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皖仪科技(688600)
icon
搜索文档
皖仪科技(688600) - 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2025-08-06 17:00
业绩总结 - 公司近日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项1261.30万元[3] - 政府补助未经审计,对2025年度及以后年度损益影响以审计结果为准[4]
皖仪科技:获得政府补助1261.3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6:54
公司财务事件 - 公司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项1261.30万元 [1]
324股获融资买入超亿元,中际旭创获买入15.62亿元居首
第一财经· 2025-08-04 09:29
融资买入情况 - A股8月1日共有3707只个股获融资资金买入,其中324股买入金额超亿元 [1] - 中际旭创、新易盛、东方财富融资买入金额排名前三,分别获买入15.62亿元、12.49亿元、9.21亿元 [1] 融资买入占比 - 有3只个股融资买入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重超30% [1] - 迪威尔、招商南油、皖仪科技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重排名前三,分别为43.56%、40.6%、31.49% [1] 融资净买入金额 - 有14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1] - 贵州茅台、易点天下、英维克融资净买入金额排名前三,分别获净买入2.86亿元、2.78亿元、2.63亿元 [1]
皖仪科技(688600)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98.3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9:12
股价表现及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1日收盘价23.45元 单日下跌0.34% 换手率2.57% [1] - 成交量3.46万手 成交金额8092.41万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98.33万元 占成交额22.22%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196.33万元占14.78% 大单净流入602.00万元占7.44% [1] 资金流向分布 - 中单资金净流出511.96万元 占成交额6.33%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1286.38万元 占成交额15.9%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4亿元 同比增长16.87% [1] - 归属净利润545.09万元 同比增长83.78% [1] - 扣非净利润884.18万元 同比增长77.31%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2.440 速动比率1.628 [1] - 资产负债率37.3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 位于合肥市 [1] - 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3470.849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6630.28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臧牧 [1] 企业运营活动 - 对外投资6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895次 [2] 知识产权布局 - 拥有商标信息34条 [2] - 专利信息551条 [2] - 行政许可35个 [2]
环保设备板块7月29日涨0.2%,亚光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121.09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29 16:40
环保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7月29日环保设备板块整体上涨0.2%,领涨个股为亚光股份(收盘价19.75元,涨幅10.03%)[1] - 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33%至3609.71点,深证成指上涨0.64%至11289.41点[1] - 板块内涨幅居前个股包括华宏科技(涨3.04%)、皖仪科技(涨2.91%)、ST先河(涨1.35%)[1] - 跌幅最大个股为久吾高科(跌4.37%)、恒合股份(跌2.52%)、法尔胜(跌1.97%)[2] 个股交易数据 - 亚光股份成交量3.69万手,成交额7127.5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486.61万元(占比34.89%)[1][3] - 华宏科技成交量105.3万手,成交额16.25亿元,主力净流入1351.42万元(占比0.83%)[1][3] - 龙净环保主力净流入2473.57万元(占比19.67%),但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1071.58万元和1401.99万元[3] - 板块资金整体呈现主力净流出6121.09万元,游资净流出3571.08万元,散户净流入9692.17万元[2] 资金流向特征 - 聚光科技获主力与游资同步净流入(主力1225.68万元,游资1343.56万元)[3] - 创元科技主力净流入839.29万元(占比5.99%),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728.4万元[3] - 中材节能主力净流入641.82万元(占比9.52%),游资净流出191.18万元[3] - *ST清研主力净流入185.46万元(占比13.17%),散户净流出134.05万元[3]
皖仪科技(688600) - 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5-07-11 17:01
募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1,677.00万元,净额为45,830.24万元[1] 项目投资 - 分析检测仪器建设项目投资20,621.56万元,拟用募资投入20,621.56万元[5] - 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投资25,929.23万元,拟用募资投入21,360.40万元[5] 现金管理 - 拟用不超15,000万元闲置募资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可滚动使用[10] - 2025年7月11日董事会通过议案,授权总经理行使决策权[15][16] - 保荐机构认为合规且无异议[17][18]
皖仪科技(688600) -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7-11 17:00
募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1,677.00万元,净额45,830.24万元[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3,334万股,每股发行价15.50元[2] 项目投资 - 分析检测仪器建设项目投资20,621.56万元,拟用募资投入20,621.56万元[4] - 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投资25,929.23万元,拟用募资投入21,360.40万元[4]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46,550.79万元,拟用募资投入41,981.96万元[4] 现金管理 - 公司拟用不超15,000万元闲置募资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9][10] - 2025年7月11日董事会通过现金管理议案,授权总经理决策[16][17] - 保荐机构国新证券对现金管理事项无异议[18]
机械设备科学仪器行业深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自主可控势如潮
天风证券· 2025-07-11 1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远低于国外品牌,国产替代任重道远,但政策推动国产仪器设备发展,且贸易摩擦下国产厂商或迎来机遇 [2][6] - 各细分领域中,质谱、色谱仪器国产化率仍偏低,电子测量仪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3][4] 各章节总结 科学仪器行业:高端化海外品牌占主导,政策推动国产替代 - 科学仪器用于收集、处理数据等活动,应用广泛,分为分析、生命科学、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四大类 [2][9] - 2023年我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元,增幅超12%,全球市场中北美、欧洲占比高,行业集中度低,国产品牌占有率低 [12][16] - 2016 - 2019年部分科学仪器国产化率低,如光学显微镜为0%,电子显微镜为4.42%,分析仪器进口率超80% [19][20]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国产仪器发展,如2024年增值税法规定相关进口仪器免税 [22][24] 分析仪器:市场广阔,质谱、色谱仪器国产化率仍偏低 - 2022年全球实验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750亿美元,2016 - 2022年年化复合增长率约5.6%,中国市场容量排第三,亚洲市场潜力大 [31] - 质谱仪核心作用是物质定量、定性及结构分析,应用广泛,全球市场被海外巨头垄断,CR6占比96%,2019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从111.23亿增至167.12亿元 [35][41] - 2024年政府采购质谱仪设备31.4亿元,占市场规模约17%,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为采购主力 [45] - 质谱仪进口率从2018年的89%降至2023年的81%,国产品牌中标头部集中,三重四极杆和高分辨质谱仪是主流产品,国内厂商已在攻克 [49][50] - 2020年全球色谱仪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中国占比16%,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达160亿元,液相和气相色谱仪占比大 [63] - 国内色谱仪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2024年国产中标金额占16.4%,部分国产厂商在细分领域有竞争力 [67][68] - 2022年我国光谱仪市场规模约84.1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00亿元,政府采购中进口品牌中标金额占68%,国产品牌在中低端有优势 [79][80] 电子测量仪器:向中高端市场发展 - 电子测量仪器分为通用和专用仪器,通用仪器应用广,包括示波器、射频类等 [89][90] - 2024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63.0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或超400亿元,占全球约35%,高端市场被国际厂商占据 [97] - 示波器及射频器在通用电测仪器中占比高,下游应用以IT和通信为主 [103] - 国内示波器市场规模稳中有升,预计2025年达6.5亿美元,进口以高端为主但占比渐降,高端设备被国际品牌主导,国内厂商向中高端发展 [109][110][118] 贸易摩擦下的变局:美国进口仍有替代空间;打铁还需自身硬 - 2018年贸易战涉及科学仪器加征关税,2024年海外厂商加速本土化进程,如丹纳赫、安捷伦等 [129] - 质谱仪2018年加征关税后美国进口金额减少,份额流向国产厂商,本轮关税下各仪器仍有替代空间 [135] - 2021 - 2025年部分科学研究等进口用品免税,2025年新政策调整,部分中低端设备进口不免税 [140] 建议关注:综合性科学仪器企业及在细分领域高端化实现突破的标的 - 聚光科技拥有领先技术平台,推进高分辨质谱研发与推广 [150] - 莱伯泰科质谱仪产品实现应用,LabMS 5000 ICP - MS/MS入选首台套目录 [153] - 海能技术布局色谱领域产品,投资多家初创企业进行先期布局 [156] - 禾信仪器掌握质谱核心技术,2022年发布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 [159] - 皖仪科技业务多元,新产品在各领域取得进展,如半导体检漏仪、超声刀等 [164] - 普源精电自研核心技术产品收入提升,高端产品拓展顺利 [165] - 鼎阳科技具备四大主力产品研发能力,推出多款高端产品 [173] - 优利德布局多类仪器,2024年产品升级迭代,实现芯片流片 [177]
私募调研聚焦小盘成长风格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4:16
私募机构调研图谱 - 6月私募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频次高达1769次,涉及751家私募机构和387只个股 [1] -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三大行业成为调研主阵地,小市值成长股更受机构青睐 [1] - 私募调研覆盖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21个,其中6个行业调研次数突破100次大关 [2] 热门调研个股 - 迈威生物以51次调研拔得头筹,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等跻身当月十大热门调研股 [1] - 十大热门调研股中七只总市值低于200亿元,部分不足100亿元,多分布于科创板和创业板 [1] - 京北方6月股价大涨逾45%,吸引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公募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2] 行业调研分布 - 电子行业调研个股数量排名第一,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分列二三位 [2] - 计算机、汽车、基础化工行业同样获得私募较高关注,通信、环保等行业位居热度榜单前列 [2] - 5-6月私募调研偏好变化不大,半导体、医疗器械等二级行业持续受关注 [3] 私募机构参与情况 - 6月85家私募机构调研达5次以上,正圆投资、盘京投资等排名居前 [3] - 31家百亿级私募参与调研,包括星石投资、淡水泉等头部机构 [3] - 医药生物领域受头部私募重点关注,高毅资产、聚鸣投资等密集调研迈威生物 [2] 后市投资策略 - 世诚投资重点关注港股互联网大厂、AI科技股深度调整后的机会及上游资源品 [4] - 星石投资对市场情绪持续修复持乐观态度,认为A股中长期投资性价比突出 [4] - 丹羿投资建议以"低估值且存在未来估值上修可能的品种"作为底仓 [4] - 桓睿天泽重点关注医药(创新药领域)和消费(品牌价值重估企业)两大方向 [5]
皖仪科技(688600) - 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5-06-27 18:01
持续督导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法定持续督导期已届满[1] - 因张展工作变动,国新证券指派乔军文接替其担任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1] - 变更后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为肖扬和乔军文[1] 保荐代表人信息 - 乔军文现任国新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3] - 乔军文曾参与多个项目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及并购重组项目[3]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28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