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拼多多(PDD)
icon
搜索文档
饿了么官宣:即日起开启“百亿补贴”大促!称不打竞争口水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1:29
饿了么补贴活动 - 饿了么宣布开启"饿补超百亿"大促 进一步加大平台补贴力度 强调"只发真福利" [1] 京东外卖补贴活动 - 京东外卖于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活动 面向全体用户发放最高20元补贴 覆盖所有餐饮门店 [2] - 京东PLUS会员和大学生用户可额外抽取满25元~20元的"外卖百亿补贴金券" 每天限量10万张 [6] - 平台上线百亿补贴"超级爆品"专区 [6] - 京东外卖上线40天日订单量突破100万 [6] - 京东外卖已与超一万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 提供"五险一金"保障 京东承担所有成本 [6] 拼多多补贴计划 - 拼多多宣布推出"千亿扶持"计划 未来三年拟投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资源 [7] - 计划包括"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 深入农牧产区推出定向扶持方案 [7] - 专项小组已走进江苏连云港 后续将深入四川、海南、山西、云南、山东等地 [7] - 平台在"百亿补贴"中投入100亿消费券 通过"百亿消费券""百亿加倍补"等活动反哺商家 [8] - "国补"频道已覆盖20个省份 商品销量增长30倍以上 补贴范围将扩散至日用百货等类目 [8] 外卖市场竞争 - 2025年外卖市场竞争将持续升级 京东外卖与美团将在更多业务条线上展开竞争 [9]
云南大理有座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讲述拼多多“千亿扶持”新故事
搜狐财经· 2025-04-29 23:45
数商兴农科技小院成立 - 全国首个聚焦"数字商业+新农人培养"的科技小院在云南大理古生村揭牌,由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及大理州政府联合建设 [1] - 该项目是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在支持科技小院领域的首个落地成果 [1] - 构建"党政产学研用"六位一体实践育人平台,已落地1个养分智慧管控平台项目,推动7个农业科研课题及20多个科技小院农产品"触网"销售 [3] 拼多多农业战略布局 - 公司依托"千亿扶持"计划启动"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通过数字化手段挖掘乡土产品潜力,强化地域特色属性 [4] - 计划持续支持科技小院建设,重点培育具备科研能力、技术推广及互联网营销技能的复合型兴农人才 [5] - 平台将拓展支持范围覆盖好产品、好商家、好技术,构建多方共赢的农业产业生态 [13] 数字化农业技术应用 - 科技小院联合多方开发"实名制购肥-定点配送-精准施肥-全程监管"一体化养分智慧管控体系,试点覆盖100亩农田、40余田块、20余农户 [6] - 系统可实时监测地块作物需求与土壤养分,预计使试点区域排入洱海的氮磷量减少超30% [9] - 农户通过数字化平台30分钟内可完成肥料下单及配送,显著提升施肥科学性与便利性 [9] 农产品电商化实践 - 拼多多支持科技小院将工作重心从生产端延伸至销售端,帮助优质农产品建立成熟销售渠道 [3] - 通过直播活动销售9个科技小院的22款农产品,其中四川冷笋与广西北海虾干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11] - 创业者杨静在拼多多平台上线超100个SKU,覆盖全国2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 [11] 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 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联合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打造农业复合型人才"黄埔军校" [10] - 典型案例杨静从技术推广者转型为电商创业者,推动20余个科技小院农产品供应链整合 [10][11] - 全国科技小院数量已超1800个,覆盖31个省份,拼多多将其视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助力 [12]
虽迟但到,拼多多如今也走上了“种草”这条路
36氪· 2025-04-29 19:39
拼多多短视频业务新动向 - 公司近期发布2025年2月短视频种草达人月度收益新星榜和3月明星榜 根据达人账号内容质量和收入情况综合评定 系首次发布短视频种草收益相关榜单 [1] - 2024年12月推出"多多种草计划" 通过高流量激励和高现金补贴征集优质种草视频 2025年3月5日进一步降低达人参与门槛 [1] 多多种草计划收益结构 - 美食 居家好物 时尚领域前三名种草达人月度收益达数千至万元 母婴育儿等领域前三名收益约千元 [3] - 达人除获得平台现金激励外 还可通过视频挂载商品链接赚取带货佣金 [3] - 以美食领域2月榜首"馨儿有点甜1"为例 粉丝量5 3万 总获赞量20余万 [8] 多多视频历史表现与现状 - 2023年年初DAU峰值突破1 5亿 用户使用时长峰值超40分钟 但后续商业化尝试较少 [3] - 当前影响力远低于同级别小红书 哔哩哔哩 甚至不及日活千万量级的知乎 [8] 拼多多短视频战略调整 - 从非电商内容 短剧和网赚模式转向种草方向 核心目标从拉动DAU转为为商家提供广告服务 需为交易转化负责 [5] - 除站内种草外 2025年2月起支持抖音电商直播商家入驻 开启双平台直播 [5] 电商平台站内种草挑战 - 淘宝 京东虽布局更早但成效有限 证明电商平台站内种草发展仍需时间 [7] - 电商平台种草内容商业化目的明显 难以建立用户信任 需解决工具属性与内容生态的矛盾 [10] - 短视频种草和直播带货依赖沉浸式体验抢夺用户时长 与公司擅长的低价高效人货匹配逻辑存在差异 [10]
Temu and Shein Raise Prices in Response to US Tariffs
PYMNTS.com· 2025-04-29 05:59
价格调整 - Temu针对进口商品新增约145%的"进口费用" [1] - Shein未单独列示费用但同步提价 [1] - 提价后Temu商品价格与美国本土零售商亚马逊、Target和沃尔玛接近 [3] 政策影响 - 价格调整直接响应特朗普政府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 [2] - 两家公司均在4月25日前向客户发送涨价预警信函 [5] - 中国政府对Shein外迁产能计划进行干预 [7] 供应链策略 - Temu减少中国直邮商品比例 超75%闪电促销商品转为美国仓发货 [4] - Temu推行"半托管"模式 工厂需自行批量发货至美国仓库 [6] - Shein尝试将部分产能转移出中国但受阻 [7] 运营调整 - Temu美国仓商品不收取进口费用 并重点推广此类商品 [4] - Temu付费搜索流量因广告削减暴跌80% [4] - Temu自2月起重组中国供应链 放弃商家全流程托管模式 [5][6]
PDD Holdings Files Annual Report on Form 20-F for Fiscal Year 2024
Globenewswire· 2025-04-29 05:1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8日拼多多控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2024财年年报,年报可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查看 [1] 公司信息 - 公司是跨国商务集团,拥有并运营一系列业务,旨在让更多企业和个人融入数字经济,使当地社区和小企业受益 [3] 年报相关 - 公司将应股东要求免费提供包含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的年报硬拷贝,请求应发送至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邮箱investor@pddholdings.com [2]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和媒体咨询请联系investor@pddholdings.com和media@pddholdings.com [4]
PDD(PDD)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29 05:01
公司业务模式与发展 - 拼多多平台开创“团队购买”模式,形成商家与买家的良性循环[25] - 2022年9月Temu在美国波士顿成立,截至2024年底服务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27] - 2020年8月推出多多买菜,2022年9月推出Temu,二者过去消耗大量资源且未来可能持续如此,还可能无法达预期[74] - 2020年8月推出多多买菜,2022年9月推出Temu,无法确保新业务能成功运营[137] 公司收入来源与结构 - 2024财年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中国第三方商家,包括交易服务和在线营销服务等[29] - VIE及其子公司在2022、2023和2024年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6.2%、45.7%和22.5%[35] - 2022 - 2024年,VIE及其子公司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6.2%、45.7%和22.5%[59] - 2024年VIE及其子公司贡献公司收入的22.5% [209] - VIE及其子公司在2022、2023和2024年分别贡献公司合并总收入的56.2%、45.7%和22.5%[221] 公司股权与控制结构 - 雷陈和赵佳振分别持有杭州爱米86.6%和13.4%的股权,公司通过合同安排控制其财务结果[31] - 公司通过VIE及其子公司开展中国大陆业务,VIE成立于2015年4月,持有增值电信业务运营许可证[34] - 公司与VIE及其股东签订一系列合同安排,包括股东投票权代理协议、股权质押协议等[35] VIE结构相关风险 - 合同安排存在风险,其合法性和可执行性未在中国大陆法院得到检验[41] - 中国大陆当局可能不允许使用VIE结构,这可能对公司财务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3] - 公司ADS持有人不直接或间接拥有可变利益实体(VIE)及其子公司股权,若VIE相关合同安排不可执行或被禁止,公司财务表现和ADS价值将受影响[57] - 公司依赖与VIE及其股东的合同安排开展业务,该安排在提供运营控制方面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221] - 若VIE或其股东不履行合同义务,公司可能需承担大量成本和资源来执行安排[223] - 公司与VIE的合同安排受中国法律管辖,通过中国仲裁解决纠纷,法律存在不确定性[224] - 中国法律法规可能将合同安排归类为外国投资,公司业务可能受影响[217] - 若VIE股东拒绝按合同转让股权,公司可能需采取法律行动[223] 公司监管与合规要求 - 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受中国法律法规的监管,相关法规近年来有很大发展[44] - 公司需在纳斯达克后续发行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备案[45] - 公司目前不受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和网络平台运营商的网络安全审查义务约束,但可能因影响国家安全被审查[47] - 2021年6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数据安全法》,9月1日生效;7月,国务院颁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9月1日生效;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联合颁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2年2月15日生效[89] - 根据《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处理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在境外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前,必须申请网络安全审查[89] - 2025年1月1日,《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生效,要求网络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时,需进行国家安全审查[89] - 2021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的《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生效,禁止在线平台运营者通过强制手段收集用户信息[94] - 2021年8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生效,加强了个人信息保护[94] - 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亚洲司法管辖区有隐私相关法规,公司若违反可能影响声誉和业务[92] - 美国有数据隐私和安全相关规则和法规,如《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和《加州隐私权利法案》,新法规可能增加公司责任和成本[93] - 公司受欧盟和英国数据隐私保护法规约束,违规可能面临重大罚款、监管调查等后果[95] - 隐私和数据保护法规的变化可能带来运营成本和业务风险,合规或需修改服务、增加成本[96] - 2021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因在线杂货业务的不公平定价行为,对五家平台运营商罚款650万元,其中拼多多平台运营商被罚款150万元[113] - 《电子商务法》要求电商平台运营商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当地分支机构提供平台上商家的身份信息,并促使未注册的商家完成注册;拼多多平台明确要求所有商家完成注册,否则可能失去商家资源并承担法律责任[113] - 公司平台的营销、广告、贸易和商业行为可能受到监管审查,面临调查、执法行动、索赔和法律诉讼等,影响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116][117] - 公司可能面临税收义务和有效税率的波动,因税法、行政实践等变化可能产生额外税收费用和负债,新的税收措施也会带来影响[118] - 2020年11月1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加强直播管理通知,要求直播平台注册信息和业务运营[165] - 2021年4月23日,七部门联合颁布直播营销管理办法,5月25日生效,要求平台干预风险或非法交易并警示用户[165] - 中国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适用于拼多多平台的在线营销服务,违规可能面临罚款、没收广告费等处罚[173][174] -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要求付费搜索结果显著标记为广告,拼多多平台需区分购买营销服务的商家[174] - 拼多多平台需监测广告内容,确认广告商获得政府批准,合规成本可能影响平台业务和财务状况[175] - 中国政府可能颁布新广告法规,增加公司合规成本和潜在责任[176] - 2019年1月1日生效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应税收入为年收入减6万元及各项专项扣除,可能增加平台运营成本[168] 公司财务相关数据 - 2022、2023和2024年,PDD Holdings Inc.向子公司提供贷款本金总额分别为219.916亿人民币、17.545亿人民币和4.229亿人民币(5790万美元)[61] - 2022、2023和2024年,子公司向PDD Holdings Inc.偿还贷款本金总额分别为220.573亿人民币、105.706亿人民币和4.748亿人民币(6500万美元)[61] - 2022、2023和2024年,VIE及其子公司向子公司提供贷款本金总额分别为54.437亿人民币、2063.53亿人民币和3160.987亿人民币(433.053亿美元)[61] - 2022、2023和2024年,子公司向VIE及其子公司偿还贷款本金总额分别为1600万人民币、1713.916亿人民币和3134.034亿人民币(429.361亿美元)[61] - 2022、2023和2024年,子公司向VIE及其子公司提供贷款本金总额分别为627.537亿人民币、51.93亿人民币和1139.897亿人民币(156.165亿美元)[61] - 2022、2023和2024年,VIE及其子公司向子公司偿还贷款本金总额分别为460.434亿人民币、18.026亿人民币和939.689亿人民币(128.737亿美元)[61] - 2024年公司合并总收入为393.836097亿人民币,2023年为247.639205亿人民币,2022年为130.557589亿人民币[65] - 2024年公司合并净收入为112.434512亿人民币,2023年为60.026544亿人民币,2022年为31.538062亿人民币[65] - PDD Holdings Inc.未宣布或支付任何现金股息,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支付计划[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505,034,316千人民币,较2023年的348,078,120千人民币增长45.09%[66] - 2024年公司净现金从经营活动产生121,929,292千人民币,较2023年的94,162,531千人民币增长29.49%[67] - 2024年公司净现金在投资活动使用118,356,036千人民币,2023年为使用55,431,278千人民币[67] - 2024年公司净现金从融资活动产生1,164千人民币,与2023年相同[67] - 2022 - 2024年,VIE及其子公司向杭州微米支付的现金分别为963900千人民币、938200千人民币和856300千人民币(117300千美元)[71]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30,557,600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247,639,200千人民币,2024年达到393,836,100千人民币(53,955,300千美元)[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91,721,192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0,836,513千人民币增长19.20%[66] - 2024年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399,986,277千人民币,较2023年的279,195,270千人民币增长43.26%[66] - 2024年公司应付商家款项为91,655,947千人民币,较2023年的74,997,252千人民币增长22.21%[66] - 公司2022 - 2024年分别录得净利润315.381亿元、600.265亿元和1124.345亿元(154.035亿美元)[203] - 公司2024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从2023年的821.889亿元增至1113.005亿元(152.481亿美元),增幅35.4% [205] - 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109.524亿元增至126.594亿元(17.343亿美元)[205]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增长或财务结果,无法保证维持现有增长率[54] - 公司全球业务扩张面临多方面风险,若无法有效创收,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受不利影响[56] - 公司支付股息和偿债能力部分取决于中国大陆子公司的股息和VIE的许可及服务费,子公司债务工具可能限制其支付股息能力[59] - 截至2022、2023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中国内地子公司的实缴资本、法定储备金及可变利益实体(VIE)净资产受限金额分别为570.001亿人民币、807.555亿人民币和1043.594亿人民币(142.972亿美元)[61] - 公司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增长或财务结果,未来增长可能因多种因素放缓或下滑[73] - 自2019年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拼多多平台认定为“恶名市场”,未来可能继续认定,或损害公司声誉和业务[80] - 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若无法有效竞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买家和商家,影响盈利能力和品牌知名度[86] - 公司平台可能因销售假冒、侵权产品或存在误导信息而面临索赔和处罚,影响业务和财务[100] - 平台商家可能进行虚假交易,虽有措施但无法确保完全阻止,可能影响关键指标[104] - 公司依赖美国版权法的安全港条款,但并非所有司法管辖区都适用,可能承担平台责任[107] - 员工的非法、欺诈或勾结活动可能使公司面临责任和负面宣传,影响业务和财务[109] - 公司可能因平台销售的产品和服务造成的损害面临消费者保护法律索赔,且无产品责任保险[110] - 拼多多平台受中国《电子商务法》约束,若生鲜等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和健康,公司可能担责[111] - 速卖通平台商家受运营地消费者保护法律约束,产品违规公司可能受影响[112] - 公司虽要求商家赔偿损失,但可能无法有效执行合同权利,还可能面临监管调查[105] - 2022年12月下旬至2023年初,中国部分地区新冠病例增多,导致业务和其他活动暂时中断,影响公司经营业绩[130] - 若公司无法维护和拓展与商家的关系,出现商家流失且无法吸引新商家,公司的收入和经营业绩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121] - 主要社交网络的功能和支持发生变化或中断,可能限制公司扩大买家群体的能力,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2][123] - 公司依赖应用商店分发移动应用,应用商店可能暂停或终止用户访问、增加访问成本或改变访问条款,影响公司扩大用户群体,过去曾出现应用被下架情况[124] - 公司的IT系统出现故障、中断或无法及时升级,会影响服务质量和订单履行,导致产品销量下降、声誉受损和市场份额下降[125][126][127][128] - 公司依赖关键运营指标评估业务表现,若这些指标被认为不准确,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影响业务并引发潜在诉讼或纠纷[129] - 公司未来成功依赖关键员工,若无法吸引和留住他们,业务和增长可能受严重影响[131][132][133] - 公司计划扩大业务,这会增加运营复杂性,带来合规风险和成本,若新员工管理不善,业务和财务状况可能受损[134] - 平台扩展产品种类面临风险,可能导致退货率上升、投诉增加和产品责任索赔,损害品牌和财务表现[138] - 腾讯为公司提供多方面服务,若服务受限或不可用,公司业务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140][141][142] - 公司依赖平台、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电信网络正常运行,故障或中断会影响业务,且无法控制电信服务成本[143] - 公司可能进行收购、投资或战略联盟,这会分散管理精力,带来额外负债和成本,投资和收购可能无法实现预期协同效应[144][145][146] - 平台和内部系统软件可能存在编程错误或设计缺陷,会影响用户体验、损害声誉并造成经济损失[147] - 公司业务处理大量数据,需遵守隐私和网络安全法律,数据安全问题会影响公司形象和财务状况[148][149][150] - 公司依赖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若服务受限或条款不利,业务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152][153][154] - 若拼多多平台与支付服务
Shein, Temu respond to US tariffs with sharp price increases
Proactiveinvestors NA· 2025-04-29 03:25
About this content About Emily Jarvie Emily began her career as a political journalist for Australian Community Media in Hobart, Tasmania. After she relocated to Toronto, Canada, she reported on business, leg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in the emerging psychedelics sector before joining Proactive in 2022. She brings a strong journalism background with her work featured in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digital publications across Australia,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including The Examiner, The Advocate, ...
Temu adds ‘import charges' after Trump tariffs
TechCrunch· 2025-04-29 02:18
核心观点 - Temu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新增约145%的进口费用,导致部分商品价格翻倍[1] - Shein也提高了价格,但未实施进口费用[1] - 关税政策及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的政策对两家平台的商业模式造成冲击[2] 价格变动 - Temu上一件售价18.47美元的夏季连衣裙在征收26.21美元进口费用后总价升至44.68美元[1] - 进口费用在某些情况下超过商品本身价格[1] - Temu和Shein从4月25日起对美国客户提价[2] 政策影响 - 针对中国制造商品的145%关税是价格调整的直接原因[2] - 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的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成本压力[2]
Shein, Temu Prices Surge as High as 377% Ahead of Tariff Increases
CNET· 2025-04-29 01:58
关税政策变化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的"de minimis"豁免政策 导致中国电商平台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1] - 关税政策变化始于4月下旬 部分商品价格涨幅高达377% [1] - 政策变化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 公司提及因新关税而提高运营成本 [2] 价格调整幅度 - 美容健康类产品平均价格上涨51% 家居厨房用品上涨30% 女装上涨8% [2] - 具体商品价格变化:厨房毛巾从1.28美元涨至6.10美元(涨幅377%) 肉类 shredder从2.91美元涨至9.02美元(涨幅219%) [2] - 中国电商巨头宣布显著提价 部分商品涨幅最高达377% [1] 行业影响 - 美国消费者面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 关税政策改变冲击快时尚零售商商业模式 [3] - 商业模式受到干扰 导致消费者面临价格上涨压力 [3] - 价格追踪工具推出 用于监控关税对热门商品的影响 [3]
Temu adds 'import charges' of about 145% after Trump tariffs, more than doubling price of many items
CNBC· 2025-04-29 00:15
关税政策影响 - 公司Temu开始征收约145%的进口费用以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 导致典型订单价格翻倍以上[1] - 具体案例:夏季连衣裙售价$18 47 加征$26 21进口费后总价$44 68(142%附加费) 儿童泳衣$12 44加$18 68费用后达$31 12(150%) 手持吸尘器$16 93加$21 68费用后$40 11(137%加价)[2] - 公司解释进口费用涵盖海关相关流程及代缴费用 但注明显示金额可能非实际支付金额[3] 竞争对手应对 - 竞品Shein虽提价但未单独征收进口费 在结算页面声明"关税已含在价格中"[4] - 两家公司此前警告将因特朗普对华145%关税及取消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而调价[4] 商业模式冲击 - 进口费用削弱公司核心价值主张 其母公司PDD Holdings曾凭借"像亿万富翁般购物"广告语及超低价策略快速打开美国市场[5] - 原低价策略帮助经济拮据消费者购买非必需品 现价格水平趋近亚马逊、沃尔玛等本土竞争对手但物流时效仍滞后[6] 市场表现变化 - 公司在美国在线广告支出大幅削减 苹果应用商店排名从长期稳居前10暴跌至73位(Sensor Tower数据)[7] - 同期Shein排名从15位降至54位[7] 运营调整声明 - 公司声明因全球贸易规则变化导致运营成本上升 宣布自2025年4月25日起进行价格调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