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观察丨COP30凝聚全球共识 应对气候变化迈入新阶段
新华社· 2025-11-24 08:07
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首次在美国联邦政府缺席的情况下召开。大会达成的系列成果再次证明:《巴黎协定》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 识,全球绿色转型不可逆转。 11月22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大会主席多拉戈敲槌确认会议决定。新华社发 (卢西奥·塔沃拉摄) 凝聚全球气候治理共识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各方对COP30寄予厚望,希望大会成果能为下一个十年的全球气候治理指明方向。经过长达13天的谈判,缔 约方最终就多个关键议题达成共识。 COP30通过了重要政治文件《全球动员 团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这份文件涵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气候融资、国际合作等多项议 题。文件重申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在2025年之前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适应资金较2019年水平增加一倍,并呼吁在2035年前实现增加两倍,为全 球气候适应行动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为此,大会决定建立一项为期两年的气候资金工作方案,由两名主席联合主持,其中一名来自发达国 家,另一名来自发展中国家。 巴西当地时间22日晚,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主席多 ...
“币灾”让特朗普家族“损失惨重”,次子称“这是绝佳买入机会”
华尔街见闻· 2025-11-24 08:07
加密货币市场的大规模抛售正在侵蚀特朗普家族的财富。自9月初以来,这个第一家族的财富已从77亿 美元缩水至约67亿美元,跌幅主要与其不断扩大的加密货币投资组合相关。 据媒体周一报道,特朗普家族名下的加密资产遭遇全面重创。特朗普品牌的模因币自8月以来已下跌约 四分之一,特朗普次子Eric Trump在比特币挖矿企业中的股份价值较峰值腰斩,而特朗普旗下的社交媒 体公司股价则徘徊在历史低点附近。这轮抛售是更广泛数字资产市场崩盘的一部分,整个市场已蒸发超 过1万亿美元。 面对市场暴跌,Eric Trump表示毫不动摇。他在给媒体的声明中表示: 这是一个绝佳的买入机会,那些在下跌中买入并接受波动性的人将成为最终赢家。我从未如 此看好加密货币和金融体系现代化的未来。 尽管特朗普家族持有的代币和加密相关公司股份正在暴跌,但他们在这些项目中建立了缓冲机制。例如 在共同创立的加密平台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中,无论代币价格如何变化,他们仍有权从代币销售中获 得一部分收益。 特朗普媒体:8亿美元损失 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 Corp.——Truth Social平台的母公 ...
英伟达救不了AI股,市场想看到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11-24 08:07
即使是作为人工智能(AI)浪潮核心的英伟达,其亮眼的业绩也未能平息市场的焦虑。 上周,英伟达在公布强劲财报后,其股价在上周四一度上涨超过5%,但随后迅速逆转,收盘下跌3.2%。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迅速传导至整个市 场,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同样冲高回落,最终收跌。 这一戏剧性的反转凸显出,一份强劲的业绩报告已不足以支撑AI概念股的高估值。市场的疑虑正在从英伟达蔓延至整个AI生态系统,包括其他半 导体公司以及微软、Meta等大举投资的科技巨头,它们的股价近期均承受了巨大压力。 "我们看到了财报确认需求强劲后的短暂释然性反弹,但投资者现在开始问下一个问题:电力需求怎么办?利润率呢?投资回报率 (ROI)是什么?" Apeira Capital Advisors的管理合伙人Natalie Hwang表示,"只要市场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释然性反弹就无法持久。" 寒意蔓延:AI生态圈普遍承压 市场的担忧情绪正在AI生态系统中蔓延。一个追踪芯片相关股票的指数在11月下跌了11%,正迈向自2022年以来最糟糕的月份,其中AMD和Arm 的跌幅均超过20%。 在AI支出的另一端,那些大举投资的公司也面临着股价压力。 ...
最新!订单爆棚的公司名单来了,12家获机构扎堆关注
证券时报· 2025-11-24 08:07
充足的订单有望直接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近日,中芯国际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四季度的营业收入指引是持平或者增长2%,没有特别大的环比跃升,这主要是考虑到年底客户会为 了明年做计划,在出货量上做一些调控。虽然指引看起来比较平,但我们的产线实际上还是非常满的。三季度产能利用率都到95.8%了,这说明订单很 多,产线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50家公司透露订单饱满 中芯国际的情况并非个例。四季度以来,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订单状况关注度明显上升,上市公司通过公开渠道积极透露订单情况。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50家公司年内平均涨幅超过40%,中际旭创、芯原股份、多氟多、华丰科技等7家公司涨幅超过100%。其中,中际旭创、多氟多10 月以来,股价上涨。 | 代码 | 简称 | 今年以来涨跌幅 (%) | 行业 | | --- | --- | --- | --- | | 300308 | 中际旭创 | 277.58 | 通信 | | 688521 | 芯原股份 | 174.90 | 电子 | | 002407 | 多氟多 | 171.70 | 基础化工 | | 688629 | 华丰科技 | 147.54 | 国防军工 | ...
英伟达财报难消市场疑虑 AI赛道陷”泡沫论“ 与 ”早期论“激辩  
智通财经网· 2025-11-24 08:07
周五,投资者获得了一定喘息——主要股指早盘在涨跌之间震荡后,最终果断转涨。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尔街本以为英伟达(NVDA.US)的爆炸性财报能缓解投资者对人工智能(AI)股泡沫 形成的担忧,但事与愿违。那么,当前AI交易处于何种境地?答案因人而异。 一方是怀疑论者。他们担忧,随着投资者追捧少数与AI热潮相关的成长型股票,市场估值已飙升至危 险水平。这些公司为维持竞争地位投入的数千亿美元资金被认为难以持续,尤其是在它们开始通过举债 来跟上节奏的情况下。此外,这类融资安排的循环特性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一家公司的疲软可能拖 垮整个AI交易生态。 另一方是乐观派,他们将近期AI相关股票的回调视为进一步上涨前的健康调整。在他们看来,作为AI 交易核心的大型科技巨头微软(MSFT.US)、亚马逊(AMZN.US)、Meta Platforms (META.US)和 Alphabet(GOOGL.US)将持续投入资源开发相关产品,且目前毫无放缓迹象。加之行业需求旺盛,监管 环境对增长相对有利,他们认为AI投资周期仍处于早期阶段。 "市场分歧确实存在,"SLC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德克·马拉基表示,"我们经历了漫长的牛市, ...
创新药10年冰火淬炼:千亿BD交易背后的繁荣和挑战(上)丨2025·大复盘
钛媒体APP· 2025-11-24 08:06
图片由AI生成 今年,是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的第十年,用"狂飙"描述这一年的剧变非常贴切。 点燃这场狂欢的是一串重磅交易。三生制药60.5亿美元牵手辉瑞,恒瑞医药125亿美元联动葛兰素史克,信达生物114亿美元"联姻"武田,单笔交易规模跃升 至百亿级美元,中国创新资产的全球定价权被彻底激活。 但高光之下,是行业极致分化的残酷底色。2025年前三季度,License-out(对外授权)首付款达45.5亿美元,首次超过同期一级市场31.9亿美元的融资总 额,BD交易(在医药行业中,BD交易特指企业通过对外合作、授权、并购等方式,实现产品、技术或管线的商业化价值最大化)成为资本寒冬里的"现金 流支柱";与此同时,一级市场投融资同比双降,中小Biotech(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的中小型、高成长性企业)在融资冰封与研发风险夹缝中求生,一次临 床失利就可能触发"生死线"。而早期管线"青苗贱卖"造成价值流失、源头创新薄弱引发同质化内卷等深层挑战,更让行业繁荣显得喜忧参半。 中国创新药今年的演化,将整个行业带到了一个新的分水岭:是系统性能力跃升带来的出海爆发,也是资源向头部集中的生存淘汰赛;盈利曙光初现,但源 头创新仍待破题。 ...
从“绿皮火车”到“港口出海”淮阴“枢纽经济”激发产业强区新活力
新华日报· 2025-11-24 08:06
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拓展。随着盐河航道疏浚工程推进,淮阴港口集团正在构建以淮安港为主体、 黄码港和淮阴城东港为辅助的"一体两翼"格局,全力推动水运由"内河时代"迈向"海河时代"。数据印证 转型成效:"十四五"以来,内河集装箱运输量超过1.3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超过432万吨。 放眼全区,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成型。沂淮铁路规划与新长铁路扩能改造稳步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 代航运淮阴段建设完成;盐河航道"三改二"工程深入谋划;京沪高速改扩建完工,长深高速扩建启 动……一条条交通动脉的打通,让淮阴从地理意义上的"枢纽"蝶变为经济意义上的"门户"。 融合创新:一条航道"链"就一个新生态 10月19日,一艘艘满载钢帘线盘条的货船依次停靠盐河中天钢铁淮安码头,岸边物流机器人直接将 货物吊运至生产车间。"陆路运输每吨费用150多元,水运只要15元。待盐河航道'三改二'完工,运力翻 番,成本还能再降一半。"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于锦说,水运优势助力企 业实现从常州总部到淮安基地"码头到车间"的无缝衔接。未来,该基地三成出口产品将从盐河运至连云 港发往日韩,或经京杭大运河转至上海洋山港销往东南亚。 "装车、出发!" ...
字节老股“争夺战”,徐新赢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投资界 ,作者杨继云 周佳丽 投资界 . 清科控股旗下创业与投资资讯平台 导语:虽迟但到。 好久未见徐新身影。 彭博社报道,近日 在多达7家机构激烈竞拍字节跳动老股中 ,徐新所掌舵的今日资本最终以近3亿美元的出价胜出。 如此一来,字节跳动对应估值约4800亿美元。投资界也从字节跳动投资人处确认这一信息。 其实徐新与张一鸣早年间就聊过融资,但她当时对于张一鸣提出的70亿美元融资条款感到疑虑,并未出手。"我明白得太晚了,错过这个机会 了。"此后,错失张一鸣成了她心中一大憾事。 虽然迟到,但终于没有缺席——徐新还是选择上车。这也是一级市场仅剩不多还能够参与到字节跳动的机会。 字节跳动老股有 多 抢手? 根据彭博社披露,此次字节跳动股权交易吸引了多家潜在买家,最多时有7家竞标者共同参与,因此最终价格也水涨船高—— 这批由字节跳动早期机构投资者中银集团出手的股份,最初定价约为2亿美元(对应字节跳动估值约3600亿美元),最后成交时的价格已攀升至近 3亿美元,对应估值4800亿美元(约超3.4万亿人民币)。 这一次,徐新如愿入局。 其实作为二手交易市场的明星老股,字节的老股溢价转让几乎是市场的常态。从202 ...
“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市值翻倍,却两度折价补血
公司上市与后续融资 - 越疆科技于2024年12月23日以“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身份在港交所上市,IPO募资约7.52亿港元,上市首日市值为75.76亿港元[2] - 上市后不到一年内,公司在2025年7月至11月期间进行了两次折价配售,累计筹资17.93亿港元,远超IPO募资规模[2] - 截至2025年11月21日,公司市值较上市首日增长107.43%[2] 财务表现与资金状况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2.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4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53亿元[6] - 同期营运支出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43亿元、1.62亿元和2.00亿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行政和研发费用合计1.50亿元,几乎与总营收持平[6]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亏损5247.7万元、1.03亿元和9536.3万元,2025年上半年再度亏损4087万元[8] - 2025年6月底经营现金流净额为-0.65亿元,投资现金流净额为-6.01亿元,筹资现金流净额为-0.51亿元,所有现金流均为负值[9] - 期末现金从2024年底的8.84亿元下滑至2025年6月底的1.64亿元,减少81.45%[9] 市场竞争与销售费用 -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中国预计到2030年将拥有25.2万台人形机器人[12] - 公司销售费用率远高于同行,2022-2024年分别为37.04%、44.43%和36.94%,而节卡机器人同期为27.72%、27.96%和24.16%[12] - 传统工业机器人企业和互联网科技公司加剧市场竞争,百度智能云推出“机器人即服务”模式,华为构建“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生态[17] 融资用途与战略布局 - 两次配售募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生产线开发、战略投资和渠道建设,第二次募资明确40%用于协作机器人前沿技术研发[15] - 公司加速推进“技术+场景+生态”战略,发布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和六足仿生机器人产品,与蓝思科技、腾讯云等企业展开合作[19][20] - 产品已覆盖医疗、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和商业领域,致力于构建“技术-价值-生态”的循环[19] 资金需求与盈利挑战 - 公司流动负债从年初增长24.86%至1.9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增长32.47%至9171万元,应付账款增长54.95%至4603万元[9] - 生态布局需要持续资金投入,但盈利周期与资金需求周期存在错配,短期内难以实现现金流反哺[20] - 要摆脱资金依赖,关键在于将研发投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通过新场景拓展和成本管控实现盈利闭环[20]
领益智造冲刺港股,豪赌AI还是“果链”逃生?
导语:在A股资本市场沉浮多年后,领益智造再次把目光投向港股。 摘要: 1、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领益智造的核心优势仍在于其在消费电子与AI终端硬件中的规模化制造 能力,业务覆盖结构件、模组、散热、电池等多环节,并在影像显示等细分领域长期保持高份 额。 2、大客户依赖: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客户高度集中、应收账款持续攀升、江苏科达收购反 复暴露的尽调问题。 在 A 股资本市场沉浮多年、经历多轮股价潮起潮落后,领益智造再次把目光投向香港。 近日,领益智造向港交所递表,试图开启第二条资本通道。但从财务结构、客户集中、历史交 易、股东回报、重组反复到现金流压力,这家制造巨头的"再上市",更像是在一张旧剧本上继续 书写新的冒险。 2025 年以来,四大"果链女王"已经纷纷启动赴港上市。从潍坊女首富胡双美、姜滨夫妇的歌尔 微电子到湖南女首富周群飞旗下的蓝思科技,再从潮汕女首富王来春的立讯精密到深圳女首富曾 芳勤的领益智造,其港股上市的目的既有国际化需求,其实也有减少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摆脱 撤单周期对公司经营影响的考虑 港股上市、助推多元化业务,几乎是这几家公司的共同考量,尤其是 AI 业务、智能设备等,只 是这些业务的合 ...