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新源(300731)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新源(300731) -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2025-04-30 21:17
股东情况 - 三亚荣盛业基金持股6500000股,占总股本5.1411%[2][3] 减持计划 - 2025年5月27日至8月26日减持不超1264300股,不超总股本1%[2][4]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价格按市场价确定[4] 其他说明 - 减持因自身资金安排,股份源于协议转让[2][4] - 减持不影响公司治理和控制权,公司将关注进展[5]
科创新源(300731):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三赛道高增驱动跃升,热管理+汽车引领新动能
民生证券· 2025-04-29 15: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创新源三赛道高增驱动跃升,热管理和汽车业务引领新动能 [2] - 公司通信、电力行业高分子材料业务护城河深厚,液冷板业务产能扩张顺利,2025 年业绩有望充分释放,前瞻布局碳化硅衬底,有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及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提升 [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收 9.58 亿元,同比增长 71.53%;归母净利润 0.17 亿元,同比下降 32.12%;扣非归母净利润 0.13 亿元,同比上涨 63.81% [3] - 2025 年 Q1 实现营收 2.52 亿元,同比增长 86.39%;归母净利润 0.10 亿元,同比上涨 839.66%;扣非归母净利润 0.08 亿元,同比上涨 1371.38% [3] - 2024 年/2025Q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20.94%/17.69%,同比下降 4.5pct/7.54pct,主要因新能源等业务大幅增长驱动成本增长 [3] 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高分子材料业务 - 2024 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4.93 亿元,同比增长 28.82% [4] - 通信领域:国内通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海外业务收入规模扩大、利润率提升,缓解利润压力 [4] - 电力领域:通过构建协同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研发和开拓力度,获南方电网、国家电网等认可,2024 年电力业务收入 1.67 亿元,同比增长 33.18% [4] - 汽车领域:通过芜湖祥路开展汽车密封条业务,受益于奇瑞等大客户,2024 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62.17% [4] 热管理解决方案业务 - 2024 年热管管理系统领域主要业务实施主体为瑞泰克和创源智热 [5] - 新能源领域:瑞泰克产品竞争力强,钎焊液冷板收入及毛利同比增长;高频焊液冷板计划投资 9000 万元新建项目,部分产线已量产,推动业务收入显著增长 [5]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58|1,143|1,570|1,993| |增长率(%)|71.5|19.2|37.4|27.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7|53|70|92| |增长率(%)|-32.1|206.5|33.0|30.9| |每股收益(元)|0.14|0.42|0.56|0.73| |PE|169|55|41|32| |PB|4.8|4.8|4.5|4.0|[7]
科创新源2024年度业绩表现亮眼,全年营收创下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2:4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812 61万元 同比增长71 53% 创历史新高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271 77万元 同比增长63 81% [2] 主营业务结构 - 主要业务为高分子材料产品及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产品应用于通信、电力、家电、汽车、储能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2] - 高分子材料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289 21万元 同比增长28 82% [3] - 新能源行业收入规模同比增长361 36% [4] 高分子材料业务细分 - 电力业务实现收入16732 94万元 同比增长33 18% [3] - 汽车密封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 17% [3] - 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中兴、爱立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南方电网、国家电网、泰国电网、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等 [3] 热管理系统业务发展 - 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用液冷板、家用电器冷凝器、蒸发器、数据中心用液冷板等散热器件 [3] - 高频焊液冷板适配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和神行电池 部分产线已建成并量产 [4] - 正在推进高频焊液冷板新产线建设 升级改造既有产线 引入自动化设备 [4] -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海尔等 [3] 未来战略规划 - 2025年将继续巩固高分子材料在通信、电力、汽车等领域的基盘业务 [5] - 依托子公司瑞泰克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量业务 [5] - 通过子公司创源智热拓展数据中心板换液冷产品业务 [5]
科创新源(300731) -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说明
2025-04-29 02:44
关联资金往来 - 2024年期初余额9748.14万元,累计发生额10001万元(不含利息)[8] - 2024年利息305.80万元,偿还累计发生额11176.89万元[8] - 2024年期末余额8878.05万元[8] 公司往来资金 - 深圳航创2024年期初余额6552.17万元[8] - 芜湖航创2024年度累计发生额2492万元[8] - 苏州瑞泰克2024年期末余额5705.75万元[8] 个人往来资金 - 孙学栋2024年期初余额622.89万元,偿还622.89万元[8] 审计报告 -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2025年4月26日出具《审计报告》[3]
科创新源(300731)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9 02:44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商誉账面原值1.1978608873亿元,减值准备0.2854829008亿元,账面价值0.9123779865亿元[7] - 2024年度营业收入9.5812613662亿元[10] - 2024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123,588,136.42元,较2023年下降[19] - 2024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18,989,261.06元,较2023年上升[19]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339,688,942.65元,较2023年大幅上升[19]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146,559,489.89元,较2023年上升[19]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718,441,074.59元,较2023年上升[19] - 2024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3,999,140.42元,较2023年大幅下降[19] - 202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147,917,648.39元,较2023年上升[19]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85,934,084.98元,较2023年上升[19]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527,395,132.13元,较2023年上升[19]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1,245,836,206.72元,较2023年上升[19]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480,168,871.21元,较2023年末增长67.53%[21] - 2024年末负债合计582,515,237.29元,较2023年末增长59.37%[21]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663,320,969.43元,较2023年末增长2.71%[21] - 2024年末资产总计839,934,564.11元,较2023年末下降1.06%[23] - 2024年末货币资金75,616,235.12元,较2023年末下降36.23%[23] - 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359,810,210.51元,较2023年末增长23.20%[23] - 2024年末应收账款67,933,196.96元,较2023年末增长11.74%[23] - 2024年末存货12,687,999.79元,较2023年末下降47.74%[23] - 2024年末固定资产11,175,041.66元,较2023年末下降25.09%[23] - 2024年末其他流动资产20,176,944.44元,较2023年末增长1413.39%[23] - 2024年营业收入958,126,136.62元,较2023年增长71.53%[27] - 2024年净利润18,401,967.43元,较2023年下降27.32%[27]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58,511,743.07元,较2023年末下降25.93%[25]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43,761,645.83元,较2023年末增长0.78%[25] - 2024年末负债合计102,273,388.90元,较2023年末下降16.45%[25]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737,661,175.21元,较2023年末增长1.53%[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较2023年下降30%[27]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0.14元,较2023年下降30%[27] - 2024年营业成本757,470,786.57元,较2023年增长81.88%[27] - 2024年研发费用46,433,168.39元,较2023年增长7.99%[27] - 2024年营业收入2.17亿元,2023年为1.85亿元[28] - 2024年净利润2533.91万元,2023年为5701.29万元[28]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24亿元,2023年为6.05亿元[3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61.69万元,2023年为6639.03万元[30]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505.60万元,2023年为 - 4730.57万元[30]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7.50万元,2023年为 - 3974.49万元[3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3836.92万元,2023年为 - 1867.77万元[30] - 2024年利息费用269.53万元,2023年为372.96万元[28] - 2024年利息收入644.70万元,2023年为740.85万元[28] - 2024年投资收益 - 323.30万元,2023年为4116.00万元[28]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34,868,293.36元,2023年为212,226,977.08元[3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334,634.42元,2023年为32,793,627.94元[32]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0,470,422.88元,2023年为 - 21,973,413.19元[32]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2,665,161.20元,2023年为 - 25,381,558.82元[3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41,306,357.09元,2023年为 - 13,633,906.60元[32] - 2024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6,887,222.20元,期末为75,580,865.11元[32] 收购相关 - 公司收购瑞泰克交易所形成商誉3719.005161万元,收购无锡昆成交易所形成商誉7471.800367万元,收购芜湖航创交易所形成商誉645.360731万元,收购深圳航创交易所形成商誉142.442614万元[7] 审计相关 - 审计报告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2024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4] - 审计将收购所形成的商誉减值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8] - 审计将营业收入的确认作为关键审计事项[10] 会计政策 - 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按原持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57]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包括公司及子公司,以控制为基础确定[58] - 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权力、享有可变回报且能影响回报金额,视为控制被投资方[59] - 满足特定条件时,公司视为投资性主体[63] - 子公司会计政策或期间与公司不一致时,需进行调整或要求子公司另行编报[66] - 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 - 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及业务,编制报表时需调整期初数等[67] -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其他方式增加子公司及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68]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70] -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71] - 合营方按份额确认与共同经营利益份额相关项目并处理[76] - 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随时支付存款,等价物是特定投资[79] - 外币业务按业务发生日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有不同处理[80] - 非记账本位币报表按不同汇率折算,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核算[81]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资产或负债[82] - 金融资产满足条件之一终止确认,负债义务解除终止确认[84][85] - 金融资产分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计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计损益三类[86] - 除特定情况,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90] - 改变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时对相关资产重分类,负债不得重分类[97] - 金融资产或负债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处理不同[98] - 公司对不同类别金融资产和负债分别以摊余成本、公允价值等进行后续计量[99] - 金融资产摊余成本需扣除已偿还本金、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扣除累计计提损失准备[99,100]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特定金融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02] - 若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若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05] -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106] - 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初始和资产负债表日预计存续期内违约概率判定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09] - 通常逾期超过30日,公司认为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110]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11] - 应收票据划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113] - 应收账款划分为以账龄为信用风险特征和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113] - 其他应收款组合以账龄和关联方及日常经营款项为信用风险特征[114] - 合同资产组合以账龄和关联方为信用风险特征[114] - 公司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部分情形除外[115] - 公司确认股利收入需满足收取权利确立、经济利益可能流入、金额能可靠计量条件[116] - 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重分类按公允价值计量,差额处理不同[117]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金融资产利得损失处理规定[118] - 不同计量方式金融资产和负债在报表不同科目列示[119][120] - 公司发行等权益工具作为权益变动处理,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121] - 存货包括多种类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列示[127] - 公司将拥有无条件收款权利作应收款项,有条件作合同资产列示[133] - 持有待售资产需满足当前可立即出售且出售极可能在一年内完成等条件[136]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时,减记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36] - 持有待售处置组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先抵减商誉账面价值,再按比例抵减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137]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处置组中负债利息和其他费用继续确认[139] - 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不再满足持有待售条件时,按两者孰低计量[139] - 终止经营需满足代表独立主要业务等条件之一,利润表分别列示持续和终止经营损益[141] -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相关方法确认初始投资成本,其他方式按不同规则确认[145] - 公司对能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初始投资成本计价[147] - 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按规定调整账面价值[148] - 投资方计算应享有或分担被投资单位净损益时,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150] - 固定资产购建活动非正常中断连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60]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5 - 10年,残值率5.00%,年折旧率31.67 - 9.5%[162]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为4年,残值率5.00%,年折旧率23.75%[162] - 办公设备及其他折旧年限为3 - 5年,残值率5.00%,年折旧率19 - 31.67%[162] - 专利权使用寿命为5 - 10年,摊销方法为年限平均法[166] - 非专利技术使用寿命为3年,摊销方法为年限平均法[166] - 计算机软件使用寿命为3 - 5年,摊销方法为年限平均法[166] -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时,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留存收益[151]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投资性房地产以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156] - 长期待摊费用中房屋装修款按直线法摊销,摊销年限为3 - 10年;其他摊销按直线法摊销,摊销年限为3 - 5年[175] - 公司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177] - 公司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预期不会在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支付全部应缴存金额的,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179] - 公司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分四个步骤,报告期末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服务成本、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以及重新计量的变动[181][183] - 公司在修改设定受益计划或确认相关重组费用或辞退福利时,将过去服务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184][185] - 公司
科创新源(300731) -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成就及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公告
2025-04-29 01:38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6 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 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成就的议案》及《关于注 销 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的议案》。 根据公司《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本次激励计 划")及《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鉴于公司 及相关子公司 2024 年度均未达到业绩考核要求,其 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 三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成就,同时根据前述规定,基于 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 划第二个行权期已届满,激励对象第二个行权期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应当终止行权, 以及部分激励对象因职务变更、离职不再具备公司本次激励计划的激励资格,公 司拟注销 100 名激励对象对应的股票期权 1,852,550 份。 董事廖长春先生、梁媛女士作为 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已回避 表决。根据公司 2021 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本议案无需再次提交股东 会审议。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2021 年股票期 ...
科创新源(300731) -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未成就及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法律意见书
2025-04-29 01:38
激励计划会议 - 2021年10月19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7] - 2021年11月11日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激励计划变更与终止等事项[8] - 2025年4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注销部分股票期权议案[9] 注销股票期权 - 拟注销90名激励对象未满足行权条件的918,000份股票期权[9] - 拟注销56名激励对象届满未行权的480,450份股票期权[9] - 拟注销10名因职务变更、离职激励对象的454,100份股票期权[9] - 本次拟注销股票期权总数为1,852,550份[10] - 注销后激励对象为0名,未行权期权数量为0份[10] 业绩考核要求 - 激励计划2022 - 2024年分年度对公司业绩指标考核[14] - 公司层面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 - 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100%、200%[16] - 无锡昆成2022 - 2024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00万元、2200万元、2300万元[17] - 瑞泰克2022 - 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4亿元、6亿元、8亿元[18]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80分及以上行权比例100%,60 - 80分行权比例70%,60分及以下行权比例0[19] 2024年业绩 - 2024年度公司经审计归母净利润17279483.78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为6601147.32元,较2021年增长146.59%[20] - 2024年无锡昆成净利润18159088.47元,瑞泰克收入464930151.98元,均不满足行权业绩条件[20]
科创新源(300731) -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办理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宜的公告
2025-04-29 01:37
股票发行 - 提请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融资不超3亿且不超去年末净资产20%[2] - 发行A股,每股面值1元,数量不超发行前股本30%[3] - 发行对象不超35名,现金认购[4] 发行规则 - 发行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80%[5] - 特定对象认购股票,6或18个月内不得转让[5] 其他 - 决议及授权期限为2024至2025年年度股东会[2][7] - 发行前滚存未分配利润新老股东按比例共享[8] - 股票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9] - 授权董事会办理发行相关全部事项[10]
科创新源:2024年报净利润0.17亿 同比下降32%
同花顺财报· 2025-04-29 01:15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 4575.25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 38.06%,较上期变化: 142.38万股。 | 名称 持有数量(万股) | | 占总股本比例 | 增减情况 | | --- | --- | --- | --- | | | | (%) | (万股) | | 深圳科创鑫华科技有限公司 | 2210.00 | 18.39 | 不变 | | 三亚荣盛业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荣盛亚商创星私 | | | | | 募证券投资基金 | 650.00 | 5.41 | 不变 | | 广州兴橙私募证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兴橙昇橙1期私募 | | | | | 证券投资基金 | 632.16 | 5.26 | -185.80 | | 广发多因子混合 | 220.27 | 1.83 | 新进 | | 周东 | 208.14 | 1.73 | 不变 | | 苏州天利投资有限公司 | 169.73 | 1.41 | 不变 | | 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 | 150.40 | 1.25 | 新进 | | 广发瑞誉一年持有期混合A | 139.91 | 1.16 | 新进 | | 上海申和投资有限公司 | 105.00 ...
科创新源(300731) -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2025-04-29 01:12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世纪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深圳 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创新源"或"公司")2022 年度以 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 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深圳 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3 号——保荐业务》等有关规定,对《深 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下简称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了核查,核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保荐机构的核查工作 1 三、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 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 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 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 准日,公司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