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生物(WXXWY)
icon
搜索文档
WuXi Biologics Launches HEK 293 Stable Cell Line Platform WuXia293 Stable for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f Difficult-to-Express Molecules
Prnewswire· 2025-08-11 16:30
公司技术平台发布 - 药明生物推出WuXia293Stable新平台 专门用于HEK293细胞中稳定表达的结构功能复杂生物药的开发与生产[1] - 该平台具备高滴度(单抗补料批次滴度达5.0 g/L)、强稳定性和优异质量特性 显著提升难表达分子的可开发性与可生产性[1][4] - 平台提供从细胞库检测到病毒清除验证的一站式CMC解决方案 支持2000L规模补料批次和1000L规模灌流商业化生产[4] 技术优势比较 - 传统CHO细胞表达系统可能因宿主细胞蛋白影响导致复杂分子表达滴度低和截短问题[2] - HEK293细胞在保持高滴度同时能消除或显著减轻复杂分子表达中的截短问题[2] - WuXia293Stable基于专有HEK293细胞系开发 生长稳健且代谢平衡 与原有工艺完全兼容[3] 平台体系扩展 - WuXia™平台家族已衍生包括WuXiaADCC Plus™、WuXia RidGS™及WuXia293Stable在内的多个细胞系开发平台[5][8] - WuXia™平台为全球监管机构认可 截至2024年已产生超过1000个细胞系用于临床和商业化生产[7] - 平台家族持续扩展以满足全球客户多样化需求 涵盖单抗、双抗、融合蛋白和酶等多种重组蛋白[7][8] 战略意义 - 该平台进一步强化WuXia™平台家族的服务能力 体现公司"每个生物药都能被生产"的愿景[5][6] - 技术创新使公司能灵活应对生物制药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加速全球患者获得创新生物药[6] - 平台通过长期传代保持稳定表达和一致产品质量 支持规模化临床和商业化生产[4][10]
药明生物 - 新业务推动长期增长,上调至买入评级-Wuxi Biologics_ New modalities to drive long-term growth; upgrade to Buy
2025-08-11 10:58
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无锡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股票代码2269 HK)[2][4][10] * 行业:生物制药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新型生物疗法(ADC/双多特异性抗体)[2][3][10] ---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绩复苏与增长驱动 * 2025上半年初步业绩显示收入同比+16%,调整后净利润同比+11%,显著优于2024上半年(收入+1%,净利润-13%)[14] * 新型疗法(ADC/双多特异性抗体)项目数量2019-2024年CAGR达43%(总数345个),已超过传统单抗项目(328个)[2][16] * 子公司药明合联(Wuxi XDC)2025上半年收入占比提升至27%(2024年为22%),收入同比+60%[2][16] 行业趋势与中国优势 * 中国在全球创新管线中占比:双多特异性抗体46%、ADC 52%,显著高于整体创新管线占比(34%)[3][22] * 2025年至今中国对外授权交易(BD)总规模占全球32%,其中45%来自ADC/双多特异性抗体[3][28] * 全球疗法升级趋势:从化疗→ADC、单抗→双多特异性抗体(如HER2 ADC药物Enhertu 2024年销售额38亿美元,预计2026年翻倍)[3] 公司竞争优势 * 技术平台:WuxiBody双抗平台(缩短研发周期6-18个月)、Wuxi DARx ADC平台(灵活药物抗体比)[10][43][45] * 产能布局:中国/海外产能各占50%,新加坡基地设计产能120kL(可扩展),100%使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39][40] * 订单留存:对外授权后95%项目仍留存在公司,2024年底已签署24亿美元后续订单[10][33] 财务与估值 * 2025-29年预测调整:收入上调1.8%-30.9%,净利润上调9.3%-39.1%[44][46] * 目标价从20.3港元上调至41.2港元(DCF估值,WACC 12.5%,永续增长率3%),对应2026年PE 29x[5][47] * 当前股价30.02港元对应2026年PE 22x,低于中国CRO公司中位数(25x)和全球生物药CDMO同业中位数(26x)[5][48] --- 重要但易被忽略的细节 项目管线动态 * 2024年新增151个综合项目(超指引110个),总项目数达817个(同比+17%)[14][15] * 临床前&临床I-II期项目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占73% vs 2016年64%)[15] 风险因素 * 地缘政治风险(如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尚未在2025年重新提出)[14] * 产能利用率不足可能导致毛利率下滑(基准情景2029年毛利率45%,悲观情景40%)[51][55] 数据亮点 * ADC/双多特异性抗体项目增速:2020-24年CAGR分别为48%/37%,远高于单抗(17%)[11][16] * 对外授权后订单来源:68%来自跨国药企,32%来自本土企业[33][35] * 资本开支:2025年预计50亿人民币,2029年基准情景20亿人民币[51][54]
药明生物(02269)下跌2.0%,报29.42元/股
金融界· 2025-08-08 14:24
股价表现 - 8月8日盘中下跌2 0% 报29 42元/股 成交额9 26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全球领先的生物制剂服务供应商 提供从发现 开发到生产生物制剂的全流程服务 [1] - 2016年在中国生物制剂研发市场份额达48% [1] - 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2家建立合作关系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86 75亿元 净利润33 56亿元 [2] - 2025财年中报将于8月19日披露 [2]
药明生物(2269.HK):后端发力成长确定
格隆汇· 2025-08-08 10:40
公司概况 - 药明生物是全球领先的生物药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首创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模式,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 [1] - 公司搭建了一体化技术平台,覆盖药物发现(R)、开发(D)和制造(M),形成强大的业务粘性,可提前5-10年锁定客户合作 [1] - 2024年服务全球600余家客户,包括前20大跨国药企,核心员工留任率达95.8% [1] - 全球化产能布局覆盖中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9个生产基地和7个开发中心 [1] 财务表现 - 2019-2024年营收CAGR达36.0%,2024年营收187亿元(+9.3%),归母净利33.6亿元 [1] - 2024年分业务看,临床前服务收入70.6亿元(+30.7%),早期临床收入38.2亿元(+5.5%),后期及商业化收入74.9亿元(剔除新冠同增3.9%) [1] - 非新冠业务2024年同增13.1%,2017-2024年CAGR达42% [2]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约185亿美元,2016年至2024年总未完成订单复合增长69.6% [2] - 未完成服务订单约105亿美元,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约80亿美元 [2] - 三年内未完成订单约37亿美元,占比约19.7%,支撑公司短期内业绩持续增长 [2] - 若剔除上年基数中的默沙东疫苗及新冠订单,三年内未完成订单同比增幅可达低至中双位数 [2] 行业前景 - 全球生物药市场持续扩容,中国以18.8%的全球份额成为第二大市场,预计2030年规模达1,628亿美元 [2] - ADC等复杂疗法生产壁垒高,其中ADC生产外包渗透率达70% [3] - 公司2024年ADC相关项目194个,同比增长35.7% [3] - XDC(包括ADC、RDC等)业务快速扩张以及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的增多推动单项目收入提升至2,470万元 [3] 业务发展 - 公司临床前项目向后期动态转化,2024年商业化项目达21个(剔除新冠) [3] - 后期临床及商业化收入占比40.1%,较2018年提升21.1个百分点 [3] - 2026年后公司产能规划预计达到58万升,满产后可支撑约78亿元利润 [3] - 公司当前(2025年8月1日)PE(TTM)35.2X,显著低于海外龙头龙沙(56.3X)和三星生物(57.5X)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14.71/236.52/259.13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44.76/49.97/53.60亿元 [3] - 对应EPS分别为1.10/1.23/1.32元 [3]
药明生物(0226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8:05
股本与股份 - 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6,000,000,000股,每股面值为0.000008333333美元[1]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4,068,902,309股,本月增加1,610,767股,本月底结存4,070,513,076股[3] - 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120,000美元[2] 期权计划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上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88,398,268股,本月减少1,017,167股,本月底结存87,381,101股[4] - 2016年1月7日授出的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期权计划,行使价0.1667美元[4] - 2017年3月15日授出的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期权计划,行使价0.3400美元,本月底结存27,999,282股[5] - 2017年5月12日授出的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期权计划,行使价0.6000美元,本月底结存1,290,675股[5] 资金与股份转让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374,369.64美元[5] - 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股份数目为63,687,130股[6] - 全球合伙人计划的股份奖励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股份数目为9,233,053股[6] 购回股份 - 2025年6月6日拟注销但未注销的购回股份数目为23180000股[7] - 2025年7月8日及9日共购回23180000股普通股,7月31日尚未注销[8] 本月变动 - 本月内增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1610767股普通股[8] - 本月内库存股份总额无增减,为0股普通股[8]
中证香港100医药卫生指数报1134.8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8-06 15:44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100医药卫生指数报1134.87点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2.21% 近三个月上涨41.09% 年初至今上涨96.31% [1] 指数构成 - 样本证券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1] - 行业分布中化学药占比54.47% 生物药品占比19.42% 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占比14.91% 医疗商业与服务占比11.20%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药明生物(02269):深度报告:后端发力成长确定
湘财证券· 2025-08-06 14:32
公司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首次覆盖药明生物给予"买入"评级 [4] - 药明生物是全球领先的生物药CRDMO龙头,首创一体化技术平台覆盖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全流程服务 [1] - 公司2024年服务全球600余家客户,核心员工留任率达95.8%,全球化布局9个生产基地和7个开发中心 [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19-2024年营收CAGR达36.0%,2024年营收187亿元(+9.3%),归母净利33.6亿元 [6] - 2024年分业务收入:临床前70.6亿元(+30.7%)、早期临床38.2亿元(+5.5%)、后期及商业化74.9亿元(剔除新冠同增3.9%) [6] - 非新冠业务2024年同增13.1%,2017-2024年CAGR达42% [6][15] 订单与产能规划 - 截至2024年底未完成订单总额185亿美元,三年内未完成订单37亿美元占比19.7% [28][29] - 2026年产能规划达58万升,测算满产后可支撑约78亿元利润 [7][142] - 当前PE(TTM)35.2X,显著低于海外龙头龙沙(56.3X)和三星生物(57.5X) [7][73]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全球生物药市场持续扩容,中国2030年规模预计达1,628亿美元占全球22.2%份额 [3][53] - 全球抗体/蛋白/非核酸疫苗CDMO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679亿美元,中国853亿元 [55][58] - 公司2024年在中国创新药出海项目中市场份额达70% [61] 技术与业务优势 - ADC相关项目194个(+35.7%),XDC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提升至21.1% [94][97] - 临床III期和商业化收入占比从2018年19.0%提升至2024年40.1% [127][136] - 首创CRDMO模式可提前5-10年锁定客户合作,形成强业务粘性 [75][7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14.71/236.52/259.13亿元,归母净利44.76/49.97/53.60亿元 [8]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1.10/1.23/1.32元,对应PE 28.96/25.94/24.19X [8][10]
药明生物(02269)下跌2.01%,报31.22元/股
金融界· 2025-08-06 10:59
股价表现 - 8月6日盘中下跌2.01%至31.22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4.38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86.75亿元 [1] - 2024年净利润33.56亿元 [1] - 预计8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市场地位 - 2016年占据中国生物制剂研发市场48%份额 [1] - 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2家建立合作关系 [1] - 提供从发现、开发到生产生物制剂的全流程服务 [1]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2.51%,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8-01 20:1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37%,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2.51%,报3658.84点,成交额245.07亿元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4.02%,近三个月上涨47.29%,年初至今上涨85.26% [1]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3000.0点 [1]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信达生物(10.25%)、药明生物(9.23%)、百济神州(8.95%)、康方生物(8.12%)、中国生物制药(5.97%)、石药集团(5.77%)、京东健康(4.52%)、三生制药(4.19%)、翰森制药(3.0%)、药明康德(2.85%) [1] - 指数持仓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100.00%)和医药卫生行业(100.00%) [1]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时,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 当港股通证券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再满足互联互通资格时,指数将相应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港股通医药C的公募基金包括: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联接A/C、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联接A/C/ETF、银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鹏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 [2]
药明生物申请一次性配液场景中的配液方法等专利,基于多时段注入模式控制出液口注入液体
金融界· 2025-08-01 19:36
公司专利动态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次性配液场景中的配液方法、配液系统、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20393847A,申请日期为2025年4月 [1] - 专利涉及在液体注入阶段通过多时段注入模式控制出液口,实现精确配液,包括获取期望与实际液体重量、设定阈值条件和注入时段控制 [1] - 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一次性配液场景,通过分时段控制提高配液精度和效率 [1]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无锡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业务 [2] - 公司注册资本达891577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9次 [2] - 公司拥有30条商标信息、128条专利信息和370个行政许可 [2] 数据来源 - 信息源自金融界2025年8月1日的报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