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微(300672)
搜索文档
AI视觉芯片双线布局见效,国科微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逾两成
全景网· 2025-10-27 21:1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2亿元,同比下降2.50%,归母净利润为740.54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净利润为2589.53万元 [1] - 第三季度业绩呈现明显改善趋势,单季度实现营收4.31亿元,同比增长22.60%,归母净利润为-1271.73万元,亏损幅度已大幅收窄 [1] - 公司在研发上持续保持高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达5.18亿元,同比增长0.09%,占营收比重为44.24% [1] AI视觉芯片产品战略 - 公司在AI视觉领域确立了"高端"与"普惠"并行的双线布局策略 [2] - 普惠型黑光AOV视觉处理芯片GK7206V1系列已于2025年9月实现量产上市,采用低功耗设计,搭载圆鸮AI ISP引擎,集成1.0T@INT8 NPU,仅需0.5T算力即可实现4M@15fps的AI NR降噪,并成功进入传统安防与消费电子头部企业供应链 [2] - 高端产品GK7606V1系列芯片于2024年10月推出,支持4K超高清编解码,采用双核A55架构,内置最高2.5T算力NPU,具备高画质、低码率、低内存、低延时及超低功耗的"一高四低"特性 [2] 产品矩阵与应用场景 - 公司已构建GK7206V1与GK7606V1两款差异化的4K AI视觉芯片矩阵,为行业提供全场景AI视觉解决方案 [3] - 2025年7月公司发布新一代轻算力多目IPC芯片GK7203V1系列,采用"ARM Cortex-A7 + RISC-V"双核架构,集成0.2T通用型NPU,适用于消费级摄像头、行车记录仪、可视门铃门锁、无人机图传等多类场景 [3]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化"芯片+算法+生态"的三维驱动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推动AI视觉技术向更普惠的方向发展 [3] 鸿蒙生态合作 -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8款开源鸿蒙芯片平台实现量产商用,覆盖智慧家庭、智慧视觉、智慧大屏以及商业显示等多个领域 [4] - GK7206V1芯片创下"70天从芯片回片到通过OpenHarmony 5.1认证"的行业纪录,多款芯片获得鸿蒙"首款"认证 [4] - 公司作为开源鸿蒙生态的关键底层支撑,以全栈适配能力为开源鸿蒙构筑坚实基座,并持续加码生态建设 [4][5]
国科微(300672.SZ):前三季净利润740.5万元 同比下降89.42%
格隆汇APP· 2025-10-27 21:10
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72亿元,同比下降2.5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0.5万元,同比下降89.4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2279万元 [1]
国科微: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89.4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9:07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20亿元,同比下降2.5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0.54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9.42%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同比亦减少89.42% [1]
国科微(300672)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7 19: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将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按照单一主题进行分组。归类结果如下: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1亿元,同比增长22.60%[5]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1.73万元,同比下降129.45%[5]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72亿元,同比下降2.50%[5]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0.54万元,同比下降89.42%[5]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44.84万元,同比下降184.85%[5] - 营业总收入为11.72亿元,同比下降2.5%[23] - 净利润为713.54万元,同比下降89.2%[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0.54万元,同比下降89.4%[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802.31万元,相比上期的6981.92万元下降88.5%[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41元,相比上期的0.3224元下降89.4%[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5.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24%[9] -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2197.31万元,同比大幅增加116.13%[10] - 研发费用为3.88亿元,同比增长3.1%[23] 现金流量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8.05万元,但同比改善81.10%[5]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3.0456亿元,同比减少48.40%[11]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2833亿元,同比增加64.81%[11]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9.4441亿元,同比增加78.10%[1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2.1252亿元,同比增加37.08%[11]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3.4105亿元,同比增加103.29%[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8万元,同比改善81.10%[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108亿元,同比减少32.17%[1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32亿元,相比上期的15.73亿元下降47.1%[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8.05万元,相比上期的-1.88亿元改善81.1%[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6亿元,相比上期的-6.71亿元恶化2.2%[25][26]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3.05亿元,相比上期的5.90亿元下降48.3%[25][26]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2.13亿元,相比上期的23.44亿元增长37.1%[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1亿元,相比上期的7.83亿元下降32.2%[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09亿元,相比上期的7.75亿元下降21.4%[2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报告期末为10.0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9.13%[10] - 公司合同负债报告期末为3.2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3.31%[1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8.22亿元,较期初11.54亿元减少28.7%[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01亿元,较期初4.02亿元增长149.0%[20] - 应收账款为5.37亿元,较期初5.44亿元减少1.3%[20] - 存货为8.76亿元,较期初10.65亿元减少17.7%[2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为14.36亿元,较期初16.97亿元减少15.4%[20] - 流动资产合计为50.32亿元,较期初52.48亿元减少4.1%[20] - 短期借款为24.74亿元,较期初增长26.6%[21] - 合同负债为3.26亿元,较期初下降53.3%[21] - 开发支出为2.92亿元,较期初增长80.1%[21] - 资产总计为76.43亿元,较期初下降0.3%[21] - 负债合计为35.65亿元,较期初增长0.1%[2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0.79亿元,较期初下降0.7%[22] 股权与公司治理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7,899户[12] - 第一大股东湖南国科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7.98%,持股数量为39,035,306股[12] - 股东向平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6,201,714股[12] - 股权激励限售股及高管锁定股解锁,黄然解锁131,388股,周士兵解锁128,113股[16] 重大事项与交易 - 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中芯集成电路(宁波)有限公司94.366%股权[18] - 公司股票因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自2025年5月22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17] - 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6日开市起复牌[19]
国科微: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271.73万元,同比下降129.45%
新浪财经· 2025-10-27 18:56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为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0%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271.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45% [1]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业绩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11.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0% [1]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740.5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42% [1]
商业航天活跃,产业拐点已至!卫星ETF(159206)连续四天资金净流入,成分股航天智装领涨
新浪财经· 2025-10-27 14:20
卫星ETF市场表现 - 截至13:43,卫星ETF(159206)上涨1.89% [2] - 成分股航天智装上涨11.59%,国盾量子上涨8.50%,盟升电子上涨7.91%,信维通信上涨6.00% [3] - 该ETF为全市场首支且同类规模最大的卫星ETF,追踪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 [7] 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展 - 十月以来我国已接连3次成功发射卫星升空,包含“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标志着千帆星座时隔7个月重启组网工作 [5] - 10月16日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10月17日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发射“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10月23日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用于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5] - 10月24日天龙三号火箭完成国内首次“一箭36星”分离试验,创下国内应用场景卫星数量最多纪录 [5] 行业政策与前景 - 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新增“航天强国”表述,继《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新增长引擎”后,航天产业战略地位再度提升 [6] - 截至10月19日,Starlink累计发射卫星数量已超10000颗,国内卫星组网及应用落地进程正持续加速 [6] - 以卫星互联网、北斗导航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有望于十五五期间加速发展 [6]
崛起之路——长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密码”之一
长沙晚报· 2025-10-27 11:26
产业集群总体成就 - 长沙已拥有6个国家级、10个省级(湘字号)、5个省级培育对象产业集群,累计总数在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列 [1] - 在2025年湖南省产业集群竞赛中,长沙参赛集群取得13进9的成绩,总体突围率约70%,其中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决赛5进4,中小特色产业集群决赛2进2,培育对象6进3 [1] - 长沙“强链壮群 打造制造业发展新高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成为全国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典型范例 [17] 产业发展战略与机制 - 长沙自2017年起率先全国首创“链长制”,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2][7] - 形成“五长联动”机制(链长牵总、校长支撑、行长帮扶、盟长搭台、基金董事长赋能)和“五链融合”(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的长沙模式 [8] - 构建了“顶层设计—协同机制—园区承载”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并以“两清单、两增量”为抓手推进“园区制造业提升行动” [11] - 17条产业链集中了全市60%以上规上企业、7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80%以上省市级创新平台 [10] 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拥有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程机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 [15]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被工信部列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三个样本之一,汇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5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及500余家主机和零部件企业 [5][15] - 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形成以飞腾、鲲鹏芯片和麒麟操作系统为主的“两芯一生态”体系,其“六机七芯”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 [15]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 浏阳市高端化学原料药、长沙县数控磨床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岳麓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2025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公示名单 [16] - 浏阳市高端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拥有12个销售额过亿元的拳头品种 [17] - 长沙县数控磨床产业集群研发的数控曲轴磨床、数控凸轮轴磨床精度达微米级,打破国外垄断 [17] 向世界级产业集群冲刺的举措 - 从技术创新、生态协同、国际布局三个维度发力,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 [20] - 强化高端创新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户 [20] - 实施工业企业“千百十”梯度培育计划,建立专精特新“小巨人”后备培育库,开展“一对一”指导 [21]
A股异动丨全面缺货、涨价!存储芯片股集体上涨,大为股份涨停
格隆汇APP· 2025-10-27 09:56
存储芯片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存储芯片概念股出现集体上涨,其中大为股份涨停,上海新阳涨幅超过7%,联芸科技、精智达、普冉股份、国科微涨幅超过6%,中微公司、雅克科技涨幅超过5% [1] - 根据表格数据,多只相关个股涨幅显著,例如大为股份涨幅10.02%,总市值60.74亿;德明利年初至今涨幅高达262.84%,总市值512亿;精智达年初至今涨幅142.27%,总市值165亿 [2] 存储芯片行业供需状况 - 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前所未有的全面缺货与涨价潮,此轮涨势始于上半年,进入第四季度后非但没有趋缓,反而有进一步加剧的迹象 [1] - 此次涨价周期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持续时间,有行业人士表示此前从未见过涨价周期能够持续这么久 [1] - 部分存储原厂已经对部分Dram和Flash产线采取暂停报价策略 [1]
全面缺货、涨价!A股存储芯片股集体上涨,大为股份涨停,上海新阳涨7%,精智达、普冉股份、国科微涨超6%,中微公司、雅克科技涨5%
格隆汇· 2025-10-27 09:53
市场表现 - A股存储芯片概念股出现集体上涨,其中大为股份涨停,涨幅为10.02% [1] - 上海新阳股价上涨超过7%,联芸科技、精智达、普冉股份、国科微股价上涨超过6% [1] - 中微公司、雅克科技股价上涨超过5% [1] - 多只概念股年初至今涨幅显著,例如德明利涨幅达262.84%,精智达涨幅达142.27%,普冉股份涨幅达111.50% [2] 行业动态 - 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前所未有的全面缺货与涨价潮 [2] - 始于上半年的涨势在第四季度非但没有趋缓,反而有进一步加剧的迹象 [2] - 部分存储原厂已经对部分Dram和Flash产线采取暂停报价策略 [2] - 据国内存储模组厂员工表示,此次涨价周期持续时间之长在行业内前所未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