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致软件(688590)
icon
搜索文档
新致软件(688590) - 关于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4-01 16:03
可转债情况 - 2025年Q1“新致转债”297.8万元转股281,961股,占比0.1181%[3][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2.85573亿元转股26,775,441股,占比11.2161%[3][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转股余额1.99237亿元,占发行总量41.0959%[3][6] - 公司发行484.81万张可转债,募资4.8481亿元[4] - “新致转债”票面利率分六年不同[4][5] - 初始转股价10.70元/股,最新调整为10.56元/股[5] - 转股期为2023年4月10日至2028年9月26日[6] 股份情况 - 2024年末至2025年Q1无限售流通股从265,217,244股变为262,887,614股[8] - 2025年2月6日注销回购股份2,611,591股[8][9]
新致软件预计2024年1-12月扣非净利润亏损450万元至85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10.4%至119.65%,同比上年降低4,776.6万元至5,176.6万元
金融界· 2025-03-27 19:4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预计营收增长但扣非净利润亏损,业绩受研发投入、费用计提、客户项目调整等因素影响,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取得进展 [1][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上海,为金融等行业客户提供科技服务,注册资本2.63亿人民币,法人代表为郭玮 [3] - 公司对外投资2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591次,有商标信息8条、专利信息28条,拥有行政许可29个 [3] 业绩情况 - 2024年1 - 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450万元至850万元,同比下降110.4%至119.65%,降低4,776.6万元至5,176.6万元 [1] - 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0亿至2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5% [2] - 2024年计提授予员工限制性股票费用约3,500万元,计提可转债利息约1,800万元,合计5,300万元致归母净利润降低 [2] - 剔除股权激励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4,100.00万元至4,400.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5.87%至40.25% [2] - 剔除股权激励影响后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50.00万元至3,050.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51%至38.75% [2] - 剔除股权激励及可转债利息影响后归母净利润约为5,900.00万元至6,200.0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450.00万元至4,850.00万元 [2] - 部分银行核心客户削减项目,公司辞退费用超1,500万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约25%,全年经营性净现金流约为4,500万元 [2] 战略与发展 - 2024年贯彻“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战略,推动软件产品创新,融合人工智能与核心业务,增加研发投入,扩充培养销售团队 [2] - 完成“新知98B通用大模型”研发并提交备案,提升产品多方面能力 [2] - 2024年6月推出“新致知法”大模型产品,应用于司法关键场景 [2] - 保险智能助理等系列产品取得突破 [2]
新致软件(688590) - 2024 Q4 - 年度业绩
2025-02-27 17: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0.87亿元,同比增加24.02%[5][7] - 2024年营业利润912.03万元,同比降低87.86%[5][7] - 2024年利润总额566.89万元,同比降低92.24%[5][7]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02.67万元,同比降低88.30%[5][7]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03.71万元,同比降低116.26%[5][7] - 报告期末总资产31.23亿元,较期初增长15.68%[5][7] - 报告期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14.58亿元,较期初增加0.91%[5][7] - 2024年全年经营性净现金流约4500万元[9] 费用计提情况 - 2024年计提授予员工限制性股票费用3498.18万元,计提可转债利息1957.67万元,合计5455.85万元[8] 辞退费用情况 - 报告期内实际发生辞退费用超1500万元[9]
新致软件(688590) - 关于不提前赎回“新致转债”的提示性公告
2025-02-24 16:00
可转债发行 - 公司发行484.81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48481万元,2022年11月2日挂牌交易[4] 可转债条款 - 票面利率第一年0.5%,逐年递增,期限2022年9月27日至2028年9月26日[5] - 初始转股价格10.70元/股,2025年2月6日最新为10.56元/股[5] 赎回情况 - 2025年1月27日至2月24日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3][6] - 2025年2月24日决定本次不行使提前赎回权,未来三月再触发也不行使[3][7] - 2025年5月25日起重新计算,触发赎回董事会再决定[3][9] 交易情况 - 2024年8月25日至2025年2月24日公司人员无“新致转债”交易[8]
新致软件(688590) -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不提前赎回“新致转债”的核查意见
2025-02-24 16:00
债券发行 - 公司发行484.81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4.8481亿元[2] 债券交易与条款 - “新致转债”2022年11月2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各年票面利率不同[3] - 初始转股价格10.70元/股,最新调整为10.56元/股[3][4] - 有条件赎回条款及触发条件[4] 赎回情况 - 2025年1月27日至2月24日触发赎回条款[4] - 2025年2月24日董事会决定不提前赎回,未来三月不行使[5] 交易情况 - 2024年8月25日至2025年2月24日,实控人等无交易“新致转债”情况[6] 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对不提前赎回无异议[8]
新致软件-AI-纪要
2025-02-21 10:39
纪要涉及的公司 新致软件、精智达、勋龙、国寿财、阳光保险、京东人寿、友邦保险、宝利徕、长城养老、海通投资部、佰仁医疗、中邮人寿、大家人寿、保交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新致软件保险领域AI应用策略与进展**:策略为“先内后外,稳步前进”,2023年6月介入大模型应用,2024年二季度保险公司明确问题及路径,初期集中内部系统如文档合规和数据处理工具验证大模型有效性,因金融行业特殊性,销售和客服环节直接用大模型有监管和适配问题[3] - **新致软件AI应用核心能力**:DeepSeek技术激发客户本地部署需求,已帮勋龙部署蒸馏模型,与国寿财讨论采购算力本地化部署,满血版用于内部服务;认为AI技术壁垒在数据和行业能耗,通过跨公司级数据合作如友邦保险全产品数据落地POC及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保持竞争优势[4] - **营销类智能体提升销售效率方式**:能即时回答客户问题,包括保险配置模式、个性化方案构建等,提高面对面销售成功率;组建数据团队收集积累相关数据支持其服务代理人需求[5] - **新致软件AI应用核心能力场景**:保险销售通过大模型辅助代理人;核保核赔嵌入AI提升效率;合规机器人解决内部合规问题;数据类智能体因有大量存量数据中台项目等待升级而开发[6] - **精智达销售辅助成功原因及应用场景**:成功归功于丰富数据积累和细分场景深入挖掘,如销售队列管理和保障缺口分析;与字节跳动合作,数字分身用于保险销售,简单产品线上转换,复杂产品智能体引导留资线下转化,提高客户名单质量和转化效率[7] - **精智达健康险领域提升核保核赔效率方式**:大模型技术增强推理能力处理复杂医疗规则,转化专业知识为数据资产,减少人力;已在京东人寿落地,在阳光保险、国寿等公司POC测试;升级推理能力提高审核人员对产品认知[8] - **核赔系统改进理赔流程效果**:大模型前置审核功能,用户提交材料时初步审核并引导补交,减少打扰,提高监管合规性,适用于意外险等领域,提升服务质量[9] - **风控类机器人合作及应用效果**:精智达与国寿财联合开发,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和预警潜在风险,提高保险公司风控水平,增强双方技术实力,提供智能化精准化风控解决方案[10] - **新致软件文档核验产品解决问题及效果**:解决保险行业监管规则系统化处理问题,集成审核规则,处理软性规则描述;系统2024年在国寿财上线并推广至多家公司,能检测风险、提供改进建议、预防潜在纠纷[11][12] - **文档核验产品提升服务深度方式**:从提示违规写法升级为提供改进建议,依托数据团队收集的数据;扩展服务深度涵盖公司内外规映射、内部规定检查等,丰富风控类智能体功能[13] - **智能BI工具金融行业应用情况**:面临挑战,通用型工具难适应,业务价值不明确;新致软件将其与行业深度结合,如阳光保险异动模型等,已落地中邮人寿、国寿财,在大家人寿POC[14] - **DeepSeek技术对新致软件业务影响**:激发客户需求,节后问询量大增,集中在本地部署;已帮勋龙部署蒸馏模型,与国寿财讨论本地化部署;破圈效应加快场景规划,金融场景内部尝试和落地项目加速,算力需求增加,但满血版需较高推理算力[15][16] - **新致软件未来服务范围扩展计划**:不限于现有业务,在风控类智能体增加内部规定检查功能,优化DS深度搜索功能,关注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满足个性化需求[17] - **两种模型版本测试表现及金融机构态度**:Deep Yellow蒸馏版32B整体性能弱于纤维2.5 72B,多数场景以72B算力要求为标准;金融机构认为蒸馏版参数小不适大规模应用,满血版价格高但生产环境更有价值,目前主要用于内部服务,服务能力天花板抬高[17][18] - **新致软件对AI技术壁垒及竞争格局看法**:技术壁垒在数据和行业能耗,DSS简化思维过程影响应用场景;多数客户选择与新致软件合作,其在传统大客户市场有优势,能提供优缺点分析,组建一体化团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19] - **新致软件经济实惠解决方案情况**:最便宜满血版解决方案成本约150万元,通过量化操作降低成本但效果保障有限;与去年相比需求增长显著,持续收集客户反馈优化方案[19][20] - **未来AI技术金融领域发展趋势**:将持续扩展,在简化思维、提高透明度和增强业务介入方面发展;自研尝试存在,中小型保险公司依赖专业厂商;跨公司级数据合作推动创新应用发展[21] - **投资研究应用场景**:集中在投研报告生成和结构化收集,根据客户特定需求私下定制,如长城养老、海通投资部个性化需求[22][23] - **DS性价比方案在不同算力厂商表现情况**:提供最佳性价比方案因素复杂,相同算力配置不同场景表现有差异,保险公司依赖厂商解决问题,头部企业解决效果有限[24] - **市场投研产品情况**:不存在通用性投研产品,客户有独特数据源和分析方式,多为私下定制服务,如为海通投资部提供工具[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生产方案中4台910B4在半精度情况下理论高峰值吞吐量应为1,900毫克每秒,但实际测得约1,000 token每秒,在金融场景中仅能支撑20 - 30个有效并发用户,大约400个用户[18]
新致软件(688590) - 关于“新致转债”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2-17 16:00
可转债发行 - 公司发行4,848,100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48,481.00万元[3] - 债券期限为2022年9月27日至2028年9月26日[3] 可转债利率与价格 - 可转债票面利率第一年至第六年分别为0.5%、0.7%、1.0%、1.8%、2.2%、3.0%[3] - “新致转债”初始转股价10.70元/股,最新调整为10.56元/股[4] 赎回条款与情况 - 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十五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130%(含),或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可赎回[6] - 2025年1月27日至2月17日,连续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13.73元/股[6] - 未来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内,有五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130%(含)将触发赎回条款[6]
新致软件(688590)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暨权益变动触及1%的提示性公告
2025-02-14 17:46
股份减持 - 2025年2月5 - 14日,旺道有限等合计减持3,025,065股,比例1.1517%[4] - 减持后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6.9991%降至5.8474%[3][4] 各股东情况 - 旺道有限集中竞价减持1,325,065股,大宗交易减持800,000股[6] - 减持后旺道有限持股为0[9] - AL集中竞价减持900,000股,减持后持股3,126,695股[6][9] - OCIL、CEL未减持,持股数量和比例未变[5][9]
新致软件(688590) - 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2-14 17:46
减持前情况 - 昆山等三家常春藤合计持股8320182股,占比3.1371%[4] - 减持计划合计不超3977991股,不超1.4999%[4] 减持后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14日合计减持3977991股[4] - 昆山常春藤减持3045753股,金额61481204.34元[8] - 上海常春藤减持559343股,金额11529827.50元[8] - 日照常春藤减持372895股,金额7686377.56元[8] 其他情况 - 2025年2月6日注销部分回购股份,总股本262653351股[5] - 实际减持与计划一致,达最低数量未提前终止[10]
新致软件(688590) -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暨股东权益变动情况提示性公告
2025-02-06 19:20
回购情况 - 2024年1月31日通过回购A股方案,2025年1月30日届满,累计回购5,223,181股,占总股本1.9692%,支付61,713,799.81元[4][5] - 回购成交最高价14.39元/股,最低价9.85元/股[5] 注销情况 - 2025年2月6日注销回购股份50%即2,611,591股,占注销前总股本0.9846%[4][5] - 注销后总股本由265,245,626股变为262,634,035股[4][5] 权益变动 - 郭玮等合计持股比例由28.99%增至29.28%,旺道等由6.93%增至7.00%[4][6][7] - 变动因注销股份、减资,不涉及控股股东持股数量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实控人不变[4][10] 股份数量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注销前后均为0,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注销前265,245,626股,注销后262,634,035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