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智造(688114)

搜索文档
华大智造:200177511股限售股将于9月9日上市流通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20:46
限售股解禁安排 - 华大智造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将于2025年9月9日上市流通 [1] - 本次解禁股份类型为首发限售股份 采用网下认购方式 [1] - 上市流通股份总数达200,177,511股 [1]
华大智造(688114) -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01 18:31
股本数据 - 首次公开发行A股前总股本371,790,525股,发行后413,110,000股[5] - 2022 - 2024年行权后总股本变更为416,516,155股[7]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200,177,511股,占总股本48.06%[2][6][24] 限售股信息 - 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9月9日[4][6][23] - 涉及限售股股东4名[6] - 深圳华大、西藏华瞻限售股全部上市流通[24] 股东承诺 - 实际控制人等36个月内不转让,盈利前3年不减持[8][9][12] - 6个月内股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延6个月[9][12] - 锁定期满后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9][13][16] 其他情况 - 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20] - 保荐机构对限售股上市流通无异议[21]
华大智造(688114)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9-01 18:31
股本信息 - 公司首次发行A股41,319,475股,发行前总股本371,790,525股,发行后413,110,000股[1] - 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三次行权后总股本变更为416,516,155股[4] 限售股信息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200,177,511股,占比48.06%,2025年9月9日上市流通[2][17][18] - 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限售股153,001,440股,占比36.73%[18] - 西藏华瞻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限售股41,442,948股,占比9.95%[18] 股东承诺 - 公司实际控制人汪建等承诺36个月不转让,盈利前3年不减持等[5][6] - 珠海市松禾成长四号投资合伙企业承诺36个月不转让,盈利前3年不减持等[9][10] - HH SPR-XIV HK Holdings Limited承诺36个月不转让,减持按规定执行[12] 减持规定 - 锁定期满减持需遵守规定,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提前三日公告[13]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14] - 未履行承诺6个月内不得减持并承担责任[14] 其他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16] - 保荐机构对公司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21]
盐田科技如何为世界首例猪肺移植“安检”?
南方都市报· 2025-09-01 17:46
异种移植技术突破 -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患者体内并稳定工作超过10天[1] - 运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猪的异种基因和植入人类基因 成功解决免疫排斥关键难题[5] - 移植猪肺在人体内实现有效气体交换且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9] 基因测序技术应用 - 华大智造DNBSEQ测序平台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功能对猪肺样本进行全遗传物质扫描[8] - 测序仪在数小时内解码数以亿计基因序列 并与全球病原体数据库实时比对[8] - 最终确认猪肺不含任何可能对人体造成威胁的已知病原体[8] 行业技术壁垒 - 异种移植面临超急性排斥反应 细胞排斥和凝血紊乱等多重生物屏障[4] - 猪基因组可能潜伏对人类致命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s)风险[7] - 华大智造成为全球少数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高通量测序仪的企业[8] 市场前景意义 - 该突破证明基因编辑与精准测序技术双重保障下异种肺移植具有可行性[9] - 为全球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9] - 深圳盐田科技企业在尖端医疗设备领域展现重要技术实力[8][9]
华大智造(688114):25H1利润大幅改善 关注加速装机驱动业绩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4亿元 同比下降7.90% 归母净亏损1.04亿元但同比收窄65.28%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59亿元 同比下降2.93% 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实现同比大幅增长130.62% [1] - 扣非净亏损呈现收窄趋势 H1扣非净亏损2.03亿元同比收窄37.55% Q2扣非净亏损0.58亿元同比收窄48.17% [1] 业务板块表现 - 测序业务营收8.94亿元同比下降12% 其中仪器设备收入2.98亿元下降23% 试剂耗材收入5.55亿元下降6% [2] - 智能自动化业务营收1.1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多组学业务营收0.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 [2] - 测序仪总销量超700台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60% 其中临床领域新增553台增长73% 科研领域新增91台增长30% [2] 区域市场动态 - 国内市场测序仪新增销售超600台同比增长82% 但受价格竞争影响测序业务营收5.93亿元下降14% [3] - 海外市场测序业务营收3亿元下降9% 其中欧非区营收1.4亿元增长3% 北美区营收0.7亿元增长15% [3] - 亚太区营收0.79亿元下降29% 美洲区整体营收0.8亿元下降3% 海外新增测序仪销售近100台 [3] 研发与产品创新 - 研发投入3.2亿元占营收比重达29% 持续推动产品矩阵升级 [3] - 推出全球首款24小时产出Tb级数据的桌面式测序仪T1+ 以及AI赋能的闪速测序仪G10-FR [3] - 发布干湿协同多智能体系统PrimeGen 升级智能实验室管理平台αLab Studio [3]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美国工厂已投入运营 有助于对冲关税等地缘政治风险 [3] - 纳米孔测序仪新增销售近50台 国内招标份额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2] - 全球累计测序仪销量超5300台 装机量增长为试剂耗材放量奠定基础 [2] 行业环境与竞争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装机数创历史新高 但地缘政治紧张和实验室项目推迟导致行业短期承压 [2] - 国内市场厂商价格竞争加剧 同时迎来国产替代关键窗口期 [2][3] - 公司通过多机型拓宽终端应用场景 强化长期增长动能 [2]
华大智造(688114):三大业务战略升级 静待行业回暖
新浪财经· 2025-08-29 12: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1.14亿元同比下降7.90% 归母净利润-1.0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减亏 [1] - 第二季度收入6.59亿元同比下降2.93% 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全读长测序业务(SEQ ALL)收入8.94亿元同比下降12.15% [1] - 智能自动化业务(GLI)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0.39% [1] - 多组学业务(OMICS)收入0.85亿元同比增长40.01% [1] 测序业务详细分析 - 测序仪器设备收入29,765.96万元同比下降23.18% 试剂耗材收入55,455.76万元同比下降6.30% [2] - 全读长测序仪销售总量超700台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60.35% [2] - 纳米孔测序仪新增销售近50台 国内招标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翻倍 [2] - 全球基因测序仪累计销售总量超5,300台 [2] 海外市场拓展 - 四大业务区域新引进12家经销商 累计建成30座DCS Lab实验室 [3] - 新增用户超160家 累计服务用户超3,560家 [3] - 国内地区测序仪新增销售超600台同比增长82.47% 完成反应数超35,000个同比增长超200% [3] - 亚太地区新增基因测序客户22家 37家核心渠道商完成签约 渠道收入占比升至60% [3] - 欧非地区新增15项CE认证 新增客户22家 T1+首次销至捷克地区 [3] - 美洲地区新增客户28家 与多家机构开展T1+新产品测试 [3] 行业前景 - 地缘政治 宏观环境 临床转化周期及价格竞争等因素使测序业务短期承压 [2] - 全球降息周期开启 科研经费投入增加 医院自建测序平台需求释放 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将驱动行业重回两位数增长 [2]
华大智造 2025 年半年报:战略升级显成效,测序仪全球新增销量超700台
仪器信息网· 2025-08-29 11: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14亿元,同比下降7.9%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04亿元,同比减亏65.28% [3] - 扣非净亏损2.03亿元,同比减亏37.55% [3] - 期间费用(不含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7.04% [3] 业务板块收入结构 - 全读长测序业务收入8.94亿元,同比下降12.15% [4] - 仪器设备收入2.98亿元,同比下降23.18% [4] - 试剂耗材收入5.55亿元,同比下降6.3% [4] - 智能自动化业务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0.39% [4] - 多组学业务收入0.85亿元,同比增长40.01% [4] 产品销量表现 - 基因测序仪全球新增销量700台,同比增长60.35% [4][5] - 国内新增销量超600台,同比增长82.47% [4] - 科研领域新增90台,同比增长30% [4] - 纳米孔测序仪新增装机50台,同比翻倍 [4] - 全球累计测序仪销量突破5300台 [4][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3.24亿元,占营收比重29.14% [3][5] - 推出全球首款24小时产出Tb级数据的桌面测序仪T1+ [5] - 发布AI融合的闪速测序设备G10-FR,将病原检测时长压缩至2小时 [5] - 高通量纳米孔测序仪G400-ER进入规模化量产 [5] - 新增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22项,获授权109项 [5] 细分业务亮点 - 中通量测序仪G99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1.97% [6] - E25设备及试剂收入分别激增361.44%和585.91% [6] - 智能自动化业务新增销售超130台设备 [6] - 单细胞自动化文库制备平台与时空组学解决方案加速渗透 [6] 全球市场布局 - 业务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超3560家用户 [2][7] - 欧非区域收入同比增长2.82% [7] - 亚太区域在泰国、印尼等大人群基因组项目稳步推进 [7] - 产品覆盖国内1219家医院 [7] - 基于DNBSEQ技术的产品在NMPA批准临床测序仪中占比59% [7] 战略方向 - 2025年定位为"全读长"战略决胜年 [5] - 业务板块升级为全读长测序(SEQ ALL)、智能自动化(GLI)、多组学(OMICS)三大核心 [5] - 深化AI与生命科技融合,加速临床转化与海外市场拓展 [7]
华大智造(688114):设备销量快速增长,费用优化盈利能力改善
华源证券· 2025-08-28 17: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测序业务产品力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装机数量持续增加 为后续科研和临床端试剂消耗奠定基础 [5][7] 核心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14亿元 同比下降7.90% 归母净利润亏损1.04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5.60亿元、43.15亿元、53.26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17%、21.20%、23.45%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0.97亿元、1.80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9.72%、153.20%、85.45% [6][7]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52.85% 同比下降10.31个百分点 [7] - 当前总市值301.97亿元 流通市值154.38亿元 每股净资产18.58元 [3]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测序业务收入8.94亿元 同比下降12.15% 其中仪器收入3.00亿元(同比下降23.18%) 试剂耗材收入5.55亿元(同比下降6.30%) [7] - 自动化业务收入1.12亿元 同比增长0.39% 多组学业务收入0.85亿元 同比增长40.01% [7] - 2025年上半年测序仪器销售总量超700台 同比增长60.35% 其中科研领域91台(同比增长30%) 临床领域553台(同比增长72.81%)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全球基因测序仪累计销售总量超5300台 [7] 区域市场表现 - 国内测序业务收入5.93亿元 同比下降13.56% [7] - 海外测序业务收入3.01亿元 同比下降9.23% 其中亚太地区下降28.71% 欧非地区增长2.82% 拉美地区下降3.26% [7] 成本与费用控制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不含财务费用)8.27亿元 同比下降17.04% [7] - 销售费用率29.99% 同比下降3.7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24.38% 同比下降6.37个百分点 [7] - 公司通过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优化费用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8倍、7倍、6倍 [7] - 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65.96倍、311.96倍、168.22倍 [6] - 2025-2027年预测ROE分别为-2.36%、1.24%、2.25% [6]
华大智造上半年同比减亏,董事长汪建去年以70岁高龄带队二度登顶珠峰
搜狐财经· 2025-08-28 16: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4亿元,同比下降7.90% [1] - 归母净亏损1.04亿元,同比收窄65.28% [1] - 扣非净亏损2.03亿元,同比收窄37.5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0亿元,较上年同期-5.78亿元改善显著 [1] - 毛利率52.85%,同比下降10.31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9.39%,同比提升15.52个百分点 [2] 成本控制 - 期间费用7.32亿元,同比减少2.96亿元 [2] - 期间费用率65.72%,同比下降19.28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8.05% [2]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9.62% [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6.98% [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438.97% [2] 历史财务对比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0.13亿元,同比增长3.48% [5] - 2024年归母净亏损6.01亿元,同比收窄1.10% [5] - 2024年扣非净亏损6.53亿元,同比收窄4.41% [5] 公司治理 - 董事长汪建2024年未从公司领取薪酬 [4] - 董事长汪建现年71岁,任期至2026年9月 [3][4]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13日,2022年9月9日上市 [5] -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北山工业区 [5] - 主营业务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华大智造: 华大智造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8-27 19:25
核心观点 - 公司拟修订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的业绩考核指标 新增2025年剔除关联方的基因测序仪销量增长率作为核心考核指标之一 以提升市场份额和长期竞争力 [7][9][16][17] - 修订原因基于基因测序行业"设备+耗材+服务"的强绑定特性 抢占设备市场份额被视为锁定下游客户长期价值的关键战略 [9][17] - 公司预期行业将重回两位数增长轨道 驱动因素包括全球降息周期开启、科研经费增加、医院自建测序平台需求释放及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9][17] 业绩考核指标修订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2025年)新增考核指标:以2023年剔除关联方的基因测序仪销量532台为基数 考核销量增长率(B) 公司层面归属比例取营业收入增长率(A)或销量增长率(B)中的较高值 [10][11][12] - 员工持股计划第二个解锁期(2025年)同步新增相同销量考核指标 公司层面解锁比例同样取营业收入或销量增长率考核的较高值 [18][19] - 原营业收入考核基准维持不变:以2023年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营业收入27.09亿元为基数 2025年触发值和目标值增长率分别为32%和44% [10][18] 行业特性与战略聚焦 - 基因测序上游行业具有"精密仪器+专属耗材+高粘性服务"的强绑定特性 商业模式本质是以设备为入口、耗材服务为盈利核心的"超级剃须刀"体系 [9][17] - 测序仪新增销售市场份额是驱动后续试剂销售及收入增长的关键前置条件 公司现阶段最核心战略目标为提升测序仪及配套设备的新增销售市场份额 [9][17] - 基因测序仪是跨光学、机械、电子、流体、软件、算法等多学科的复杂系统 对研发、生产、营销人员要求较高 保持员工稳定性和积极性对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9][17] 会议基本信息 - 现场会议时间:2025年9月8日15时00分 地点: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云华路9号华大时空中心C区国际会议中心419会议室 [6] -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投票时间:交易系统平台为9:15-9:25,9:30-11:30,13:00-15:00 互联网平台为9:15-15:00 [6] - 会议审议四项议案 均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 其中议案一和议案二为特别决议事项 [7][14][1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