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钢铁(CISEY)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 智造未来——解码中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
新华社· 2025-08-12 15:23
在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与产业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如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8月5日至 10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钢铁周在上海举行,活动围绕"科技赋能·新质未 来"主题探讨了钢铁行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径。 高端化: 万亿研发投入重塑竞争力 在首钢集团展区,一张由钢铁制成的冬奥会明信片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明信片上冰墩墩热情灵动,而 整张明信片最薄处只有约0.06毫米,被称作"蝉翼钢"。"这薄度约为一根头发的直径,展示了我国钢铁 制造的技术突破和前沿发展。"首钢京唐公司融媒体中心主持人王宇说。 记者在大会上了解到,近十年,中国钢铁行业投资1.2万亿元进行"产能置换"——用全新产能替代旧产 能,完成了近3亿吨产能重置,并支出超1万亿元研发经费,推动产品向高端化突破。 "我们建设了MCCR世界首条具有灵活生产模式的第三代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现在从'钢水'到'钢 卷'仅需25分钟,轧制时间仅为传统热连轧工艺的八分之一,产品最薄能做到0.7毫米,水平全球领 先。"首钢集团智能制造软件产品总监孔志刚说。 中国宝武于今年2月启动了"2526"工程,推动DeepSeek ...
中国钢铁产业锻造高质量发展新范式观察
新华财经· 2025-08-11 07:37
高端化转型 - 首钢集团展示"蝉翼钢"技术突破,最薄处仅0.06毫米,相当于头发直径 [2] - 近十年行业投入1.2万亿元进行产能置换,完成近3亿吨产能重置,研发支出超1万亿元推动高端化 [2] - 首钢MCCR生产线实现钢水到钢卷仅25分钟,轧制时间仅为传统工艺1/8,最薄产品达0.7毫米 [2] - 鞍钢热成形车轮钢强度为铝合金轮6倍,重量精度媲美铝合金,综合成本仅为70% [2] - 工信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强调科技创新,要求加大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 [3] 智能化转型 - 河钢数字WesCarber平台实现510万条碳数据采集,自动化覆盖率达75%,报告生成效率提升83% [4] - 中国宝武启动"2526"工程,推动AI本地化应用,构建钢铁行业模型化运行平台 [4] - 宝钢1996年开发的产销管理系统提升竞争力,当前智能化转型被视为标志性工程 [4] - 工信部等九部门提出到2026年实现行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5] 绿色化转型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完成5.98亿吨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公示,预计年底覆盖80%产能,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 [7] - 中国低碳排放钢评价标准获国际认可,中冶推出氢冶金一体化解决方案,钢研攻关电炉绿色智能化技术 [8] - 行业构建覆盖生产全流程的绿色制造体系,超低排放标准为全球最严苛 [7][8] 行业整体发展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主题为"科技赋能·新质未来",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路径 [1] - 科技创新成为转型升级核心引擎,推动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催生国际竞争力产品 [3][8] - 智能化技术(AI、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推动全产业链"数智化"拓展 [4][5] - 绿色转型通过超低排放改造、低碳技术研发和数字化赋能实现 [7][8]
2025年5月中国钢铁棒材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180万吨和9.92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8-03 09:56
钢铁棒材出口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钢铁棒材出口数量为180万吨 同比增长53 5% [1] - 同期出口金额为9 92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5% [1]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内需市场将长期存在
快讯· 2025-07-12 12:58
钢铁行业需求趋势 - 2025年下半年国内钢铁需求大概率仍将呈下降走势 [1] - 建筑业对用钢需求的兜底作用将持续减弱 [1] - 制造业用钢是近年来支撑钢材消费增量的核心 但存在潜在不利因素 [1] 钢材出口前景 - 综合考虑贸易摩擦 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 下半年钢材的高位出口或不可持续 [1] 长期钢铁需求预测 - 中国钢铁需求仍将在峰值平台区间维持较长时间 [1] - 预测到2035年中国粗钢产量为8亿-9亿吨 [1] - 2050年以后预计将保持在8亿吨左右 [1] -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内需市场将长期存在 [1]
特朗普收钢税,马科长升局长,中国钢铁凭什么逆袭?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52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钢铁行业从缺钢少铁发展到全球产量占比超50%的工业巨无霸,但面临产能过剩和污染批评 [1] - 2024年行业总产值81300亿但总利润仅291亿,利润率0.36%,全球前十大产钢国中净资产回报率4.8%低于美国和印度 [2] - 粗钢产能保持在11亿吨左右,产品结构向高端进化,高铁无缝钢轨、航母高强度钢等实现完全国产化 [3] 钢铁行业的国民经济地位 - 钢铁作为宏观调控重点行业,核心目标是支撑国民经济而非金融利润,是高铁、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 [2] - 行业虽利润微薄但带来巨大综合效益,240万套保障房因建材降价节省1200亿资金,惠及更多低收入群体 [7] - 西方去工业化导致钢铁产业衰败,美国将钢铝关税从25%提至50%,日本被迫高价收购美国钢企 [2][10] 产业转型升级案例 - 武安钢铁精品钢材比重达80%,通过光伏、物流等新产业成功安置36万名钢铁工人 [5] - 英国永久关停最后两座高炉,丧失从零炼钢能力;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反致本土钢厂竞争力下降 [11] - 美国钢铝关税政策导致汽车产业损失12万个岗位,暴露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 [10][12] 中西方发展思维差异 - 西方经济学注重交易逻辑和吨钢利润,中国更关注产业生态和工人转岗出路 [14] - 中国通过主动制造"成本通缩"带动上下游发展,形成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良性循环 [7] - 私募炒作玻璃纯碱期货失败,反映民生领域投机行为与国家保民生政策的冲突 [6][8] 国际钢铁贸易格局 - 日本花费110亿美元收购美国钢企导致技术自主性丧失,陷入高成本维持就业困境 [10][13]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实质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13] - 特朗普钢铝关税使美国钢企股价暴涨23.3%,但最终削弱制造业复苏基础 [10][12]
美越达成协议限制转口贸易,中国钢铁出口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7-04 18:07
中国钢铁出口趋势 - 2024年中国钢材出口总量达11071.6万吨,创历史第二高位,同比增长22.7%,较2020年增长106% [2] - 出口呈现量增价跌趋势,对欧美出口下降,对亚非拉地区出口增加 [2] - 越南是中国钢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占比11.5%,韩国占比7.4% [2][3] - 2025年1-5月中国向越南出口钢材408.26万吨,同比下降25.9%,而2024年同期为551.1万吨,同比增长83.9% [4]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至少20%关税,但对经越南中转的第三国商品征收40%关税 [1] - 越南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19.38%-27.83%反倾销税 [3] - 韩国对华热轧钢板提议征收27.91%-38.02%临时反倾销税 [4] 区域市场动态 - 东盟六国2025年钢铁需求预计达8000万吨,建筑行业占比57%-89% [5] - 2025年1-5月中国对泰国出口钢材256.04万吨,同比增长21.9%,对菲律宾出口229.33万吨,同比增长12.3% [5] - 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新兴市场增速显著,分别同比增长40.3%和108.8% [5] 产能转移与海外布局 - 钢厂加速向东南亚、中东、非洲转移产能,利用当地资源和关税优势 [1][6] - 恒星科技拟在越南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15万吨钢绞线项目 [6] - 宝钢股份在沙特合资建设166.7万吨钢产能项目,为海外首个全流程基地 [6] - 新兴铸管埃及25万吨铸管项目、桂鑫钢铁印尼180万吨优特钢项目已启动 [6] 行业策略建议 - 钢铁行业应坚持"促高端、稳丝路、严监管"的出口导向,平衡内需与国际市场 [7]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车企“卷”价格严重冲击钢铁企业稳健经营
新京报· 2025-06-10 21:1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汽车行业价格战对上游钢铁企业造成严重压力 冲击企业稳健经营 产业链自律与协同发展需求迫切 [1] - 2024年重点企业汽车板产量达4000万吨 其中冷系汽车板(含冷轧和镀锌)产量约2900万吨 [1] - 汽车企业极致降本策略导致钢厂汽车板价格被要求降低超10% 超出钢厂承受能力 [1] 供应链矛盾 - 汽车板作为钢铁行业头部企业拳头产品 已基本无毛利 但仍被要求继续降价 [1] - 部分汽车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延迟支付货款 将融资压力转嫁给钢厂 账期延长加剧资金压力 [1] - 汽车板属于"高技术 高难度 高投入"产品 但招标模式未体现研发价值 打击供货积极性 [2] 行业呼吁与建议 - "内卷式"竞争破坏市场秩序 扭曲资源配置 阻碍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 - 建议汽车行业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竞争力 杜绝占用上游资金行为 [2] - 倡议头部企业带头反内卷 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
突发!印度对中国钢铁征12%重税,网友:自断后路!
搜狐财经· 2025-06-01 20:16
印度对华钢铁加征关税政策 - 印度财政部突然宣布对华钢铁加征12%关税 印度为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或地区 [1] - 此次加税是印度近年来在全球化贸易争端中的首次明确政策调整 [1] - 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钢铁进口来源国 2024年及2025年进口量创9年新高 [1] 印度政策背景与矛盾 - 印度官方称加税旨在保护本土产业 但数据显示其钢铁产能缺口仍达1.2亿吨 [1][3] - 印度2023年钢铁生产目标3亿吨 实际仅达1.8亿吨 [3] - 印度焦炭依赖中国进口 铁矿石却大量出口中国 原料供应与成品贸易政策存在矛盾性 [3] 市场影响与行业动态 - 印度本土钢价近期下跌约15% 中小钢厂面临转型压力 [3] - 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印度基建项目成本上升 [5] - 中国企业已通过产能转移至越南、印尼规避关税 宝钢将粗加工留国内而精炼环节外迁 [5] 中国钢铁行业优势与应对 - 中国特种钢出口均价是印度的三倍 鞍钢集团研发出耐腐蚀深海钢专供印度石油平台 [5] - 中国掌握印度焦炭供应命脉 收紧出口可能导致印度高炉断粮 [7] - 中国钢铁出口覆盖103个市场 印度仅占6% [7][9] 技术升级与产业链互赖 - 中国钢铁工业技术升级持续提升竞争力 [9] - 产业链深度互赖或为双方提供协商空间 [9]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副主任刘彪:粗钢总量下降 品种需求分化
期货日报· 2025-05-22 16:10
行业运行现状 - 中国粗钢产量在2020年达到历史峰值10.65亿吨,2024年降至10.05亿吨,累计减少6000万吨 [1] - 螺纹钢产量从2020年的2.66亿吨降至2024年的1.95亿吨,减少7000万吨 [1] - 热卷产量同期增产9500万吨 [1] 品种结构变化 - 板材需求持续增长,与上期所持仓量和成交量变化相符 [1] - 钢材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长材出口占比大幅下降,板材出口占比显著提升 [1] 进出口贸易 - 2023年钢材出口量1.1亿吨,接近2016年1.12亿吨的历史峰值 [1] - 进口钢材均价接近出口均价的两倍,部分高端产品如德国、瑞典钢材进口单价超过3000美元/吨 [2] - 出口均价持续走低,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钢铁与金融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期货日报网· 2025-05-22 15:11
钢铁期货发展现状 - 新世纪以来钢铁行业快速发展 钢铁现货交易市场规模日趋庞大 钢铁期货应运而生 [1] - 目前已有9个钢铁相关期货品种上市 其中上期所有4个品种 包括2009年螺纹钢和线材期货 2014年热卷期货 2019年不锈钢期货 [1] - 螺纹钢是全球成交量最大的金属期货品种 [1] 钢铁企业期货工具运用 - 钢铁企业经历从关注到认识 从理解到运用期货工具的转变 部分企业已有效利用期货规避生产经营风险 [1] - 期货市场对实体产业影响日益增大 钢铁期货金融属性增强 期货定价趋势明显 [1] - 钢铁与金融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钢铁企业正努力适应这一转变 [1]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举措 - 上期所深入钢铁企业了解诉求 在促进合约连续性 交割便利性等方面取得成效 螺纹钢和热卷交割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2] -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推荐下 上期所促进钢铁与船舶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 [2] 钢铁行业当前发展重点 - 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和存量优化阶段 运行形势严峻复杂 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2]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根本任务 坚持"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两大主题 [2] - 突出"控产能扩张 促产业集中 保资源安全"三项重点 推进"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 [2] - 实施"232"重点工作 包括两大基础举措(产能治理新机制和联合重组) 三大改造工程(超低排放 极致能效 数字化转型) 两大产业发展计划(铁资源开发和钢铁应用拓展) [2] 钢铁期货未来发展 - 钢铁产业是国家重要基础产业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根基 [3] - 上期所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 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 [3]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与上期所及产业链各方共同完善钢铁期货规则制度 促进产融结合 服务实体 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