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杰科技(688498)
搜索文档
【深原创】-政策汇总-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光电芯片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前瞻网· 2025-09-25 16:01
政策发展历程 - 行业政策发展历经四个阶段:2015-2017年为初步布局阶段,聚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兴产业培育[1];2018-2021年进入技术突破与应用探索阶段,强调核心技术攻关、国产化及特定领域应用[1];2022-2023年迈向规模化应用与质量提升阶段,着力拓展场景、提升质量及推进产业链协同[1];2024-2025年则进入全面升级与生态构建阶段,以技术创新、标准完善和场景融合为核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全链条生态构建[1]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 自2016年起,国务院、工信部等多部门发布多项政策助力光电芯片行业发展[2] - 2024年政策以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生产检测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节能化改造为重点,加快推动电子元器件产品向微型化、片式化、集成化、高频化、高精度、高可靠发展[4] - 2024年政策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补齐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软件等短板[4] - 2023年政策研制集成电路材料、专用设备与零部件等标准,制修订设计工具、接口规范、封装测试等标准,研制新型存储、处理器等高端芯片标准,开展人工智能芯片、车用芯片、消费电子用芯片等应用标准研究[4] - 2023年政策梳理基础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电子材料、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慧家庭、虚拟现实等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标准制定和已发布标准落地实施[4] - 2023年政策重点提升电子整机装备用SoC/MCU/GPU等高端通用芯片、氮化镓/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精密光学元器件、光通信器件、新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高适应性传感器模组、北斗芯片与器件、片式阻容感元件、高速连接器、高端射频器件、高端机电元器件、LED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4] - 2023年政策研究小型化、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的功率半导体、传感类器件、光电子器件等基础电子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先进工艺,支持特高压等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4] - 2022年政策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关键原材料、关键软件、核心基础零部件、光电子元器件供应保障和协同储备,统筹推动汽车芯片推广应用、技术攻关、产能提升等工作[4] - 2021年政策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加快量子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高速光电传感器等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5] - 2021年政策提出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全球领先目标,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4G网络,5G商用全球领先,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0%,从2015年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由52.6%提升到9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由57.4%提升到108%,全国行政村、贫困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5] - 2021年政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建成100个千兆城市,打造100个千兆行业虚拟专网标杆工程[5] - 2021年政策要求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5] - 2020年政策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扩大合理有效投资[5] - 2020年政策重点支持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 - 2019年政策加强集成电路、信息光电子器件、智能传感器、印刷及柔性显示等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发展5G和物联网相关产业,加强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6] - 2017年政策加大对光电子芯片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资金支持,迅速提高核心器件国产化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优化光电子产业生态,加强国际合作,迅速提升集成光通信器件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6] - 2017年政策优先发展基于重要整机需求和夯实自身根基等目标的相关领域,包括新型显示器件及技术,新型电池产品及技术,新型传感器及技术,面向4G/5G通信、新型智能终端等关键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光电子器件及技术等,以及相应的关键电子材料和成套电子装备等[6] - 2016年政策研制满足高速光通信设备所需的光电子集成器件,突破光电子器件制造的标准化难题和技术瓶颈,建立和发展光电子器件应用示范平台和支撑技术体系,逐步形成从分析模型、优化设计、芯片制备、测试封装到可靠性研究的体系化研发平台[6] - 2016年政策加强低功耗高性能新原理硅基器件、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微波光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和器件研发,形成一批专用关键制造设备,提升光网络通信元器件支撑能力,统筹布局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软件以及相关材料和装置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类脑芯片、超导芯片、石墨烯存储、非易失存储、忆阻器等新原理组件研发[6] 国家层面政策影响 - 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鼓励光电子芯片共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研发,推动高端通用芯片、光通信器件等关键技术突破,支持相关创新中心建设,完善专利布局,提升集成光通信器件能力[11][13] - 产业基础与供应链保障方面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补齐基础元器件、材料、工艺等短板,加强光电子元器件供应保障和协同储备,推动生产检测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等改造,提升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水平[11][13] - 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研制集成电路材料、高端芯片等标准,制修订设计工具、封装测试等标准,梳理光电子器件等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标准制定和已发布标准落地实施,开展芯片应用标准研究[11][13] - 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推动5G、"双千兆"网络、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领域发展,扩大光电芯片应用场景,引导信息消费升级[11][13] - 产业生态与竞争力提升方面提高核心器件国产化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优化产业生态,加强产学研合作及国际合作,构建战略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推进后摩尔定律时代微电子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11][13] 省市层面政策汇总 - 北京市2024年政策推动存算一体芯片、硅光芯片、量子计算、光互联、可重构网络、云原生等先进技术研发,鼓励企业探索采用光互联、光计算等新技术、新架构开展智算中心建设[14] - 广东省2024年政策力争到2030年取得10项以上光芯片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10个以上"拳头"产品,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领军企业,建设10个左右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培育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14] - 广东省2022年政策推动固网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协同发展,加强网络通信芯片、关键元器件与模组等技术攻关,建设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创新载体[14] - 广东省2022年政策加强通信芯片、基站、天线、终端、关键器件、制造工艺、关键材料等研发及产业化,支持企业拓展新一代通信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创新应用,培育量子信息产业[14] - 河南省2021年政策显示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33.3%提高到43.4%[14] - 湖北省2022年政策推进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启动30个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实施高端芯片、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一批攻关任务,力争突破"卡脖子"技术20项[14] - 湖北省2022年政策在存储芯片领域重点引入控制器芯片和模组开发等产业链配套企业,研发超高层数三维闪存芯片、40纳米以下代码型闪存、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三维相变存储器、存算一体芯片等先进存储芯片,在光电芯片领域支持25G以上光收发芯片、50G以上相干光通信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布局硅基光通信芯片、高端光传感芯片、大功率激光器芯片等高端光电芯片制造项目[14] - 江苏省2023年政策巩固先进封测领域优势,建设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和先进工艺制程生产线,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工具供给能力,突破高端芯片设计、核心装备及材料器件等关键环节,力争在新一代微电子与光电子芯片领域抢得先发优势[17] - 安徽省2021年政策对列入省政府人工智能政策支持的智能传感器、高端智能芯片、智能制造装备等项目,按照关键设备和系统软件投入的20%给予补助[17] - 山东省2023年政策加快"芯机联动",支持整机龙头企业联合省内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发适配一批配套芯片,全力推动济南、青岛两市集成电路晶圆制造项目规模化量产,积极布局高端封测产业,大力发展EDA设计工具、专用设备、关键材料等产品,支持济南市构建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省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过千亿[17] - 山东省2022年政策对企业购买非关联企业知识产权开展高端芯片或特色工艺芯片研发的,按照购买IP实际支出费用的50%给予年度最高200万元补贴[17] - 山东省2021年政策集中力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攻关,统筹安排60%左右的省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培育新动能,聚焦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轨道交通、高端装备材料、生物工程技术、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17] - 四川省2025年政策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加快推动核心器件、装备研制,支持开展固态量子存储芯片、单光子探测器等核心器件研发,加快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量子保密通信设备等迭代升级,探索开展量子城域网建设,加快量子计算测控系统、低温测控芯片等元器件产业化,支持超冷里德堡原子量子计算机原理样机研发,以及量子操作系统等软件算法开发验证,推动量子测量芯片级分子时钟原理样机研制[17] - 上海市2022年政策攻关量子材料与器件设计、多自由度量子传感、光电声量子器件等技术,在硅光子、光通讯器件、光子芯片等器件研发应用上取得突破,推动量子技术在金融、大数据计算、医疗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科学有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和规模化商用,突破空天海一体化、确定性网络等关键技术,聚焦6G智能终端、系统设备、通感算一体化网络以及融合应用等领域[18] - 上海市2021年政策重点突破芯片技术,提升芯片算力利用率,拓展相关指令集,打造适配芯片的开发生态[18] - 天津市2021年政策以"芯火"双创基地为依托,聚焦发展IC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五大子产业链条,开展基于数字技术的高端电子制造设备及智能集成系统应用、封装测试等环节数字化水平提升[18] - 天津市2021年政策加快核心技术源头创新,聚焦高端芯片、关键器件、特色工艺、关键设备和原材料领域,推进国产CPU、射频芯片、通信芯片、汽车芯片、光通信芯片等一批核心技术突破,加快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和产业化,协同推进集成电路设备、核心零部件和硅片、第三代半导体等关键材料研发与产业化[18] - 浙江省2022年政策鼓励新电商企业积极开展技术研发,运用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硅光芯片、VR/AR/XR、人工智能、人机共生、数字孪生、高清影像、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人、NFT等创新技术[18] - 浙江省2021年政策在光通信领域大力发展10GPON芯片、100G光芯片等,推动高端高速率光模块国产化,在光学感知领域加快补链发展光电传感器及专业芯片,着力拓展低成本高性能激光雷达传感器、非制冷红外成像传感器、生物识别传感器、可见光交互传感器等光电传感器[18] 省市层面发展目标 - 各省份围绕光电芯片行业在技术研发上聚焦硅光芯片、高速光通信芯片等关键领域,鼓励突破"卡脖子"技术[20] - 通过资金补贴、建设创新平台等提供支持,如广东计划建10个左右创新平台[20] - 注重产业链协同与集群发展,如江苏推动产业融合集群[20] - 拓展在5G、智能网联汽车等多场景的应用,同时布局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20]
源杰科技股价跌5.24%,中邮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900股浮亏损失12.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02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下跌5.24%至367.82元/股 成交额3.83亿元 换手率1.70% 总市值316.1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元路1265号 成立于2013年1月28日 2022年12月21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光芯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1] - 收入构成:数据中心类及其他51.04% 电信市场类48.73% 技术服务及其他0.23%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邮价值精选混合A(009488)二季度持有59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39%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2906.6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39.89% 近一年收益80.46% 成立以来收益26.56% [2] - 基金经理马姝丽累计任职时间3年25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823.09万元 [2] 持仓基金表现 - 今日持仓浮亏约12.01万元 [2] - 基金经理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6.31% 最差基金回报-31.16% [2]
行业点评报告:英伟达拟投资OpenAI,利好光模块、液冷板块
开源证券· 2025-09-23 21: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 核心观点 - OpenAI与英伟达宣布战略合作意向 计划部署至少10GW NVIDIA系统的AI数据中心 用于训练和运行下一代AI模型[3] - 10GW相当于400万-500万块GPU 约等于英伟达2025年出货总量 是2024年的两倍[3] - 英伟达计划逐步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于OpenAI 每部署1GW数据中心进行相应投资[3] - 硅光技术成为1.6T高速光模块主流方案 光模块龙头竞争优势持续凸显[4] - OCS/空芯光纤/薄膜铌酸锂/CPO等新技术关注度及成熟度不断提升 孕育新投资机会[4] - Rubin CPX提供最高30Pflops NVFP4精度算力 搭配128GB GDDR7内存[5] - Vera Rubin NVL144 CPX平台集成144张Rubin CPX GPU/144张Rubin GPU/36张Vera CPU 拥有80Eflops NVFP4算力 比GB300 NVL72高7.5倍[5] - 单机柜拥有100TB高速内存及1.7PB/s内存带宽[5] - 每投资1亿美元Vera NVL144 CPX可获得50亿美元tokens收入[5] - Rubin CPX推出有望加速AI应用推理落地 降低推理成本 加速AI商业正循环[5] - CPX推出将持续拉动芯片级液冷需求 推动机柜侧总功耗提升[5] 重点推荐标的 - 中际旭创[6] - 新易盛[6] - 英维克[6] - 天孚通信[6] - 源杰科技[6]
科创板平均股价41.20元,73股股价超百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7:57
科创板整体股价表现 - 科创板平均股价为41.20元,其中收盘价超过100元的股票有73只,股价在50元至100元之间的有143只,股价在30元至50元的有145只 [1] - 科创板股票今日上涨136只,下跌448只,百元股平均上涨0.23%,其中上涨28只,下跌44只 [1] - 赛微微电收盘价首次突破百元大关,达100.01元,上涨5.85%,换手率7.39%,成交额3.8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85.30万元 [1] 高价股及涨跌表现 - 寒武纪-U为科创板最高价股,报收1350.38元,下跌3.41%,其次为茂莱光学452.00元、源杰科技388.18元 [1] - 百元股中涨幅居前的包括海博思创上涨18.59%、精智达上涨16.97%、聚辰股份上涨11.22% [1][4] - 跌幅居前的包括开普云下跌12.29%、德科立下跌10.14%、禾信仪器下跌8.21% [1][3][4] 行业分布特征 - 科创板百元股集中在电子行业(37只)、医药生物行业(12只)、计算机行业(9只) [2] - 其他行业分布包括机械设备(5只)、电力设备(2只)、通信(2只)、家用电器(2只)等 [2][3][4] 资金与融资融券动向 - 科创板百元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42.50亿元,净流入居前的包括中微公司净流入5.16亿元、寒武纪-U净流入1.27亿元、芯碁微装净流入0.79亿元 [2] - 融资余额合计922.98亿元,其中中芯国际融资余额144.12亿元、寒武纪-U融资余额142.63亿元、海光信息融资余额78.16亿元 [2] - 融券余额合计4.27亿元,海光信息融券余额0.53亿元、寒武纪-U融券余额0.42亿元、中芯国际融券余额0.40亿元 [2] 发行溢价表现 - 科创板百元股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406.15%,寒武纪-U溢价1997.19%、安集科技溢价1446.81%、百利天恒溢价1379.80% [2]
CPO等算力硬件股盘初活跃,中际旭创涨超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9:45
算力硬件股市场表现 - CPO等算力硬件股盘初活跃 [1] - 中际旭创股价上涨超过8% [1] - 新易盛股价上涨超过7% [1] - 天孚通信股价上涨超过6% [1] - 胜宏科技 景旺电子 源杰科技跟随上涨 [1]
源杰科技:关于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及作废处理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19 20:20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调整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及部分股票作废议案 [2] - 因2024年年度及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完毕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65.96元/股下调至65.56元/股 调整幅度为0.4元/股 [2] - 因10名激励对象离职及3名激励对象自愿放弃 作废处理已获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共计14,950股 [2]
科创板平均股价40.57元,9股股价超300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8:11
科创板整体股价表现 - 科创板平均股价为40.57元,其中股价超过100元的股票有68只,股价在50元至100元之间的有146只,股价在30元至50元之间的有146只 [1] - 科创板股票今日上涨187只,下跌394只,百元股平均下跌1.15%,其中上涨18只,下跌50只 [1] - 百元股相对发行价平均溢价416.87%,寒武纪-U、百利天恒、安集科技溢价幅度居前,分别为1995.42%、1417.85%、1384.39% [1] 个股价格与涨跌 - 寒武纪-U收盘价1349.24元,下跌5.05%,为科创板最高价股,茂莱光学、源杰科技紧随其后,收盘价分别为460.10元、398.00元 [1] - 腾景科技涨幅14.94%,德科立涨幅9.69%,开普云涨幅7.32%,表现突出;峰岹科技下跌10.58%,盛科通信-U下跌7.55%,绿的谐波下跌6.73%,跌幅居前 [1][2][3] - 百利天恒收盘价374.91元下跌1.34%,国盾量子收盘价342.10元下跌1.60%,百济神州-U收盘价310.20元下跌1.51% [2] 行业分布 - 科创板百元股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行业,分别有31只、13只、8只股票 [1] - 电子行业代表个股包括寒武纪-U、茂莱光学、源杰科技、中微公司、海光信息等 [2][3] - 医药生物行业代表个股包括百利天恒、百济神州-U、惠泰医疗、荣昌生物等,计算机行业包括金山办公、达梦数据、开普云等 [2][3][4] 资金流向 - 科创板百元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53.13亿元,龙芯中科净流入8691.02万元,炬光科技净流入7477.53万元,中芯国际净流入7127.67万元 [2] - 海光信息、澜起科技、华丰科技净流出资金居前,但具体金额未完全披露 [2] 融资融券数据 - 百元股最新融资余额合计885.69亿元,寒武纪-U融资余额143.30亿元,中芯国际融资余额141.69亿元,海光信息融资余额83.70亿元 [2] - 最新融券余额合计4.05亿元,海光信息融券余额0.51亿元,寒武纪-U融券余额0.43亿元,中芯国际融券余额0.35亿元 [2]
源杰科技(688498) - 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及作废处理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9-19 17:17
权益分派 - 2024年年度每10股派现金红利1元,每股0.0995元/股[8] - 2025年半年度每10股派现金红利3元,每股0.2984元/股[8] 激励计划 - 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由65.96元/股调为65.56元/股[11][15] - 13名激励对象相关处理,作废14,950股限制性股票[12] - 2024 - 2025年多次会议审议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2][5][6][7]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已成就[16]
源杰科技(688498) - 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公告
2025-09-19 17:17
限制性股票授予情况 - 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57.17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67%[1] - 首次授予45.74万股,占股本总额0.54%,占授予总额80%[1] - 预留11.43万股,占股本总额0.13%,占授予总额20%[1] - 首次授予价格65.56元/股(调整后)[4] - 首次授予176人,预留授予191人[4] - 2024年9月26日首次授予457,400股[20] - 2025年7月28日预留授予114,300股[20] 归属情况 - 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比例40%,第二个30%,第三个30%[2] - 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比例50%,第二个50%[2] - 2025年9月19日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可归属数量176,980股[21]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为2025年9月26日至2026年9月24日[22] - 归属人数163人[30] 业绩考核目标 - 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2亿元[7][9] - 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2024 - 2025年累计不低于5.2亿元[7][9] - 首次授予第三个归属期2024 - 2026年累计不低于9.2亿元[7][9] - 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2024 - 2025年累计不低于5.2亿元[7][9] - 预留授予第二个归属期2024 - 2026年累计不低于9.2亿元[7][9] 其他规则 - 业绩完成度A≥Am时,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 = 100%[7][9] - 100%>A/Am≥80%时,X = A/Am*100%[7][9] - A/Am<80%时,X = 0%[7][9] - 个人绩效考核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时,个人层面归属比例分别为100%、80%、60%、0%[12] - 激励对象归属前需满足12个月以上任职期限[5] 时间节点 - 2024年8月29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3] - 2024年8月30日披露独立董事公开征集委托投票权公告[14] - 2024年8月30日至9月10日对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进行内部公示[14] - 2024年9月18日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5] - 2024年9月26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等审议通过首次授予议案[16] - 2025年7月2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和预留授予议案[18] - 2025年9月19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和归属条件成就议案[18]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达标[24] 人员获授情况 - 董事长ZHANG XINGANG获授3.12万股,可归属1.2480万股,比例40.00%[31] - 副总经理潘彦廷获授1.95万股,可归属0.7800万股,比例40.00%[31] - 业务骨干156人获授31.2250万股,可归属12.4900万股,比例40.00%[31] 其他 - 参与本次激励计划的董高在公告日前6个月无买卖公司股票行为[34]
源杰科技(688498)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关于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及部分限制性股票作废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9 17:16
公司治理 - 2024年9月18日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对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调整等事宜[7] - 2025年6月26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3] 激励计划 - 2025年9月19日相关会议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由65.96元/股调整为65.56元/股[8][13] - 确认首次授予163名激励对象符合归属条件,163人绩效考核优秀,可归属比例100%[8][22] - 作废10名离职和3名自愿放弃激励对象的14,950股限制性股票[8][23]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合计8,549,557.70元[11] - 2025年半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合计25,648,673.10元[12]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52,172,673.21元,超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值2.2亿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