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来(LLY)

搜索文档
Healthy Returns: Chinese obesity drug emerges as a potential rival to Eli Lilly's Zepbound
CNBC· 2025-07-17 01:19
行业动态 - 中国药企恒瑞医药与美国合作伙伴Kailera Therapeutics联合开发的实验性每周注射剂HRS9531在中国三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数据 该药物有望在中国申请上市[2] - 多家跨国药企包括默克 诺和诺德 再生元等已布局中国减肥药市场 寻求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分一杯羹[3] - 2024年5月 Kailera以超过1亿美元首付款及近期付款 20%股权和近60亿美元未来里程碑付款 获得恒瑞医药多款实验性药物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权益[3] 产品表现 - HRS9531在48周治疗期内帮助患者平均减重近18% 比安慰剂组多减重16个百分点[4] - 89%的用药患者减重至少5% 444%的患者减重达到或超过20% 且48周时未出现减重平台期[4] - 礼来公司的Zepbound在两项三期试验中(约3000名肥胖或2型糖尿病患者) 72周内帮助患者平均减重最高达21%[8] - 诺和诺德的Wegovy仅靶向GLP-1受体 作用机制相对单一[9] 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将在中国提交HRS9531上市申请 Kailera计划开展更高剂量和更长治疗周期的全球研究[6] - HRS9531预计仍需数年才能进入美国等中国市场以外的国家 但数据表现使其有望成为Zepbound的潜在竞争者[6] 作用机制 - HRS9531与Zepbound均通过激活体内两种天然激素(GLP-1和GIP)发挥作用 可延缓胃排空 延长饱腹感 并通过抑制大脑饥饿信号来控制食欲[7] 安全性 - 未披露具体安全性数据 但公司表示结果与既往该药物及其他GLP-1类药物数据一致[5] - 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胃肠道相关 严重程度为轻至中度[5]
被追捧的孟加拉“减肥神药”,安全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7-15 22:00
核心观点 - 孟加拉版替尔泊肽在中国市场通过代购渠道流通,价格显著低于礼来原研药(190-260元 vs 405元),吸引大量消费者自行购买使用 [1][2] - 使用者多为BMI正常或轻微超重人群,不符合药物适应证条件,存在严重用药风险 [5][6][8] - 代购渠道存在假药风险、运输变质风险,且缺乏专业医疗指导 [10][11] - 孟加拉药企利用TRIPS协议专利豁免权合法仿制,但进口至中国可能侵犯专利权 [18] - 该现象反映社会对"瘦即美"的过度追求,医生强调应重视健康减肥方式 [20][22][24] 市场现状 - 2025年Q1礼来原研替尔泊肽全球销售额达61.5亿美元 [2] - 中国市场至少流通6种孟加拉仿制版本,主要通过代理分销模式进入 [14][15] - 典型代理模式:孟加拉药企→国内采购商→带货人→冷库分装→终端客户 [15][16] - 单次代理进货量可达1000支,海关没收量达2000支 [15][16] 产品差异 - 原研药与仿制药价差达43-53%(405元 vs 190-260元)[1][2] - 仿制药在佐剂、杂质、纯度等方面可能存在质量控制差异 [23] - 仿制药未经过中国人群临床试验,安全性存疑 [24] 渠道特征 - 主要销售平台为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代理通过身材对比图吸引客户 [7][17] - 仅12.5%代购会建议BMI正常者咨询医生(8名中1名)[9] - 运输环节存在冷链断裂风险,部分药品到货时已升温 [11] 法律风险 - 未经批准进口药品可能构成妨害药品管理罪、非法经营罪等 [26][27] - 平台明知违法仍允许销售需承担刑事责任 [26] - 个人自用少量药品可免于处罚,但销售行为不受此保护 [27][28] 用户画像 - 典型用户:23岁女性,BMI 24.2kg/㎡(正常范围上限),职业需求驱动 [5][6] - 小基数用户(BMI正常者)占比高于大基数肥胖患者 [22] - 用户普遍未经问诊/处方/检查,自行决定用药剂量 [8]
被追捧的孟加拉“减肥神药”,安全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7-15 21:4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晓诺 7月1日,罗一从冰箱中取出减肥针,针头很细,扎入腹部时没有她想象的疼痛。然而,几小时后,她吐 空了胃里所有东西,甚至吐出绿胆汁。医院急诊检查结果显示,她出现了低血糖、急性胃肠炎、急性胃 黏膜病变等严重不良反应。 罗一打的这支针是来自孟加拉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替尔泊肽是跨国药企礼来研发的一款明星减 肥药。数据显示,替尔泊肽使用者在72周后平均减重22.8公斤。2025年1月,替尔泊肽在中国上市。 2025年第一季度,其全球销售额达到61.5亿美元。 罗一使用的孟加拉版替尔泊肽并非礼来的原研药,而是由当地药厂仿制的。孟加拉因有专利豁免权,可 在原研药专利期内获得仿制权。据经济观察报调查发现,至少有6种孟加拉版替尔泊肽在中国市场上流 通。 价格低是中国很多消费者愿意选择孟加拉版替尔泊肽的主要原因之一。以2.5mg为例,礼来原研的替尔 泊肽每支单价约为405元,四支起售,约需1620元。目前国内代购销售的孟加拉版替尔泊肽的单价为190 元—260元,可单支起售。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孟加拉版替尔泊肽多是通过代购渠道进入中国,运输途中有变质、失活的可能。使 用者往往是在没有处方 ...
将搅乱供应链,涉两千亿市场,美“200%医药关税”引多国警惕
环球时报· 2025-07-15 06:48
美国政府拟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 - 美国政府计划对进口药品加征高达200%的关税以吸引产业回流 [1] - 该关税可能影响美国约2000亿美元的进口药品并推高药价 [2] - 医药行业正在等待月末"232调查"的最终结果以获取更多细节 [2] 全球药品供应链现状 - 美国制药业高度依赖海外供应链形成"美国研发-中国/印度生产原料药-欧洲生产药品-回流美国"的链路 [2] - 2024年向美国出口药品最多的国家是爱尔兰(503亿美元)瑞士(190亿美元)德国(171亿美元)新加坡(153亿美元)和印度(125亿美元) [2] - 美国90%的处方药是仿制药90%的原料药依赖进口 [4][5] 各国制药业受影响情况 - 印度2024-2025财年对美国出口89.53亿美元药品占其药品出口总额1/3以上 [3] - 澳大利亚去年向美国出口21亿澳元药品占其医药出口总量38% [3] - 日本制药业担心新关税将导致企业收益大幅下滑 [3] 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 - 25%关税将使美国药品成本每年上涨近510亿美元药价涨幅可达12.9% [4] - 200%关税可能导致仿制药公司撤出市场加剧药品短缺问题 [4] - 美国本土药企将面临生产成本激增研发投入减少的恶性循环 [5] 药企应对措施 - 全球制药巨头如诺华赛诺菲罗氏礼来强生已承诺在美国进行大笔投资 [6] - 新建工厂需考虑选址建设设备调试质量控制人员招募环保成本等问题 [6] - 在美国本土新建产能的成本可能高于未来关税负担 [6] 长期产业影响 - 短期内关税将冲击原有医药供应链分工 [7] - 长期人为打破分工体系将扭曲产业链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效率 [7] - 全球医药产供链发展遵循市场规律中国印度成为重要生产国得益于工业体系效率及人力成本优势 [6]
特朗普威胁200%医药关税,为何华尔街不在乎?
华尔街见闻· 2025-07-14 09:25
特朗普关税威胁及市场反应 -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品征收200%关税 并给予药企1年至1年半的调整期 [1] - 纽交所Arca医药指数上周上涨约1% 跑赢基本持平的标普500指数 显示市场对关税威胁反应平淡 [1] - 分析认为宽限期使药企可通过囤货和产能转移规避冲击 投资者担忧大幅减弱 [1] 行业应对措施 - 制药行业加速囤货 今年爱尔兰向美国出口的激素类药物达360亿美元 为去年总量的两倍多 [3] - 药企加大美国本土生产投资 礼来公司宣布270亿美元的美国制造业扩张计划 [3] - 默克公司以100亿美元收购Verona Pharma 礼来以13亿美元收购Verve Therapeutics 显示行业信心未受根本动摇 [1] 政策缓冲与税收优惠 - 特朗普提出的宽限期最迟可能持续至2027年 企业通过囤货可进一步延长至2028年 [2] - 建设美国本土生产设施通常需约四年时间 宽限期为此提供充足准备时间 [2] - "大漂亮法案"允许企业立即扣除研发费用和设备购置成本 提高可抵扣利息上限 降低新工厂建设成本 [3] 关税对盈利影响评估 - 杰富瑞预计默克公司2027-2028年因关税造成的收益损失仅为1%-2% 远低于早前25%关税情景的预测 [3] - 分析师认为宽限期大幅降低关税对药企盈利的短期冲击 解释医药股未受明显打压 [2]
速递|预计礼来替尔泊肽的全球销售额将达620亿美金,成为2030年全球药王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4 08:56
行业格局重塑 - 礼来预计2030年成为全球处方药销售额最高的生物制药公司 销售收入达1130亿美元 远超诺和诺德的840亿美元 [2] - 糖尿病与肥胖药物市场2024-2030年预计年均增长20% GLP-1受体激动剂将占全球处方药市场9%份额 [2][4] - 2024年全球处方药销售额前七公司将被礼来和诺和诺德超越 包括强生 艾伯维 默沙东等传统巨头 [5] 礼来与诺和诺德的核心产品 - 礼来替尔泊肽(Mounjaro)预计2030年销售额360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畅销药物 减重药Zepbound销售额255亿美元 [4] - 诺和诺德三款GLP-1药物进入2030年销售前十:司美格鲁肽(Ozempic)244亿美元 Wegovy 181亿美元 Cagrisema 152亿美元 [4] - 礼来两款临床阶段肥胖药物Orforglipron(127亿美元)和Retatrutide(56亿美元)预计进入销售前十 [4] 其他制药巨头的增长动力 - 艾伯维2030年处方药销售预计753亿美元 主要依赖免疫炎症类药物Skyrizi(266亿美元)和Rinvoq(148亿美元) [5] - 强生抗肿瘤药Darzalex 2030年销售额166亿美元 推动公司整体处方药销售至678亿美元 [6] - 赛诺菲与再生元联合开发的Dupixent预计2030年销售额250亿美元 推动公司销售增至648亿美元 [6] - 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合作的Enhertu预计152亿美元销售额 助力公司2030年销售达644亿美元 [6]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案例 - 默沙东Keytruda因生物类似药冲击预计2030年销售下滑至170亿美元 但皮下注射新剂型将贡献76亿美元销售额 [7] - 罗氏虽无单品进入前十 但整体处方药销售将从525亿美元增长至663亿美元 [7] 市场趋势与挑战 - 诺华与辉瑞2024-2030年销售额可能出现轻微下滑 [8] - GLP-1类药物的变革性作用正推动行业格局重塑 礼来与诺和诺德成为新王者 [8]
速递|礼来替尔泊肽减肥适应症,再获批准上市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3 12:49
产品上市与适应症 - 礼来加拿大公司宣布ZEPBOUND™ KwikPen®(替尔泊肽注射液)在加拿大正式上市 该药物为每周一次的注射剂 用于肥胖或超重成年患者的慢性体重管理 需结合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 [2] - ZEPBOUND™适用于BMI≥30的成人 或BMI在27-30且患有高血压 血脂异常 2型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症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2] 药物机制与临床效果 - ZEPBOUND™通过同时激活GIP和GLP-1激素受体调节食欲和代谢 是加拿大首个获批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双受体激动剂 [3] - SURMOUNT-1临床试验显示 使用15毫克剂量的患者在72周后平均减重21 8公斤(48磅) 5毫克剂量组减重15 4公斤(34磅) 安慰剂组仅减重3 2公斤(7磅) [5] 加拿大肥胖现状与社会影响 - 加拿大每三人中有一人患肥胖 该疾病与200多种疾病相关 包括心脏病 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 [6] - 54%肥胖患者遭遇同事歧视 64%遭受医疗人员体重偏见 肥胖相关年度经济损失达276亿加元 比先前估算高20% [6] 行业专家与患者组织评价 - 医学专家认为ZEPBOUND™是肥胖治疗的重要进展 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选择 [8] - 患者组织指出该药物上市标志着社会对肥胖认知的提升 呼吁政府确保公平获取治疗机会 [8]
美股市场速览:市场窄幅震荡,多数行业下跌
国信证券· 2025-07-13 11: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美股行业评级为弱于大市,维持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美股窄幅震荡,多数行业下跌,资金小幅流出且行业分化较大,多数行业业绩平稳上修 [3][4][5] 各部分总结 全球大类资产总览 - 展示全球主要资产近期走势,包括美股、中国股市、欧洲股市、日韩股市、新兴市场股市、美债收益率、汇率、商品等,各资产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各异 [11] 标普500板块观测 价格收益 - 各行业加权平均价格收益率不同,本周能源、半导体产品与设备等行业涨幅居前,电信业务、保险等行业跌幅居前 [3][15] - 按板块排名展示不同时间段各行业价格收益率排名情况 [16] 资金流向 - 各行业资金流向分化,本周半导体产品与设备、运输等行业资金流入,软件与服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行业资金流出 [4][18] - 按板块排名展示不同时间段各行业资金净流入排名情况 [19] 盈利预测调整 - 多数行业盈利预期上升,本周综合金融、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上修幅度领先,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电信业务等行业下修 [5][20] - 按板块排名展示不同时间段各行业盈利预测调整幅度排名情况 [21] 估值变化 - 市盈率:各行业整体法市盈率及变化情况不同,本周能源、半导体产品与设备等行业市盈率上升,电信业务、保险等行业下降 [23] - 市净率:各行业整体法市净率及变化情况不同,本周能源、半导体产品与设备等行业市净率上升,电信业务、保险等行业下降 [26] 关键个股观测 市场表现 - 展示关键个股价格收益率和估算资金流,科技巨头中英伟达本周涨幅3.5%,消费医药中开市客本周跌幅1.7%,传统工业中埃克森美孚本周涨幅2.9%,金融地产中伯克希尔哈撒韦本周跌幅1.9% [30][31] 盈利预测及调整 - 各关键个股EPS预期及近期调整幅度不同,本周英伟达、礼来等个股EPS预期上调,联合健康集团、特斯拉等个股下调 [32] 估值变化 - 市盈率:各关键个股预期市盈率及变化幅度不同,本周英伟达、埃克森美孚等个股市盈率上升,开市客、宝洁公司等个股下降 [33] - 市净率:各关键个股预期市净率及变化幅度不同,本周英伟达、通用电气等个股市净率上升,开市客、联合健康集团等个股下降 [34]
早报 (07.12)| 险资入市重磅变化!引导长投、价投;美、加关税战缓和?特朗普称豁免“拭目以待”;黄仁勋身家赶超巴菲特
格隆汇· 2025-07-12 08:12
英伟达与科技股动态 - 英伟达股价上涨0.5%,市值达4.02万亿美元,CEO黄仁勋身家1440亿美元超过巴菲特位列全球第九 [2]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面 [2] - 华尔街分析师普遍看好英伟达前景,巴克莱目标价200美元(对应市值4.9万亿美元),Loop Capital目标价250美元(对应市值6万亿美元) [17] - 大型科技股表现分化:谷歌A涨1.45%,亚马逊涨1.24%,特斯拉涨1.17%,微软涨0.37%,苹果跌0.59%,Meta跌1.34% [3][5] 美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63%至44371.51点,纳指跌0.22%至20585.53点,标普500跌0.33%至6259.75点 [3][5] - 本周累计表现:道指累跌1.02%,标普累跌0.31%,纳指累跌0.08% [3]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43%,蔚来汽车大涨5.69%,理想汽车涨1.69%,百度跌1.71% [3][5] 大宗商品与外汇市场 - 油价涨超2%:WTI原油涨2.8%至68.45美元,布伦特原油涨2.5%至70.36美元 [7] - 贵金属上涨:现货白银涨3.55%,COMEX黄金期货涨1.35%,本周累涨0.72% [5][7] - 美元指数上涨0.21%至97.8530,美元兑日元上涨0.8%至147.4220 [7] - 美债收益率全线上涨:10年期涨1.26%至4.412%,2年期涨0.65%至3.893% [7] 全球贸易政策 - 特朗普计划对进口精炼铜征收50%关税,8月1日生效 [2] - 美国本财年关税收入首破千亿美元,6月单月关税收入270亿美元同比暴增301% [22] - 加拿大推迟对美国钢铝加征报复性关税计划,将谈判期延至8月1日 [8][9] - 韩国官员透露美国在贸易谈判中要求共同遏制中国 [23] 中国资本市场 - A股放量上涨:沪指微涨0.01%至3510点,深证成指涨0.61%,创业板指涨0.8%,全天成交1.74万亿元创3月15日以来新高 [34][36] - 港股冲高回落:恒生指数涨0.46%,恒生科技指数涨0.61%,大金融股表现强势 [34][36] - 财政部印发通知加强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2025年起实施"年度+三年+五年"考核指标体系 [12] -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13] 行业与企业动态 - 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三和管桩预增3091%-3889%,华西证券预增1025%-1354%,高德红外预增735%-957% [14] - 中国钢铁产量全球占比超53%,2024年产量超10亿吨 [31] - 美国电力公司因AI数据中心需求激增申请290亿美元费率上调,同比激增142% [28][29]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强调严格防止"内卷外溢",推动企业出海有序成长 [30] 公司公告与资本运作 - 多家A股公司发布股东减持计划:东方国信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3%,博众精工股东拟减持不超1335.82万股 [33] - 绿地控股香港子公司2024年营收占比不足1%,银河微电拟投资3.1亿元建设集成电路项目 [33] - 马斯克辟谣xAI融资传闻,称公司资金充足暂不需要融资 [10] - 高盛上调亚洲股票目标,将港股评级调高至"持股",预测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有9%上涨空间 [19]
特朗普拟对药品进口征收200%关税 药企恐慌应对供应链重组挑战
智通财经网· 2025-07-12 07:07
关税提案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对全球制药行业征收高达200%的全面性高额关税 [1] - 关税可能有12至18个月的缓冲期 [1] - 关税提案基于"232条款"国家安全调查 调查涉及制药行业全球供应链 成本结构与定价体系 [1] 行业影响分析 - 200%关税将大幅抬高药品生产成本 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并可能破坏供应链稳定性 [2] - 对海外生产的药品企业而言 关税将造成"显著负面影响" [2] - 若征收25%关税 美国药品价格每年将上涨近510亿美元 平均涨幅达12.9% [2] - 药品短缺风险增加 因许多药品目前只能在海外大规模生产 [2] 企业应对措施 - 诺华 赛诺菲安万特 罗氏 礼来 强生等药企承诺加大对美投资力度 [3] - 罗氏表示密切关注形势变化 继续推进在美投资计划 [3] - 拜耳正监控关税消息 致力于确保供应链稳定 [4] - 诺华保持与美政府合作 尚未调整在美投资计划 [4] 行业挑战 - 12-18个月宽限期不足以完成生产线迁移 通常需要4-5年时间 [3] - 新建厂房 获得FDA认证 建立供应体系需耗费大量时间与资金 [3] - 行业寻求通过贸易谈判争取豁免权 如美英协议中提及对英国药品给予优惠待遇的可能性 [4] 行业观点 - 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批评关税提案"将适得其反" 损害公众健康 [2] - 行业不确定性持续笼罩 对企业投资决策和供应链布局产生负面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