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典防务(688287)
搜索文档
*ST观典(688287) - 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2025-07-22 19:16
内部控制评价 - 分年度评价和日常评价,年度评价在年度财务报告提交董事会审议时完成,日常评价不定期[9][10] - 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价等要素确定评价内容[11] - 实施评价遵循全面性、重要性等原则[5] 内部控制缺陷 - 按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17] - 按表现形式分为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18] - 按影响程度分为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18] 缺陷定量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中,营收、利润总额、资产总额潜在错报有不同等级标准[18]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中,营收、利润总额、资产总额潜在错报重大缺陷标准[21] 职责与流程 - 董事会负责内控设计、运行和评价,审计和批准评价报告[8] - 评价工作组初步认定缺陷,重大、重要缺陷由董事会审议[21] - 对重大缺陷及时应对,管理层整改并接受监督[22] - 内审部跟踪指导整改并汇报,结合监督编制报告提交审计委员会[22][24] 报告时间 -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为12月31日,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27]
*ST观典(688287) -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2025-07-22 19:16
内部控制制度原则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原则[4][5] 内部控制要素 - 公司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 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大会是公司权力机构,行使重大事项表决权;董事会行使经营决策权;经理层主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10][11] - 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日常运行[14] 审计与监督机构 - 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内部控制等;设立独立内审部门,由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15] 人力资源政策 - 公司应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政策,包括员工聘用、培训等内容[14][18] 风险评估 - 风险评估是识别、分析经营活动风险并确定应对策略[22] - 公司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分析风险,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风险[24] - 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和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应对策略[25] - 公司识别外部风险应关注经济、法律、社会等因素[23] - 公司应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降低、分担和承受等策略应对风险[23] 控制活动 - 控制活动包括部门设置、职责分工等,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控制风险[25] - 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等多种类型[27] -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28] - 财产保护控制需建立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确保财产安全[30] - 预算控制要求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31] 制度制定 - 公司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管理制度》[31] 应急机制 - 公司要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32] 信息沟通 - 公司应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确保信息及时沟通[36] 内部监督 - 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专项监督范围和频率依风险评估等确定[45] 缺陷认定与整改 - 公司应制定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分析缺陷并报告整改[45] - 发现内控重大缺陷或风险应向董事会报告,董事会视情况报监管部门[47] 内控自评 - 公司应结合内部监督定期自评内控有效性并出具评价报告[47] - 年度内控评价报告至少含九项内容[48] - 内控自评方式等由公司自行确定,有规定从规定[48] - 内审部编制自评报告草案报审计委员会审议,董事会形成决议[49] 报告披露 - 董事会应在年报披露时披露内控自评报告及会计师核实意见[50] 资料保存 - 内控相关资料保存时间不少于十年[50] 制度执行与修订 -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董事会并会修订[52][53]
*ST观典(688287) -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2025-07-22 19:16
内审部设置 - 公司应设独立内审部,配负责人1人、助理人员暂定1人[7] - 内审部负责人任免经董事会审议决定并披露[8] 工作机制 - 内审部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独立工作并报告[9] - 可参加公司决策会议并汇报[13] - 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可临时制止并报告[14] 审计职责 - 审计委员会指导监督内审部,审阅年度计划[18][19][20] - 内审部编制计划和报告并汇报[22] - 检查评价反馈内部控制系统[24] - 审计会计资料及经济活动合法性[25] - 审查监督基建工程立项等[25] 工作流程 - 审计组提前5个工作日通知被审计单位[43] - 被审计单位10个工作日内反馈审计报告意见[50] - 被审计单位5个工作日内可申请复议[51] - 审计委员会10个工作日内复议[51] 报告要求 - 内审部按月提供重点环节报告,每年提交内控评价报告[54] - 董事会审议年度报告时对内控评价报告形成决议[55]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时披露内控评价等报告[55] 资料保存 - 审计工作底稿等资料保存至少十年[75] 制度相关 - 制度解释权归董事会,随公司发展修订[80] - 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81] 考核奖惩 - 内审工作定期考核,表彰奖励优异机构和人员[78] - 奖励认真履职内审人员[73] - 内审部责令违规单位改正并提处分建议[78] - 违规内审人员报请审计委员会处分[78] - 违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规章处罚[78]
*ST观典(688287) - 委托理财管理制度
2025-07-22 19:16
委托理财产品 - 委托理财资金为闲置资金,原则上为不超12个月的保本型产品[4] 审议规则 - 单次或连续12个月交易金额占净资产10%以上且超1000万元,需董事会审议[7] - 单次或连续12个月交易金额占净资产50%以上且超5000万元,董事会审议后还需股东大会审议[7] 财务管理 - 财务部每月报告理财情况,异常及时报告[11] - 完成后及时取得证明记账,资料归档[14] - 按准则日常核算并在报表正确列报[15] - 每月向管理层报告实施及收益情况[17] - 出现特定情形及时报告进展和应对措施[17] 信息披露 - 按上交所要求及时履行披露义务[18] - 提交董事会审议后及时披露,定期报告披露风控及损益[20]
*ST观典(688287) - 防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的制度
2025-07-22 19:16
资金往来制度 - 制度适用公司及子公司与控股股东等资金往来[4] - 资金占用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2] - 限制经营性资金占用公司资金[5] - 禁止多种向关联方提供资金方式[5][6] 关联交易规定 - 关联交易按规定决策实施,确保价格公允[7] - 被占用资金原则上以现金清偿[7] 监督机制 - 董事会建立核查制度,发现异常立即披露[10] - 审计委员会指导检查,督促追讨占用资金[11] - 财务总监监控资金往来,拒绝侵占指令[11] - 董事等人员关注资金占用,维护公司安全[12][13] 风险控制与责任 - 董事对控股股东等担保债务风险审慎控制[16]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不良影响处罚责任人[16] - 违规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追究法律责任[16] 制度执行与生效 - 制度未尽事宜按相关规定执行[18] - 制度与新法律抵触时修订[18]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19] - 制度由董事会制定并解释[20]
*ST观典(688287) - 舆情管理制度
2025-07-22 19:16
舆情工作小组 - 公司成立舆情工作小组,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7] 舆情处理 - 采集范围涵盖公司官网、网络媒体等信息载体[8]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等[10] - 知悉舆情后相关人员应汇报至董事会秘书[12] 舆情应对 - 重大舆情需通报并必要时报监管部门[12] - 一般舆情由组长和秘书灵活处置[13] - 重大舆情组长视情况召集会议决策[14] 保密追责 - 内部人员对舆情负有保密义务[16] - 擅自披露信息致损公司保留追责权利[16] - 媒体编造虚假信息致损公司保留追责权利[17]
*ST观典(688287) - 关于修订、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公告
2025-07-22 19:15
制度建设 - 公司制定《防范控股股东等占用资金制度》等三项制度[1] - 公司修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等三项制度[1] - 制度修订、制定议案通过第四届董事会十四次会议审议[1]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3]
ST观典实控人掏空术: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与股权质押三重套现
新浪证券· 2025-07-17 17:06
财务表现 - 全年营收8998万元 同比暴跌57 58% [1] - 净亏损1 36亿元 同比扩大744 26% [1] - 2023年虚增营收5871万元 通过未签合同的飞行服务数据提前确认收入 [3] - 2024年一季度通过合同变更调减营收1500万元 暴露先飞行后补合同的造假模式 [3] - 2023年归母净利润降幅从71 31%扩大至74 31% 扣非净利润暴跌83 07% [3] 实控人违规行为 - 非经营性占用资金9694 72万元未归还 占2024年营收的97% [1][2] - 违规担保1 38亿元 [1] - 通过虚构无商业实质的保理交易转移资金至关联方 [2] - 要求公司为关联客户质押担保2880万元 形成担保-借款-转移的资金盗链 [2] - 质押7325万股(占总股本19 77%)为违规担保增信 质押股份占其持股比例49% [2] 业务状况 - 无人机系统销量下滑57 26% 收入仅2381万元 [3] - 无人机服务收入锐减45 87% 其中非禁毒服务暴跌79 69% [3] - 销售体系失控 销售人员将制暴器演示损耗324万元计入销售费用 [3] - 在手订单仅2107万元 意向订单7811万元无合同支撑 [4] 财务风险 - 净资产缩水15 86% [1] - 83%应收账款账龄超1年(余额1 71亿元) 坏账计提仅3576万元(占比20%) [4]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426万元 全年若跌破1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将触发退市条款 [4] 审计与监管 - 年审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 [1] - 持续督导机构中信证券无法判断收入真实性 [4]
科创板资金动向:14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17:13
沪深两市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42.65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7.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科创板个股有257只,净流出的有332只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379只,下跌200只,涨停个股包括普元信息、上纬新材 [1]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 寒武纪主力资金净流入7.69亿元,居首;海光信息、恒玄科技分别净流入1.13亿元、8704.68万元 [1] - 14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包括神州细胞、高测股份、芯原股份等 [1] - 普元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6292.86万元,涨幅20.01%,换手率11.33% [2]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 - 炬芯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9357.45万元,跌幅3.22%;中芯国际、思特威分别净流出8239.84万元、6821.41万元 [1] - 思特威主力资金净流出6821.41万元,跌幅5.07%,换手率3.80% [20] 主力资金连续性观察 - 56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净流入,中控技术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 [2] - 136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流出,广大特材连续18个交易日净流出,南芯科技连续16个交易日净流出 [2] 科创板个股表现 - 伟创电气主力资金净流入4274.27万元,涨幅13.97%,换手率5.92% [2] - 上纬新材主力资金净流入1022.01万元,涨幅19.98%,换手率0.40% [4] - 前沿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411.74万元,涨幅9.70%,换手率10.18% [5]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 - 赛恩斯主力资金净流入率20.96%,涨幅6.44%,换手率5.54% [3] - 上纬新材主力资金净流入率27.23%,涨幅19.98%,换手率0.40% [4] - 普元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入率22.15%,涨幅20.01%,换手率11.33% [2] 主力资金净流出率 - 广大特材主力资金净流出4904.06万元,净流出率16.03%,换手率4.99% [20]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8239.84万元,净流出率4.79%,换手率0.99% [20] - 思特威主力资金净流出6821.41万元,净流出率5.70%,换手率3.80% [20]
*ST观典: 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21:16
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 - 公司因2022年至2023年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事项被处罚 [2] - 控股股东高明及其关联方通过8家公司累计转出资金28,384.11万元至关联方账户 [3] - 2022年8月至12月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发生额13,900万元占净资产15.05% 2023年发生额14,484.11万元占净资产14.50% [3] - 截至2024年12月6日公司已收回全部被占用资金 [3] 信息披露违规细节 - 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和年度报告均未披露资金占用事项 涉及金额分别为13,900万元、4,000万元和余额最高达23,075.19万元 [4] - 未披露违规担保事项 2022年累计担保金额17,300万元 占净资产9.20% 2023年累计担保金额8,800万元 占净资产8.81% [5] - 转板上市报告书未披露22笔对外担保事项 涉及金额未披露 [6] 财务数据虚假记载 - 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银行存款13,900万元 占当期披露资产总额13.37% [7] - 公司通过伪造银行询证函和对账单虚增存款 [10] 处罚金额汇总 - 公司合计被罚款950万元 其中因未及时披露罚款250万元 因重大遗漏和虚假记载罚款700万元 [11][12] - 控股股东高明合计被罚款1,400万元 其中作为直接责任人罚款450万元 作为实控人罚款950万元 [11][12] - 其他高管李振冰、刘亚恩、王彦分别被罚款330万元、120万元和90万元 [13][14] 公司后续措施 - 公告称处罚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13] - 公司承诺加强内部治理和信息披露质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