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奈科技(688116)
icon
搜索文档
天奈科技:2025年CVD硅碳有效产能1000吨左右,预计明年产能将快速放量,高至5倍以上
格隆汇· 2025-09-08 16:43
产能规划 - 2025年CVD硅碳有效产能预计达到1000吨左右 [1] - 预计明年产能将快速放量 高至5倍以上 [1]
天奈科技(688116.SH):2025年CVD硅碳有效产能1000吨左右,预计明年产能将快速放量,高至5倍以上
格隆汇· 2025-09-08 16:31
产能规划 - CVD硅碳有效产能2025年预计达1000吨左右 [1] - 2025年产能将快速放量 预计较当前水平增长5倍以上 [1]
天奈科技(688116.SH):已和国内主流研发固态/半固态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关系
格隆汇· 2025-09-08 16:31
客户关系 - 公司与国内主流研发固态/半固态电池生产企业建立稳定客户关系 包括国轩高科 卫蓝 太蓝 清陶 美国Q客户等[1] 市场地位 - 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1] 产品结构 - 客户采购公司三代及单壁相关产品[1] - 1-8月累计供货近1500吨 其中单壁产品占比约70%[1]
天奈科技:在固态电池领域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新浪财经· 2025-09-08 15:57
公司客户关系 - 与国内主流研发固态/半固态电池生产企业建立稳定客户关系 包括国轩高科、卫蓝、太蓝、清陶及美国Q客户等[1] 市场地位 - 在固态电池领域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1] 产品结构 - 客户主要采购三代及单壁相关产品[1] - 1-8月累计供货近1500吨 其中单壁产品占比约70%[1]
碳纳米管龙头,入局机器人
DT新材料· 2025-09-08 00:04
公司战略与业务拓展 - 天奈科技使用自有资金500万元在江苏常州设立全资子公司"常州天奈机器人",重点聚焦碳纳米管在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材料研发与市场开拓 [4] - 公司过去主要作为材料供应商服务于动力电池产业链,如今通过将碳纳米管与机器人产业深度结合,在产业链纵向上延伸并横向打开新市场维度 [8] - 此举是对碳纳米管性能边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公司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实践,以规避动力电池行业周期对业绩的过度影响 [4][8] 碳纳米管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 碳纳米管以其高强度、优异导电性及可编织、可复合的特性,成为机器人产业颇具潜力的材料选择,应用方向包括增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抗静电、键绳、人工肌肉和柔性传感器等 [6] - 在结构材料方面,碳纳米管与高分子或金属基体复合可大幅提升材料强度与韧性,同时维持轻量化优势,为机器人关节、骨架等结构件减重 [6] - 在人工肌肉与柔性传感器领域,碳纳米管纤维具备可拉伸性和可逆电致变形特性,可用于开发"电驱动肌肉"原型;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的柔性传感特性为触觉、压力及拉伸感知提供新路径 [7]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全球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已连续多年保持在50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在物流、医疗、家庭等领域的应用加速渗透,"具身智能"概念的兴起让机器人进入人机交互和日常生活成为可能 [5] - 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包括材料、能源与散热等底层环节,需要全新的功能材料介入以实现轻量化、高灵活度、长续航与高可靠性的平衡 [6] - 如果机器人产业沿"具身智能"路径快速发展,材料性能对整体产业的制约将愈发突出,为碳纳米管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8] 技术挑战与产业化能力 - 碳纳米管生产的一致性、分散性以及成本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制约了其在前沿研究中的产业化应用 [7] - 天奈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碳纳米管生产企业之一,其规模化量产与分散浆料技术为跨界应用提供基础保障,具备从上游材料到下游应用的产业化落地能力 [7] - 公司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已完成碳纳米管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跃迁,在导电剂领域成为锂电池负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4]
天奈科技(688116):碳纳米管龙头企业 单壁碳管放量在即
新浪财经· 2025-09-07 10:29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纳米级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粉体、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以及碳纳米管导电母粒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导电塑料等领域 并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电池等产品中 [1] 碳纳米管导电剂性能优势 - 碳纳米管导电剂可增加活性物质间导电接触 提升锂电池电子传输速率 从而改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2] - 达到同样导电效果时 碳纳米管用量仅为传统导电剂的1/6-1/2 具有显著用量优势 [2] - 碳纳米管生产技术改进和规模化生产使其优势逐步体现 改变了锂电池导电剂依赖进口的局面 [2] 行业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GGII预计2030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剂粉体出货量将达4.1万吨 对应浆料市场规模达68万吨(按固含6%计算) [3] -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6.7% [3]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快充技术向4/6C发展 碳纳米管浆料更好实现高倍率性能 [3] - 新电池体系如半固态/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硅基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带动应用占比提升 [3] - 厚涂布、复合集流体、干法电极等新技术带动产品需求提升 [3] - 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 中国碳纳米管出口增加 [3] 市场竞争地位 - 2022-2024年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3%、46.7%和53.2% 连续三年保持行业第一地位 [4] - 公司研制单壁碳纳米管产品填补国内产业化空白 [4] - 单壁碳纳米管相比多壁管具有更小管径、更高比表面积和更好石墨化程度等优异性能 [4] - 单壁碳纳米管制备难度更高 目前全球仅OCSiAl和天奈科技实现规模化生产 [4] - 公司单壁碳纳米管及相关产品已开始批量出货 下游需求旺盛 [4]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5.50亿元、7.62亿元 [5]
锂电池产业链行业双周报:9月锂电池预排产同环比增长-20250905
东莞证券· 2025-09-05 19:49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2] 核心观点 - 锂电池产业链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环比显著增长 业绩拐点确立[6] - 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迎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 动力电池需求预期提升[6] - 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驱动储能端需求维持高增长[6] - 9月锂电池预排产同环比增长 全球主要电池企业排产合计153GWh 同比增长39% 环比增长7%[6][44] - 反内卷持续深化 有望促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有利于拥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及相关公司业绩继续修复[6] - 多家公司披露全固态电池最新进展 产业化持续推进为产业链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增量需求[6] - 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基本面改善的头部公司 在固态电解质、新型正负极、单壁碳纳米管、复合集流体等材料环节拥有技术和产能先发优势的公司 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设备环节积极布局的锂电设备公司[6] - 重点标的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天奈科技、先导智能[6]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9月4日 锂电池指数近两周上涨11.57% 跑赢沪深300指数9.78个百分点[4][13] - 锂电池指数本月至今累计上涨18.79% 跑赢沪深300指数11.68个百分点[4][13] - 锂电池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4.27% 跑赢沪深300指数13.34个百分点[4][13] - 近两周涨跌幅前十个股中 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天宏锂电涨幅居前 分别为62.90%、50.80%和39.20%[14][17] - 本月至今涨跌幅前十个股中 先导智能、珠海冠宇、杭可科技涨幅居前 分别为76.08%、61.04%和60.68%[14][17] - 年初至今涨跌幅前十个股中 震裕科技、铜冠铜箔、利元亨涨幅居前 分别达194.30%、163.36%和152.79%[14][17] 板块估值 - 截至2025年9月4日 锂电池板块整体PE(TTM)为27.66倍 处于近五年45.87%的历史分位[21] 锂电池产业链价格变动 - 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47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10.32%[5][24][27] - 氢氧化锂报价7.19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0.55%[5][24][27] - 电解钴报价26.80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1.90%[24][28] - 电解镍报价12.22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0.66%[24][28] - 磷酸铁锂报价3.43万元/吨 近两周价格持稳[5][24][30] - 三元材料NCM523、NCM622、NCM811分别报价11.65万元/吨、12.10万元/吨、14.55万元/吨 近两周分别下跌2.51%、2.81%、2.02%[5][24][30] -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高端、低端分别报价4.83万元/吨和2.05万元/吨 近两周价格持稳[5][24][32] - 负极材料石墨化高端、低端分别报价0.96万元/吨和0.80万元/吨 近两周价格持稳[5][24][32] - 六氟磷酸锂报价5.65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1.25%[5][24][33] - 磷酸铁锂电解液报价1.67万元/吨 三元电解液报价2.14万元/吨 近两周分别上涨0.60%、0.47%[5][24][33] - 湿法隔膜均价0.69元/平方米 干法隔膜均价0.43元/平方米 近两周价格持稳[5][24][37] - 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市场均价0.31元/Wh 方形三元电芯市场均价0.42元/Wh 近两周价格持稳[5][24][38] 产业新闻与公司公告 - 8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7.9万辆 同比增长5% 较上月增长9% 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5.3%[44]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53.5万辆 同比增长25%[44] - 8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29.2万辆 同比增长23% 较上月增长9% 新能源厂商批发渗透率53.6%[44]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92.6万辆 同比增长33%[44]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44] - 国轩高科上半年出货40GWh左右 同比增长超48%[44] -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 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良品率已达90%[44] -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业务8月单月新增落站105座 上线103座 截至8月底累计落站512座换电站[44] -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44] - 国轩高科拟在安徽芜湖投资建设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 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44] - 国轩高科拟在南京六合投资建设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 产能20GWh 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44] - 多家锂电池产业链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国轩高科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46] - 先惠技术营收12.73亿元同比增长8.59% 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7.44%[46] - 天奈科技营收6.54亿元同比增长1.08%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07%[46] - 先导智能营收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46] - 欣旺达营收269.85亿元同比增长12.82% 归母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3.88%[46] - 中科电气营收36.13亿元同比增长59.60%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293.13%[46] - 璞泰来营收70.88亿元同比增长11.95% 归母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3%[46] - 当升科技营收44.32亿元同比增长25.17%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8.47%[46] 重点标的分析 - 宁德时代2025H1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47] - Q2营收941.82亿元同比增长8.26%环比增长11.19% 归母净利润165.23亿元同比增长33.73%环比增长18.33%[47] - 截至2025Q2末货币资金达3505.78亿元同比增长37.48%[47] - 预计2027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47]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 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47] - 基地分两期建设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47] - 恩捷股份下属江苏三合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47] - 湖南恩捷专注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产品研发 高纯硫化锂百吨级中试线已批量出货[47] - 固态电解质10吨级产线正在搭建中 玉溪恩捷前沿推进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年产千吨级中试产线[47] - 天奈科技2025H1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07%[47] - 2024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53.2% 稳居行业第一[47] - 上半年单壁及相关复合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47] - 先导智能2025H1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47] - Q2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456.29%环比增长2.67%[47] - 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 向全球领先电池制造企业交付多套固态电池核心装备[47]
锂电池产业链双周报(2025、08、22-2025、09、04):9月锂电池预排产同环比增长-20250905
东莞证券· 2025-09-05 16:47
行业投资评级 - 锂电池产业链评级为"超配"并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锂电池产业链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环比显著增长 业绩拐点确立 [47] - 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迎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 动力电池需求预期提升 [47] - 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驱动储能端需求维持高增长 [47] - 9月锂电池预排产同环比增长 全球主要电池企业排产合计153GWh 同比增长39% 环比增长7% [2][46] - 反内卷持续深化 有望促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有利于拥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 [47] - 多家公司披露全固态电池最新进展 产业化持续推进为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增量需求 [47] 行情回顾 - 锂电池指数近两周上涨11.57% 跑赢沪深300指数9.78个百分点 [4][15] - 锂电池指数本月至今累计上涨18.79% 跑赢沪深300指数11.68个百分点 [4][15] - 锂电池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4.27% 跑赢沪深300指数13.34个百分点 [4][15] - 先导智能近两周涨幅62.90% 本月涨幅76.08% 年初至今涨幅124.55% [16][19] - 杭可科技近两周涨幅50.80% 本月涨幅60.68% [16][19] - 震裕科技年初至今涨幅达194.30% [16][19] 板块估值 - 锂电池板块整体PE(TTM)为27.66倍 处于近五年45.87%的历史分位 [23] 价格变动 - 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47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10.32% [6][29] - 氢氧化锂报价7.19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0.55% [6][29] - 电解钴报价26.80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1.90% [26][30] - 电解镍报价12.22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0.66% [26][30] - 磷酸铁锂报价3.43万元/吨 价格持稳 [6][32] - 三元材料NCM523报价11.65万元/吨 近两周下跌2.51% [6][32] - 六氟磷酸锂报价5.65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1.25% [6][35] - 磷酸铁锂电解液报价1.67万元/吨 近两周上涨0.60% [6][35] - 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市场均价0.31元/Wh 价格持稳 [6][40] 产业动态 - 8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7.9万辆 同比增长5% 环比增长9% [46] - 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5.3%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53.5万辆 同比增长25% [46]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300Wh/kg [46] - 国轩高科上半年出货40GWh左右 同比增长超48% 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已正式贯通 [46] -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业务8月新增落站105座 累计落站512座换电站 [46] -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46] 公司业绩 - 国轩高科上半年营业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48] - 先导智能上半年营业收入66.10亿元 同比增长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长61.19% [48] - 天奈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6.54亿元 同比增长1.08%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1.07% [48] - 中科电气上半年营业收入36.13亿元 同比增长59.60%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 同比增长293.13% [48] 重点标的 - 宁德时代2025H1营收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49] - 亿纬锂能全固态电池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49] - 恩捷股份在半固态电池隔膜业务和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积极布局 [49] - 天奈科技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份额53.2% 稳居行业第一 [49] - 先导智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49]
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2025年上半年末换手率为43.5%
搜狐财经· 2025-09-05 10:34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1.18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959元,基金净值增长率为5.25% [2] - 截至9月3日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69.74%,近三个月增长率23.82%,近半年增长率10.24%,近三年增长率-24.42% [5] - 近一年业绩同类排名3/44,近三年夏普比率-0.3224(同类排名18/31),近三年最大回撤58.44%(同类排名3/31) [5][27][29]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20.59亿元,持有人34.37万户,合计持有11.48亿份 [2][34][37] - 个人投资者占比97.93%,机构投资者占比2.07%,管理人员工持有0.10% [37]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91.71%(同类平均87.59%),2023年末最高仓位94.62% [32] 估值水平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28.99倍(同类均值1550.21倍),市净率(LF)2.51倍(同类均值2.74倍),市销率(TTM)2.09倍(同类均值2.24倍) [10] - 三项估值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类平均水平 [10] 成长性指标 - 持股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6%,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09% [18] - 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9% [18] 投资策略特征 - 十大重仓股集中于新能源产业链,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天赐材料等头部企业 [42] - 最近半年换手率43.5%,持续低于同类均值,持股集中度高且标的稳定 [40][42] - 基金管理人认为中国产业竞争力从新能源向AI、军工等多领域扩展,风险偏好抬升 [2]
天奈科技: 天奈科技关于自愿披露股份回购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17
回购方案基本情况 - 回购方案由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涛先生提议,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1月11日 [1] - 回购实施期限为2025年1月10日至2026年1月9日,预计回购金额为5000万元至10000万元 [1] - 回购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不涉及减少注册资本或可转债转换 [1] - 回购价格上限原为63.47元/股,后因2024年度权益分派调整为63.32元/股 [2][3] 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9月4日,累计回购股份111.7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30% [2][3] - 累计回购金额达5415.17万元,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43.46元/股至51.61元/股 [2][3] - 公司总股本为366,415,836股,单次最高回购71.70万股(占总股本0.20%) [3] - 回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 [2] 合规性说明 - 回购方案经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2] - 回购进展符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要求 [3][4][6] - 公司承诺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