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生益科技(600183):2024年年报点评:2024年营收利润高增,看好需求、成本双击
国海证券· 2025-04-02 15: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生益科技营收利润高增,看好需求与成本双击,公司周期与成长属性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修复 [3][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1日,生益科技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沪深300表现分别为-3.5%、15.4%、60.8%,沪深300对应表现为-0.1%、-1.2%、8.1% [5] - 截至2025年4月1日,生益科技当前价格27.75元,周价格区间15.58 - 35.38元,总市值67414.75百万,流通市值65804.65百万,总股本242936.05万股,流通股本237133.89万股,日均成交额688.66百万,近一月换手1.57% [5]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88亿元(yoy+22.92%),归母净利润17.39亿元(yoy+49.37%),扣非归母净利润16.75亿元(yoy+53.42%) [6] - 2024年覆铜板和粘结片业务收入同比+17.09%,占比总收入的72.55%;印制线路板业务收入同比+43.04%,占比总收入的21.99% [7] - 2024年公司毛利率22.04%,同比+2.80pcts,其中覆铜板和粘结片业务毛利率21.52%,同比+1.41pcts,印制线路板业务毛利率19.43%,同比+8.58pcts [7]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3%/4.13%/0.34%/5.67%,同比分别为+0.30/-0.10/-0.33/+0.60pcts [7] - 2024年研发费用11.57亿元(yoy+37.57%) [7] 公司产品销售情况 - 2024年销售各类覆铜板1.43亿平方米,同比+19.40%,销售粘结片1.88亿米,同比+11.50%,销售印制电路板145.69万平方米,同比+15.24% [7] 公司经营目标 - 2025年集团预算销售硬板覆铜板1.26亿平方米,粘结片1.93亿米,软板产品2778万平方米,线路板146万平方米 [7] 行业需求与成本情况 - 算力建设需求向上,覆铜板新一轮上行周期将至 [8] - 自2025年初至4月1日,LME铜价格涨幅+11.1%,2月24日起电子布厂商对产品价格进行恢复性上调,原材料成本持续上行 [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7.18/276.82/318.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22%/1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6/30.68/38.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33%/25%,对应PE分别为29/22/18倍 [9][10]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4-02
国海证券· 2025-04-02 09:37
报告核心观点 - 对多家公司进行点评分析,涵盖软件开发、债券、计算机设备、工业金属、休闲食品、医疗服务、游戏、IT服务、专用设备、电力、油气开采、农化制品、化工等多个行业,指出各公司业绩表现、业务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并给出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2] 各公司及行业报告总结 移卡(软件开发) - 2024年营收30.9亿元(YoY -21.9%),利润增长强劲,受益于收入结构优化、非经常性收入调整影响消除及AI赋能业务提效 [4][5] - 支付业务边际改善,海外市场拓展,海外交易量超11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商家解决方案业务短期承压,到店电商业务接近盈亏平衡 [5][6]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5/39/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4/2.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债券研究 - 二季度利率债机会不确定,信用债受益于理财和基金季节性扩容,确定性更高 [8] - 短端信用债票息优势突出,可关注4月资本利得机会;1 - 3Y收益率下行空间大,有配置需求可尽早布局 [8] 新国都(计算机设备) - 2024年营收31.48亿元,同比 -17.2%;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 -68.98% [11] - 2024H2交易流水回暖,设备高端市场收入同比 +63.6%;控费效果显著,人均创收提升30%;AI数字员工已商业化落地 [12][14][1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34.95/39.17/44.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4/9.62/11.7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15] 中国铝业(工业金属) - 2024年营业收入2370.7亿元,同比 +5.2%,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 +85.4% [16] - 业绩增长因铝价及氧化铝价格上涨、产品产销量增加;氧化铝量价齐升,原铝成本上涨影响盈利,减值及能源板块盈利下滑影响业绩 [18][19]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63/2244/22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4/169.1/182.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0] 三只松鼠(休闲食品) - 2024年营业收入106.22亿元,同比 +49.30%;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 +85.51% [22] - 收入重回百亿,各渠道表现亮眼;核心坚果品类增长超40%,非坚果品类占比提升;毛利率提升叠加管理费率优化,盈利能力提升;启动H股上市 [23][24][2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34.29/170.54/200.86亿元,归母净利润5.29/7.28/9.0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6] 凯莱英(医疗服务) - 2024年总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减少25.82%,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减少58.17% [27] - 小分子业务稳定发展,在手订单向好;新兴业务恢复增长 [28][29]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5、73、8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64、14.13、16.7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9] 浙数文化(游戏Ⅱ) - 2024年营收30.97亿元(YOY +0.61%),归母净利润5.12亿元(YOY -22.84%),扣非归母净利润4.05亿元(YOY +12.80%) [30] - 主业经营稳健,分红彰显信心;边锋网络运营稳健,收缩在线社交业务;IDC业务短期调整,传播大脑/城市大脑业务获突破;数据交易业务发展,数字营销业务强劲增长 [32][33][35][3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38.15/44.49/49.00亿元,归母净利润6.29/7.42/8.2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6] 中科星图(IT服务Ⅱ) - 构建全链条数字地球能力,确立空天地大数据产业领军地位 [38] - 数字地球产品拥抱云化、线上化,AI赋能拓展新应用场景;特种领域作业务基本盘,多行业持续扩张 [39][40]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0.78/50.91/63.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7/6.27/7.7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1] 赢合科技(专用设备) - 2024年营收85.24亿元,同比 -12.58%;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 -9.14% [43] - 2024全年锂电设备承压,Q4订单回款或改善;电子烟表现亮眼;未来锂电设备有望受益于国内锂电池扩产复苏等,电子烟业务进军新市场打开成长空间 [44][45][46]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97/115/1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4/11.14/14.2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 美亚光电(专用设备) - 2024年营收23.11亿元,同比 -4.7%;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比 -12.8% [48] - 色选机业务持稳增长,医疗设备业务下降导致业绩承压,看好2025年行业企稳回升;持续数字化转型,研发投入提高提升产品竞争力 [49][50]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28/32/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8.9/10.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51] 南网储能(电力) - 2024年实现收入61.7亿元,同比 +9.7%;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 +11.1% [53] - 来水好转拉动收入和毛利率提升,2025年或将进入抽蓄机组投产期 [54][5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1/79.2/9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14.1/16.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6] 云铝股份(工业金属) - 2024年营业收入544.5亿元,同比 +27.6%;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 +11.5% [57] - 2024Q4业绩下滑因成本端氧化铝价格上涨及计提减值损失;原铝产量提升,氧化铝价格回落业绩有望修复;分红比例提升至32% [58][59]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7.3/600.2/61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1/86.2/93.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9] 卫龙美味(休闲食品) - 2024年营业收入62.66亿元,同比 +28.63%;归母净利润10.69亿元,同比 +21.37% [61] - 核心面制品重回增长,魔芋品类高速成长;加强全渠道建设,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全年经营性盈利指标向上,魔芋成本上行等拖累盈利表现;高分红率重视股东回报 [62][63][64][65] - 预计2025 - 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52/92.75/106.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3/15.85/19.11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5] 华电国际(电力) - 2024年实现收入1129.9亿元,同比 -3.6%;归母净利润57.0亿元,同比 +26.1% [66] - 火电业绩改善等拉动业绩增长,煤价下降拉动煤电业绩改善 [67][68]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99/1097/110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66.7/68.3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8] 中国海油(油气开采Ⅱ) - 2024年营业收入4205.06亿元,同比增长0.94%;净利润1379.36亿元,同比增长11.38% [70][71] - 扎实推进增持上产,油气产量再创新高;资产减值损失部分拖累2024Q4业绩,桶油成本优势持续巩固;加速构建新能源体系,推进绿色发展;高盈利+高分红价值凸显 [71][74][77][78]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47、4331、438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3、1409、142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9] 盐湖股份(农化制品) - 2024年营业收入151.3亿元,同比下降29.9%;净利润46.6亿元,同比减少41.1% [81] - 钾、锂价格下行,业绩短期承压,采取以量补价策略;2024Q4利润环比回升,系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聚焦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84][86][88]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18、188.39、193.4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55.89、62.24、64.71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90] 化工行业(六维力矩传感器材料) - 六维力矩传感器是金字塔顶端的力传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标配,需要精密结构设计,制造流程复杂,原材料种类繁多 [92][93][94][95][96] - 人形机器人有望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及其原材料有望同步放量,维持基础化工行业“推荐”评级 [97]
中国东航(600115)2024年年报点评:单位成本较强改善,业绩同比大幅减亏
国海证券· 2025-04-01 22: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中国东航“买入”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东航2024年业绩同比大幅减亏,海外运力加速恢复客座率提升但客公里收益下降,单位成本改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失减少,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看好中国民航业及公司发展潜力 [4][5][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国东航当前价格3.63元,52周价格区间3.38 - 4.49元,总市值80917.41百万,流通市值62125.70百万,总股本2229129.66万股,流通股本1711451.88万股,日均成交额494.97百万,近一月换手0.45% [3] 2024年年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1.2亿元,同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为 - 42.3亿元,2023年同期为 - 81.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 49.8亿元,2023年同期为 - 89.4亿元;2024Q4实现营业收入295.4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为 - 40.9亿元,2023年同期为 - 55.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 44.5亿元,2023年同期为 - 57.4亿元 [4] 运营情况 - 2024年ASK同比增长21.2%,其中国内/中国港澳台地区/国际线分别同比增长1.3%/38.7%/117.7%;RPK同比增长34.9%,其中国内/中国港澳台地区/国际线分别同比增长13.5%/48.5%/144.5%;总客座率为82.8%,同比增加8.4pct,其中国内/中国港澳台地区/国际线分别同比增加9.0/5.2/8.8pct;国内/中国港澳台地区/国际线客公里收益分别为0.52/0.68/0.49元,同比降低11.2%/14.4%/22.1% [5]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营业成本为1265.0亿元,同比增长12.48%,座公里成本同比降低7.2%,其中座公里燃油/扣油成本同比降低8.7%/6.4%;财务费用为58.4亿元,同比减少6.9亿元,其中利息支出为55.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9.8亿元,净汇兑损失为7.6亿元,同比减少1.4亿元 [6] 机队规划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机队期末存量总数为804架,全年净增加22架,2024 - 2027年客机期末存量总数年复合增速为4.5% [7][8]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2120|139620|146239|154551| |增长率(%)|16|6|5|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226|2261|4108|7870| |增长率(%)|48|153|82|92| |摊薄每股收益(元)|-0.19|0.10|0.18|0.35| |ROE(%)|-10|5|9|14| |P/E|—|35.79|19.70|10.28| |P/B|2.20|1.88|1.71|1.47| |P/S|0.67|0.58|0.55|0.52| |EV/EBITDA|9.63|6.65|5.72|4.43|[9]
AI赋能化工之五: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六维力矩传感器对应的材料
国海证券· 2025-04-01 2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推荐”评级 [1][12][10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六维力矩传感器是性能最优、力觉信息最全面的力矩传感器,基于应变效应工作,具有高行业壁垒 [7][18][22] - 其广泛应用于多领域,行业出货量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标配,特斯拉Optimus Gen2搭载4个该传感器 [8][35][41] - 应变片式六维力矩传感器是主流,由弹性体、应变片、PCB板、外壳与接口组成,需精密结构设计 [9][49] - 制造流程复杂,涉及多道工序和制造工艺,原材料费用在成本端占比最高 [10][53] - 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将带动六维力矩传感器及其原材料同步放量,进而带动化工行业发展 [12][10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六维力矩传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标配 - 六维力矩传感器能同时测量三个轴向力和三个轴向力矩,将物理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可精确测力并反馈控制末端执行器姿态,监测力矩安全 [18] - 其基于应变效应工作,弹性体受力应变使应变片电阻变化,经放大、转换、采集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 [22] - 具有高技术和设备壁垒,标定与检测依赖自行研制的六维联合加载设备 [26] - 产业链包括上游组件、中游制造和下游多元应用场景,下游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27] - 2023年中国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出货量约9450台,预计2024年达1.13万台,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8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35亿元,预计2025年超3亿元 [35] - 特斯拉Optimus Gen2在手腕及脚踝处应用六维力矩传感器,若以其为范式,当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100万台时,可拉动400万个六维力矩传感器销量 [41] - 当前六维力矩传感器价格昂贵,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已布局相关产品,部分实现批量销售 [43][45] 六维力矩传感器制造流程拆解:结构及原材料 - 应变片式六维力矩传感器由弹性体、应变片、PCB板、外壳与接口组成,弹性体设计和应变片粘贴位置影响传感器性能和精度 [9][49] - 制造流程分选料、贴片、温漂和零漂控制、标定等环节,原材料费用在成本端占比最高,达73.62% [53] - 弹性体结构包括弹性梁、柔性板簧和受载圆台,材料一般为铝合金、合金钢等,需进行表面处理 [59][60] - 应变片分金属和硅应变片,硅应变片性能优但成本高,加工涉及抛光、光刻及刻蚀等步骤 [65][69] - 刻蚀工艺分湿法和干法,干法市场占比高,对形貌控制更精确 [77] - 光刻是将掩膜版图形转移到硅片表面的工艺,所需材料包括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等 [80] - 化学气相沉积用于氮化硅镀膜,低压化学气相沉积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87] - 硅应变片制造需使用含硅气体、超纯氨等电子特气 [88] - 化学机械抛光是实现晶圆表面平坦化的关键工艺,耗材包括抛光液、抛光垫等 [93] - PCB板由基材、导电层、阻焊层等组成,覆铜板是其产业链核心,可分为刚性和挠性覆铜板 [97][101] 行业评级及投资建议 - 考虑到六维力矩传感器及其原材料放量对化工行业的带动效应,维持基础化工行业“推荐”评级 [12][103]
卫龙美味(09985):2024年报点评报告:魔芋品类势能向上,全年收入提速
国海证券· 2025-04-01 1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卫龙美味,给予“增持”评级 [9][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卫龙美味为辣味休闲食品龙头,坚持“多品类大单品”产品策略,基本盘经典调味面制品增长稳健,第二增长曲线蔬菜制品增长提速,后续在魔芋爽持续高增及新品放量下,预计公司收入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卫龙美味当前价格为15.22港元,52周价格区间为5.13 - 15.60港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35,784.44百万港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235,114.56万股,日均成交额为179.77百万港元 [4] 事件 - 2025年3月27日,卫龙美味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2.66亿元,同比+28.63%;归母净利润10.69亿元,同比+21.37%;其中,2024H2实现营收33.27亿元,同比+30.73%;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3.46% [5] 投资要点 - **核心面制品重回增长,魔芋品类高速成长**:2024年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收入分别为26.67、33.71、2.29亿元,同比+4.62%、+59.10%、+12.16%,2024H2收入分别为13.13、19.09、1.05亿元,同比+4.20%、+61.08%、+6.49%;辣条基本盘企稳,因公司通过口味和形态创新及全渠道发力带来收入增长;蔬菜制品超越调味面制品成第一大品类,2024年收入占比53.8%,2024H2收入增速环比H1提速,预计受益于健康化趋势,魔芋爽品类增长势能强,海带及小魔女魔芋素毛肚表现不错 [6] - **加强全渠道建设,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发力**:2024年公司线下和线上收入分别占比88.8%和11.2%,线下实现营收55.6亿元,同比+27.52%,公司提升传统渠道销售团队专业能力,赋能经销商优化终端执行力,积极拥抱新兴渠道;线上实现营收7.05亿元,同比+38.06%,公司布局各大电商平台,推进新兴电商建设,与线下渠道互助 [6] - **全年经营性盈利指标向上,魔芋成本上行&金融资产亏损计提拖累盈利表现**:2024年公司毛利率提升0.46pct至48.13%,得益于收入增长下规模效应释放,整体产能利用率快速爬坡,2024年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产能利用率分别提升17.1、24.3pct至65.4%、96.3%;2024H2毛利率下滑1.11pct至46.71%,其中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毛利率分别+0.61、 - 3.71pct,魔芋成本上涨拖累下半年盈利水平;费率实现优化,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费率分别同比 - 0.18、 - 1.58pct至16.38%、7.84%;2024年计入额外亏损1.748亿元(2023年为收益0.03亿元)为利润主要拖累项,主要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1.2亿元、汇兑亏损0.27亿元,物业厂房设备减值0.22亿元,最终,公司2024、2024H2净利率分别为17.0%、13.6%,同比 - 1.1、 - 3.6pct,剔除该影响后,实际主业盈利能力表现较好 [6][7] 分红情况 - 全年派发股息每股0.45元(含末期股息0.11元、中期股息0.16元、特别股息0.18元),派息率99%,彰显现金流充裕及股东回报决心 [9]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266|7852|9275|10617| |增长率(%)|29|25|18|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69|1303|1585|1911| |增长率(%)|21|22|22|21| |摊薄每股收益(元)|0.45|0.55|0.67|0.81| |ROE(%)|18|20|22|24| |P/E|14.44|25.34|20.84|17.28| |P/B|2.60|5.05|4.60|4.15| |P/S|2.49|4.21|3.56|3.11| |EV/EBITDA|10.83|18.75|15.15|12.32|[8]
华电国际(600027):2024年年报点评:煤电业绩改善+碳交易收入增长+减值减少,共筑Q4业绩增幅
国海证券· 2025-04-01 16: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覆盖)[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火电业绩改善等拉动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预计2025年火电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华电国际当前价格5.75元,周价格区间4.86 - 7.67元,总市值58,808.48百万,流通市值48,934.38百万,总股本1,022,756.11万股,流通股本851,032.75万股,日均成交额1,449.40百万 [3] 事件 - 2025年3月27日,华电国际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收入1129.9亿元,同比 - 3.6%;实现归母净利润57.0亿元,同比 + 26.1%;2024Q4实现收入281.8亿元,同比 + 6.6%;实现归母净利润5.5亿元,上年同期为0.2亿元;2024年度末,公司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3元人民币(含税),全年合计派发股息0.21元/股,现金分红比例为45.72%(扣除永续债利息后) [4] 投资要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 + 26%,主要因经营性净利润同比 + 93%,火电业绩改善贡献主要增量;资产减值损失1亿元,同比减少4.3亿元;营业外收入同比 + 5.4亿元至8.4亿元;2024年华电新能/煤炭等板块投资收益26.5/4.9亿元,同比 - 10%/-39% [6] - 2024Q4公司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 + 5.2亿元,原因一是资产减值损失1亿元,同比减少4.3亿元,二是营业外收入6.3亿元,同比 + 4.8亿元,主要是碳交易收入5.8亿元,同比 + 5.0亿元,三是2024Q4经营性净利润0.3亿元,同比 + 5.2亿元;2024Q4投资收益4.1亿元,同比 - 37% [6] - 2024年公司煤电净利润30.4亿元,同比 + 93%,度电净利1.7分/度,同比 + 0.8分/度;2024Q4煤电净利润0.3亿元,上年同期为 - 4.8亿元,度电净利0.1分/度,上年同期为 - 1.1分/度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99/1097/11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3/66.7/68.3亿元,对应PE分别为9/9/9倍 [6] 预测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2994|109851|109717|110593| |增长率(%)|-4|-3|0|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703|6528|6667|6834| |增长率(%)|26|14|2|3| |摊薄每股收益(元)|0.46|0.64|0.65|0.67| |ROE(%)|8|9|9|9| |P/E|12.50|9.01|8.82|8.61| |P/B|0.87|0.83|0.78|0.75| |P/S|0.52|0.54|0.54|0.53| |EV/EBITDA|9.11|8.98|8.66|8.31|[8] 盈利预测表 - 涵盖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及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预测 [9]
南网储能(600995):2024年年报点评:来水好转拉动业绩增长,2025年或进入机组投产期
国海证券· 2025-04-01 16: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来水好转拉动南网储能2024年收入和毛利率增长,2025年或进入抽蓄机组投产期,有望贡献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1][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南网储能当前价格9.55元,周价格区间8.63 - 12.16元,总市值305.22亿元,流通市值105.92亿元,总股本319600.58万股,流通股本110910.16万股,日均成交额8733万元,近一月换手0.78%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南网储能实现收入61.7亿元,同比+9.7%;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11.1%;2024Q4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 - 58.2% [4] 各业务板块情况 - 2024年抽蓄收入41.5亿元,同比 - 6.4%,主要受抽蓄电价政策影响;调峰水电收入16.3亿元,同比+55.5%,因来水好转拉动水电电量同比+57%;新型储能收入2.8亿元,同比+198%,因新增装机23万千瓦,年底累计装机达65.4万千瓦 [6] - 2024Q4抽蓄/调峰水电/新型储能收入分别为10.6/4.4/0.7亿元,同比 - 20%/+143%/+166%,抽蓄板块收入下降或因容量电费结算机制变化 [6] 盈利指标情况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11.1%,净利率同比+1.05pct至23.2%,主要因毛利率同比+1.2pct;2024年抽蓄/调峰水电/新型储能毛利率同比 - 3.5/+20.0/ - 2.8pct,水电毛利率提升因来水好转 [6] - 2024Q4公司净利率同比 - 6.8pct至8.9%,一是毛利率同比 - 3.1pct(或因抽蓄收入下降),二是所得税同比+300%至0.48亿元,所得税率同比+19.9pct至24.6%(或因阳江蓄能和梅州蓄能机组税收政策变化) [6] 机组投产计划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运抽水蓄能装机10.28GW,在建10.8GW(同比+6GW);2025年全面建成投产南宁、梅蓄二期项目,实现“十四五”抽水蓄能投产4.8GW的目标;“十五五”时期,力争新增投产约10GW [6][7]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1/79.2/9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14.1/1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22/18倍 [9]
盐湖股份(000792):2024年年报点评:2024年碳酸锂销量同比持续增长,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盐湖产业集群
国海证券· 2025-04-01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3][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钾、锂价格下行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但Q4利润环比回升 公司聚焦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未来有望受益于产能扩张和产业链整合 [7][9][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2025年3月29日盐湖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实现营收151.3亿元 同比降29.9% 归母净利润46.6亿元 同比减41.1% [5] - 2024Q4实现营收46.9亿元 同比-19.1% 环比+45.9% 归母净利润15.2亿元 同比-34.2% 环比+63.8% [6] 投资要点 - 2024年公司业绩下滑主因氯化钾和碳酸锂价格下降 氯化钾、碳酸锂均价同比分别下滑16%、65% [7] - 碳酸锂板块采取以量补价策略 产量4万吨 同比增10.92% 销量4.16万吨 同比增10.51% 产销率103.9% [7] - 氯化钾板块毛利率同比增2.0pct至53.3% 销量467.28万吨 同比降16.56% 深加工产品合计35.82万吨 收入约16.24亿元 毛利率约21.03% [7]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93%/6.91%/-0.98%/1.25% 同比分别+0.26/+3.42/-0.14/+0.64个pct [8] - 2024Q4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 因氯化钾、碳酸锂销量环比分别增65.5%、64.7% [9] - 2024Q4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5%/4.23%/1.83%/1.06% 同比分别+0.29/-0.14/+4.44/+1.57个pct 环比分别+0.74/-10.00/+4.90/-1.08个pct [10] - 2024Q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7.9亿元 同比-11.57% 因氯化钾和碳酸锂价格下跌 [10] 公司发展战略 - 2024年9月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盐湖集团 实控人拟变更为中国五矿 有助于上下游协同和产业链控制 [11] - 2025年计划完成盐湖全产业链及资源整合优化 碳酸锂板块推进项目建设和改造 探索期货交割库建设 氯化钾板块拓展高附加值业务 稳链、补链、延链项目稳步推进 景区成新利润增长点 [12]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18、188.39、193.4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89、62.24、64.71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6、14和14倍 [13][47] 分产品经营数据 - 氯化钾2024年销量467.28万吨 同比降16.6% 不含税价2507元/吨 同比降4.0% 营收117.13亿元 同比降19.9% 毛利62.48亿元 同比降16.7% 毛利率53.3% 同比增2.0% [17] - 碳酸锂2024年销量4.16万吨 同比增10.5% 不含税价7.40万元/吨 同比降56.3% 营收30.75亿元 同比降51.7% 毛利15.58亿元 同比降66.2% 毛利率50.7% 同比降21.8% [17] - 贸易及其他2024年营收3.47亿元 同比降42.2% 毛利0.43亿元 同比降368.8% 毛利率12.4% 同比增15.1% [17] 主要产品价格价差情况 - 展示了氯化钾和碳酸锂在不同时间的价格变化 [18]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同比降29.9% 归母净利同比降41.1% 净资产收益率下降 资产负债率下降 资产周转率32.8% 毛利率51.9% 研发费用1.89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8.2亿元 [24][26][30][38] - 2024Q4营收同比下降 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 销售毛利率环比降低 [36][41][4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同前文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内容 [47]
云铝股份(000807):减值影响2024Q4业绩,2025年盈利有望修复
国海证券· 2025-04-01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云铝股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但Q4业绩下滑 主要因成本端氧化铝价格大幅上涨及计提减值损失3.3亿元 随着氧化铝价格回落 2025年盈利有望修复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呈增长态势 维持“买入”评级[2][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5亿元 同比+27.6% 归母净利润44.1亿元 同比+11.5%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2.6亿元 同比+8.3% [2] - 2024年第四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6亿元 环比+5.0% 同比+18.3% 归母净利润5.9亿元 环比-54.5% 同比-59.2%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8亿元 环比-55.5% 同比+60.5% [2]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云铝股份相对沪深300指数1M、3M、12M表现分别为7.7%、28.2%、29.9% 沪深300指数对应表现为-0.1%、-1.2%、9.9% [5] - 当前价格17.34元 52周价格区间11.13 - 19.27元 总市值60,134.38百万 流通市值60,133.72百万 总股本346,795.74万股 流通股本346,791.94万股 日均成交额639.64百万 近一月换手1.12% [5] 产销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原铝产量293.83万吨 同比+22.45% 氧化铝产量140.88万吨 同比-1.37% 铝合金及铝加工产品产量125.4万吨 同比+1.75% 炭素制品产量80.6万吨 同比+2.85% [6] - 单第四季度 公司实现原铝产量79.0万吨 环比-0.9% 氧化铝产量33.6万吨 环比-4.2% 铝合金及铝加工产品产量34.4万吨 环比+6.8% 炭素制品产量20.7万吨 环比+3.0% [6] 价格情况 - 2024Q4长江A00铝均价和广西氧化铝均价环比分别上涨980元/吨和1331元/吨 成本端氧化铝价格涨幅较大 对业绩有一定影响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广西氧化铝价格平均为3100元/吨 较高点回落明显 2025Q1均价环比下跌1321元/吨 [6] 分红情况 - 公司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8元(含税) 考虑2024年中期股息后 全年派发现金红利每股0.41元(含税) 分红总额14.22亿元 分红比例提升至32.2% 按照3月28日股价计算 股息率为2.4%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7.3/600.2/618.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1/86.2/93.6亿元 同比+70%/+15%/+9% EPS分别为2.17/2.49/2.70元 对应当前股价PE为8.01/6.98/6.42倍 [6][7]
中国海油(600938):2024年年报点评: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桶油成本优势持续巩固
国海证券· 2025-04-01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5][6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地缘政治冲突不断、通胀下行、全球经济疲软,公司坚持提质降本增效,储量产量刷新纪录,成本竞争优势巩固,虽国际油价先涨后跌,但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仍实现增长 [7] - 2024Q4资产减值损失拖累业绩,但全年桶油主要成本持续巩固成本竞争优势 [11] - 公司多措并举落实节能减排,加速构建新能源体系,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进程 [12]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具备核心竞争优势,财务表现稳健,2025 - 2027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 [13][14] - 考虑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适度调整公司业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可观,看好公司成长性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05.06亿元,同比增长0.94%;归母净利润1379.36亿元,同比增长11.3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36%,同比减少0.19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53.63%,同比上升3.7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32.81%,同比上升3.02个百分点 [5] - 2024Q4实现营收944.82亿元,同比 - 13.94%,环比 - 4.81%;归母净利润212.77亿元,同比 - 18.78%,环比 - 42.38%;ROE为2.90%,同比减少1.10个百分点,环比减少 - 2.24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50.79%,同比增加0.11个百分点,环比减少5.3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2.54%,同比减少1.53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4.68个百分点 [6] 业务情况 - 2024年石油液体销售量为562.9百万桶,同比上涨9.4% ,平均实现油价为76.75美元/桶,同比下降约1.6% ;天然气销售量为870.3十亿立方英尺,比上年上升7.8%,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为7.72美元/千立方英尺,比上年下降约3.3% [8] - 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及跌价准备为80.47亿元,2023年为35.23亿元,主要因海外项目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8] 增储上产与投资 - 公司保持增储上产和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全年资本支出达1327亿元,多个重点新项目顺利投产,全年油气产量达72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2%,超额完成生产目标 [9] 期间费用与现金流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4%/1.72%/0.41%/0.67% ,同比 + 0.00/+0.03/+0.02/+0.47pct [10]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8.91亿元,同比 + 5.3%,主要是油气销售收入增加 [10] 2024Q4业绩与成本 - 2024Q4公司实现营收、毛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均下降,期间费用有增有减,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11] - 2024年全年桶油主要成本为28.52美元/桶油当量,持续巩固成本竞争优势 [11] 新能源与绿色发展 - 渤海岸电工程全面投运,全年完成绿电替代7.6亿千瓦时;创建海上油气田火炬气回收关键技术体系;获取2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海南CZ - 7等示范项目有序推进;推进CCS/CCUS产业化,打造渤海和海南两个海上CCUS基地,推进大亚湾区、长三角海上CCS/CCUS示范项目 [1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47、4331、43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3、1409、1423亿元,对应PE分别8.9、8.8、8.7倍,维持“买入”评级 [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