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生材(688203)
搜索文档
海正生材:关于公司董事辞职暨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7-31 21:43
人事变动 - 张嘉滢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因人事调整及工作需要 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 - 叶海燕当选第七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经2025年7月31日职工代表大会全体与会代表表决通过 [2]
海正生材(688203) -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董事辞职暨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2025-07-31 17:30
人事变动 - 张嘉滢于2025年7月30日辞去公司董事职务[3] - 2025年7月31日选举叶海燕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2][5] 公司决策 - 2025年7月31日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及其附件议案[5] 人员信息 - 叶海燕1986年出生,曾任职海正生材供应链部与职工代表监事[9]
海正生材(688203) - 北京康达(杭州)律师事务所关于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7-31 17:30
会议信息 - 公司2025年7月15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召集股东会[4] - 2025年7月16日刊登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通知[6] - 2025年7月31日14点在台州湾新区召开股东会,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7] 参会股东情况 - 出席股东会股东(或代理人)71人,代表股份120,858,933股,占比60.0703%[8]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或代理人)5人,代表股份87,586,018股,占比43.5327%[9] - 通过网络投票股东66人,代表股份33,272,915股,占比16.5376%[10] - 中小投资者股东69名,持有表决权股份28,639,378股,占比14.2345%[11] 议案表决情况 - 多项修订议案同意比例超99%,部分有少量反对和弃权[14][15][16][17][18] - 选举王芳为非独立董事议案,总体同意率99.8295%,中小投资者同意率99.2807%[19] 表决结果认定 - 律师认为股东会召集、召开程序等符合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20][21]
海正生材(688203) -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7-31 17:30
股东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7月31日在浙江台州召开[3] - 出席股东和代理人71人,所持表决权占比60.0703%[3] 股权信息 - 截至股权登记日,公司总股本202,678,068股[4] 议案情况 - 所有议案均获通过,部分单独计票[14][15] - 取消监事会等议案同意票占比超99%[8] 决议效力 - 律师见证认为股东会决议合法有效[17]
海正生材的聚乳酸“伪风口”现形:业绩骤降97%,中石化开始撤退
市值风云· 2025-07-30 18:09
公司概况 - 海正生材是国内首家实现聚乳酸商业化生产的企业,曾突破国外技术封锁,2022年8月科创板上市[3] - 公司控股股东为浙江海正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台州市国资,与A股海正药业为兄弟公司[7][9] - 第二大股东中石化资本2021年以11.6亿估值入股,2025年持续减持,反映对公司业绩的担忧[12] 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市当年归母净利润0.47亿为历史最好水平,随后逐年下滑:2023年同比降7.41%,2024年降18.47%,2025Q1暴跌97.45%[4][6] - 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2022年6.05亿(+3.49%),2023年7.53亿(+24.43%),2024年8.45亿(+12.2%)[6]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4年12.71%(较2023年降0.33pct),2025Q1进一步降至8.2%[23] 技术突破 - 公司突破"乳酸-丙交酯-聚乳酸"两步法工艺,2019年实现原材料可控,不再依赖进口丙交酯[17] - 原材料结构显著变化:2019年丙交酯采购占比65.77%,2021年已完全转为乳酸采购(占比82.92%)[19] 产能与市场 - 产能从2021年3.45万吨提升至2024年5.01万吨,国内市占率多年保持第一[19] - 2024年聚乳酸进口量4.96万吨(+51.06%),出口1.84万吨(+78.39%),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37%和9.79%[21] - IPO募投的15万吨项目两度延期:一期从2025年3月延至12月,二期从2026年9月延至2028年12月[26][27] 行业分析 行业优势 - 聚乳酸占生物基材料37.1%份额,预计将提升至42.3%,在可降解性、机械性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28][30] - 公司开发多款专用牌号产品,2024年3D打印用聚乳酸销量增长185.67%,占总销量约20%[34] 行业挑战 - 需求端:政策驱动为主,价格高于传统塑料,限塑令执行不力导致需求不及预期[38] - 供给端:2024年中国产能约30万吨,2025年规划产能超100万吨,远超全球26万吨的消费量[46]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Nature Works、丰原生物等,上游企业如金丹科技、联泓新科也在向下游延伸[41][43]
计算机周观点第10期:比亚迪智驾突破,Grok-4新一代大模型发布-20250725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5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率先在全球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xAI发布Grok - 4新一代大模型,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推进两化融合,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加快,持续看好计算机板块 [5] 各事件总结 工信部发布工作要点 - 7月11日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围绕新型工业化展开工作指示 [3] - 技术攻关方面支持基础软件与工业软件发展,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布局通用及行业大模型,鼓励研发工业智能体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 [3] - 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持续开展城市试点,引导企业改造,编制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参考指引,培育场景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供应商 [3] - 促进网络化协同,推动5G、工业光网等技术融合组网,实现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工程,挖掘新型典型案例 [3] 比亚迪智能泊车突破 - 7月9日比亚迪率先在全球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L4级意味着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 [5] - 比亚迪凭借自身多方面优势,承诺对中国市场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提升消费者对智能泊车功能的信任度与使用意愿 [5] xAI发布Grok - 4大模型 - 7月10日xAI发布Grok - 4,推理计算能力实现断层级飞跃,预训练与推理计算能力较前代提升十倍以上 [5] - Grok - 4 Heavy兼具深度思考与群体协作纠错能力,在人类最终测试(HLE)中成绩是此前最先进AI Gemini2.5pro的两倍,超越人类研究生学术能力,在权威基准测试中高分夺魁 [5] - 在现实场景应用里,Grok - 4语音响应速度翻倍、延迟减半,在自动售货机管理测试中净资产生成值远超竞品,在跨行业复杂任务解决中展现强大实力,后续研发将聚焦视频生成等技术突破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标的为华大九天、达梦数据、金山办公、新大陆、通行宝、金蝶国际、合合信息;相关标的为日联科技 [5] 建议关注标的盈利预测 | 可比公司 | 收盘价(元) | 总市值(亿元) | EPS(2024A) | EPS(2025E) | EPS(2026E) | PE(2024A) | PE(2025E) | PE(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 | 华大九天 | 110.41 | 599.46 | 0.16 | 0.43 | 0.57 | 682.25 | 256.77 | 193.70 | | 达梦数据 | 219.18 | 248.20 | 4.63 | 4.32 | 5.36 | 47.29 | 50.74 | 40.89 | | 金山办公 | 269.65 | 1,248.96 | 3.17 | 4.23 | 5.44 | 85.17 | 63.75 | 49.57 | | 新大陆 | 32.71 | 337.59 | 0.97 | 1.30 | 1.52 | 33.62 | 25.16 | 21.52 | | 通行宝 | 17.22 | 99.93 | 0.49 | 0.58 | 0.79 | 35.21 | 29.69 | 21.80 | | 金蝶国际 | 15.28 | 542.36 | -0.04 | 0.03 | 0.08 | -379.96 | 509.33 | 191.00 | | 合合信息 | 159.24 | 222.94 | 3.54 | 4.86 | 5.97 | 45.02 | 32.77 | 26.67 | 注:2024EPS、收盘价、市值来源于Wind,为2025年7月11日数据,其他数据来源于HTI [6]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23 16:13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公司拟取消监事会,相关职权将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行使,同时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附件《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8] - 现任监事徐伟、张颖婷、叶海燕(职工代表监事)将不再担任职务,修订后的章程需经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生效[8][9] - 董事会已通过决议并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长或其指定人员办理章程修改全部事宜[8] 公司制度修订 - 同步修订8项核心治理制度,包括《防止大股东占用资金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等,涉及原制度修订或废止[11] - 新制定《累积投票制实施细则》,优化独立董事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强化内控机制[11] - 修订后的制度文件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并于2025年7月16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11] 董事会成员变更 - 董事王海燕因工作原因辞去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12] - 控股股东推荐王芳女士为新任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其具备会计师资质及国资体系任职经验,无关联关系及违规记录[12][13] - 若当选,王芳将接任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与刘冉、沈书豪共同组成新委员会,任期至第七届董事会届满[13] 股东会议程安排 - 会议采用现场+网络投票方式,现场参会需提前签到确认资格,迟到者无法参与现场表决[2][4] - 股东提问需遵循5分钟时限,与议题无关或涉密问题主持人有权拒绝回答[3][6] - 表决票填写不规范视为弃权,最终结果将结合现场与网络投票公布[4][9]
海正生材(688203) -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2025-07-23 16:00
公司治理调整 - 取消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相关制度废止[15] - 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议事规则[15] - 修订部分公司治理制度,含9项制度[19] 人事变动 - 徐伟、张颖婷、叶海燕不再担任监事职务[15] - 董事王海燕辞职[21] - 提名王芳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21] 其他 - 议案已由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3] - 董事会提请授权董事长办理章程修改事宜[15]
消费级设备系列报告之二:消费级3D打印出海爆火,重视核心标的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2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3D打印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消费级3D打印机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游应用广泛 欧美出海、极客DIY、工具属性、潮玩效应驱动需求增长,预计2028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供给端整机、材料、运营端均有积极趋势,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推荐关注核心部件、3D扫描、材料、整机等核心标的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拓竹/安克爆火出圈,消费级3D打印关注度提升 - 3D打印分工业级和消费级,消费级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游应用于消费品、学术/教育、文创等领域 [3] - 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超90%由中国供应商供应,2024年3D打印出口数量380万台,金额11.47亿美元,yoy31.09% [13] - 拓竹科技是全球桌面级3D打印独角兽,采用社区引流、硬件变现、耗材复购模式,各型号产品参数不同 [20][25][27] - 安克创新旗下E1打印机众筹4676万美金,刷新平台纪录,不同核心用户有不同使用动机和场景 [31][29] 需求端:对欧美创客出海+工具属性+潮玩拉动需求 - 需求驱动力包括欧美出海、极客DIY、工具属性、潮玩效应,预计2028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3] - 欧美车库创新文化和“创客运动”推动桌面级设备应用普及,海外中产家庭消费力高,2024H1美国和德国出口数量和金额占比较高 [40][43] - 桌面级3D打印可满足DIY爱好者创意实现、兴趣满足、社交分享、持续学习等需求 [58] - 桌面级设备可进行小批量构件加工,3D打印农场兴起,海外可将小件定制化打印作副业 [59][68] - 3D打印技术变革传统潮玩制造工艺,已渗透到潮玩产业链多环节,爆款IP或带动设备采购需求 [69][74][78] 供给端:技术及生态构筑壁垒,供应链降价刺激放量 - 消费级3D打印设备呈“一超多强”格局,技术升级、供应链降本、AI赋能,材料谱系齐全,运营搭建社群、开展众筹 [3][88][92] - 整机端技术持续升级,多功能合一,AI赋能降低操作门槛,叠加3D扫描仪配件 [92] - 材料端谱系逐步齐全,从PLA、PETG到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将涌现 [106] - 运营端搭建社群生态留存客户,众筹为新品牌入局提供机会 [92] 核心标的:核心部件+3D扫描+材料+整机环节 - 核心部件关注杰普特、锐科激光、金橙子,受益于消费级设备功能升级和需求增长 [3][119] - 3D扫描关注思看科技、奥比中光,具备工业级解决方案和3D视觉感知技术 [3][130][135] - 材料关注海正生材、惠通科技、家联科技,在聚乳酸等材料领域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3][138][145] - 整机关注安克创新,充电业务稳定,拓展智能创新产品,3D打印产品有发展规划 [3][148]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2025年7月制定)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16
总则 - 公司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离职程序,保障治理稳定性及股东权益,依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及《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1] - 制度适用范围涵盖全体董事(含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辞任、任期届满、解任等实际离职情形[1] 离职情形与生效条件 - 董事辞任需提交书面报告,公司收到报告之日生效,并在2个交易日内披露[3] - 出现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审计委员会成员不足或独立董事比例不合规时,原董事需继续履职直至新董事就任[3] - 董事辞任后公司需在60日内完成补选,确保董事会构成合规[2] - 非职工代表董事离职以股东会决议通过日为生效日,职工代表董事以职工代表大会决议通过日为生效日[2] - 高级管理人员辞任自董事会收到报告时生效,具体程序按劳动合同执行[2] 任职资格限制 - 存在无民事行为能力、经济犯罪记录、破产责任、失信被执行等8类情形者不得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3][4] - 任职期间出现资格不符情形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停职,公司需在30日内解除其职务(上交所另有规定除外)[4] 离职责任与义务 - 离职人员需完成工作交接及离任审计,确保业务连续性,包括文件移交和事项进度说明[4] - 离职后仍需履行任职期间未完成的公开承诺(如业绩承诺、股份锁定等),公司有权追责未履行行为[5] - 忠实义务在离职后6个月内仍有效,保密义务持续至商业秘密公开[5] - 离职后持有公司股份需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规定[5] - 需配合处理未尽事宜及法律纠纷,公司可要求签署责任协议[6] - 擅自离职或职务违规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不因离职免除[6][7] 附则 - 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法律法规为准,自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7] - 董事会拥有本制度的解释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