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芯科技(300101)

搜索文档
振芯科技: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854.62万元,同比下降46.06%
快讯· 2025-04-24 21:0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69亿元 同比增长21.48%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854.62万元 同比下降46.06% [1]
振芯科技(300101)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4 21: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利润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68,959,911.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4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46,161.2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0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46,175.8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0.89%[4] - 公司本期营业总收入为168,959,911.61元,较上期的139,079,930.56元增长21.5%[22] - 本期营业总成本为160,674,324.28元,上期为141,900,833.73元,增长13.2%[23] - 本期净利润为5,624,975.42元,上期为12,057,202.75元,下降53.4%[23]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546,161.23元,上期为15,842,500.33元,下降46.1%[23]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5,624,975.42元,上期为12,057,202.75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8,546,161.23元,上期为15,842,500.33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 - 2,921,185.81元,上期为 - 3,785,297.58元[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273,372.6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27%[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76,465,712.1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72%,系本期销售回款增加所致[10] - 投资支付的现金本期为244,0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73%,系本期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1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76,465,712.19元,上期为153,829,624.66元[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79,345,447.90元,上期为177,114,420.77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43,072,075.26元,上期为240,446,540.99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6,273,372.64元,上期为 - 63,332,120.22元[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86,138,539.99元,上期为65,053,688.76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87,866,964.85元,上期为104,912,371.53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01,728,424.86元,上期为 - 39,858,682.77元[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70,715,821.83元,上期为70,440,215.3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62,913,483.15元,上期为68,085,074.20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802,338.68元,上期为2,355,141.10元[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157,652,713.54元,上期为 - 100,835,661.89元[27]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338,279,231.77元,上期为278,944,391.98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180,626,518.23元,上期为178,108,730.09元[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83,659,518.23元,较年初减少46.19%,系闲置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所致[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61,000,000.00元,年初为0,系期末理财产品尚未到期所致[8] - 2025年3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83,659,518.23元,期初余额341,312,231.77元 [17][18] - 2025年3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61,000,000元 [18] - 2025年3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53,816,831.70元,期初余额214,179,911.17元 [18] - 公司本期流动资产合计2,251,317,955.68元,上期为2,299,169,962.33元,下降2.1%[19] - 本期非流动资产合计652,505,241.59元,上期为615,051,138.86元,增长6.1%[19] - 本期流动负债合计897,600,942.88元,上期为929,142,195.29元,下降3.4%[20] - 本期非流动负债合计34,290,257.56元,上期为34,978,195.67元,下降1.9%[20] - 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1,971,931,996.83元,上期为1,950,100,710.23元,增长1.1%[20] - 公司本期应收账款为1,026,412,874.07元,上期为1,069,860,616.33元,下降4.1%[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费用 - 管理费用本期发生53,013,632.3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34%,系本期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9] - 研发费用本期发生26,427,642.2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77%,系本期研发项目流片等外协加工费减少所致[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0150,上期为0.0281;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0150,上期为0.0281[24]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3,967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 [13] - 前10名股东中,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9.21%,持股数量165,860,000股 [13] 公司重大事项 - 实际控制人变更 - 2025年1月14日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无变更为何燕 [15] 公司重大事项 - 股份回购 - 2024年11月公司拟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600万元且不超过7,2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6.97元/股 [16]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尚未实施2024年11月的股份回购计划 [16] 报告相关信息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9] - 报告日期为2025年04月24日[30]
振芯科技股东大会风暴:控制权博弈下的治理危机与未来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4-24 18:27
股东大会表决结果 - 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对三项核心议案投反对票 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选聘2025-2029年度审计机构议案 导致议案以超过95%反对率被否决 [1] 董事会治理争议 - 董事长薪酬在2024年净利润同比暴跌44.91%情况下逆势上涨10.6%至103.26万元 同期研发投入仅增长5.35% [2] - 董事莫然控制的成都国恒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 监事会未履行监督职责 [2] - 董事会工作报告中关于"国腾电子集团内部矛盾长期存在"的表述被指控误导市场 违反法院判决认定 [2] 审计机构选聘问题 - 拟一次性选聘四川华信为未来五年审计机构 违反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要求的年度审议原则 [3] - 审计机构四川华信自2007年起服务公司 2021年因风险评估缺陷被四川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3] - 审计费用连续三年上涨但未披露定价依据 [3] 股东大会现场情况 - 中小股东质疑议程"只审不议" 部分股东因发言激烈被工作人员威胁驱逐 [4] - 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持有29.21%股权 但高虹临时取消现场参会计划 通过网络投票完成表决 [4] 控制权争夺历史 - 治理危机追溯至2016年实控人何燕入狱事件 演变为控股股东内部"51% vs 49%"股权争夺 [5] - 2018年莫晓宇等股东提起解散集团诉讼 2023年成都中院终审判决驳回解散请求 要求归还集团控制权 [5] - 2024年12月法院终审维持国腾电子集团存续 何燕凭借51%股权重获实控人身份 [6] - 2025年1月国腾电子集团提出修订公司章程 扩大董事会席位的临时提案遭董事会否决 [7]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亏损3093.84万元 集成电路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6.58% 智慧城市业务萎缩29.75% [8] - 自2018年起再融资计划多次因治理争议中止 2024年资产负债率攀升至33% 流动比率降至2.47 [8]
振芯科技“内斗”何时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4-24 03:34
公司治理冲突 - 振芯科技控股股东国腾集团与公司管理层矛盾激化 国腾集团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对三项关键议案投反对票 导致《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议案未获通过 双方公开表态遵守监管要求但私下互不相让 [2] - 股东大会现场安保严密 小股东因激烈质询被请离会场 国腾集团董事长高虹为避免冲突选择网络投票 振芯科技副董事长徐进承认矛盾持续存在 [3] 议案否决原因 - 国腾集团指控董事会未尽忠实勤勉义务 列举两大争议:2024年公司净利润下降44%情况下董事长谢俊薪酬反增10.6% 董事关联方成都国恒与振芯科技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4] - 高虹强调反对议案均有理有据 并非全盘否定所有提案 暗示仍保留合作空间 [6] 股权与控制权争端 - 国腾集团股东结构显示何燕持股51% 徐进等四人合计持股49% 徐进指责何燕"绑架"小股东决策 高虹反驳称小股东过去曾通过控制印章等手段操纵集团投票权 [5] - 振芯科技管理层主张解散国腾集团 使股权分散化以消除实控人状态 何燕阵营明确反对解散 强调依法治理和稳定发展 [7][8] 历史矛盾根源 - 振芯科技管理层将业务下滑归因于何燕涉案引发的客户流失和融资受阻 徐进提出通过合法沟通解决分歧 高虹否认存在沟通障碍 指责对方制造诉讼纠纷 [6][9] - 双方对矛盾性质认知迥异 管理层寻求司法解散途径但屡遭法院驳回 何燕阵营要求依据现有法律框架行使股东权利 [8][9] 同业竞争争议 - 深交所曾就董事莫然任职资格发出关注函 要求说明其与莫晓宇关联关系及专业胜任能力 反映监管机构对关联交易的关注 [5]
一线 | 振芯科技控股股东与董事会“冲突”加剧 围绕四大争议,双方各执一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3 23:49
公司治理冲突 - 振芯科技2024年度股东大会三项议案被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投反对票否决 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关于选聘公司2025年至2029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2][6] - 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实控人何燕持股51% 与四位小股东莫晓宇 谢俊 柏杰 徐进合计持股49%存在长期矛盾 包括长达7年的国腾电子集团解散案[2] - 控股股东指责董事会未尽忠实勤勉义务 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 具体表现为在公司净利润下降44%情况下 董事长谢俊薪酬上涨10.6%[8] 董事会提名争议 - 国腾电子集团4月11日提出增加董事会成员至9-12人的临时提案 被振芯科技董事会以"未明确具体人数"和"缺乏内部决议授权"为由12小时内否决[9] - 控股股东称提案内容已提前3月17日通过董事会会议通知告知小股东 但莫晓宇和徐进未出席董事会会议[10][13] - 小股东质疑控股股东提案程序合法性 称未收到国腾电子集团董事会和股东会决议 认为51%大股东压制49%小股东意志[14] 股东权利行使问题 - 控股股东称2018-2023年期间其表决权被不当行使 例如2023年董事会换届时国腾电子集团书面反对莫然任董事 但上市公司未披露且最终同意票达95%[16] - 双方对"公章案"存在争议 一审判决要求莫晓宇返还国腾电子集团公章及营业执照等材料 二审维持原判 但截至2024年高虹仍未完全取得公司台账[19][21] - 振芯科技董事会认为控股股东通过"一人买100股"方式干扰股东大会 高虹否认称仅派一名工作人员参会[6] 历史沟通障碍 - 何燕与振芯科技董事会自2016年起未直接沟通 双方对当年达成的"降低持股至30%"协议执行存在分歧[24] - 小股东称多次尝试与何燕沟通未果 提出股权重组方案避免实控人披露影响再融资 但未被采纳[24] - 控股股东指责小股东2016年单方面推翻协议 并提起解散公司诉讼 小股东则称何燕曾诉讼要求收回其股权但被法院驳回[24][25] 公司经营影响 - 振芯科技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35%至2.13亿元 但人工费用同比下降10.54% 高管称通过降薪保障科研投入[8] - 公司受制于场地和融资限制 生产条件难以满足数百款产品需求 再融资和产业并购受阻影响发展[24] - 管理层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需数亿元级投资 但当前仅能维持基本盈利水平[26]
振芯科技(300101) - 四川天润华邦律师事务所关于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2025-04-22 19:52
会议安排 - 2025年3月27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议案[6] - 2025年3月31日刊登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通知[6] - 2025年4月22日下午14时30分现场会议召开[7] 投票情况 - 深交所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时间为2025年4月22日[7] - 现场和网络投票股东/代表362人,代表股份173,743,299股,占比30.7666%[10] 议案审议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8项议案,通过5项,未通过3项[14] - 第8项议案关联股东回避表决,持有表决权股份2,225,475股[14]
振芯科技(300101)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2 19:52
会议信息 - 现场会议于2025年4月22日14:3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9:15 - 15:00[3] 投票股东情况 - 362人代表173,743,299股投票,占比30.7666%[5] - 353名中小投资者代表5,400,252股投票,占比0.9563%[6] 公司股份情况 - 截至登记日,总股本567,905,700股,表决权股份564,713,700股[6] 议案审议结果 - 3项议案被否决,5项议案通过[2][9]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等2项议案同意超99%通过[8]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3项议案未通过[2][8]
研判2025!中国北斗接收机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分析:北斗接收机性能不断提升,高精度产品需求潜力较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2 09:29
北斗接收机行业概述 - 北斗接收机是连接卫星和用户的桥梁,其性能直接影响北斗系统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1][3] - 主要分为导航型(±25m精度)、测地型(高精度)、授时型(时间同步)和短报文型(应急通信)四类 [4] - 行业发展伴随北斗系统建设进程,从1994年工程化研究到2023年实现全球服务,产品从消费级扩展到高精度专业领域 [5]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行业总规模300.6亿元,其中高精度接收机100亿元,低精度接收机200.6亿元 [1][17] -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362亿元(2023年),39个城市开展北斗规模应用试点 [15] - 芯片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国产芯片实现单频到多频、单模到多模全覆盖 [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芯片/天线等核心部件,国产芯片产量从2015年1087.2亿块增至2024年4514.2亿块(CAGR 17.14%) [10][12] - 中游:终端集成(车载/国防设备等),天线市场规模从2019年339亿元增至2024年701亿元(CAGR 16.19%) [9][12] - 下游:交通/测绘/农业等应用,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及短报文服务 [9] 竞争格局 - 军用领域:海格通信占高精度市场30%份额,振芯科技主导SBAS接收机市场 [18] - 民用领域:北斗星通/华测导航主攻高精度测绘,南方测绘/中海达深耕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18][20] - 代表企业:海格通信2024年北斗营收4.53亿元,北斗星通导航产品营收6.9亿元(+8.32%) [21][23] 技术发展趋势 - 定位精度:RTK达厘米级,AI算法使城市环境稳定性提升50% [26] - 功能集成:融合5G/INS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模块化设计提升设备利用率3倍 [27] - 小型化:第三代半导体使体积缩小70%,功耗降至毫瓦级,SoC芯片成本降40% [28] 政策与创新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推动下一代系统建设,促进北斗三号设备升级 [15] - 芯片级原子钟、量子导航等前沿技术储备加速产业化 [26][28] - 39个城市试点推动北斗渗透率提升,拓展交通/测绘/应急等应用场景 [15]
振芯科技:签署4.6亿元固定资产借款合同
快讯· 2025-04-18 17:29
融资安排 - 公司与工行成都高新支行签署4.6亿元固定资产借款合同 [1] - 贷款期限不超过10年 [1] - 贷款用途为创芯智能产业园项目建设 [1] 抵押担保 - 抵押物包括创芯智能产业园项目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及房产 [1]
振芯科技(300101) - 关于签署《固定资产借款合同》的公告
2025-04-18 17:26
贷款信息 - 公司拟以自有资产抵押向工行成都高新支行申请4.6亿元项目贷款用于产业园建设[4] - 贷款期限不超过10年(120个月),自实际提款日起算[7] 风险控制 - 若项目超投资,超投资部分由公司自筹,确保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7] - 贷款存续期内出现特定情况视为违约,银行有权采取多种措施控制风险[1][9][12] 未来展望 - 项目融资虽增加公司还本付息压力,但建成后可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促进高质量发展[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