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安全(688225)

搜索文档
亚信安全9月25日获融资买入1522.80万元,融资余额1.0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3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5日亚信安全股价上涨4.50% 成交额达1.7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522.80万元 融资偿还1828.05万元 融资净流出305.26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0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1.35% 处于近一年50%分位较高水平 [1] 融资融券结构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 [1] - 融资余额1.09亿元 显著高于融券余额 显示市场多头情绪占主导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8901户 较上期增长2.61% 人均流通股23492股 减少2.54% [2]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持股262.77万股 较上期减持392.21万股 位列第十大股东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2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72.81%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3.56亿元 同比恶化85.39% [2] - 数智业务收入占比52.42% 网络安全业务占比47.58% 形成双主业结构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2014年11月25日成立 2022年2月9日上市 [1] - 主营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 客户为政府及企业机构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582.79万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982.65万元 [2]
亚信安全现6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238.4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2:38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25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6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72.00万股 成交金额1238.40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17.20元 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14.85% [2] - 近3个月内该股累计发生13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为2790.08万元 [2]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4笔交易的买方或卖方营业部中 合计成交金额804.96万元 净买入804.96万元 [2] 股价及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为20.20元 上涨4.50% 日换手率为2.20% 成交额1.77亿元 [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976.99万元 近5日累计上涨0.05%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6791.32万元 [2] - 最新融资余额1.12亿元 近5日减少357.83万元 降幅3.09% [3] 公司基本信息 - 亚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25日 注册资本40001万人民币 [3]
5只科创板股大宗交易成交超3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2:36
科创板大宗交易概况 - 9月25日21只科创板股票发生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54笔 累计成交量1861.17万股 成交金额3.52亿元[1] - 达梦数据成交金额最高达4300万元 海光信息3926.19万元 海天瑞声3723.45万元分列二三位[1] - 大宗交易折价率最高为达梦数据20.37% 云天励飞19.60% 康希通信19.38%[1] 个股交易明细 - 达梦数据大宗交易20万股 成交价215元/股 折价20.37%[2] - 海光信息成交4笔共15.59万股 均价251.84元/股 折价6%[2] - 和辉光电成交1100万股 金额3124万元 为当日最大成交量个股[2] - 容知日新成交10笔61.32万股 金额2644.72万元 折价13.5%[2] 机构参与情况 - 机构参与16笔交易 涉及6只个股 买入金额前三为海光信息3926.19万元 阿特斯1139万元 容知日新1004.06万元[2] - 阿特斯获机构买入100万股 成交价11.39元/股 折价8.81%[3] 资金流向表现 - 10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阿特斯2.25亿元 海光信息2.11亿元 海天瑞声4369.45万元[2] - 和辉光电遭主力净流出7865.99万元 云天励飞7631.68万元 埃夫特1593.17万元[2] - 科创50指数当日上涨1.24% 大宗交易个股平均涨幅0.43%[1]
亚信安全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72万股,成交额123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7:37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25日亚信安全发生大宗交易成交72万股,成交额1238.4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6.54% [1] - 成交价格17.2元较市场收盘价20.2元折价14.85% [1] 交易明细数据 - 当日共发生6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均为17.2元 [2] - 单笔成交量在11.7万股至13.5万股之间,单笔成交金额在201.24万元至232.2万元之间 [2] - 买入方出现4次"机构专用"席位,2次其他营业部席位 [2] - 卖出方均为营业部席位,包括公司周多手放盘区、公司高原手数路等 [2]
亚信安全股价涨5.07%,景顺长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62.77万股浮盈赚取257.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54
股价表现 - 9月25日亚信安全股价上涨5.07%至20.31元/股 成交金额达4252.96万元 换手率0.53% 总市值81.24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 成立于2014年11月25日 于2022年2月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向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 [1] - 收入构成:数智业务占比52.42% 网络安全业务占比47.58% [1] 机构持股情况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000688)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二季度减持392.21万股 [2] - 当前持有262.77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26% [2] - 9月25日该基金浮盈约257.51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最新规模26.06亿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62.85% 同类排名222/4220 [2] - 近一年收益率110.75% 同类排名323/3820 [2] -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203.72%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江山累计任职时间4年45天 [3] -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08.11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99.21% 最差回报-16.09% [3]
亚信安全:获得政府补助
证券日报· 2025-09-24 22:11
公司财务事件 - 公司收到政府补助资金4231475.21元人民币 [2] - 该笔政府补助于9月24日晚间通过公告形式披露 [2]
亚信安全(688225) - 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2025-09-24 18:30
业绩总结 - 公司近日收到政府补助4231475.21元[3] - 补助属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3] - 补助未经审计,会计处理及损益影响以审计结果为准[4]
亚信安全(688225.SH):获得政府补助423.15万元
格隆汇· 2025-09-24 18:24
公司财务事件 - 公司收到政府补助423.15万元人民币 [1] - 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类型 [1]
亚信安全:公司于近日收到政府补助人民币约42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8:21
公司财务动态 - 公司于近日收到政府补助人民币约423万元 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 - 截至发稿时 公司市值为77亿元 [1] 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 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网络安全行业占比100.0% [1] 市场环境 - A股总市值突破116万亿元 [1]
网络安全企业加速AI创新新产品竞相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4:16
网络安全公司AI技术应用进展 - 绿盟科技近期将发布AI安全一体机、AI安全围栏、大模型安全评估系统等产品,针对客户AI系统不同应用模式提供场景化服务[1] - 北信源已开发集成大模型、开发工具和知识库的AI能力平台,支持私有化部署,并在金融、能源行业交付AI技术软件产品[1] - 深信服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产品,形成安全GPT、AI防火墙等多款产品,并计划加大AI研发投入[2] - 天融信在AI+安全、智算云方向布局,形成全栈安全产品体系与智算云解决方案,已在多行业规模化应用[2] - 蚂蚁集团发布融合网络安全与AI技术的创新产品,包括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gPass,并与Rokid、小米等品牌合作落地"看一下支付"场景[2] - 启明星辰安星智能体应用于安全运营、威胁检测等产品,显著提升产品能力和服务效率[3] - 亚信安全上半年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业务显著增长,未来聚焦AI大模型应用与交付、5G专网与应用、数智运营三大增长引擎[3] AI技术带来的行业机遇 - AI技术帮助网络安全行业提升效率和完善产品性能[1] - 大模型能显著提升网络安全企业能力和效率,产生"乘数效应"[4] - AI技术应用为各行业带来爆发式增长,通过安全手段建立信任可推动数据流通并释放巨大价值[5] AI应用的新型安全风险 - 企业应用AI大模型需警惕提示词注入、模型被诱导等风险,行业主要依赖电子围栏技术防止违规输出[3] - 工具链漏洞和配置错误可能导致严重数据泄露,需重视软件供应链安全和基础安全措施[4] - 大模型带来恶意利用、内容安全、幻觉问题、提示词攻击等风险,可能成为新攻击载体和入口[4] - 智能体应用带来爆炸式安全风险,因其常拥有企业内网超级权限,需加强跨部门协作和动态防御体系[4] AI安全防护策略与行业趋势 - Gartner报告显示中国网络安全重点转向保障AI安全,预计到2027年60%中国大型企业采用暴露面管理技术,到2028年60%部署AI技术企业实施协作式AI防御策略[3] - 专家建议AI大模型备案成为强制性要求,模型厂商需进行基础评估以识别风险[5] - AI大模型运营单位可通过合规评估、部署专项防护(如AI安全围栏)、引入第三方评估构建防护体系[5] - 云计算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