篇重量级学术论文[57] - 公司上转发光技术荣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国内少有的获得此奖项的免疫诊断方法学[55] - 公司核心产品肝癌三项(AFP、AFP-L3%及DCP)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实现全自动高通量检测,达到300T/小时,且C6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已达到600T/小时[59] - 公司开发的C-GALAD II肝癌风险预警模型展现比国际两大主流肝癌预警模型更优异的性能[59] - 公司开发的HBV RNA测定试剂盒是我国第一个荧光定量检测HBV RNA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59] - 公司基于糖链捕获外泌体技术开发的糖链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检测试剂盒已通过注册检,启动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59] - 公司构建的“国人癌症早诊早筛工程”重点研发布局胰腺癌、肝癌、胃癌等常见癌种的血清外泌体microRNA检测[60] - 公司研发的胰腺癌血清细胞外囊泡microRNA检测试剂盒AUC可达0.9,显示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有显著优势[61] - 公司研发的胃癌细胞外囊泡微小核糖核酸miRNA检测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取血量少等优势[61] - 公司与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成立“天坛-热景脑科学研究中心”[62] - 公司与舜景医药、智源生物成立“国人脑健康工程”联合实验室,整合三家公司在各自领域的优势[62] - 公司已获批13项细胞因子检测试剂,涵盖IL-1β、IL-2、IL-2R等,持续保持细胞因子检测领域的领先地位[63] - 公司急诊检验(STAT)整体解决方案已获得10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涵盖心脑血管疾病标志物、炎症因子和肾损伤标志物[63] - 公司全场景免疫技术平台涵盖从高精度上转发光POCT到全自动化学发光平台,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全场景应用供应商[65] - 公司基于上转发光技术平台研制了多种生物安全检测试剂,覆盖生物安全、食源性致病菌、真菌毒素等领域[66] - 公司毒品三项检测试剂盒(上转发光法)获评为2018年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并于2024年7月获批我国首款III类毒品头发检测试剂[66] - 公司依据ISO9001、ISO13485、AEO、欧盟IVDR等国际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体系,并通过了IVDR体系审核、MDSAP五国认证审核等[66]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稳定,团队成员均拥有长期的、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专业背景,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和企业管理经验[67]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长青从事体外诊断行业20余年,曾获得2020年"全国抗疫先进个人"、2018年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6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881.00万元,同比下降18.96%,主要由于新冠相关业务收入大幅下降91.54%至930.37万元[69] - 非新冠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3%至23,950.64万元,其中常规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和生物原料分别实现收入19,742.85万元、3,443.82万元和763.96万元[69] -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1%至16,705.35万元,其中大发光平台收入增长32.39%至6,272.50万元,小发光平台收入增长0.93%至10,432.85万元[69] - 公司基于糖捕获技术推出肝癌早诊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并建立C-GALAD II肝癌风险预警模型,显著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71] - 公司推出全球突破性技术战略新品:外泌体microRNA全自动检测仪(EXO-01),实现外泌体提取纯化从手工到全自动化的飞跃[71] - 公司战略投资翱锐生物,聚焦消化道肿瘤甲基化筛查,开发针对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的癌症筛查产品"消为安"[72] - 公司成立"X-Gen AI新药发现与设计研究中心",融合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抗体药物及核酸药物研发管线[74] - 公司在生物创新药领域布局10项在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项目,其中5项已完成分子发现,2项已完成分子确认,并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75] - 公司肝炎肝癌类检测试剂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25.35万元,同比增长15.99%[76] - 公司推出基于大数据建模的肝病预警数字智能AI诊断模型"C-GALAD Ⅱ肝癌风险预警模型",并启动糖链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76] - 公司与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天坛-热景脑科学研究中心",聚焦脑疾病领域展开科技攻关[77]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5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2024-08-29 17:3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2019年9月24日首次公开发行1555.00万股,发行价29.46元/股,募集资金45810.30万元,净额39907.09万元[2] - 2024年1 - 6月直接投入募集资金项目160.45万元,累计使用34732.77万元,余额5174.32万元[3] - 截至2019年9月24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531.40万元,2020年4月20日置换[9] 资金使用与管理 - 2020 - 2022年公司多次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金额分别不超2.40亿、2.0亿、1.0亿元,2024年6月30日收回本金[13][14] - 2020年两次审议通过用不超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归还[10][11] - 2020年3月23日使用不超33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29.66%[15] - 2023年9月13日将“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等项目”节余3006.36万元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6] 项目计划与进度 - 公司计划用不超1000万元超募资金购买土地使用权[17] - 公司计划用6824.90万元剩余超募资金投入“全场景免疫诊断仪器、试剂研发与制造中心项目”[17] - 募投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至2022年10月,后又延至2023年6月[19] - “年产1200万人份体外诊断试剂等项目”承诺投资28782.19万元,累计投入26709.19万元,进度103.62%[25] - 超募资金投向承诺投资7824.90万元,累计投入8023.59万元,进度102.54%[25] 项目效益 - 募投项目达产第二年预期净利润3841.11万元[28] - 2024年1 - 6月募投项目实现效益 - 200.76万元,未达预期[28]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近日获得资质情况的自愿披露公告
2024-08-13 16:0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将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推出有价值产品[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近日获境外资质认证3项,延期1项[1] - 3项产品于2024年6 - 7月获印尼资质认证,有效期至2028/11/28[1] - 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于2024/8/8延期,有效期至2027/12/31[1] 未来展望 - 资质取得丰富产品种类,完善产品菜单[2] - 资质取得助于提高市场拓展能力,提升竞争力[2] - 产品销售受多因素影响,有不确定性[3]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股公司SGC001创新药研发进展的自愿披露公告
2024-08-05 15:3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创新药SGC001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1] 未来展望 - 预计到2030年,中国AMI患者数量或可达2300万[3] 数据相关 - 2020年中国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为2709.01亿元,其中AMI住院费用为346.85亿元[3]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近日获得资质情况的自愿披露公告
2024-07-26 16:3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获2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1] - 公司将加大产品研发投入[3] 未来展望 - 获资质丰富产品种类,拓展应用[2] - 获资质完善保护体系,提高拓展能力[2] - 公司将推出有显著价值产品并做好经营[3] 风险提示 - 产品销售受多因素影响有不确定性[3]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子公司近期获得资质情况的自愿披露公告
2024-07-24 18:04
资质情况 - 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10项,境外资质认证13项[2] - 国内1 - 8项STAT系列产品总检测时长10分钟内[3] - 国内证有效期多至2029年,印度认证至2029/1/15,欧盟认证长期[2][3][4][5] 影响与展望 - 资质丰富产品种类,完善体系,提升竞争力[6] - 产品销售有不确定性,将加大研发投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