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来(LLY)

搜索文档
This Unstoppable Stock Has Gained 100,203% Over The Last 50 Years, Creating Many Millionaires in the Process. Here Are 3 Reasons I Think It Will Continue to Create Generational Wealth.
The Motley Fool· 2024-09-08 18:45
文章核心观点 1) 制药公司Eli Lilly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投资者的大赢家,未来仍有很多增长机会 [1][2] 2) Eli Lilly在三个新兴领域处于领先地位:GLP-1药物、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3][4][5][6][7][8][9] GLP-1药物 - GLP-1药物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超过1000亿美元,Eli Lilly的GLP-1药物Mounjaro和Zepbound有望获得更多适应症,未来增长潜力大 [3][4][5] - Eli Lilly有望在GLP-1药物市场与竞争对手诺和诺德展开更激烈的营销竞争 [5]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10年内增长至约310亿美元 [6][7] - Eli Lilly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donanemab刚获批准,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可观收益 [7]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Eli Lilly正与OpenAI合作,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抗菌药物,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耐药性问题 [8][9] - 这显示Eli Lilly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8][9]
Beyond Mounjaro and Zepbound: 6 Other Drugs That Could Be Blockbusters for Eli Lilly
The Motley Fool· 2024-09-08 17:42
文章核心观点 - 艾利利利公司是一家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在过去5年里股价飙升近700%,2024年上涨近55% [1] - 公司的两款主打产品Mounjaro和Zepbound分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是公司近期的主要增长动力 [1] - 公司还有多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Omvoh、用于治疗淋巴瘤的Jaypirca,以及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Kisunla,这些新药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增长引擎 [2][3] - 公司还有多款处于临床三期的新药管线,包括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orforglipron和retatrutide,以及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remternetug,这些新药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未来的增长 [4][5] 公司概况 - 艾利利利公司是一家大型生物制药公司,市值位居行业前列 [1] - 公司在过去5年里股价飙升近700%,2024年上涨近55% [1] 主要产品 - Mounjaro和Zepbound是公司的两款主打产品,分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是公司近期的主要增长动力 [1] - 公司还有多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Omvoh、用于治疗淋巴瘤的Jaypirca,以及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Kisunla [2][3] 新药管线 - 公司还有多款处于临床三期的新药管线,包括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orforglipron和retatrutide,以及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remternetug,这些新药有望进一步推动公司未来的增长 [4][5] - 其中orforglipron有望在2023年达到近100亿美元的峰值年销售额 [4] 其他信息 - 公司还有其他一些成熟产品,如Verzenio、Jardiance和Taltz等,也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6] - 总的来说,公司未来的增长前景看好,股票仍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7]
Is Merck Stock Undervalued After Its Colossal Earnings Growth?
MarketBeat· 2024-09-07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市值达2940亿美元 [1]。公司的前瞻性市盈率为13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倍 [2]。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的调整后每股收益(EPS)出现大幅反转,从-2.06美元转为2.28美元 [2]。这一增长不仅推动了公司自身的业绩,也拉动了整个医疗行业的盈利增长 [3]。 公司业务概况 1) 公司业务分为制药和动物保健两大板块,制药业务占总收入的88% [4] 2) 公司主要依赖两款药品Keytruda和Gardasil/Gardasil 9,分别占总收入的43%和15% [4] 3) 这两款主要产品的销售增长近期有所放缓 [4] 公司盈利分析 1) 公司2023年二季度出现-2.06美元的亏损,主要是由于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产生的一次性费用 [5] 2) 2023年四季度的0.03美元盈利也受到与大日本住友制药合作的一次性费用影响 [5] 3) 剔除这些一次性费用,公司过去5个季度的平均调整后EPS为2.03美元,当前EPS为2.28美元,高于平均水平12% [6] 投资评级与前景 1) 尽管公司没有业绩大幅反转的故事,但仍然超出了收入和调整后EPS的预期 [6] 2) 但公司的大量研发投入短期内可能无法带来收益,如收购的Prometheus公司尚无获批药品,与大日本住友的合作药品也被FDA拒绝 [7] 3) 分析师给出的平均目标价为134.58美元,较当前价格上涨17% [7]
Eli Lilly's Weekly Insulin Shot Meets Two Late-Stage Study Goals
ZACKS· 2024-09-07 00:5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公布每周注射一次的胰岛素efisitora alfa两项3期研究积极顶线结果 有望助力其获批上市 且诺和诺德每周一次胰岛素获批遇挫对公司是利好 [1][6][7] 研究情况 - 两项3期研究QWINT - 1和QWINT - 3评估efisitora alfa对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疗效 [1] - QWINT - 1研究将efisitora与赛诺菲每日注射的来得时对比52周 研究对象为首次使用基础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 QWINT - 3研究将efisitora与诺和诺德每日注射的德谷胰岛素对比78周 研究对象为从每日基础胰岛素注射转换过来的2型糖尿病患者 [2] - 两项研究均达到主要终点 接受efisitora的参与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效果不劣于每日注射来得时和德谷胰岛素 安全性和耐受性与每日基础胰岛素疗法一致 [2] - 今年5月公布的QWINT - 2和QWINT - 4后期研究也有积极结果 QWINT - 2研究对比首次使用基础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efisitora与诺和诺德德谷胰岛素 QWINT - 4研究评估每日需多次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efisitora与赛诺菲来得时 两项研究达到糖化血红蛋白非劣效降低主要终点 [3] - 上述四项后期研究是QWINT 3期全球糖尿病患者临床开发计划一部分 公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公布QWINT - 5研究数据 该研究对比efisitora与德谷胰岛素对每日多次注射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疗效 [3] 股价表现 - 年初至今 公司股价飙升56.6% 行业上涨27.0% [4] 结果利好分析 - 美国批准的大多数胰岛素需至少每日注射一次 每周注射一次的胰岛素将减轻许多不愿开始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负担 上述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公司为efisitora寻求糖尿病患者监管批准 目前美国尚无获批的每周注射胰岛素 [6] - 诺和诺德已在欧洲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和中国销售每周一次胰岛素Awiqli 但7月FDA拒绝批准其申请 要求提供与制造工艺和1型糖尿病适应症相关信息 诺和诺德预计明年才能回复FDA询问 这一挫折对公司是利好 推迟了诺和诺德每周一次胰岛素在美国上市时间 缩小了其与公司efisitora潜在上市时间差距 [7] 评级情况 - 公司目前Zacks排名为3(持有) [8]
Stock Of The Day: Here's Why Weight-Loss Drug Maker Eli Lilly Has Reversed
Benzinga· 2024-09-06 23:25
文章核心观点 - 礼来公司股票涨至此前阻力位后遇阻回落,交易专家将其选为当日股票,成功交易者可通过理解投资者和交易者心理识别重要价格水平和新趋势获利 [1][3] 股票上涨及遇阻原理 - 股票上涨时处于失衡状态,需求(买单)大于供应(卖单),买家为获取股票需不断提高价格,推动股价上升 [1] - 股票到达阻力位时,卖单足以满足所有买单,股价停止上涨 [1] 礼来公司股票遇阻原因 - 许多7月在阻力位买入礼来股票的人,在股价下跌后后悔,当股价回到该水平时,他们为避免亏损选择卖出股票,大量卖单在955美元水平再次形成阻力 [3] 股票遇阻后下跌原因 - 股票到达阻力位后有时会反转下跌,因创造阻力的交易者和投资者担心错过机会,开始相互压价出售股票,引发雪球效应,推动股价下跌 [3]
This Big Move by Eli Lilly May Solve the Weight Loss Drug Market's Biggest Problem
The Motley Fool· 2024-09-06 16:35
文章核心观点 - 减肥药物市场潜力巨大,礼来公司凭借减肥药物取得显著业绩,新举措有望解决供应问题并推动收入增长,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优质制药股 [1][6] 行业情况 - 减肥药物市场需求旺盛,到本十年末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 [1] 公司情况 产品情况 - 礼来是全球顶级制药公司,其减肥药物带来巨额收入,公司以两种形式销售替尔泊肽化合物,即用于2型糖尿病的Mounjaro和用于体重管理的Zepbound [1] - Zepbound新药以2.5毫克和5毫克单剂量小瓶形式推出,通过自付渠道直接销售给有处方的患者,四周供应量的低剂量小瓶售价399美元,高剂量小瓶售价549美元,低于其他类似减肥药物价格 [3] 业绩情况 - 尽管无法完全满足需求且仅提供较高价格的注射笔产品,Zepbound仍取得出色成绩,去年年底推出,不到六个月成为畅销药,今年第二季度营收超12亿美元,同时Mounjaro营收超30亿美元 [3] - 减肥药物组合的季度表现促使礼来将全年营收指引提高30亿美元,至454亿 - 466亿美元 [4] 供应问题及解决措施 - 减肥药物需求超过供应,礼来和竞争对手诺和诺德需投资增加制造产能,供应问题是制药商面临的最大问题 [2] - 礼来推出单剂量小瓶版Zepbound有望“显著”扩大供应,小瓶包装相比注射笔包装可能简化制造过程,节省生产时间和成本,通过自付渠道销售有助于提高效率,精简减肥药物组合成本 [3][5] - 近年来礼来在制造领域大量投资,自2020年以来投入约180亿美元,结合新的小瓶形式,有望在提高减肥药物供应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5] 投资建议 - 供应问题曾是礼来在减肥药物市场的障碍,一些患者因难以获得药物而转向独立药房的复合版本,导致获批药物制造商收入损失 [6] - 礼来近期举措在解决供应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投资者有理由对其满足产品需求和在不断扩大的市场中实现收入增长的能力持乐观态度,礼来是当前值得加入投资组合并长期持有的顶级制药股 [6]
Healthy Returns: Eli Lilly could soon become the first $1 trillion health-care stock
CNBC· 2024-09-06 02:47
文章核心观点 - 伯克希尔·哈撒韦本月初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制药巨头礼来公司有望成为首家市值达1万亿美元的医疗保健公司 [1] 公司现状 - 礼来公司凭借注射减肥药物Zepbound和糖尿病药物Mounjaro的强劲需求发展良好,这两款药物为肠促胰岛素药物,能抑制食欲和调节血糖,8月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这两款药物的收入占公司总销售额近40% [1] - 礼来是减肥药物市场两大主导企业之一,在扩大药物供应方面取得进展,可能领先于主要竞争对手诺和诺德 [2] - 礼来公司股价今年飙升超60%,市值接近9000亿美元,8月8日公布超华尔街预期的第二季度财报后,股价飙升近10% [3] 行业情况 - 一些分析师认为,到本十年末减肥药物市场规模可能达1500亿美元 [2] 发展前景 - 礼来公司可能在10月30日公布又一个出色的季度业绩 [3] - 潜在数据和监管批准可能推动股价上涨,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预计年底前决定是否批准Zepbound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 [3] - 据Leerink Partners分析师David Risinger 8月20日的报告,礼来公司可能在年底前公布Zepbound与诺和诺德Wegovy直接对比的后期试验数据 [3] 竞争对手情况 - 诺和诺德也投入数十亿美元提高产能,但其减肥和糖尿病药物Wegovy和Ozempic第二季度销售额未达预期,部分原因是美国的定价压力 [2] 其他潜在收益 - 投资者看好礼来公司治疗方法的其他潜在健康益处,这可能提高其长期收入潜力,过去一年公司公布多项研究结果,显示Zepbound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脂肪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肥胖相关疾病有前景 [2]
Eli Lilly and Company (LLY) Morgan Stanley 22nd Annual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4-09-06 01:31
公司概况 - 公司正在重塑其肿瘤业务,终止了大部分管线项目,转而专注于内部发现和业务拓展,以构建更相关和成功概率更高的管线 [4][5][6] - 公司正在投资新的技术平台,如抗体偶联药物、T细胞募集剂、放射性配体等,以拓展药物调制能力 [7][11] - 公司今年和明年将有5-8个新的肿瘤药物进入临床试验,这是公司重启后的产出 [8][9] Verzenio在乳腺癌市场的表现 - Verzenio在高危早期乳腺癌适应症的渗透率已达到70%,仍有30%的患者未使用该药 [24] - 公司认为Verzenio在高危早期乳腺癌适应症将保持标准治疗地位,新竞争药物Kisqali可能会帮助扩大整个CDK4/6抑制剂市场 [25][26] - 在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中,Verzenio维持了30%的新患者份额,与Ibrance和Kisqali的竞争保持稳定 [28] Imlunestrant项目 - Imlunestrant EMBER-3试验取得阳性结果,公司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数据 [32] - 公司认为在ESR1突变人群中,口服SERD类药物可能会显示出更好的疗效 [41] - 公司还在评估Imlunestrant单药和联合Verzenio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40][45][46][47] - Imlunestrant EMBER-4试验正在进行,这是一项6000例患者的大型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在辅助治疗设置中的疗效 [35][36][37][38][39] KRAS项目 - 公司的KRAS G12C抑制剂Olomorasib正在开发用于肺癌一线治疗,计划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用药 [61][62] - 公司认为KRAS抑制剂单药在二线肺癌治疗中的疗效有限,需要与标准一线治疗方案联合用药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61] - 公司正在推进Olomorasib的大型III期临床试验,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陆续看到该项目的更多临床数据 [62][63]
Eli Lilly and Company (LLY) Morgan Stanley 22nd Annual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4-09-06 01:31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对肿瘤业务进行了重大调整,终止了大部分管线项目,并专注于内部发现和业务拓展,以构建更相关和成功概率更高的新药管线 [4][5][6] - 公司已投资于多种新技术平台,如抗体偶联药物、T细胞募集剂、放射性配体等,使自身能力覆盖目前已验证的几乎所有药物模式 [7][8][9] - 公司正在大幅加快临床试验的启动节奏,以应对《创新药价格改革法案》(IRA)的影响,但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临床失败 [16][17][18][20] - 公司的重点产品Verzenio在早期乳腺癌适应症的渗透率已达70%,未来可能会受到Kisqali等竞品的冲击,但公司认为Verzenio仍将是标准治疗 [24][25][26] - 公司的口服SERD药物imlunestrant正在进行两项关键性III期试验,一项在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一项在辅助治疗,公司对这些试验结果持谨慎乐观态度 [31][35][36][39] - 公司正在评估开发更选择性的CDK4/6抑制剂,但认为这一路径存在挑战,因为需要与现有CDK4/6抑制剂进行直接对比 [48][49][50][51] - 公司的KRAS抑制剂olomorasib正在开展一项大型III期试验,主要评估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用药的疗效 [61][6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 公司是否会继续拓展新的技术平台,如细胞治疗?公司表示目前还未涉足细胞治疗,但会保持关注,未来如果出现可扩展的成熟产品,公司会考虑进入 [12] - IRA法案对公司的影响?公司表示需要调整开发策略,加快临床试验启动,但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临床失败 [15][16][17][18] - Verzenio在早期乳腺癌适应症的渗透率和未来面临的竞争?公司表示目前渗透率已达70%,未来可能会受到Kisqali等竞品的冲击,但仍认为Verzenio将是标准治疗 [24][25][26] - imlunestrant III期试验的设计和预期结果?公司表示对ESR1突变人群的疗效持乐观态度,同时也关注imlunestrant单药和联合Verzenio在野生型人群的表现 [41][42][46][47] - 公司是否考虑开发更选择性的CDK4/6抑制剂?公司认为这一路径存在挑战,因为需要与现有CDK4/6抑制剂进行直接对比 [48][49][50][51]
Eli Lilly Just Made Zepbound Even More Appealing. Here's What Smart Investors Need to Know.
The Motley Fool· 2024-09-05 20:15
Lilly just lowered the price of Zepbound.One of the biggest growth narrative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right now is about weight loss medications.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agonists such as Ozempic, Wegovy, Rybelsus, Mounjaro, and Zepbound are becoming ever more popular among diabetes and obesity care patients.All of these medications are made by just two companies: Novo Nordisk and Eli Lilly (LLY -1.07%). For now, Novo Nordisk is the 800-pound gorilla in the GLP-1 arena. But Lilly has made 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