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思科技(688788)

搜索文档
科思科技(68878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19: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54%至1.54亿元[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456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54%[46]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5,445.69万元,同比增长40.54%[7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54%至1.54亿元[82][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改善22.23%至-1.09亿元[20]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8.7215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回升22.23%[4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09亿元,同比收窄22.23%[8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72.15万元,同比增长22.23%[7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改善22.20%至-0.6966元/股[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0.73个百分点至-5.13%[22] - 净亏损从149,790,395.10元收窄至111,131,492.02元,改善25.8%[19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从139,794,231.69元收窄至108,721,488.82元,改善22.2%[190] - 基本每股亏损从0.8954元/股收窄至0.6966元/股[191] - 净利润亏损收窄70.2%,从-66,330,717.42元改善至-19,772,915.67元[1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2.20%至8029.18万元[82][84] - 营业成本从52,754,366.14元增至80,291,756.52元,增长52.2%[189]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3.2%,从36,900,446.56元增至67,613,524.68元[19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比下降40.74个百分点至84.88%[22] - 研发费用合计131.107百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4.88%[47]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1.3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4%[6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4.88%,较上年同期下降40.74个百分点[63] - 2025年上半年度研发费用13,110.70万元[72] - 研发费用从138,063,319.09元降至131,107,047.50元,减少5.0%[19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8.5%,从71,414,921.64元降至65,348,637.02元[193]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减少[23]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83.7%,从-31,535,186.49元收窄至-5,138,490.80元[1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467.72%至-1.48亿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8.4581百万元同比减少467.72%[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8亿元,同比下降467.72%[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恶化467.8%,从-26,149,874.87元扩大至-148,458,125.06元[19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5.4%至1.349亿元[19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额同比下降13.2%至1.411亿元[19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激增110.4%至7850万元[199]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长170.9%至5101.7万元[19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4816.5万元[199]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7.7%,从120,084,007.14元增至129,324,405.45元[1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减少,从758,705,670.58元降至180,100,074.55元[19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2.477亿元[199] - 投资支付的现金从600万元增至1.075亿元[199]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下降52%至281.4万元[2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27.9%,从548,994,140.55元降至395,824,066.71元[19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3.464亿元[2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达2.879亿元[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下降5.00%至20.67亿元[21] - 总资产同比下降3.23%至22.30亿元[21] - 总资产22.30亿元,较年初减少3.23%[82] - 总负债1.82亿元,较年初增长22.50%,资产负债率8.17%[82] - 货币资金4.35亿元,较年初减少40.79%[87] - 货币资金减少至4.35亿元,较年初7.35亿元下降40.8%[181]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3.72亿元,较年初6.41亿元下降42%[185] - 预付款项7536.75万元,较年初增长299.09%[87] - 预付款项大幅增至7536.75万元,较年初1888.51万元增长299%[181]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782.1386百万元[78] - 应收账款增加至5.77亿元,较年初5.51亿元增长4.8%[181] - 存货账面价值294.6864百万元[78] - 存货增至2.95亿元,较年初2.79亿元增长5.6%[181] - 其他流动资产增至6.41亿元,较年初5.24亿元增长22.3%[181] - 短期借款减少至172.12万元,较年初319.4万元下降46.1%[182]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1821.04万元,较年初2803.89万元下降35.1%[182]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1.94亿元,较年初-8516.87万元恶化127.6%[183] - 实收资本增至1.57亿元,较年初1.06亿元增长48.5%[183] - 公司总资产从2,652,968,754.20元微增至2,668,876,057.34元,增长0.6%[186][187] - 流动资产从2,292,937,743.32元下降至2,181,276,082.86元,减少4.9%[186] - 长期股权投资从287,654,000.00元增至395,118,300.00元,增长37.4%[186] - 使用权资产从5,124,545.77元增至22,396,537.32元,增长337.0%[186] 业务线表现: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公司依托智能芯片-智能装备-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垂直整合能力,打造覆盖感知-决策-控制-评估全链路的智能无人装备体系[28] - 公司依托智能芯片-智能装备-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垂直整合能力,构建感知-决策-控制-评估全链路智能无人装备体系[40] - 公司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大语言模型、智能计算平台、无线自组网与集群协同控制等方向系统布局[41] - 公司采用加固、冗余备份和通信加密等先进手段增强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环境适应性[42] - 公司构建了从芯片到模组到整机到系统的全产业链能力[52] - 公司拥有专属云技术、高性能融合平台设计技术、智能化无线自组网技术、芯片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等核心技术[55] - 公司的跨平台集群管理技术填补了国内桌面虚拟化集群管理软件的空白[55] - 公司核心技术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5] - 公司坚持市场导向下的持续创新战略并形成多样化多层次产品结构[54] - 40G以太网带宽在压缩传输下用户数据带宽超过要求值35%[6] - 同行业产品平均带宽大于1.5Gbps[3] - 16M数据在压缩传输下用户数据时延较行业降低约1个数量级[6] - 应用程序数据接收延时不大于10微秒[7] - 无线网络传输速率高达G比特比当前无线自组网通信速率提升十倍[15] - 移动速度超过客户要求指标的50%[18] - 波形高保真传输技术性能提升多达3dB[19] - 超高速宽带波形传输技术在高速移动场景传输性能相比传统波形增益超过6dB[20] - 射频覆盖范围采用零中频/低中频接收机技术[21] - 网络拥塞条件下实时数据传输时延平均为微秒级[8] - 公司协议原生省电技术可使收发链路功耗降低高达1/3[25] - 公司产品需满足严苛抗摧毁、抗干扰能力及全场景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应用环境涵盖高山、荒漠、雨林、海洋风暴等自然场景和极端条件[34] - 装备研制因定制化设计导致环节增多、周期延长,对材料工艺结构要求极高[34] - 公司产品装备后通常不会轻易更换,客户后续产品升级、技术改进及备件采购中对原供应商存在路径依赖,具有排他性[36] 业务线表现:研发项目与进展 - 第二代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已完成试产流片及测试,组网规模比上一代芯片成倍增长[49] - 第二代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已完成试产流片及测试[60] - 射频收发芯片已完成流片,正在进行封装及测试[60] - 公司新提交专利申请12项,新获得专利授权10项[50]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积申请专利204项,累积获得专利授权115项[50] - 公司软件著作权累计申请并获得备案授权65项[50] - 公司累计取得授权专利115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65项[60]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4项,累计发明专利达33项[60]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14项,报告期内新增申请12项[60] - 公司已失效知识产权共47项,包括发明专利1项[61] - 报告期内公司共计中标/入选9个项目[60] - 新一代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0万元,本期投入2,511.61万元,累计投入24,336.65万元,完成度达81.12%[65] - 基本型智能无线基带处理芯片项目预计总投资17,000万元,本期投入2,297.36万元,累计投入2,526.11万元,完成度为14.86%[65] - 智能无人应急指挥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0万元,本期投入1,442.73万元,累计投入1,442.73万元,完成度为9.62%[65] - 收发芯片项目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累计投入5,068.28万元,完成度达84.47%[65] - 宽带自组网终端项目预计总投资12,000万元,累计投入10,883.79万元,完成度达90.70%[66] - 无人机群通信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累计投入1,993.90万元,完成度达99.70%[66] - 无人机群智能控制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累计投入1,535.24万元,已超额投入102.35%[66] - 无人车自组网电台项目预计总投资600万元,累计投入698.59万元,已超额投入116.43%[66] - 宽带自组网模组项目预计总投资700万元,累计投入622.95万元,完成度达89.00%[66] - 智能解译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本期投入516.74万元,累计投入517.01万元,已超额投入103.40%[65][66] - 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97,780.00万元,累计投入12,054.65万元,累计收益60,028.48万元[68] - 智能瞄准与发射系统项目累计投入198.93万元,累计收益255.79万元[67] - 无人机集群系统项目累计投入181.44万元,累计收益878.03万元[67] - 通用ZHXX车计算平台项目累计投入172.49万元,累计收益252.54万元[67] - 无人集群控制软件项目累计投入154.00万元,累计收益242.81万元[67] - **交换机项目累计投入130.13万元,累计收益2,413.98万元[67] 业务线表现:生产与销售模式 - 公司采购采取按需采购模式,围绕销售合同、备产协议、预计订单和研发项目等进行[37] -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方式组织生产,基于研发项目进度与客户定制化需求动态制定生产计划[37] - 公司对SMT及焊接、部分结构件加工等工序外包给外协厂商,同步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管理[37]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或接受委托研制任务等方式成为承研或承制单位[37] - 公司研发以客户需求及市场预测为导向,构建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双轮创新体系[38] - 客户结算流程繁琐且付款周期较长,行业内客户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以保障供货稳定性与高质量[36] - 公司持有尚未交付的在手订单及备产订单约232百万元[46]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134.2969百万元占营业收入86.95%[76] - 客户集中度高但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较低[76] - 价格调整导致当期收入调减1.0738百万元[77] 公司资质与行业地位 - 公司获评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智能无线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技创新型示范企业,多次入选深圳500强企业[28] -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 - 公司具有完整的行业电子信息装备研制生产资质[53] - 公司已形成批量生产、小批试生产和样机研制三个产品梯次[53] - 公司在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及系统、软件雷达信息处理设备及系统等领域具有先发优势[53] - 公司参加应急使命2025比测,体现安全应急行业技术沉淀[33] 管理层与治理 - 董事刘建德因被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未出席董事会[4] - 刘建德辞任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董事长及核心技术人员[103] - 沈健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任期自2025年6月11日起[103]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选举刘宗林为董事长,沈健为总经理[104] - 公司取消监事会,相关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105]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刘建德于2025年8月被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暂不能履行董事职责[126]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刘宗林[14]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陈晨,证券事务代表为罗文[16]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深圳高芯思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思创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1] - 科芯智泓持有众智汇芯52.72%份额对应认缴出资843.5万元人民币[92] - 科芯智泓持有众智汇盛63.69%份额对应认缴出资509.5万元人民币[92]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为0万元同比减少100%[93] - 公司以0对价取得南京零玖智能科技51%股权注册资本增至3000万元人民币[94] - 深圳高芯思通总资产26607.11万元人民币净利润-4105.43万元人民币[97] - 西安科思芯智能净资产-17387.7万元人民币净利润-2129.75万元人民币[97] - 江苏智屯达车载系统营业收入1103.93万元人民币净利润-743.32万元人民币[98] - 合并结构化主体总资产92.85万元人民币[99] - 高芯思通员工持股平台众智汇芯和众智汇盛分别持有3.5635%和1.7817%股份[108] - 中科思创员工持股平台合肥思创持有20%股份,认缴出资额400万元人民币[108]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0.02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9.106亿元[134]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3.068亿元,实际累计投入金额为13.069亿元,投资进度达104.70%[134] - 超募资金总额为6.038亿元,累计投入超募资金6.322亿元,投入进度达104.70%[134]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1.319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90%[134]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总额为11.608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0.76%[134] - 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额80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30413.55万元,投入进度38.02%[135] - 电子信息装备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额44154.9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2453.57万元,投入进度5.56%[13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20002.37万元,完成原计划20000万元的100.01%[135] - 超募资金总额60380.06万元,累计使用63215.95万元,投入进度104.7%[136][138] - 超募资金中永久补充流动资金56638.6万元,实际使用59474.49万元(含利息),完成进度105.01%[138] - 超募资金用于股份回购3741.46万元,完成进度100%[138]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额度100000万元[140] - 报告期末现金管理余额
科思科技(688788) - 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6 19:50
证券代码:688788 证券简称:科思科技 公告编号:2025-070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 半年度评估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除刘建德先生外董事会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 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 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投资者利益,推动提升深圳 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思科技"或"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发布了《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自 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公司积极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现将 2025 年上半年行动方 案的主要举措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一、提升经营质量,业务战略精准聚焦 (一)做强主营业务,优化产品结构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主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跟进行业环境新 动向,随着行业整体环境释放积极信号,实现公司业绩明显回暖。报告期内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 15,445.69 万元,同比增加 40.5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10,872.15 万元,同比增 ...
科思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09亿元,同比减少22.23%
新浪财经· 2025-08-26 19: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4亿元 同比增长40.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09亿元 同比减少22.23%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966元/股 同比增加22.20% [1]
科思科技(688788) - 关于公司及子公司拟重新签署租赁合同的公告
2025-08-26 19:49
证券代码:688788 证券简称:科思科技 公告编号:2025-071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及子公司拟重新签署租赁合同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除刘建德先生外董事会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 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交易概述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高芯思通于2024年12月与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 《房屋租赁合同》及补充协议,租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一期 2 栋 A 座(研发)20 层部分、21 层整层、23 层整层,租赁房屋建筑面积共计 6,403.34 ㎡,用于研发办公,租期自 2024 年 12 月 31 日起至 2029 年 12 月 30 日止,租金 总额约为 3,318.63 万元(含税,不含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其他费用),具体内 容详见公司于 2024 年 12 月 28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科思科技")及 控股子公司深圳高芯思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芯思通")拟进 行办公布局优化调整,双方拟与深 ...
一夜之间,三家上市公司高管被留置!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21:44
公司高管被调查事件 - 熙菱信息控股股东兼总经理岳亚梅被阿拉山口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1] - 科思科技实际控制人兼董事刘建德被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 [1] - 达梦数据董事兼总经理皮宇被湖北省应城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1] - 亚钾国际董事长郭柏春因涉嫌挪用公款罪和滥用职权罪被银川市人民检察院逮捕 [1] - 2025年以来沪深两市至少20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或总经理被留置或立案调查 [7] 公司股权变更情况 - 熙菱信息控股股东何开文和岳亚梅合计持股32.69% [4] - 何开文向上海盛讯转让19%股份(3638万股) [4] - 何开文和岳亚梅向上海金中易转让6.06%股份(1159.9万股) [4] - 股份转让价格为15.02元/股,交易总价7.21亿元 [4] - 后续转让价格调整为15.16元/股,尊宏紫瑞成长受让1159.9万股,交易总价1.76亿元 [5] - 上海盛讯将成为熙菱信息控股股东,盛凝成为实际控制人 [4] - 亚钾国际4620.26万股股份转让完成,汇能集团持有1.30亿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未导致控制权变更 [5][6] 公司经营状况 - 熙菱信息2017年上市,聚焦公共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三大领域 [3] - 拥有30余个业务场景和6900余套解决方案,服务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地区 [3] - 2020年至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0.85亿元、-0.61亿元、-0.40亿元和-0.61亿元 [3] - 五年累计亏损近4亿元 [3] 监管执法趋势 - 留置措施适用要件包括涉案性质严重、证据确凿且存在法定妨碍调查情形 [7] - 华康洁净董事长谭平涛被留置5天后解除措施 [8] - 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两个月内恢复履职 [8] - 永悦科技实际控制人陈翔因违规转出资金6630万元被罚1050万元并采取五年证券市场禁入 [8] - 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王泽龙等因"绕道"减持被罚没2.35亿元 [8] - 2024年证监会查处"关键少数"989人次(同比增长21%),罚没28.1亿元(同比增长63%) [9] - 监管重点针对信息披露、操纵市场等行为,加强对"关键少数"的查处力度 [9]
一夜之间,三家上市公司高管被留置!
IPO日报· 2025-08-21 17:03
上市公司高管被调查事件 - 熙菱信息总经理岳亚梅被阿拉山口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1] - 科思科技实际控制人刘建德被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 [1] - 达梦数据总经理皮宇被湖北省应城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1] - 亚钾国际董事长郭柏春因涉嫌挪用公款罪、滥用职权罪被逮捕 [1] - 2025年以来沪深两市至少20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或总经理被留置或立案调查 [14] 熙菱信息经营状况 - 公司曾获"中国大数据50强"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5] - 业务聚焦公共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三大领域,拥有6900余套解决方案 [6] - 2020-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近4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控股股东何开文持股22.51%,岳亚梅持股10.18% [8] 控股股东变更情况 - 熙菱信息实控人筹划控股权变更,拟转让合计25.06%股份给上海盛讯和上海金中易 [9] - 股份转让价格从15.02元/股调整为15.16元/股,总交易金额达7.21亿元 [9] - 亚钾国际第一大股东变更为汇能集团,持股1.30亿股 [10] - 亚钾国际仍处于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1] 监管动态 - 留置措施需满足涉案、证据和法定情形三个要件 [13] - 华康洁净董事长谭平涛被留置5天后即获解除 [14] - 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两个月内恢复履职 [14] - 2024年证监会查处"关键少数"989人次,同比增长21% [15] - 2024年罚没金额达28.1亿元,同比增长63% [15]
军工电子板块8月21日跌0.17%,科思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6.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8
军工电子板块整体表现 - 军工电子板块当日下跌0.17% 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13%)和深证成指(下跌0.0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领涨股包括兴图新科(上涨4.76%)、中航成飞(上涨2.65%) 领跌股包括科思科技(下跌6.65%)、*ST奥维(下跌4.99%)[1][2] - 板块资金整体呈现主力净流出16.49亿元 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入5.98亿元和10.52亿元 显示资金分歧较大[2] 个股价格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兴图新科收报26.39元(涨4.76%)[1]、中航成飞收报90.11元(涨2.65%)[1]、*ST大立收报11.70元(涨2.63%)[1] - 跌幅显著个股:科思科技收报72.43元(跌6.65%)[2]、*ST奥维收报4.57元(跌4.99%)[2]、景嘉微收报80.36元(跌4.01%)[2] - 成交活跃个股:泰豪科技成交213.64万手(成交额27.13亿元)[2]、中航光电成交30.11万手(成交额12.54亿元)[1]、海格通信成交124.49万手(成交额17.41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集中流入华丰科技(净流入1.47亿元 占比10.55%)[3]、中航成飞(净流入1.09亿元 占比4.08%)[3]、新劲刚(净流入7599.91万元 占比11.79%)[3] - 游资资金整体净流入5.98亿元 但个股层面多数呈现净流出 如中航成飞(游资净流出8416.61万元)[3]、华丰科技(游资净流出3656.73万元)[3] - 散户资金整体净流入10.52亿元 在兴图新科(净流出2813.29万元)[3]、新劲刚(净流出7725.79万元)[3]等个股呈现明显流出态势 重点个股表现 - 华丰科技:股价上涨1.88%至65.00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1.47亿元 位居板块资金流入首位[1][3] - 中航成飞:股价上涨2.65%至90.11元 成交26.64亿元 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9亿元[1][3] - 科思科技:股价大跌6.65%至72.43元 成交8.07亿元 领跌板块[2]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签订销售框架合同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4:56
合同基本信息 - 合同类型为销售框架合同,采购金额上限为4.0118亿元人民币(含税),实际销售金额以具体子合同为准 [2][7][9] - 合同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2年 [3][11] - 合同对方为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由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7] 合同标的及对方情况 - 项目名称为某综合信息集成服务项目,涉及技术服务、设备销售及系统集成等领域 [7] - 合同对方与公司无关联关系,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未发生业务往来 [7][8] 合同履行影响 - 若顺利履行,预计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但2025年营业收入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13] - 合同履行不会导致公司对交易方形成重大依赖,不影响业务独立性 [13] 合同执行条款 - 支付方式按具体子合同约定,若项目未落地或未中标,甲方有权不付款 [10] - 合同包含交付验收、保密义务、违约责任等标准条款 [12] 合同不确定性说明 - 实际履约金额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需通过后续招标和子合同确认 [4][14] - 可能受宏观环境、政策调整、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 [4][14] - 公司需承担供货延迟或服务不达标的违约责任风险 [4][14]
实控人被留置 科思科技压力重重
北京商报· 2025-08-21 00:11
股价大幅下跌 - 8月20日股价大幅收跌12.87%,报77.59元/股,总市值121.9亿元,当日成交金额10.39亿元 [1][3] - 以跌停价71.24元/股开盘,盘中短暂打开跌停后保持低位震荡 [3] 实控人被留置 - 实控人、董事刘建德被国家某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暂不能履行董事职责 [3] - 刘建德直接持有公司5976万余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7.93%,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4] - 公司表示该事项系刘建德个人事项,公司未被要求协助调查,生产经营正常 [3]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6月刘建德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但仍保留董事长、非独立董事及核心技术人员身份 [4] - 7月19日公司选举刘宗林为新任董事长,刘宗林加入公司仅3个月,与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 [4][5] 业绩持续亏损 - 2020-2021年上市初期业绩良好,营业收入约6.55亿元、6.17亿元,归属净利润约1.77亿元、1.78亿元 [7] - 2022年起业绩大幅下滑,2022-2024年营业收入约2.33亿元、2.36亿元、2.35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1.97亿元、2.03亿元、2.68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76万元同比增长45.24%,但归属净利润亏损5835.25万元同比增亏 [7] 经营压力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最终客户需求调整、市场开拓因素、持续研发投入及资产减值影响 [7] - 2024年4月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7月已解除冻结,涉及买卖合同纠纷和技术合同纠纷 [7] -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连续亏损,显示主营业务经营乏力 [7][8]
实控人被留置叠加业绩承压,科思科技未来如何破局
北京商报· 2025-08-20 21:23
股价表现与事件影响 - 公司股价因实控人刘建德被留置消息大幅收跌12.87%至77.59元/股 总市值121.9亿元 当日成交金额10.39亿元 [1][3] - 公司开盘跌停价71.24元/股 盘中短暂打开跌停后维持低位震荡 [3] - 公司公告称刘建德被国家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和立案调查 暂不能履行董事职责 [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表示治理结构完善 董事会运作正常 生产经营和资金账户未受影响 [3] - 刘建德原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任期至2025年7月19日 但7月19日董事会已选举刘宗林为新董事长 [3][4] - 截至目前刘建德仅担任董事职务 未兼任其他职位 [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 -2.03亿元 -2.68亿元 [8] - 同期扣非后归属净利润持续恶化 分别为-2.05亿元 -2.27亿元 -2.92亿元 [8]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76万元 同比增长45.24% 但归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835.25万元 [8] - 公司2020年上市初期业绩稳健 2020-2021年营业收入约6.55亿元和6.17亿元 归属净利润约1.77亿元和1.78亿元 [7] 业务定位与行业背景 - 公司为科创板上市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电子信息装备领域 产品向无人化智能化延伸 [6] - 主营业务涵盖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全产业链 致力于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创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